為什麼很多歌手不能稱為歌唱家,是因為沒有教授職稱和缺少原創作歌曲嗎?

工程科學與技術


成為歌唱家或者哲學家等等這一類詞彙,成為“家”了,那必然是一個領域的佼佼者,眾多引路人之一,也是人們對知識所尊重的一種稱呼,能成為這樣的一個人也是很難的,畢竟能夠觸及到山頂的還是極少數人,歌手也只是半山腰的一個佼佼者,但不是山頂的佼佼者,哪個領域的高手沒有好武器?但武器的影響力決定著它的傷害力。郭德綱老師說過一個表演者生前可能沒人知道他,等他百年以後人們發現了他的作品翻出來欣賞,哎呀!驚為天人,在現實世界中的任何領域哪有純粹的道理可言呢?


赳赳音樂


這個問題回答的多了,大多認為:“歌唱家屬於歌手和歌星,又不同於歌手和歌星,而是特指歌手中成就大、貢獻大、資歷高的那部分人。他(她)們往往具有被國家或世界肯定的實力和人品,並受到群眾的尊敬和愛戴。 感染力很高 ,易於引起共鳴”。“還有一個很典型的說法那就是:歌唱家是國家的,而歌手是民間個人的,也就是說歌唱家是有正式編制的,而歌手是沒有編制的,歌唱家是要經過組織評選才可以評上的,而只要簽約了唱片公司發了唱片的人就可以稱為是歌手,不論他唱的好與壞!”

我認為,這些說法太表面了,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歌手應該是唱歌的能手!有的人喜愛音樂,自身條件也可以,也上過專業的學院或受過老師指導,這類人成為歌手的可能性大,再表現好,成為歌星或巨星也有可能,但他們只是唱歌,而歌歌唱家與簽約與否,有無正式編制無關。

歌唱家,不是唱歌家,這一點是本質的區別!作曲作詞成為歌譜,這只是音樂創作的第一步,作為歌唱家,還要根據自己的嗓音,自己的音樂功底,理論等等對樂譜,對歌詞進行二次創作!這才是歌唱家。而歌手,能完全按照樂譜唱好,並有一個好嗓子,就算是好的歌手或歌星了,他們無法進行二次創作,因為他們只是唱歌而不是歌唱!

當然,如果沒有精湛的歌唱水平,深厚的藝術水準,及完整的音樂理論水平,怎麼進行二次創作?如果一般的歌手也來修改歌譜,沒有水平亂修改,原著作家怕是要告他上法院的。

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有些很經典的歌曲,也有不同的歌唱家演唱,他們並不是單純的模仿,而是樂譜就修改過,從而更適合他演唱。但是,幾個版本的,一般還是原唱的好。就像《西遊記》,就像《亮劍》大家還是喜歡第一版,因為後來的總是要模仿前面的,搞成畫虎不成反類犬了。

說到歌唱家是有編制而歌手沒有,這更是一個誤導,歌唱家原本人家就是比如中央歌舞團或者是總政文工團的,當然有編制了。因此,有編制的不一定是歌唱家,這些國家級的機構,人很多,並不全是歌唱家或者是舞蹈家。而沒有編制的,只要你達得到歌唱家的水平,這些歌舞團也會要特招你進去。但有一點好區別,如果是歌唱家,首先你要有幾首傳世經典,而且是中國的民族音樂,再一個,有理論有實踐,大家公認,能很好的對歌曲進行二次創作,

中國音樂家協會也吸收你加入,就離歌唱家不遠了,中國音樂家協會是個半官方的性質,不是你拿錢就可以買到的名頭。

至於音樂的的類別,當然也有關係,雖然洋為中用,但自己文化必然要堅守,歌唱家是中國的,對自己的民族音樂不精通,而是精通西洋的歌曲,怎麼稱呼?李宗盛是流行音樂的教父,可見時間並不長,怎比我5000多年的文化?


福壽雙全房車娛樂


歌唱家,是中國獨有的一個詞,歌唱家,百度的解釋為“歌唱家,即歌唱藝術大家,是指具有精湛的歌唱水平,深厚的藝術水準,高尚的道德修養,並深受廣大人民群眾愛戴與歡迎的歌者。”

歌唱家和歌手其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歌唱家,不會因為你沒有原創作品,就把歌唱家的頭銜給你拿掉,也不會因為你原創多就給你個歌唱家的頭銜。

中國為啥有歌唱家這個頭銜,我覺得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中國傳統文化,在我們傳統文化中是尊重老者尊重前輩的。當一代新的歌手誕生時,為了尊重老一輩為唱歌事業做出的貢獻,就慣於歌唱家的稱號。當然這個稱號也不是隨便給的,先提條件是你得在體制內。

第二個原因就是中國的體制造成的。在八十年代前,我們是沒有流行音樂這一說法,所有的歌都是圍繞國家的需要而創作的,而唱這些歌的人也是體制內的,隸屬於各個國家團體。而只有在體制內,就會有階級劃分,想當然的就把一些德高望重的歌手稱為歌唱家。對於現在的流行樂壇來說,不管你多成功,都不會慣於歌唱家的稱號,而對於國家文工團裡的歌手來說,只要你有一首歌唱祖國的歌廣為流傳,只要到了相應的年限你就可以被稱為歌唱家。因為-----體制。

所以說,歌唱家這個稱號,和有沒有原創沒任何關係



歐陽峰的祖師爺


歌唱家,是內地的職稱而已。無論你歌唱藝術水平,音域發聲運用技巧水平的高低,內地無非以三個社會現象來評議、衡量一位歌者是否歌唱家:是否科班音樂學院畢業,是否上過央視、是否教授學生。除此之外,根本沒有其他的音樂藝術貢獻和社會存在價值及音樂影響力方面的考量。主要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上過央視,熬出白髮,科班畢業。你就是歌唱家。

所以,在音樂創作影響力,音樂貢獻及歌唱藝術水平遠高於內地許多所謂的歌唱家們的歌神:林子祥、張學友、張國榮、王傑、開創粵語流行唱法先河的許冠傑、具有優秀嫻熟運用氣聲唱法紅遍整個亞洲的鄧麗君等等等等,在內地官方都只稱其為音樂人,歌手,並未有對他們在中文音樂領域的歌唱水平及音樂影響力,音樂貢獻予以名副其實的“歌唱家”藝術地位的應有認可!

這是內地對音樂藝術的打臉!

是內地音樂界官僚主義作怪!

也是對流行歌曲,通俗唱法的一種官方偏見!

附《百科辭典》對歌唱家這一專有名詞的定義:

歌唱家是指歌唱藝術大家。是具有精湛歌唱水平,深厚的藝術水準,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歡迎的歌者。(全釋定義摘抄完畢)







風從東方來163590821


中國是一個敬老的國度,中國人自古就特別尊敬長者!

許多歌手之所以不能稱為歌唱家,主要是因為太年輕了,等他們熬到一定年齡自然就可以稱家了,跟他們是否有教授職稱和原創歌曲沒啥關係。

年輕人心浮氣躁,要壓一壓,不能有點成績就這個家那個家地叫,那樣的話,尾巴不翹上天,還怎麼進步?

無論你唱的多好,太年輕了,先叫幾年優秀青年歌手吧;

無論你演的多棒,太年輕了,先稱幾年優秀青年演員吧;

無論你科技成果多牛,太年輕了,先當幾年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吧!

熬啊熬,多年的媳婦熬成了婆。

優秀青年歌手經過艱難困苦的磨礪,成為德藝雙馨的著名歌唱家,其實這些年他的歌唱水平並沒有提高;

優秀青年演員經過風霜雨雪的侵襲,成為爐火純青的著名錶演藝術家,其實長久以來他的表演能力並沒有進步;

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經過斗轉星移的沉澱,成為功勳卓著的傑出科學家,其實他已經很久沒有科研新成果了!

但是,我們這個敬老的民族就一直是這樣,不以這家那家來稱呼青年才俊,非得等他們熬到一定年齡,才會被尊為大家。此種現象大家都覺得很自然,沒有什麼人提出異議。

據說無論哪個行業,最有活力最有創造力最出成果的年齡,大都在30歲以前,不知是不是真的?

(圖1.著名歌唱家劉歡;圖2.優秀青年演員關曉彤;圖3.著名科學家屠呦呦)





李家慧說排球


一、在國內,只要是體制內獲得了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都可以稱之為“家”,“專家”。(而對於高級職稱的評定,國家是有專業學術技能水平的專門規定的)只是這種“家”的稱謂,一般用在科學和藝術領域而已。所以高等或其他院校高級職稱的聲樂教師,可以稱之為聲樂教育家,又因為他們都能唱得較好,所以也稱作為歌唱家。劇團的獲得高級職稱的歌唱演員可以稱之為歌唱家。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或某分會的會員中的聲樂工作者(獲得高級職稱,經兩人介紹入會)可以稱作歌唱家。而被廣大觀眾熟悉的歌唱家則屬於著名歌唱家。在國外,高等音樂藝術學校的聲樂教授可以稱之為歌唱家,歌劇院的主要歌劇演員,可以稱之為歌唱家。獲得知名歌劇院的藝術家文憑,歌唱文憑,表演文憑的歌唱演員,可以稱之為歌唱家。從歌唱的聲音方面來說,歌唱家的聲音分聲部的,比如高音、中音、低音等,他們的歌唱音域一般都能達到兩個八度。他們的演唱有方法,聲音具有一定的規範,一般聲音圓潤高亢洪亮,具有共鳴和穿透力,具有很強的藝術表現力。他們達到比較好的歌唱水平,至少需要八年左右的訓練(這時他們還通常不是歌唱家)。

二、 歌手既可以是自稱的,也可以是被別人稱呼的,只要一般情況下,他們有樂感,不走音跑調的,經常在大庭廣眾之下演唱的人,或者說靠歌唱吃飯謀生的人都可以稱之為歌手。歌手們的聲音可以是各式各樣的,可以是自然的,平和的,高亢的,流暢的,圓潤的,也可以是嘶啞的,歇斯底里的,鬼哭狼嚎般的。


男高音LAP


什麼事情都不是絕對的,有許多歌者都難分伯仲,能為成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並不是絕對比別人水平高多少,其實民間高手也不乏其人,但是許多條條框框制約了他們,使他們不可能成為家。


邊疆處處賽江南


類似官員和商人的區別


流雲星791


是不是歌唱家得讓歌聲說話觀眾喜歡肯定,即便評定出什麼偉大的家,觀眾聽眾不待見這家也沒啥意義。


用戶2789708442368


歌唱家應當是專業公職人員,取得高級職稱吧!其實本沒有這個準確概念,是對專業的公職歌唱演員的統稱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