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赦1959》電視劇正在熱播,你如何看待功德林的學員的心理變化?

3296077850646荷梗


對於功德林學員的轉變,從死硬的頑固分子,到積極配合的優秀學員康澤最有發言權。

一次從外地參觀回到北京功德林後,三天只說兩句話的康澤,向曾經同為復興社頭目的曾擴情說了一句心裡話:“誰願吹捧共產黨、為共產黨說好話呀,但在真理面前,誰又能否定呀!”

康澤說的是大實話,功德林學員改造成功,從欺壓在人民頭上的腐敗分子和戰爭販子,轉變成遵紀守法的新中國公民,從本質來看,這是新中國建設的成功。

康澤是黃埔三期學員,後來被送到莫斯科中山大學讀書,在黃埔軍校秘書長邵力子和傅學文的婚禮上,傅學文慷慨激昂地說,和邵力子結婚,就是為了接近蔣介石,刺殺蔣介石。康澤第一時間告訴了蔣介石,通過出賣自己同學,獲得了上位的機會。

1927年,康澤擔任了北伐軍總司令侍從參謀,而這個總司令就是蔣介石。短短六年時間,康澤就晉升為中將。1931年,康澤奉命與賀衷寒、戴笠、桂永清、鄭介民、鄧文儀等13人籌組特務組織“復興社”,蔣介石任社長,他當上了宣傳處處長兼《中國日報》社社長,成為蔣介石身邊號稱“十三太保”的大紅人之一。後來又當上了三青團的書記長、國民黨中常委。

解放戰爭中,康澤想要在軍事上有所建樹,就當了國民黨第十五綏靖區司令,鎮守襄樊地區。沒多久,襄樊戰役爆發,中野六縱王近山部猛攻襄陽,康澤向華中剿總白崇禧求援,白崇禧不管,向老蔣求援,老蔣還是不管。最終,康澤在下水道的死屍堆裡被發現。當時報紙以“躲入地道裝死醜態畢露,躺在地上活像一條死豬”的生動標題描繪了康澤在被俘虜時的醜態。

在功德林,康澤主動來到杜聿明身邊,見四下無人,就對杜說:“我們都是黃埔學生,我們要堅持民族氣節,不能做軟骨頭!”

有一次,管理所領導出了辯論題:“我們應該堅持什麼樣的民族氣節?”黃維第一個發言說:“我要堅持文天祥的氣節,決不向敵人投降。”康澤長期搞特務工作,養成了陰沉虛偽、喜怒不形於色的性格,他在這樣的時候決不會像黃維那樣當“出頭椽子”,但他內心竊喜,感到黃維完全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黃維的話音剛落,戰犯們群起而攻之,對他進行了嚴厲的批判。火力很猛,發言者紛紛指出這是堅持反人民的立場,是對蔣介石的“愚忠”,是不肯認罪的表現。

康澤在功德林,很少和人說話,讀報紙也細小的讓人聽不見,別人說他,他還發飆。人們對他的評價是:“三天只說兩句話……學習落後者,康澤也!”

很快,康澤被陳誠系的一個被俘師長邱行湘給欺負了。這一天,排隊吃飯,康澤拿著勺子撈來撈去想多吃點肉沫。邱行湘大喝一聲“倒回去!”康澤曾是國民黨中常委,最高決策層,一項看不起邱行湘,就一句話懟回去“你他媽的比共產黨還要厲害!”

邱行湘可是康澤的組長,直接回敬他:“你他媽的就知道顧自己! 你沒有看見你背後站著老頭子王陵基,他比你大十九歲,你好意思讓他久等! 你把肉沫都撈到自己碗裡,人家吃什麼?!”

康澤理屈詞窮,只好嚥了這口氣。

長期的改造,並沒有讓康澤在思想上有太大變化。別人都說他“康澤,你難道要帶著花崗岩腦袋去見上帝嗎?”

康 澤 患 有 高 血 壓、風 溼 性 心 髒 病、關 節炎等多種疾病。一次他心臟病發作,戰犯管理 所 及 時 將他送到醫院治療。醫院的條件很好,醫護人員態度熱情,服務周到,對他這個“特務頭子”絲毫沒有歧視,這使他大為感動。有句俗話稱為“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康澤把自己抓到共產黨後採取的兇殘手段跟共產黨對自己的寬宏大量相比較,內心無比愧疚。

真正讓康澤發生巨大轉變的是1957年功德林對外開放後,昔日老師和同學前來看望,康澤和其他人也到各地參觀。這個過程中,康澤終於發生了轉變。

曾復興社書記長的康澤在一份交代材料中寫道:復興社這個組織是十足的法西斯鬼魂在蔣介石腹中脫胎的產兒。其目的在於把權力更集中於蔣介石獨夫之手,對中國人民進行更兇惡的鎮壓。康澤作為復興社、三青團的兩個反動組織的發起人之一和實際頭目,瞭解的內情很多,他寫的認罪交代材料數量之多,在功德林戰犯管理所內幾乎是首屈一指,有人說他寫的史料有3000多件,稿子堆起來足有5尺多高,被稱為“功德林裡的材料庫”。

所以康澤雖然沒有趕上1959年第一次特赦,卻在1961年年底通過監外就醫的方式獲得自由。1962年第四批特赦名單中,就有康澤的名字。

很有趣的是,蔣介石在臺灣也曾談到康澤這個心腹愛將,他說

“我曾經提到康同志在大陸被囚禁之中,十幾年來抗節不屈的情形,今天我願意重複提出來再說一回。康同志遭受共匪煉獄的折磨,身體早已衰謝不堪,據說他的牙齒都脫落得快沒有了,這十多年,真不知道他是怎樣熬過的! 他的兒子曾經見到他,其時正是大陸隆冬天氣,可是他卻是破衣一襲,寒徹骨髓。他對兒子表示:無論刀鋸鼎鑊,任何威脅利誘手段,都不能磨損他革命的意志……”

對於蔣介石這種隔空喊話,康澤則這樣回覆他:

我跟蔣介石做事20年,為他效忠了20年,只是在1941年12月為飛機運狗的問題,他當面罵過我一次。這次罵我,是他開始對我討厭的表現,同時也隱約露出了他心裡的打算。那時蔣經國任江西贛州專員兼三民主義青年團幹事長,因而那時我已微微感到了他有些家天下的搞法了,同時我也感到這個人常常前言不符後語。在黃埔軍校的一段時間,他表現得多“革命”,以後又轉得那麼快。對他的言語行蹤,簡直無法整理。他對別動隊、三青團的講話,真是甜言蜜語,好話說盡,使人死心塌地為他去賣命。但轉瞬之間,他所表現的全不是他以前說的那樣。現在我才比較清楚地看到他只有一個目的不變,就是一切都是為了掌握政權,鞏固他的統治權和政權的“世襲”。

《十二羅漢》中有句經典臺詞“向真理低頭,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功德林的戰犯們,對人民犯下過罪行,最終選擇向真理低頭,向人民認罪贖罪,這是新中國做的最好的一件事。


歷史知事


斷斷續續的看了一點《特赦1959》,裡面有些內容還是可以的,但有些就有點過頭了。

其中比如王耀武,被俘之後對改造的態度其實是比較積極的。因為他之前抗戰有功,所以在被俘之後,就得到了解放軍高層的肯定,並寄予他好好學習,認真改造,他抗戰的功勞人民是不會忘記的。所以,解放戰爭還沒結束,他就主動請求在廣播上發表了一個講話,呼籲國軍統帥部放棄抵抗,實現和平,不要再繼續頑抗,塗炭生靈了,應該為民族保存元氣。當時三大戰役還沒有結束,所以他這個積極的態度是很好的。

其實許多國軍高級將領在剛一被俘的時候,就感受到了解放軍的不同。如範漢傑、杜聿明等將領都回憶說,他們在剛被俘的時候,以為自己是一定會被殺的,尤其是被列入了戰犯名單的那些人,內心是思想包袱很重的。但是被俘之後,解放軍卻並沒有虐待和歧視他們,反而儘可能的照顧他們的生活,有病的治病,負傷的儘量治療,將官以上的將領另外編組,開小灶吃飯,吃得比普通的解放軍指戰員都要好,解放軍指戰員在接待他們的時候表現得也都很和氣,對他們在思想上也是有所觸動的。

杜聿明被俘之後曾有過“為黨國盡忠”的想法,試圖頑固抗拒改造。但他一直患有重病,在去指揮淮海戰役的時候,他就已經身體狀況很糟糕了,可以說是為了黨國,他是拼了老命去的徐州。他在戰前和戰役進行中提出的方案,國軍統帥部都同意了,但在執行的時候,尤其是車就不能打,打就不能撤的問題上,明明同意了他先撤到蚌埠之後再反攻,結果他才撤退到蕭縣與永城之間,就強行命令他轉向東南攻擊前進,解救黃維兵團,結果導致整個杜聿明集團三十萬人被解放軍包圍殲滅。

所以,從杜聿明的角度來看,淮海戰役失敗的問題關鍵在於國軍統帥部的瞎指揮,亂命令,改變了既定作戰計劃和方針,不斷臨時改變計劃,才導致了整個淮海戰役中華東戰場的國軍主力兵團盡數被殲,責任並不在他,而在統帥部自身。但他在戰犯管理所的時候,得到外面的消息是,國軍統帥部將淮海戰役失敗的責任一股腦兒全推到他頭上了,不僅絲毫沒有反思統帥部自身的問題,反而指責他調度無方,指揮不力,導致整個戰役全線崩潰。這在他的思想上衝擊是比較大的。

此外,杜聿明的病也是在戰犯管理所得到了比較好的治療。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醫療條件和水平都很有限,但在中央的關照下,還是對他們給予了比較好的照顧,醫療上也儘量救治,治好了杜聿明的病。這對杜聿明的感化作用當然也是非常大的。兩相對比,他準備為之效死盡忠的黨國把戰役失敗的責任都甩給了他,而他非常抗拒的解放軍卻為他治好了病,並沒有因為他是戰俘就對他有什麼特別的歧視和虐待,思想上當然也就慢慢轉過來了。

還有楊伯濤、廖耀湘等人,在被俘之後被抽調去軍事學院教學,編寫教材,發揮他們的長處,讓他們為人民軍隊的現代化建設做出一定的貢獻,這同樣是讓他們非常感動的,所以改造起來也就相對容易一些。楊伯濤就為志願軍編寫了一些美式裝備的特點的資料,供志願軍作戰的時候參考。在楊伯濤看來,這是民族大義,所以她並沒有像當時國軍其它被俘將領那樣,站在美國一邊,而是站在民族大義的立場上看問題,轉變起來也就更加容易了。

電視劇中濃墨重彩的表現了志願軍抗美援朝的戰績對戰犯們在思想上的衝擊,這確實也是比較真實的。因為國軍在解放戰爭後期,其實主要就是把希望寄託在美軍身上,希望能夠苦撐待變,而這個變也就是希望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由美軍反攻,擊敗解放軍,這樣他們就可以翻身了。所以,很多人當時在思想上是希望美軍能夠打贏的。但現實卻是志願軍節節勝利,美軍逐步後退過了三八線,志願軍的戰略目標逐步實現。這不僅意味著他們的希望落空,也迫使他們重新思考國軍失敗的原因。

當時國軍被俘高級將領中普遍存在抗拒思想改造的原因中,最重要的就是他們在思想上並不認輸,而把失敗的原因歸結為各種原因,比如一些地方部隊的戰場起義,也就是他們所謂的出了叛徒,以及情報洩露,比如現在許多人還在說的郭汝瑰的問題,以及其他一些高級將領所謂認為的是統帥部的瞎指揮。但志願軍擊敗美軍讓他們意識到,他們失敗並非偶然,而是必然的,即使沒有那些他們所謂的客觀因素,他們也一樣會失敗,解放軍的強大超出了他們的預料。連美軍都輸了,他們還有什麼好不服氣的呢?

但對有些人的形象塑造就有些過頭了,比如黃維,多次反覆和戰犯管理所的幹部和戰士對抗,乃至進行辯論,還講得大義凜然,頭頭是道,幾乎讓一些人覺得黃維更像正面人物。其實並非這樣。黃維的問題不只是投擲燃燒彈,而是在突圍的時候要求國軍空軍投擲甲種彈,也就是毒氣彈,掩護兵團撤退,這個消息被公佈後,他思想上包袱比較重,壓力比較大。他在戰犯管理所成為死硬分子,也不是正面對抗,而是以消極迴避改造的方式進行的,只是頑固和迂腐而已,不應該弄得那麼高大全。

至於軍師長級別的將領,大多數人實際上對改造都還是比較積極的,畢竟他們都清楚,自己只是被當成打內戰的工具,是當作炮灰的,和國軍最高統帥直接接觸的機會也很有限,對黨國的感情也沒有那麼深,所以思想轉變起來也比較容易。尤其是,他們的級別不足以被納入戰犯名單,加上其中一些人在抗戰時期戰功卓著,所以他們認為自己還是能夠得到解放軍的原諒的,只要好好改造,就會得到新生。所以,他們在戰犯管理所裡表現都比較積極,儘量配合管理所幹部戰士的工作。


蕭武


《特赦1959》電視劇剛剛在中央電視臺播放結束,在最後一集中,當杜聿明、王耀武等人獲得首批特赦資格,在結果特赦證的那一刻,他們都無比的激動,他們真的沒想到,自己真的有一天能夠重新恢復自由,獲得新生。

這部電視劇之所以能夠引起這麼強烈的社會反響,很大程度上在以往的革命體裁的電視劇中,對於戰後戰犯管理教育方面的是一個很大的空白,而這部電視劇正好為我們展示了建國後,我國是如何管理國民黨戰犯的,是如何通過教育改造使得他們重新認識自己、認識這個社會,以及轉變思想觀念的,而在這個過程中,電視劇主要通過功德林學院的心理變化展示出教育改造的效果。

【一】抗拒心理。一開始進入功德林,這些以前國民黨高官大都持有抗拒的心理,認為共產黨無非是為了報復他們將他們關在這裡,最終的結果就是被判死刑,帶著這樣的心理,他們走進了功德林,開始了改造的生活。尤其給我印象深刻的黃維,電視劇中一開始將其目空一切、桀驁不馴的形象展示的淋漓盡致,他是最抗拒改造的一個,抱著必死的態度對待功德林的改造,他讓所長及其副手們很是頭疼。

當然,這其中也有少數一開始就抱著積極改造,希望有一天能夠走出功德林,重新獲得新生,比如邱行湘這個人。

【二】搗亂心理。在最初認定自己會死在這個地方的心理作祟下,進入功德林後,很多人都採取了一種無聲對抗,或者是胡攪蠻纏式的方式與管理方進行對抗,如葉立三態度非常頑固,藉口伙食不好進行抗議,想吃一頓紅燒肉都不能,這就是虐待,但當在所長王英光帶他到官兵飯堂時,看到官兵吃的還不如他們,這才消停了很多。

【三】順從心理。這是在經歷過前兩個階段後,達到的一個嶄新的階段。在功德林管理人員的多方努力下,他們看到了共產黨對他們的態度是真誠的,如杜聿明生病需要抗生素,周恩來總理親自下令有關部門去香港採購。國家下令將功德林的“戰犯”改稱為“學員”。根據他們個人的特長愛好,專門設置各項小組,如木工小組的邱行湘,他就在這個小組中獲得了重生的自信和認可。就連黃維這個老頑固,在看到被人都有專門的工作小組,自己沒有也不幹了,要求自己也要建立一個工作小組。這些凸顯出國家對他們並沒有歧視。所以,在國家對他們的各方關心關照下,使得他們的思想管理得到了很大的轉變。

【四】安心改造的心理。這是處於最後的一個階段,在經歷過抗拒、猜疑、試探、認可等多方心理戰後,功德林這些學員們已經安心於在其中認真改造,他們已經能看到自己未來重獲自由的希望,所以,在集中學習中,每一個人都爭當學習小組委員。在朝鮮戰爭發生後,學員們都躍躍欲試,紛紛建言獻策,此時他們的道德認同已經與這個新中國靠齊,在他們的心理已經認可了這個新中國,堅信在未來自己在這個國家的新生活、新身份。所以,王陵基主動上交自己曾經埋藏的文物,雖然是假的,但是他自己不知道,心意是真的。

在整部電視劇,心理變化的不僅僅是這些功德林的學員們,作為管理者,功德林的管理人員他們的思想也在不斷的轉變,由最初的不理解和憤怒,到過程中的方法簡單,再到細緻關愛,他們的心理變化,實際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當時新中國的成長和發展。所以說,這部電視劇絕對是一部經典之作。



中國革命分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歷史上國共有過兩次合作,很多軍隊高級幹部都是曾經的黃埔同學,抗日後雙方終於走到了決勝天下的生死一戰。但別忘了一個前提,雙方都是革命者,都是在那個時代決心為中國的未來尋找出路的年青人,但是在歷史的大浪淘沙中,有些人走錯了道路選錯了陣營,最後成了站在人民對立面的戰犯。對於這些人,什麼思想教育,什麼管教人員吃雜和麵卻給他們吃白米白麵,都沒什麼意義,對於解放戰爭中,他們自己的失敗,都有諸多借口。那一代人裡面,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東西是時間淡化過的東西,對他們自己而言,雙方的歷史恩怨,那是有血海深仇的!


當了戰犯,花崗石腦袋拒絕改造,其實不可怕,反而是人之常情,反而是一開始就積極改造,試圖進行新的投機的那些人才都是心懷叵測之人,要注意區別。歷史上,最讓人反感和討厭的,就是這種沒骨頭,視轉換陣營如家常便飯的小人。而功德林對戰犯改造,真正有用的,是藉助了浩浩蕩蕩的歷史潮流,五十年代,我們出兵朝鮮抗美援朝,勝利的把美國帶領的十六國聯合國軍重新打回三八線。這是其一,這對於曾經受美國扶持,在國內對當時的美軍有多強大,最為了解的國軍高層將領來說,這份戰績的份量,震驚!震撼!並由此產生心靈上的震動!遠比我們想象的份量要重!然後是五十年代,我們迅速平定天下,從城市到鄉村,剷除了各種反動會道門組織,鎮壓了一大批地富反壞惡霸份子,大規模恢復農業生產,讓農民們享受到土地革命的甜頭,那種勃發出的生產力和主動性讓全國一片欣欣向榮,工業在蘇聯幫助下,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初步建立起今天我們的為之自豪的、全面的工業體系。

功德林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組織了這些戰犯外出參觀了這些偉大成就,那麼這些曾經的革命青年,他們曾經的理想都是什麼?不同樣是要建立一個新中國嗎?現在,當一個他們理想裡都未曾想到過的新中國,就現成的展現在他們面前了!當親自開上了新中國自己生產的解放卡車,當踱步蘇聯援建的武漢長江大橋,對那一代曾經佔據過舊中國統治階層的人,有多大的震撼,也只有他們自己才有體會!這時候,即使是花崗石腦袋,也無法否認,一個對中國更加合適的新政權,已經確立並且已經取得豐碩成果,一個合乎歷史潮流的新中國,已經雄立東方,自己是跟隨這個國家的腳步一起前進,還是像個垂死掙扎的螳螂,擋在這個新國家面前?!


李三萬的三萬裡


《特赦1959》正在中央電視臺熱播,作為主旋律的電視連續劇,適逢共和國成立七十週年,將新中國成立直至建國十週年這一段改造國民黨戰犯的歷史再現出來,非常及時和吸引人。

北京功德林監獄解放後改成“國民黨戰犯和戰俘管理所”,其目的就是要從思想上和行為上改造這些國民黨軍隊被俘的高級將領,使之成為新中國的有用之人。

改造戰犯是一項極其艱苦的細緻的工作,要真正從思想上轉變他們曾經根深蒂固、冥頑不化的反動思想、忠君思想、成王敗寇思想和死豬不怕開水燙思想,非常非常難。

儘管電視劇還在播放,戰犯的命運和結局還在演繹發展中,但客觀的歷史現實很多人都明瞭了。隨著1959年功德林監獄特赦了第一批以杜聿明為首的10名戰犯,直到1975年特赦了以黃維為首的最後一批戰犯,功德林戰犯改造所的300餘名戰犯戰俘全部被改造特赦。功德林完成了這一項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偉大任務而載入史冊。

1949年共和國成立後,從全國各個戰俘管理所先後羈押來的都是國民黨軍隊少將以上的軍官,先後被關押的國民黨戰犯只主要有:

杜聿明:國民黨徐州“剿總”中將副總司令

宋希濂:國民黨華中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

廖耀湘:國民黨第九兵團中將司令

邱行湘:國民黨青年軍二零六師少將師長

黃維:國民黨十二兵團中將司令

張淦:國民黨三兵團中將司令

文強:國民黨徐州“剿總中將副總參謀長

楊伯濤:國民黨軍第十八軍少將軍長

王耀武:國民黨山東省主席

沈醉:國防部保密局雲南站站長

楊文瑔:國民黨整編第七十二師中將師長

楊光鈺:國民黨第三軍中將副軍長

劉鎮湘:國民黨第六十四軍中將軍長

王雲輝:國民黨中將軍長

韓溶鎖:國民黨七十三軍中將軍長

陳林達:國民黨新編第五軍中將軍長

康澤: 國民黨第十五綏靖區中將司令

王陵基:國民黨江西省主席四川省主席

陳長捷: 國民黨天津警備區司令

這些戰犯的思想和立場經過多年國民黨軍隊思想的浸染,一時半時不會改變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他們決不甘心和不願意相信自己的失敗的必然性,而是認為是國民黨上層指揮不利和派系掣肘,成王敗寇思想根深蒂固,大部分人覺得雙手沾滿共產黨人與革命群眾的獻血,抱定一死的觀念。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新中國政府對他們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長期工作,終於教育感化了他們,轉變了他們的反動思想和忠君思想,世界觀和人生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終於,他們從國民黨反動派的戰犯成為一個社會主義新人和對新中國有用的人了。





一風2008


終於能看上一部樸實無華的電視劇了,沒有裝腔作勢梳大背頭、小分頭的小鮮肉,沒有貴族小姐裝扮的八路軍女戰士,也沒有獻禮片的政績雞湯瞎咕嚕。《特赦1959》,應時當令,滿滿的正能量,重現了建國初期,共產黨政權一次破天荒的壯舉。改造成犯,這簡直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艱鉅任務!大胸懷,大境界,毛澤東思想的又一次偉大勝利,老一輩革命家開創的基業,實在是難能可貴。此劇某些歷史人物雖然用的是化名,但都有真實人物的影子,藝術作品有些虛構加工,無可挑剔,咱要說的是,當電視劇浮誇成風,虛假成風,所謂的流量明星禍亂視聽之際,能拍出《特赦》這樣的正劇,實在應該點贊!任何藝術都離不開政治宣傳,但此劇卻不讓人感覺彆扭和肉麻,編導演員誠心盡力,完全是實打實的真材實料,並折射著真實可信、久違的、樸素的人性靈光。


愛吃魚的貓8571


我是跳著看這部電視劇的,感觸還挺多的,對那個年代裡發生的事情,我總是充滿好奇。

該劇講述了195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次特赦共釋放反革命罪犯和刑事罪犯12082名、戰犯33名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故事。


1949年新中國成立,黨中央指示將關押在全國各地的蔣介石集團的高級戰犯轉入北京功德林集中關押。其中有國民黨將領杜聿明、王耀武、曾擴情、黃維等人。起初他們對共產黨的改造政策採取抗拒的態度。在改造和反改造的艱難博弈中,他們的靈魂在悄悄的發生著變化。毛主席肯定了國共合作期間國民黨將領在抗日戰場上的功績。功德林的戰犯如沐春風深受感動,開始主動交待自己的歷史和罪行。




1959年國慶前夕,共和國主席劉少奇發佈了對蔣介石集團和偽滿洲國戰爭罪犯的特赦令。這一天,杜聿明、王耀武等人依次從共和國法官的手裡接過了特赦書。這是一段脫胎換骨的經歷,1949年被共產黨在戰場上打敗,1959年被共產黨在心靈上征服。



他們態度的變化表現出了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性,他們的行為曾經傷害過國家的利益,應該受到懲罰,然而1959年卻得到了特赦。也表現出了,我國我黨寬容大度的政策作風。願意給這些犯過錯誤的人機會,願意讓他們重新做人。


老桑看電影


這是一部很好的電視連續劇!是國內這幾年少見的電視劇!她通過改造戰犯,反應了我們黨強大的思想政治工作,把一些雙手沾滿人民鮮血戰犯改造成人,改造成了一些自食其力的普通公民的過程。再現了當年我們的黨,我們的軍隊,我們的領袖,那種高瞻遠矚,那種寬大的胸懷,那種嚴明的紀律!展現了我們黨強大的政治思想工作在改造戰犯中展現的強大的生命力!這些戰犯之所以能由過去的“鬼”變成現在的人,電視劇都一一向我們逐一作了展現,看了讓人心魂震撼!我由衷的感到我們黨的偉大!我們軍隊的偉大!我看了好幾遍,在這裡我建議各位讀者也看看。如果今年有什麼電視劇獎的話,我投她一票!另外,我們的思想,藝術工作者,經常能拍一些反應我們黨在各個歷史階段怎樣領導中國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怎樣取得勝利的!要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要“事實求是”。不要那些爛劇!我記得當年我們拍的“在烈火中永生”“英雄兒女”“上甘嶺”雷鋒”和“長征”。都反應了我們不同的歷史階段,鬥爭場面,再現了那個時期的畫面!鼓舞了多少人前撲後繼,在教育人這一方面,我們不缺素材。這要靠我們的思想理論,藝術工作者去挖掘,去整理,去宣傳!特別要展現在這些不同的歷史階段,我們黨的思想政治教育所發揮的作用!


勝似閒庭3


《特赦1959》反映的是我黨我國政府對黨民黨戰犯教育改造,使其重新做人的故事。功德林的學員人數眾多,身份各異,罪行不一,思想複雜,態度不同,教育難度改造任務十分繁重,要改造好這樣一批人民的罪人,絕非輕而易舉,且這批人的思想轉變也絕非一朝一夕而能解決的。然而,在我黨對戰犯寬大為懷,循循善誘,仁至義盡,因人施教,區別對待,堅持教育改造下,大部分學員思想不同程度的有了轉變,接受改造,決心脫胎換骨重新做人。杜聿明是國民黨的高級將領,是中共公佈的戰犯之一,起初,對抗情緒極大,但在我黨我國政府甚至周總理的關懷下,花大量財力物力人力,精心為他治好了多種疾病,在這種關心備至大義仁慈精神的感召下,杜聿明思想發生了大幅度的轉變,從內心深處感謝共產黨,感謝人民政府,從而得到了很好的改造,成為一個有用的人。葉立三態度強硬,不思悔改,情緒對立。但管理人員因人施教,利用他學習理工的一技之長,使他參與燈泡廠生產技術的攻關,在廠長的平等待人,親切關心下,葉立三認識到自已還有用,能在新中國的建設中奉獻力量,從而,轉變了思想,堅定了好好改造重新做人的信心。管教人員利用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事實,對當時聽到美國入兵朝鮮,認為美國必勝蔣介石會捲土重來,大部分戰犯蠢蠢欲動,妄想翻天的關鍵時刻,增加廣播喇叭,每天發報紙,讓戰犯親聞親看志願軍在朝作戰節節勝利的消息,用鐵的事實教育了這些戰犯,使他們打消了美帝必勝,蔣介石會捲土重來,從而反攻倒算的幻想,進而放棄幻想,安心改造。


奇疆6688


剛開始都消極牴觸,抱著必然被殺被活埋被五馬分屍的態度活著。後來發現共產黨確實偉大,心服口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