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赦1959》电视剧正在热播,你如何看待功德林的学员的心理变化?

3296077850646荷梗


对于功德林学员的转变,从死硬的顽固分子,到积极配合的优秀学员康泽最有发言权。

一次从外地参观回到北京功德林后,三天只说两句话的康泽,向曾经同为复兴社头目的曾扩情说了一句心里话:“谁愿吹捧共产党、为共产党说好话呀,但在真理面前,谁又能否定呀!”

康泽说的是大实话,功德林学员改造成功,从欺压在人民头上的腐败分子和战争贩子,转变成遵纪守法的新中国公民,从本质来看,这是新中国建设的成功。

康泽是黄埔三期学员,后来被送到莫斯科中山大学读书,在黄埔军校秘书长邵力子和傅学文的婚礼上,傅学文慷慨激昂地说,和邵力子结婚,就是为了接近蒋介石,刺杀蒋介石。康泽第一时间告诉了蒋介石,通过出卖自己同学,获得了上位的机会。

1927年,康泽担任了北伐军总司令侍从参谋,而这个总司令就是蒋介石。短短六年时间,康泽就晋升为中将。1931年,康泽奉命与贺衷寒、戴笠、桂永清、郑介民、邓文仪等13人筹组特务组织“复兴社”,蒋介石任社长,他当上了宣传处处长兼《中国日报》社社长,成为蒋介石身边号称“十三太保”的大红人之一。后来又当上了三青团的书记长、国民党中常委。

解放战争中,康泽想要在军事上有所建树,就当了国民党第十五绥靖区司令,镇守襄樊地区。没多久,襄樊战役爆发,中野六纵王近山部猛攻襄阳,康泽向华中剿总白崇禧求援,白崇禧不管,向老蒋求援,老蒋还是不管。最终,康泽在下水道的死尸堆里被发现。当时报纸以“躲入地道装死丑态毕露,躺在地上活像一条死猪”的生动标题描绘了康泽在被俘虏时的丑态。

在功德林,康泽主动来到杜聿明身边,见四下无人,就对杜说:“我们都是黄埔学生,我们要坚持民族气节,不能做软骨头!”

有一次,管理所领导出了辩论题:“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民族气节?”黄维第一个发言说:“我要坚持文天祥的气节,决不向敌人投降。”康泽长期搞特务工作,养成了阴沉虚伪、喜怒不形于色的性格,他在这样的时候决不会像黄维那样当“出头椽子”,但他内心窃喜,感到黄维完全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黄维的话音刚落,战犯们群起而攻之,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判。火力很猛,发言者纷纷指出这是坚持反人民的立场,是对蒋介石的“愚忠”,是不肯认罪的表现。

康泽在功德林,很少和人说话,读报纸也细小的让人听不见,别人说他,他还发飙。人们对他的评价是:“三天只说两句话……学习落后者,康泽也!”

很快,康泽被陈诚系的一个被俘师长邱行湘给欺负了。这一天,排队吃饭,康泽拿着勺子捞来捞去想多吃点肉沫。邱行湘大喝一声“倒回去!”康泽曾是国民党中常委,最高决策层,一项看不起邱行湘,就一句话怼回去“你他妈的比共产党还要厉害!”

邱行湘可是康泽的组长,直接回敬他:“你他妈的就知道顾自己! 你没有看见你背后站着老头子王陵基,他比你大十九岁,你好意思让他久等! 你把肉沫都捞到自己碗里,人家吃什么?!”

康泽理屈词穷,只好咽了这口气。

长期的改造,并没有让康泽在思想上有太大变化。别人都说他“康泽,你难道要带着花岗岩脑袋去见上帝吗?”

康 泽 患 有 高 血 压、风 湿 性 心 脏 病、关 节炎等多种疾病。一次他心脏病发作,战犯管理 所 及 时 将他送到医院治疗。医院的条件很好,医护人员态度热情,服务周到,对他这个“特务头子”丝毫没有歧视,这使他大为感动。有句俗话称为“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康泽把自己抓到共产党后采取的凶残手段跟共产党对自己的宽宏大量相比较,内心无比愧疚。

真正让康泽发生巨大转变的是1957年功德林对外开放后,昔日老师和同学前来看望,康泽和其他人也到各地参观。这个过程中,康泽终于发生了转变。

曾复兴社书记长的康泽在一份交代材料中写道:复兴社这个组织是十足的法西斯鬼魂在蒋介石腹中脱胎的产儿。其目的在于把权力更集中于蒋介石独夫之手,对中国人民进行更凶恶的镇压。康泽作为复兴社、三青团的两个反动组织的发起人之一和实际头目,了解的内情很多,他写的认罪交代材料数量之多,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内几乎是首屈一指,有人说他写的史料有3000多件,稿子堆起来足有5尺多高,被称为“功德林里的材料库”。

所以康泽虽然没有赶上1959年第一次特赦,却在1961年年底通过监外就医的方式获得自由。1962年第四批特赦名单中,就有康泽的名字。

很有趣的是,蒋介石在台湾也曾谈到康泽这个心腹爱将,他说

“我曾经提到康同志在大陆被囚禁之中,十几年来抗节不屈的情形,今天我愿意重复提出来再说一回。康同志遭受共匪炼狱的折磨,身体早已衰谢不堪,据说他的牙齿都脱落得快没有了,这十多年,真不知道他是怎样熬过的! 他的儿子曾经见到他,其时正是大陆隆冬天气,可是他却是破衣一袭,寒彻骨髓。他对儿子表示:无论刀锯鼎镬,任何威胁利诱手段,都不能磨损他革命的意志……”

对于蒋介石这种隔空喊话,康泽则这样回复他:

我跟蒋介石做事20年,为他效忠了20年,只是在1941年12月为飞机运狗的问题,他当面骂过我一次。这次骂我,是他开始对我讨厌的表现,同时也隐约露出了他心里的打算。那时蒋经国任江西赣州专员兼三民主义青年团干事长,因而那时我已微微感到了他有些家天下的搞法了,同时我也感到这个人常常前言不符后语。在黄埔军校的一段时间,他表现得多“革命”,以后又转得那么快。对他的言语行踪,简直无法整理。他对别动队、三青团的讲话,真是甜言蜜语,好话说尽,使人死心塌地为他去卖命。但转瞬之间,他所表现的全不是他以前说的那样。现在我才比较清楚地看到他只有一个目的不变,就是一切都是为了掌握政权,巩固他的统治权和政权的“世袭”。

《十二罗汉》中有句经典台词“向真理低头,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功德林的战犯们,对人民犯下过罪行,最终选择向真理低头,向人民认罪赎罪,这是新中国做的最好的一件事。


历史知事


断断续续的看了一点《特赦1959》,里面有些内容还是可以的,但有些就有点过头了。

其中比如王耀武,被俘之后对改造的态度其实是比较积极的。因为他之前抗战有功,所以在被俘之后,就得到了解放军高层的肯定,并寄予他好好学习,认真改造,他抗战的功劳人民是不会忘记的。所以,解放战争还没结束,他就主动请求在广播上发表了一个讲话,呼吁国军统帅部放弃抵抗,实现和平,不要再继续顽抗,涂炭生灵了,应该为民族保存元气。当时三大战役还没有结束,所以他这个积极的态度是很好的。

其实许多国军高级将领在刚一被俘的时候,就感受到了解放军的不同。如范汉杰、杜聿明等将领都回忆说,他们在刚被俘的时候,以为自己是一定会被杀的,尤其是被列入了战犯名单的那些人,内心是思想包袱很重的。但是被俘之后,解放军却并没有虐待和歧视他们,反而尽可能的照顾他们的生活,有病的治病,负伤的尽量治疗,将官以上的将领另外编组,开小灶吃饭,吃得比普通的解放军指战员都要好,解放军指战员在接待他们的时候表现得也都很和气,对他们在思想上也是有所触动的。

杜聿明被俘之后曾有过“为党国尽忠”的想法,试图顽固抗拒改造。但他一直患有重病,在去指挥淮海战役的时候,他就已经身体状况很糟糕了,可以说是为了党国,他是拼了老命去的徐州。他在战前和战役进行中提出的方案,国军统帅部都同意了,但在执行的时候,尤其是车就不能打,打就不能撤的问题上,明明同意了他先撤到蚌埠之后再反攻,结果他才撤退到萧县与永城之间,就强行命令他转向东南攻击前进,解救黄维兵团,结果导致整个杜聿明集团三十万人被解放军包围歼灭。

所以,从杜聿明的角度来看,淮海战役失败的问题关键在于国军统帅部的瞎指挥,乱命令,改变了既定作战计划和方针,不断临时改变计划,才导致了整个淮海战役中华东战场的国军主力兵团尽数被歼,责任并不在他,而在统帅部自身。但他在战犯管理所的时候,得到外面的消息是,国军统帅部将淮海战役失败的责任一股脑儿全推到他头上了,不仅丝毫没有反思统帅部自身的问题,反而指责他调度无方,指挥不力,导致整个战役全线崩溃。这在他的思想上冲击是比较大的。

此外,杜聿明的病也是在战犯管理所得到了比较好的治疗。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医疗条件和水平都很有限,但在中央的关照下,还是对他们给予了比较好的照顾,医疗上也尽量救治,治好了杜聿明的病。这对杜聿明的感化作用当然也是非常大的。两相对比,他准备为之效死尽忠的党国把战役失败的责任都甩给了他,而他非常抗拒的解放军却为他治好了病,并没有因为他是战俘就对他有什么特别的歧视和虐待,思想上当然也就慢慢转过来了。

还有杨伯涛、廖耀湘等人,在被俘之后被抽调去军事学院教学,编写教材,发挥他们的长处,让他们为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一定的贡献,这同样是让他们非常感动的,所以改造起来也就相对容易一些。杨伯涛就为志愿军编写了一些美式装备的特点的资料,供志愿军作战的时候参考。在杨伯涛看来,这是民族大义,所以她并没有像当时国军其它被俘将领那样,站在美国一边,而是站在民族大义的立场上看问题,转变起来也就更加容易了。

电视剧中浓墨重彩的表现了志愿军抗美援朝的战绩对战犯们在思想上的冲击,这确实也是比较真实的。因为国军在解放战争后期,其实主要就是把希望寄托在美军身上,希望能够苦撑待变,而这个变也就是希望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由美军反攻,击败解放军,这样他们就可以翻身了。所以,很多人当时在思想上是希望美军能够打赢的。但现实却是志愿军节节胜利,美军逐步后退过了三八线,志愿军的战略目标逐步实现。这不仅意味着他们的希望落空,也迫使他们重新思考国军失败的原因。

当时国军被俘高级将领中普遍存在抗拒思想改造的原因中,最重要的就是他们在思想上并不认输,而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各种原因,比如一些地方部队的战场起义,也就是他们所谓的出了叛徒,以及情报泄露,比如现在许多人还在说的郭汝瑰的问题,以及其他一些高级将领所谓认为的是统帅部的瞎指挥。但志愿军击败美军让他们意识到,他们失败并非偶然,而是必然的,即使没有那些他们所谓的客观因素,他们也一样会失败,解放军的强大超出了他们的预料。连美军都输了,他们还有什么好不服气的呢?

但对有些人的形象塑造就有些过头了,比如黄维,多次反复和战犯管理所的干部和战士对抗,乃至进行辩论,还讲得大义凛然,头头是道,几乎让一些人觉得黄维更像正面人物。其实并非这样。黄维的问题不只是投掷燃烧弹,而是在突围的时候要求国军空军投掷甲种弹,也就是毒气弹,掩护兵团撤退,这个消息被公布后,他思想上包袱比较重,压力比较大。他在战犯管理所成为死硬分子,也不是正面对抗,而是以消极回避改造的方式进行的,只是顽固和迂腐而已,不应该弄得那么高大全。

至于军师长级别的将领,大多数人实际上对改造都还是比较积极的,毕竟他们都清楚,自己只是被当成打内战的工具,是当作炮灰的,和国军最高统帅直接接触的机会也很有限,对党国的感情也没有那么深,所以思想转变起来也比较容易。尤其是,他们的级别不足以被纳入战犯名单,加上其中一些人在抗战时期战功卓著,所以他们认为自己还是能够得到解放军的原谅的,只要好好改造,就会得到新生。所以,他们在战犯管理所里表现都比较积极,尽量配合管理所干部战士的工作。


萧武


《特赦1959》电视剧刚刚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结束,在最后一集中,当杜聿明、王耀武等人获得首批特赦资格,在结果特赦证的那一刻,他们都无比的激动,他们真的没想到,自己真的有一天能够重新恢复自由,获得新生。

这部电视剧之所以能够引起这么强烈的社会反响,很大程度上在以往的革命体裁的电视剧中,对于战后战犯管理教育方面的是一个很大的空白,而这部电视剧正好为我们展示了建国后,我国是如何管理国民党战犯的,是如何通过教育改造使得他们重新认识自己、认识这个社会,以及转变思想观念的,而在这个过程中,电视剧主要通过功德林学院的心理变化展示出教育改造的效果。

【一】抗拒心理。一开始进入功德林,这些以前国民党高官大都持有抗拒的心理,认为共产党无非是为了报复他们将他们关在这里,最终的结果就是被判死刑,带着这样的心理,他们走进了功德林,开始了改造的生活。尤其给我印象深刻的黄维,电视剧中一开始将其目空一切、桀骜不驯的形象展示的淋漓尽致,他是最抗拒改造的一个,抱着必死的态度对待功德林的改造,他让所长及其副手们很是头疼。

当然,这其中也有少数一开始就抱着积极改造,希望有一天能够走出功德林,重新获得新生,比如邱行湘这个人。

【二】捣乱心理。在最初认定自己会死在这个地方的心理作祟下,进入功德林后,很多人都采取了一种无声对抗,或者是胡搅蛮缠式的方式与管理方进行对抗,如叶立三态度非常顽固,借口伙食不好进行抗议,想吃一顿红烧肉都不能,这就是虐待,但当在所长王英光带他到官兵饭堂时,看到官兵吃的还不如他们,这才消停了很多。

【三】顺从心理。这是在经历过前两个阶段后,达到的一个崭新的阶段。在功德林管理人员的多方努力下,他们看到了共产党对他们的态度是真诚的,如杜聿明生病需要抗生素,周恩来总理亲自下令有关部门去香港采购。国家下令将功德林的“战犯”改称为“学员”。根据他们个人的特长爱好,专门设置各项小组,如木工小组的邱行湘,他就在这个小组中获得了重生的自信和认可。就连黄维这个老顽固,在看到被人都有专门的工作小组,自己没有也不干了,要求自己也要建立一个工作小组。这些凸显出国家对他们并没有歧视。所以,在国家对他们的各方关心关照下,使得他们的思想管理得到了很大的转变。

【四】安心改造的心理。这是处于最后的一个阶段,在经历过抗拒、猜疑、试探、认可等多方心理战后,功德林这些学员们已经安心于在其中认真改造,他们已经能看到自己未来重获自由的希望,所以,在集中学习中,每一个人都争当学习小组委员。在朝鲜战争发生后,学员们都跃跃欲试,纷纷建言献策,此时他们的道德认同已经与这个新中国靠齐,在他们的心理已经认可了这个新中国,坚信在未来自己在这个国家的新生活、新身份。所以,王陵基主动上交自己曾经埋藏的文物,虽然是假的,但是他自己不知道,心意是真的。

在整部电视剧,心理变化的不仅仅是这些功德林的学员们,作为管理者,功德林的管理人员他们的思想也在不断的转变,由最初的不理解和愤怒,到过程中的方法简单,再到细致关爱,他们的心理变化,实际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当时新中国的成长和发展。所以说,这部电视剧绝对是一部经典之作。



中国革命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上国共有过两次合作,很多军队高级干部都是曾经的黄埔同学,抗日后双方终于走到了决胜天下的生死一战。但别忘了一个前提,双方都是革命者,都是在那个时代决心为中国的未来寻找出路的年青人,但是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有些人走错了道路选错了阵营,最后成了站在人民对立面的战犯。对于这些人,什么思想教育,什么管教人员吃杂和面却给他们吃白米白面,都没什么意义,对于解放战争中,他们自己的失败,都有诸多借口。那一代人里面,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东西是时间淡化过的东西,对他们自己而言,双方的历史恩怨,那是有血海深仇的!


当了战犯,花岗石脑袋拒绝改造,其实不可怕,反而是人之常情,反而是一开始就积极改造,试图进行新的投机的那些人才都是心怀叵测之人,要注意区别。历史上,最让人反感和讨厌的,就是这种没骨头,视转换阵营如家常便饭的小人。而功德林对战犯改造,真正有用的,是借助了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五十年代,我们出兵朝鲜抗美援朝,胜利的把美国带领的十六国联合国军重新打回三八线。这是其一,这对于曾经受美国扶持,在国内对当时的美军有多强大,最为了解的国军高层将领来说,这份战绩的份量,震惊!震撼!并由此产生心灵上的震动!远比我们想象的份量要重!然后是五十年代,我们迅速平定天下,从城市到乡村,铲除了各种反动会道门组织,镇压了一大批地富反坏恶霸份子,大规模恢复农业生产,让农民们享受到土地革命的甜头,那种勃发出的生产力和主动性让全国一片欣欣向荣,工业在苏联帮助下,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步建立起今天我们的为之自豪的、全面的工业体系。

功德林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组织了这些战犯外出参观了这些伟大成就,那么这些曾经的革命青年,他们曾经的理想都是什么?不同样是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吗?现在,当一个他们理想里都未曾想到过的新中国,就现成的展现在他们面前了!当亲自开上了新中国自己生产的解放卡车,当踱步苏联援建的武汉长江大桥,对那一代曾经占据过旧中国统治阶层的人,有多大的震撼,也只有他们自己才有体会!这时候,即使是花岗石脑袋,也无法否认,一个对中国更加合适的新政权,已经确立并且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一个合乎历史潮流的新中国,已经雄立东方,自己是跟随这个国家的脚步一起前进,还是像个垂死挣扎的螳螂,挡在这个新国家面前?!


李三万的三万里


《特赦1959》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作为主旋律的电视连续剧,适逢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将新中国成立直至建国十周年这一段改造国民党战犯的历史再现出来,非常及时和吸引人。

北京功德林监狱解放后改成“国民党战犯和战俘管理所”,其目的就是要从思想上和行为上改造这些国民党军队被俘的高级将领,使之成为新中国的有用之人。

改造战犯是一项极其艰苦的细致的工作,要真正从思想上转变他们曾经根深蒂固、冥顽不化的反动思想、忠君思想、成王败寇思想和死猪不怕开水烫思想,非常非常难。

尽管电视剧还在播放,战犯的命运和结局还在演绎发展中,但客观的历史现实很多人都明了了。随着1959年功德林监狱特赦了第一批以杜聿明为首的10名战犯,直到1975年特赦了以黄维为首的最后一批战犯,功德林战犯改造所的300余名战犯战俘全部被改造特赦。功德林完成了这一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任务而载入史册。

1949年共和国成立后,从全国各个战俘管理所先后羁押来的都是国民党军队少将以上的军官,先后被关押的国民党战犯只主要有:

杜聿明:国民党徐州“剿总”中将副总司令

宋希濂: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

廖耀湘:国民党第九兵团中将司令

邱行湘:国民党青年军二零六师少将师长

黄维:国民党十二兵团中将司令

张淦:国民党三兵团中将司令

文强:国民党徐州“剿总中将副总参谋长

杨伯涛:国民党军第十八军少将军长

王耀武:国民党山东省主席

沈醉:国防部保密局云南站站长

杨文瑔:国民党整编第七十二师中将师长

杨光钰:国民党第三军中将副军长

刘镇湘:国民党第六十四军中将军长

王云辉:国民党中将军长

韩溶锁:国民党七十三军中将军长

陈林达:国民党新编第五军中将军长

康泽: 国民党第十五绥靖区中将司令

王陵基:国民党江西省主席四川省主席

陈长捷: 国民党天津警备区司令

这些战犯的思想和立场经过多年国民党军队思想的浸染,一时半时不会改变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他们决不甘心和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失败的必然性,而是认为是国民党上层指挥不利和派系掣肘,成王败寇思想根深蒂固,大部分人觉得双手沾满共产党人与革命群众的献血,抱定一死的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中国政府对他们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长期工作,终于教育感化了他们,转变了他们的反动思想和忠君思想,世界观和人生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终于,他们从国民党反动派的战犯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新人和对新中国有用的人了。





一风2008


终于能看上一部朴实无华的电视剧了,没有装腔作势梳大背头、小分头的小鲜肉,没有贵族小姐装扮的八路军女战士,也没有献礼片的政绩鸡汤瞎咕噜。《特赦1959》,应时当令,满满的正能量,重现了建国初期,共产党政权一次破天荒的壮举。改造成犯,这简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大胸怀,大境界,毛泽东思想的又一次伟大胜利,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基业,实在是难能可贵。此剧某些历史人物虽然用的是化名,但都有真实人物的影子,艺术作品有些虚构加工,无可挑剔,咱要说的是,当电视剧浮夸成风,虚假成风,所谓的流量明星祸乱视听之际,能拍出《特赦》这样的正剧,实在应该点赞!任何艺术都离不开政治宣传,但此剧却不让人感觉别扭和肉麻,编导演员诚心尽力,完全是实打实的真材实料,并折射着真实可信、久违的、朴素的人性灵光。


爱吃鱼的猫8571


我是跳着看这部电视剧的,感触还挺多的,对那个年代里发生的事情,我总是充满好奇。

该剧讲述了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特赦共释放反革命罪犯和刑事罪犯12082名、战犯33名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故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党中央指示将关押在全国各地的蒋介石集团的高级战犯转入北京功德林集中关押。其中有国民党将领杜聿明、王耀武、曾扩情、黄维等人。起初他们对共产党的改造政策采取抗拒的态度。在改造和反改造的艰难博弈中,他们的灵魂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毛主席肯定了国共合作期间国民党将领在抗日战场上的功绩。功德林的战犯如沐春风深受感动,开始主动交待自己的历史和罪行。




1959年国庆前夕,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发布了对蒋介石集团和伪满洲国战争罪犯的特赦令。这一天,杜聿明、王耀武等人依次从共和国法官的手里接过了特赦书。这是一段脱胎换骨的经历,1949年被共产党在战场上打败,1959年被共产党在心灵上征服。



他们态度的变化表现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他们的行为曾经伤害过国家的利益,应该受到惩罚,然而1959年却得到了特赦。也表现出了,我国我党宽容大度的政策作风。愿意给这些犯过错误的人机会,愿意让他们重新做人。


老桑看电影


这是一部很好的电视连续剧!是国内这几年少见的电视剧!她通过改造战犯,反应了我们党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把一些双手沾满人民鲜血战犯改造成人,改造成了一些自食其力的普通公民的过程。再现了当年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领袖,那种高瞻远瞩,那种宽大的胸怀,那种严明的纪律!展现了我们党强大的政治思想工作在改造战犯中展现的强大的生命力!这些战犯之所以能由过去的“鬼”变成现在的人,电视剧都一一向我们逐一作了展现,看了让人心魂震撼!我由衷的感到我们党的伟大!我们军队的伟大!我看了好几遍,在这里我建议各位读者也看看。如果今年有什么电视剧奖的话,我投她一票!另外,我们的思想,艺术工作者,经常能拍一些反应我们党在各个历史阶段怎样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怎样取得胜利的!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要“事实求是”。不要那些烂剧!我记得当年我们拍的“在烈火中永生”“英雄儿女”“上甘岭”雷锋”和“长征”。都反应了我们不同的历史阶段,斗争场面,再现了那个时期的画面!鼓舞了多少人前扑后继,在教育人这一方面,我们不缺素材。这要靠我们的思想理论,艺术工作者去挖掘,去整理,去宣传!特别要展现在这些不同的历史阶段,我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发挥的作用!


胜似闲庭3


《特赦1959》反映的是我党我国政府对党民党战犯教育改造,使其重新做人的故事。功德林的学员人数众多,身份各异,罪行不一,思想复杂,态度不同,教育难度改造任务十分繁重,要改造好这样一批人民的罪人,绝非轻而易举,且这批人的思想转变也绝非一朝一夕而能解决的。然而,在我党对战犯宽大为怀,循循善诱,仁至义尽,因人施教,区别对待,坚持教育改造下,大部分学员思想不同程度的有了转变,接受改造,决心脱胎换骨重新做人。杜聿明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是中共公佈的战犯之一,起初,对抗情绪极大,但在我党我国政府甚至周总理的关怀下,花大量财力物力人力,精心为他治好了多种疾病,在这种关心备至大义仁慈精神的感召下,杜聿明思想发生了大幅度的转变,从内心深处感谢共产党,感谢人民政府,从而得到了很好的改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叶立三态度强硬,不思悔改,情绪对立。但管理人员因人施教,利用他学习理工的一技之长,使他参与灯泡厂生产技术的攻关,在厂长的平等待人,亲切关心下,叶立三认识到自已还有用,能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奉献力量,从而,转变了思想,坚定了好好改造重新做人的信心。管教人员利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事实,对当时听到美国入兵朝鲜,认为美国必胜蒋介石会卷土重来,大部分战犯蠢蠢欲动,妄想翻天的关键时刻,增加广播喇叭,每天发报纸,让战犯亲闻亲看志願军在朝作战节节胜利的消息,用铁的事实教育了这些战犯,使他们打消了美帝必胜,蒋介石会卷土重来,从而反攻倒算的幻想,进而放弃幻想,安心改造。


奇疆6688


刚开始都消极抵触,抱着必然被杀被活埋被五马分尸的态度活着。后来发现共产党确实伟大,心服口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