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心如猿、意如馬(心猿意馬)?情感?

春暖花開163


這是比作人類男女異性的一種追求愛情嚮往形容,也是一種在雙方感情成熟後,相繼發展愛的享樂幸福大奏效[捂臉]


窮小子211110787


一、什麼是心?什麼是意?

二、心猿意馬的內涵是什麼?

三、古人如何對心猿意馬的觀點

一、什麼是心?什麼是意?

首先,心和意,是中國古代哲學範疇的詞彙。尤其見於道家經典中。

心:有道心,有人心。在心猿意馬裡,指的是人心。

意:有真意,有刻意。在心猿意馬裡,指的是後者。

心,指的是心念初動。心一動就產生一個念頭。

意,指的是念念相續。一個念頭產生後,會不停的續上很多個念頭。

所以,這麼理解,心猿意馬是啥意思就明明白白了。

二、心猿意馬的內涵是什麼?

心,如猿猴般頑皮狡猾,一會這裡摘個桃子,一會那裡偷個香蕉。心猿就是比喻人心一會產生這個念頭,一會產生那個念頭,一日之中沒有停歇。甚至在夢中還在運轉,夢到白天思慮的內容。

意,如烈馬般奔馳不歇,不停奔跑把自己累的聲嘶力竭,最後虛脫倒在地上癱倒。意馬就是比喻人的念頭產生之後,執著這個念頭不停的思維算計產生無數個念頭,直到又有新的心念發動,又換個方向奔馳,一日中從無休息。

三、古人如何對心猿意馬的觀點

王陽明《傳習錄》節選:

一日論為學工夫。先生曰,「教人為學不可執一偏。初學時心猿意馬,拴縛不定。其所思慮多是人慾一邊。故且教之靜坐息思慮。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懸空靜守,如槁木死灰,亦無用。須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則無時而可間。如去盜賊,須有個掃除廓清之意。無事時,將好色好貨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尋出來。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復起,方始為快。常如貓之捕鼠。一眼看著,一耳聽著。才有一念萌動,即與克去。斬釘截鐵,不可姑容與他方便。不可窩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實用功。方能掃除廓清。到得無私可克,自有端拱時在。雖曰『何思何慮』,非初學時事。初學必須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誠。只思一個天理。到得天理純全,便是何思何慮矣」。

馬鈺《贈小胡村李姑》:

姑姑修煉,聽予重告,先要斷除煩惱。擒捉心猿意馬,休使返倒。如同男兄決烈,莫躊躇、更休草草。速下手、仗十分苦志,免參閻老。萬種塵緣一削,得真歡真樂,漸通玄奧。密護無為清靜,自然之道。應物真常幽闃,氣神相結成丹寶。功行滿,跨祥雲歸去三島。

白玉蟾《海瓊白真人語錄》:

夫人身中有內三寶,日精氣神是也。神是主,精氣是客。吾是主,金童玉女是客。所言神女三千六百,及乎三萬六千神者,此皆精氣所化。今人心猿意馬,一日千里,又況精衰於淫?氣竭於嗔。更且眼隨色轉,耳被聲瞞,所益於己者幾何,而所喪者不可勝言也。曾不知神光外散,氣力四馳,既精氣不存,而欲金童玉女在左右,可乎?萬神一神也,萬氣一氣也,以一而生萬,攝萬而歸一,皆在我之神也。

王惟一《道法心傳》:

心猿意馬兩交馳,十二時中莫妄為。

一念才差隨後打,縱令些子便昏迷。

呂洞賓、鍾離權《鍾呂傳道集》:

呂祖曰:所謂「內觀」之理,可得聞乎?

  鍾祖曰:內觀坐忘,存想之法,先賢后聖,有取者,有不取者。慮心猿意馬,無所停留,恐因物喪志,而無中立象,使耳不聞而目不見,心不狂而意不亂,存想事物而內觀坐忘,不可無矣!奈何少學無知之徒,不知交合之時,又不曉行持之法,但望存想成功,意內成丹,想中取藥,鼻搐(音觸)口咽(音咽),望有形之日月、無為之天地,留止腹口,可謂兒戲!所以達士奇人,於坐忘存想,一旦毀之,乃曰:「夢裡得財,安能濟用!畫地為餅,豈可充飢!」空中又空,如鏡花水月,終難成事。然而有可取者,蓋易動者心,難伏者意,好日良時,可採可取也。雖知清靜之地,心為事役,志以情移,毫末有差,天地懸隔,積年累月,而不見功,其失在心亂而意狂。善視者,志在丹青之美,而不見泰華;善聽者,志在絲竹之音,而不聞雷霆。耳目之用小矣,尚且如此,況一心縱橫六合,無所不該,得時用法之際,能不以存想內觀,而致之乎!

抱一子:

初進道之人,心猿意馬,奔走如飛,無所停留。恐遊外景而喪志,使耳不聽,目不視,心不狂,意不亂,內觀存想下丹田,安心定意,固養神炁,行持不可缺乏,不可執著,勿得輕示小用矣。鉛汞二字,非幹是神炁。鉛汞有分兩,神炁如何有分兩?鉛汞有抽添,神炁如何言抽添?更有一等修行之人,於神炁也不會養,小成法尚自不知,卻一向執著他包天裹地,豁達頑空。言我無做無作,大道無形無象,本來無少無多,修個甚底?飢時吃飯,飽時打睡。此等修行之人,到頭如枯樹發狂花,何異於迷人行夜路,深可痛哉!若夫大道無言無相,王祖師甘河鎮上遇呂真人,卻是個甚麼修行?

一鍋雖小煮天地 破迷顯正立真宗

諸子真言做寶鏡 離幻返真赴丹霞





儒釋道小火鍋


心猿意馬說明此人:

用情不專一;

吃著碗裡看著鍋裡;

這山看著那山高;

本性喜新厭舊;

好色之徒;

多情種子,情滿外溢;

無長性、無定力、少品行之人

……





九思堂筆記


今天呢,學到了一個成語挺有意思的。(心猿意馬)老師用了一個西遊記的故事跟我們分享了這個成語,我給大家分享一下。西遊記大家有沒有讀過?西遊記裡面大家有沒有覺得奇怪的事?奇怪的現象,唐僧去西天取經是十萬八千里,而孫悟空一個翻筋斗就十萬八千里,那你說如果孫悟空揹著唐僧一個翻筋斗不就到了西天嗎?這為什麼不讓它飛呢?為什麼非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很有意思啊!你要是真的把這個西遊記讀明白的話,你會覺得西遊記根本不是一個小說,這是一個修佛的過程,根本就沒有孫悟空存在,孫悟空只是唐僧的心,所以我們有一個成語叫心猿意馬,我們的心像猴子一樣,你沒發現它會攀緣嗎?看到這個事,想到那個事,看到那個事,就想到那個事,越攀越遠,這就是我們心的特徵,所以我們的心就會72變,我們的心會一個翻筋斗就可以十萬八千里,所以所有孫悟空的本領,是我們普通人一個不受約束的心,所能夠帶來的影響,這個東西力量巨大,破壞力最強,所以這是孫悟空的特徵,那豬八戒是什麼呢?你發現豬八戒做什麼事?那麼多壞事,唐僧都能容忍他,不責怪他,因為豬八戒代表了唐僧的一個普通人的慾望,唐僧見到女人也不動心,見到吃也不動心,所以我們對慾望犯的錯誤都能夠寬容,那麼沙僧代表什麼呢?大家可以看一下沙僧每一次說的話都是對的,但是無趣,沒意思,這個人代表了唐僧的理性和邏輯,理性和邏輯是要幹活的人,白龍馬代表什麼呢?它代表了意志,不管你們去不去?它都要去。心猿意馬,其實就是這樣來的


格物書畫


我從另一個角度為大家解讀,從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入手。《西遊記》中,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和尚、白龍馬這師徒五人只是一個人!孫悟空是人的心,唐僧是人的身,豬八戒是人的情慾,沙和尚是人的本性,白龍馬是人的意志力。

心猿:孫悟空是斜月三星洞中菩提祖師的弟子,“斜月三星”就是個心字(斜月不就是那一勾嗎?三星不就是那三嗎?),所以孫悟空是心的弟子,也是心。這一顆像猿猴一樣騷動不安的心,於天堂地獄善惡之間自由穿梭。

意馬:白龍馬是意志力,人的意志起初就像野馬,只有確定了前進的目標,才能專心專意的取得真經。收伏小白龍,達到心意合一,只要心意合一,志向堅定,沒有到不了的西天。

師徒五人在西天路上打妖怪,其實指的就是一個人在人生路上除心魔,取經就是一個修心的過程。真正的靈山,就在我們的心中。



方寸之間自有天地


1、首先心猿意馬跟情感沒有任何關係。

情感通常是一個人的心理感受,古人稱之為七情如喜怒哀愁樂悲恐驚,一般大家都能感受的到,而心意則更多的是指人的思維念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想法,每個人每天腦袋裡有很多想法但別人一般不會知道。


2、心如猿,意如馬,是中華佛道文化的指代。

以心緣意馬比喻放縱不羈的心為中華佛道文化的常談。

比如漢·魏伯陽《參同契》裡提到:“心猿不定,意馬四馳。”唐·許渾《題杜居士》詩:“機盡心猿伏,神閒意馬行。”《正法念處經》之《生死品》雲:“次復觀察心之猿猴,如見猿猴。如彼猿猴躁擾不停。種種樹枝花果林等,山谷巖窟回曲之處,行不障礙。心之猿猴,亦復如是。五道差別,如種種林……是心猿猴。此心猿猴,常行地獄惡鬼畜生生死之地。”《維摩經•香積佛品》也提到:“以難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種法,制御其心,乃可調伏。

而在老少皆知,家喻戶曉的《西遊記》中,作者更是直接將孫悟空叫做“心猿”,意馬則是白龍馬。所以心如猿,意如馬,通常指的就是我們的心神心念和意識躁動不定,很難降伏,如同烈馬是需要被人降伏方可別人所用。而我們頭腦中的念頭更是千奇百怪,念念不斷而非常跳躍,這個每個人都有體會。

3、古人用心如猿,意如馬描述心意的原因根源:

為什麼佛道文化裡用心猿意馬來指代人放縱不羈,躁動散亂的心神意識,根源於佛道對人體心的認知。在中國文化裡,心不是指具體的心臟,而是指代心神心念和意識,我們平常經常說心意心意,給別人送禮物的時候我們會說這是我的一點心意, 其實心跟意是兩個不同的東西,《黃帝內經》雲:“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也就是在中國古人眼裡,心有先後天之分。先天之心為心神我們稱之為先天真陽,道家稱之為心。 而心有所憶謂之意,先天真陽轉化為念頭變成了後天意識,道家稱之為意。俗稱心者意之體,意者心之用。心為先天真陽所在,而先天真陽藏於腎水,腎水長生於申,申為猴,故用為心猿,而後天之陽水火,火為午,午為馬,故意如馬,俗稱心猿意馬。


知微通元


個人理解,佛教講萬法心造,這個事情細思甚恐,你能想象,你周圍的家親眷屬,山河大地都是一心所造嗎?如果這事是真的,想想,心也挺不容易的,又變好又變壞的,一會兒黑一會兒白,一會兒溫柔一會兒惡像。正是因為天上一頭地上一腳我們才產生了是非人我的錯覺,產生了“真實的”人生經歷。心猿意馬就是指心的千變萬化而無定法的特性。


i書畫


心猿意馬:比喻人的心思流蕩散亂,如猿馬之難以控制。\r

嘿嘿,上邊這個是百科的解釋,而我的確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心動如猿猴,意動如奔馬。人的思維和一些生理狀態是不受人自己控制的。比如感動,比如愛情,心思可曾受控??可有過心頭小鹿亂跳,可有心動不已,難以自控??這就是心猿。思維是世界上最快的東西,可一瞬間到宇宙盡頭,能眨眼間穿梭古今萬年,可遨遊於九天之上,可沉思夸克原子等極微之間,這就是意馬。\r

人們都說心猿意馬需控制(包括西遊記也是心猿意馬逐漸受到控制的過程),我卻不認為完全如此。情感和思維是人類最根本,也是最樸素的意識,曾經在一個小說中看到一句話,覺得非常好,大意是這樣的,感性是人的根本,理性是人生存的手段,究其根本,理性對於人類就相當於爪牙相對與老虎,而感性才是人作為一個人的本質。


詩是情之極


比喻人的心思流蕩散亂,如猿馬之難以控制。思維好像猴子在跳、意識像馬在奔跑一樣的控制不住。形容心裡東想西想,安靜不下來。一顆浮躁不定、不平靜的心。

其實主要是說人的心無法安靜下來。提醒我們應該專心致志,一心一意。


黃秀海


  • 謝邀。
  • 心猿意馬,表示好高鶩遠、飄忽不定。竟然還與情感同列?
  • 情感者,如水如蓮、既柔且純;似梅似鶴、專一長恆;歌中唱道:海枯石爛、此情不變。山無稜,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 山伯化蝶、文君當壚、信如斯矣!
  • 青山隱隱、綠水迢迢,既恆且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