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有一完顏村,住著5000多金兀朮後人,為何至今避談岳飛?

茶與布朗


西北地區的確有一個完顏村,該村坐落於甘肅平涼涇川縣王村鎮,有5000多名女真完顏部的後裔,世世代代居住在這裡。

可是,我們都知道,女真起源於中國東北,怎麼會有如此多的完顏部落的後人,居住在甘肅呢?這還要從宋遼時期說起。

當時,女真還處於遼朝的統治之下。女真完顏部首領完顏阿骨打,率領2500人誓師起兵,打出了“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氣勢。他統一了女真,建立金國,擊敗了曾經盛極一時的大遼,佔據了中國北方包括燕雲十六州在內的廣大區域。

原本宋金通過“海上之盟”,締結了共同伐遼的同盟。可是,因為北宋長期實行“揚文抑武”政策,加上宋朝廷的腐敗,造成宋軍戰鬥極其低下。金軍發現了宋軍的虛弱,在滅亡大遼之後,揮軍南下滅亡了北宋,擄走了徽宗二帝。

宋高宗趙構在宗澤等抗金將領的擁戴下,登基為帝,建立南宋。金太宗得知趙構登基的消息之後,下詔追擊宋高宗。金兀朮,即完顏宗弼,率本部兵馬南下,一路連戰連捷,打到了長江北岸。

完顏宗弼“搜山檢海”,宋高宗被逼登船遁入海中,才得以逃脫。完顏宗弼此前的作戰,都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追襲高宗之戰,更是讓他達到了軍事巔峰。但是,物極必反,中興四將,以及抗金名將吳玠、吳璘、劉錡等人的出現,讓完顏宗弼從此走上了“屢戰不勝”的境地。

完顏宗弼曾與岳飛數次交手,特別是岳飛的最後一次北伐,完顏宗弼數戰數敗,氣勢被岳飛一掃而盡。岳家軍先後克潁昌,取淮寧,與完顏宗弼主力大戰郾城,再戰潁昌,次次大勝。岳飛兵進朱仙鎮,完顏宗弼嚇得放棄開封城落荒北逃。最後,還是高宗的“十二道金牌”勒令岳飛班師,完顏宗弼才算穩住了心神,重新佔領了開封。

據《宋史》所載,完顏宗弼攝於岳飛軍的強悍,在與趙構、秦檜商談宋金議和條件時,開出了必殺岳飛的條件。岳飛冤死風波亭,宋金簽訂了紹興和議,迎來了短暫的和平。而完顏宗望與岳飛之間的恩怨,也從此而來。

1148年,完顏宗弼病逝。完顏宗弼的侄子海陵王完顏亮逐漸掌控了金國大權。1150年初,完顏亮刺殺了金熙宗,自己登上了金國皇位,成為了金太祖阿骨打,以及金太宗、金熙宗之後的第四位金國皇帝金廢帝。

完顏亮為了鞏固統治,加強皇帝權威,開始大肆誅殺大臣。他的諸位叔叔,以及眾多的宗室子弟,也都幾乎被屠殺殆盡,其中就包括完顏宗望的長子完顏亨。

完顏亨自幼跟隨父親完顏宗弼征戰,能征慣戰,膂力驚人。完顏亮曾賜良弓給完顏亨,完顏亨竟然說陛下賜的弓,弱不可用。完顏亨隨同完顏亮一起狩獵,曾經持錘,面對一群野豬毫無懼色,飛錘中野豬之腹。正是因為完顏亨的直率自負,讓完顏亮逐漸對完顏亨產生了疑忌。1154年,完顏亮殺死了完顏亨,並誅殺了完顏亨的兒子完顏羊蹄。

1161年,完顏亮出兵伐宋。完顏亨的家人,趁機將完顏亨的骨灰遷往了完顏宗弼舊部留守的安定,也就是現在的甘肅涇川。因為完顏亨在金熙宗時期就被封為芮王,所以,完顏亨在涇川的墳墓就被稱為了芮王墳。當地也由此有了諸如芮王嘴、芮王坪等跟完顏亨有關的地名。當年,完顏亮伐宋失敗被殺,金世宗登基。金世宗追復了完顏亨的官爵,並晉封韓王。因此,芮王墳也被稱為韓王墳。

完顏亨的族人,從此之後,就作為守陵人永遠留在了涇川,逐漸形成了完顏村,村中也有了諸如完顏井、完顏橋、完顏窪、完顏馬場、完顏東溝、完顏西溝等等以眾多以完顏命名的事物和地名。完顏村的村民也一直沿襲著女真族的傳統,特別是他們祭祀的方式很特殊,名曰“祭黃繩”。他們會將一根長達一千餘米的黃色繩子,從山包頂一直連到山下的完顏祠堂,然後將紙質的馬、仙鶴、神鷹等祭品,從山頂沿繩子放下。而黃繩諧音皇神,即祖先的意思。

完顏祠堂是完顏村的標誌性建築,也是供奉完顏家族歷代祖先的地方。祠堂內懸掛著完顏家族世代祖先的畫像,以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為中心,排列了的歷代皇帝,其中還包括完顏宗弼的畫像。據說,這些畫像最初以布制於金代,到了明代,重新進行了複製。每年,完顏村的族人都會在這裡祭祀祖先。

因為宋金時期,完顏宗弼和岳飛之間恩怨,所以,直到今天,完顏村的村民還嚴格恪守著一些族規,即不聽不看《說岳全傳》,不唱不看與岳飛有關的《八大錘》等戲曲,避談岳飛。曾經,有劇團在完顏村附近演出戲劇《朱仙鎮》,結果被完顏村的村民上臺制止。從個人情感出發,對於完顏村民的行為,可以理解。

現在,已經距宋金大戰過去了800餘年,很多恩怨早就可以放下了。女真族也早已成為了中國歷史上不可磨滅的一個民族,很早之前就已經逐步融入了漢族。完顏村的村民,也在2005年前後,整村人一次性登記為了漢族。

歷史總是在發展,而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繁榮,互相促進,互相融合,才是發展的大趨勢。相信我們的中華民族大家庭,包容力與融合力也會越來越強,也會越來越好,越來越強大。


奕天讀歷史


上世紀七十年代,一家戲團下鄉演出到了甘肅省的幾千人的村莊,村子的名字叫完顏村。


正當表演漸入精彩之際,突然臺下傳來一陣陣騷亂聲,臺上的演員停止了表演,罕見的一幕發生了,喝倒彩本來已屬過分之舉,而眼下,臺下的觀眾居然都爆發了雷霆之怒。

在一群年長的老人帶領下,一群村民們上臺把戲團班子給趕了下去。奇哉怪哉?好好的唱著戲,沒忘詞沒走調沒破嗓,怎麼就會被轟下臺來呢?

正在戲團團長覺得很納悶之時,村裡一位老人上前憤怒地對他喊到:“你們唱的這是哪一齣兒?”

哪一齣兒?《朱仙鎮》吶!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嶽武穆岳飛嶽元帥大勝金兵啊!

“你們表演的是歌頌岳飛將軍的《朱仙鎮》,我們不歡迎!”

戲班子愣住了,找誰說理去?岳飛是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為什麼會有人不喜歡甚至怨恨抗金英雄岳飛將軍呢?

岳飛將軍是漢家百姓心中永遠的大英雄,但對於金國完顏氏來說,卻是永世的敵人,朱仙鎮大破金兵金兀朮,金兀朮原名完顏宗弼,金國遺民肯定不待見。所以,哪怕時間過了一千年,金兀朮的後人自然是避談岳飛,不談,也不聽。


而這座完顏村裡的村民,皆是金兀朮的後代和守靈人。

金國四太子金兀朮,他與岳飛將軍是一生彼此的勁敵。金兀朮代表金國征戰,無數次攻破南宋,而岳飛將軍精忠報國,力挽狂瀾,拼死保衛南宋。雖然都是為了保家衛國,但出身不同,也就立場不同,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敵人。

1115年,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建立金朝,大家熟悉的金兀朮就是完顏阿骨打的四兒子完顏宗弼,人稱“四太子”的金兀朮天生力壯,自小便立下了雄心壯志,誓要追隨父兄逐鹿沙場。金兀朮戎馬一生,戰功輝煌,為金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也一度成為了岳飛將軍的心腹之患,二人無數次在沙場上兵戎相見,彼此間是血仇,也是國仇。

金兀朮和嶽將軍的仇是如何結下的? 自幼熟讀兵書又擅騎射的金兀朮,戰場上幾乎所向披靡,為金朝開疆闢土,在金軍中的威望日益成鼎沸之勢,漸漸的,金兀朮成了金朝的主力先鋒。但他在戰場上未曾有過敗績的記錄在遇到岳飛後卻戛然而止。

公元1130年,金兀朮遇到驍勇善戰的岳家軍,岳家軍有“撼山”威名自然不是白得的,僅僅是牛首山一戰,金兀朮在岳飛將軍這兒便吃了大虧,慌忙地逃回了北方。



被岳飛打回老巢的金兀朮,南下之心從不止息,不斷厲兵秣馬,壯大勢力,一舉拿下大金的權柄,成為金國的擎天柱。那時的金兀朮南下攻宋之心再起,岳飛領軍抗敵,這才有了岳飛的大破朱仙鎮,按照岳飛的意思,就要直搗黃龍府,然而可惜的是岳飛遇到的是慫領導壞同事,即宋高宗趙構和宰相秦檜。

原來,岳飛的存在讓金兀朮大為忌憚,於是金兀朮利用趙構和秦檜設下離間計,誘趙構言和,但言和的前提是先殺了岳飛。 趙構為不惹怒大金,再加上的秦檜讒言,最終連發12道金牌召回岳飛以莫須有罪名殺之。岳飛死後,宋金議和成功,但對於金兀朮來說只是實現其宏圖偉業的第一步,叮囑金人靜待時機再一舉滅宋。

而這,便是金兀朮和岳飛累世仇恨的由來。 金兀朮的英雄夢也沒有等到自己親手實現,在公元1148年,金兀朮病死。沒了強人金兀朮的壓制,金國很快也就亂了,其長兄之子完顏亮(海陵王)殺金熙宗自立,完顏亮對金兀朮嫉恨已久,待金兀朮一死,便對金兀朮的兒子完顏亨痛下殺手。

不過,金兀朮的其他子孫並未在這次災禍中被殺絕,他們護送完顏亨的遺體來到甘肅平涼九頂梅花山附近的一個小村埋葬於此,大家為了躲避戰亂,就地安置,繁衍生息。

至此,大家也就明白了完顏村村民為什麼不待見岳飛,跨越千年的時間,時至今日這種思維慣性仍舊頑強存在。


恨與愛,一切都是建立在不同的立場上,在中華民族大團結的今時今日,我們可以選擇不理解,但我們仍舊應該尊重他們的傳統。


歷來現實


甘肅平涼市涇川縣有一個完顏村,不僅埋葬著金兀朮的兒子,而且還埋葬著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完顏承麟。在沉寂了800多年之後,進入21世紀時,這個村落走入了人們的視野。據當地人介紹,這裡的人都是金朝開國大將金兀朮的後裔,因此這個村子被稱為完顏村。



如今的完顏村擁有5000多口人,是國內最大的完顏氏聚居地。據說這裡的完顏氏有三條祖訓,第一點是禁止觀賞與岳飛有關的文藝作品,包括各種小說和影視劇。第二點是禁止同姓同族人結婚。第三點是禁止任何外人踏入完顏氏祠堂。

當然與祖訓相比,完顏村最令人費解的是;為何一個興起於東北的民族,他的後代聚居區不在東北,反而到了遠離東北千里之遙的西北地區。



完顏村發展歷史

完顏氏為女真族,興起於如今的黑龍江地區。公元1114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各部,在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哈爾濱]建立金國。其後,金國僅用了10年多的時間便滅亡了遼國,經過短短兩年的休整後,又滅亡了北宋。

北宋滅亡之後,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第四子金兀朮[完顏宗弼]逐漸成長為獨擋一面的大將,並且與南宋著名的抗金將領岳飛多次對陣。兩個人各為其主,可以說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爭鬥不休,也因此金兀朮借岳飛的名聲,成為了整個金國最出名的皇室成員。

1141年,金兀朮再次興兵南下,與宋軍戰於柘皋鎮,大敗而歸,因此決定與南宋和議。和議之時,金兀朮給秦檜去密信;“必先殺岳飛,方可議和”。



宋金和議之後,金兀朮獨掌金國朝政,其子完顏亨也被封為芮王。但完顏亨顯然沒有金兀朮的才智,在金兀朮死後,海陵王完顏亮篡位,對完顏亨非常猜忌。而完顏亨全然不知,甚至完顏亮送給完顏亨一把良弓後,完顏亨竟然說弓太軟,根本就不能使用。

完顏亮聽後,派人買通了完顏亨府上的一名僕人,指使僕人誣告完顏亨謀反。於是完顏亮將完顏亨逮捕。史書中記載,完顏亨被人猛踢襠部致死,臨死時,痛苦的叫聲甚至傳遍了整個皇宮。

完顏亨死後,他的家屬也遭到了陷害,所以一部分家屬為了活命,帶著完顏亨的骨灰逃到了金兀朮舊部留守的安定,即今天的甘肅涇川縣。並且將完顏亨安葬在了這裡,因完顏亨生前為芮王,所以完顏亨的墓葬也被成為“芮王墓”。



公元1234年,在蒙古軍隊和南宋軍隊的合圍之下,金國滅亡在即。此時金哀宗痛哭流涕,不願意做亡國之君,正好看到了站在一旁的金兀朮曾孫完顏承麟,於是準備將這個亡國之君的名聲送給他。

完顏承麟也不是傻子,眼看蒙古軍隊破城在即,金國朝不保夕,根本不接受金哀宗的禪位。但此時的金哀宗對完顏承麟一頓讚揚,說完顏承麟有祖上[金兀朮]遺風,作戰驍勇異常,如果繼承帝位,遲早可以重振金國雄風。千穿萬穿,馬屁不穿,於是完顏承麟接受了金哀宗的禪位。但悲劇的是,完顏承麟剛剛繼位一個時辰,蒙古軍隊破城而入,他也瞬間被殺。



完顏承麟死後,宋蒙聯軍下令,針對女真人“惟完顏一族不赦”。於是完顏承麟的親屬改名換姓,和其士兵帶著他的骨灰一路向西逃難,最終葬在瞭如今太平鄉三星村嶺背後隊的簸箕灣。2003年時,完顏承麟之墓遷回了完顏村。

元朝時期,這裡的人一直隱姓埋名,不斷與當地漢族融合,而且也在學習漢族的農耕技術,因此逐漸被漢人同化。清朝入主中原後,由於滿族自認為自己是金國女真後裔,所以這裡的完顏氏也逐漸改回了原來的姓氏。後來清政府還撥給了完顏村大量土地,而且還不用繳納賦稅,因此完顏村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進入到現代社會後,由於當地旅遊產業的興起,這裡的歷史遺蹟逐漸商業化,因此完顏村的三大祖訓也逐漸被摒棄,參觀的人也可以隨意遊覽祠堂。而且這裡的人也放棄了同姓不得結婚的習俗,在出五服之後,依然可以通婚。

不過三條祖訓中,唯獨不變的就是禁止觀看與岳飛有關的文藝作品。據說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一個劇團在完顏村附近演出戲劇《朱仙鎮》,當地的村民非常不滿,甚至發生了衝突。


我是越關


甘肅有個完顏村,具體位置坐落於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王村鎮,小村莊背靠九頂梅花山,面對東流不息的涇河水,環境優美、古樸典雅,現在成為了當地著名的旅遊景點,有興趣的親們可以遊覽一番。

完顏村有很厚重的歷史感,相傳完顏村是金兀朮後人聚居的地方,現在居住人口大約有5000人,根據完顏村族人密藏的家譜顯示,完顏村距今已有九百年的歷史了。(如圖)



熟讀歷史的人會產生這樣的疑問:金兀朮的後人怎麼會來到了甘肅,是不是搞錯了?

金兀朮是金朝太祖完顏阿骨達的第四子完顏宗弼,也就是《岳飛傳》中和岳飛死磕的四狼主。金兀朮是女真族,生活在東北,怎麼會跑到千里之外的甘肅去了?這裡面還有一段歷史呢。

900年前,完顏村的先人是從東北遷到甘肅去的。金兀朮的後人為何要放棄東北遷到甘肅呢?原來是為了避禍。

事情是這樣的:大約在公元1150年,金朝發生了一起宮廷政變,當時的右丞相完顏亮弒殺金朝皇帝金熙宗自立為帝。完顏亮繼位後開始大肆誅殺前朝忠臣。

金兀朮的長子完顏亨在劫難逃,被誅殺。說白了這就是一起家族政變,弒君稱帝的完顏亮和完顏亨是親叔伯兄弟。(完顏亮是金兀朮大哥家的兒子)



為了防止完顏亮斬草除根、禍滅九族,大約在公元1167年,完顏亨的後人一起把完顏亨的骨灰偷偷帶著逃往了甘肅,然後來到了現在的完顏村這個地方,把完顏亨葬在了九頂梅花山下,後人就在此守墳定居了下來。

經過900來年的繁衍,形成了現在的完顏村。

換言之,完顏村的人都是為完顏亨守墓人的後代,這有族人密藏的祖譜和金兀朮的遺像為證,不過祖譜和遺像從不輕易示人,每年除夕拿出來,全體完顏村人祭祀,完事後隨之密藏。

完顏村現在保留著許多女真族的風俗,比如放馬、放神鷹、放仙鶴、祭黃繩、老嘎達拳等。完顏村每年定於3月15日為祭祖拜影日,就是祭拜太祖完顏阿骨打和金兀朮等人,當然以凸顯金兀朮為主旨。

說了這麼多有關金兀朮和完顏村的關係,想必大家明白為什麼完顏村的人不能聽或看《岳飛傳》了吧?金兀朮被岳飛爆揍,金兀朮的後人不願意提老祖宗的糗事,所以避談岳飛。



完顏村有三大族規:第一不聽不看《說岳全傳》;第二不唱不看《草坡面禮》《八大錘》(說岳戲曲)等戲曲;第三同姓同族不同婚,外姓人不得進入完顏祠堂。親們明白了嗎?歡迎點贊、評論和加關注。


秉燭讀春秋


坐落在今天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的完顏村,不但整個村子以完顏命名,村子中大部分人也都複姓完顏,村子中的井叫完顏井,橋叫完顏橋,就連小學都命名為完顏小學。

原來村子當中至今都在供奉一個人,以他為祖先,他就是當年叱吒風雲的金國四王爺完顏宗弼,別名金兀朮。金兀朮當年作為滅亡北宋的急先鋒,對北宋軍民犯下了彌天大罪,也是我們所熟知的抗金名將岳飛的死對頭。


金兀朮死後,其子完顏亨很得金熙宗的賞識,委以重任,令其帶兵作戰,完顏亨也因為從小和父親南征北戰,積累了豐富的戰鬥經驗,後來因功被封為芮王。

在海陵王完顏亮後來發動的政變謀取皇位後,完顏亨和兒子因為動亂而死在了亂軍之中,後人為了避免遭到完顏亮的清算,就帶著他們的遺體逃到了今天的甘肅,後來末代皇帝完顏承麟(完顏亨的孫子)被蒙古人攻破都城後,他的後人也逃難至此,因此此時的完顏村是以給金兀朮和完顏亨守墓的形式而存活了下來。


至於蒙古人滅金之後,大肆屠殺金國皇室,完顏村也因為地處偏遠而躲過了一劫,得以給祖先守陵,奉祖先的宗嗣。

至今在完顏村的祠堂中還供奉著金國的歷代皇帝和文臣武將。尤其是把金兀朮的排位給凸顯了出來,以此來告誡後人自己就是金兀朮的後代,並且世居於此,至今已有800年的歷史。

在今天的完顏村,流傳著一條不成文的祖訓,那就是避談岳飛,包括《說岳全傳》《八大錘》等中國著名評書和戲劇也都不允許後人跟風聽唱。在1978年的時候,受當時送劇下鄉的號召,表演隊在完顏村表演了《朱仙鎮》等中國傳統曲目,還被當地的村民一直上臺表示抵制。


如今,五十六個民族一家親,我們應該尊重歷史並且忘記歷史,歷史的車輪總是前進的,要充分尊重當地的風俗,畢竟我們現在已經是一家人了。

我是亮仔,歡迎大家討論留言,關注亮仔學史,共同探討歷史的那些事兒!


亮仔學史


金兀朮的後人為什麼閉口不談岳飛,原因是金兀朮和岳飛是生死之敵。先來說說金兀朮和岳飛兩人到底是怎樣成為生死之敵的。

金兀朮首次和宋軍交戰是在1126年,當時攻打的正是岳飛的家河南湯陰。岳飛那是隻是一個下級士官,一直跟隨軍隊征戰河北,但他的家眷都在湯陰,雖然他們僥倖逃難脫身,但一直在外漂泊三年才重新和岳飛相聚,岳飛的髮妻劉氏在逃亡的過程中與家人失去聯繫,數年後不得不改嫁他人。所以這兩個人第一次命運的交集,是金兀朮把岳飛的家抄了,還搞得岳飛妻離子散,差點兒家破人亡。

公元1130年,金兀朮終於是遇到驍勇善戰的岳家軍,岳家軍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勇,僅僅是牛首山一戰,金兀朮在岳飛這兒便吃了大虧,隨後不得不急忙帶著大軍撤回北方。被岳飛打敗的金兀朮並不就此罷手,回去之後一直養精蓄銳,逐漸掌握金國大權。

待金兀朮在金國有著絕對的控制權後,他南下攻宋之心再起,多虧岳飛領兵抗敵,這才有了朱仙鎮一役,岳飛本意是一鼓作氣殺向敵人老巢,可被奸人所阻,即宰相秦檜。

原來岳飛的存在早已讓金兀朮頗為忌憚,於是金兀朮設下離間計,引誘趙構言和,但言和的前提是先殺了岳飛。 趙構為不惹怒大金,再加上的秦檜讒言,最終連發12道金牌召回岳飛以莫須有罪名殺之。岳飛死後,宋金議和成功,金兀朮叮囑金人靜待時機再一舉滅宋。而這,便是金兀朮和岳飛幾世仇恨的由來。

金兀朮的宏圖大業還沒實現實現,就因病而亡。沒了強人金兀朮的壓制,金國很快就掀起了內亂,金兀朮的後人遭到殺害。

不過,金兀朮子孫並未在這次災禍中被殺絕,他們護送金兀朮兒子完顏亨的遺體來到甘肅平涼九頂梅花山附近的一個小村埋葬於此,並在此定居。這就是後來的完顏村

不知何時完顏村流傳下祖訓。首先,完顏村後人都不能看《說岳全傳》,甚至不能聽其中的內容。

其次,完顏村後人不能看《草坡面禮》《八大錘》等戲曲作品。在1978年戲曲解禁之時,有一個劇團曾在完顏村附近表演《朱仙鎮》,結果遭到了完顏村居民上臺制止。

這也就是網傳的神秘完顏村為何避而不談岳飛的前因後果。可就在幾年前聽聞岳飛後人和金兀朮後人聚首握手言和的新聞時,也感慨良多。延續了許久的恩怨也隨著時間的逝去逐漸消磨,都是華夏兒女同在一片天空下,和平相處自然是極好的。


無憂趣史


甘肅省涇川縣涇河北岸尚存一女真族後裔群聚村落,全村約有3000餘人,絕大部分姓完顏。村民都自稱自己是女真人完顏部的後裔。至今仍保留著傳統女真習俗,例如每逢年節都要集體到完顏宗祠祭祖、跳薩滿舞等。


甘肅省涇川縣完顏姓氏的淵源

據甘肅省政協主席張懷群和涇川縣完顏滿族聯誼會會長完顏斌表示:

據考證800多年前的金熙宗時期,涇川一帶就是宗弼的領地。完顏宗弼死後,海陵王就殺了完顏宗弼之子完顏亨。亨的家人遷居在九頂梅花山下。金朝末代皇帝完顏承麟的墓也在那裡。 河南共有5000多名姓完顏的女真後裔,分佈在馬鋪、老莊、太清、賈灘、楊湖口等五鄉九村,共750餘戶,近3000人。汝州市完顏莊、許昌縣完門村尚有2000餘人,是從鹿邑遷入的。 




另外也是「完」這個姓氏的來源之一:


鹿邑女真後裔本為完顏氏,後改姓完氏。據《完氏宗譜》記載,他們是明朝萬曆年間從安徽肥東遷徙而來的。元末明初,宗弼後代完顏佩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因戰功被封為「女真將軍」,封地在潞州(今安徽肥東,現有完顏牌坊村)。明萬曆年間,完顏佩的10世孫完顏必重由肥東赴京趕考中得探花,為官河南,落戶鹿邑。



完顏村也遺存金朝時修建的完顏皇族祠堂,800年來一直掛著金朝歷代皇帝和開國重臣的畫像。據當地考古專家詳細考證表示,古墓和畫像都有據可靠,非常真實。完顏村的村民也確實都是金朝開國皇帝完顏阿骨打的後人。



不看不聽《岳飛傳》不與嶽姓通婚

在外村人的眼中,完顏村的村民都視岳飛為仇人,從來不看有關於岳飛「精忠報國」的戲曲,也從來不聽岳飛的事蹟,如果有的戲班子在完顏村附近演唱有關岳飛的戲曲,說不定還會被完顏村村民轟走。據猜測,這可能和他們是金朝皇族後裔的身份非常有關,宋金勢不兩立。他們至今遵守著祖先的遺訓,不與嶽姓通婚。




子非魚


這個完顏村位於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王村鎮,這裡埋葬著南宋時期金國皇室貴族和金國末代皇帝,如今村裡生活著的五千多人都是金兀朮兒子的後裔,他們來此定居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不看不談岳飛是其禁忌之一。

完顏後裔為何定居於此?

據《金史》記載,金國四皇子金兀朮之子完顏亨,自幼隨父征戰,智勇雙全,在金熙宗時期官至一品,封芮王。但金兀朮長兄宗幹之子海陵王完顏亮因未能繼承大統而心懷怨恨,海陵王在金兀朮死後弒熙宗而篡位。

為保皇位穩固,海陵王將完顏亨及妻子一起處死。七年後海陵王被殺,金兀朮之弟宗堯之子完顏雍即位,完顏亨被追封為韓王。隨後完顏亨遷葬至涇川縣一帶,跟隨遷葬而來的完顏氏守陵人就在此繁衍生息數百年。

如今完顏村的村民並非全是守陵人的後裔,在完顏亨遷葬至涇川的五十年前,涇川已經居住著完顏家族的將士。完顏亨遷葬到涇川六十多年後,在河南蔡州被殺的金國末代皇帝完顏承麟的靈柩也被守陵人遷葬到此。

因此,完顏村的完顏後裔是由這三次遷徙形成的。完顏家族在涇川集中居住的村子有三個,即王村鎮的東溝村、西溝村及完顏窪存。據涇川縣誌記載,說涇川的完顏氏,是女真人的後裔,是末帝后裔西逃至此形成。

完顏承麟的遺體被大臣帶著一路西行,到達涇川一帶,發現完顏亨的墓葬及在此定居了數十年的同族守陵人,於是便將完顏承麟葬在涇河與沅河交匯處。完顏亨的守陵人多居於完顏村,而末帝守陵人則居於城關街。

完顏後裔都有哪些習俗?

八百多年來,完顏後裔基本上已融入當地的文化,但還是存在一些特有的習俗。隨著金國的滅亡,這些遷移到此的守陵人開始向普通老百姓轉化。為了避免元朝的迫害,他們開始自稱漢人,並隱姓埋名直至清朝建立。

如今,完顏家族當年的這些守陵人不斷繁衍生息,已經使涇川完顏村成了外人眼裡的一個神秘之地,並使這一帶成為全國女真後裔的聚居地。以前的完顏村是不允許外姓人進住的,如今的這一規定早就被解禁了。

涇川王村鎮的完顏村被梅花山上的一道山樑一分為二,形成了完顏東溝和完顏西溝。村子裡的老人都自稱是貴族後裔,是從東北過來守墓的。據說在1941年之前,此地的完顏族人還擁有清朝時期受封的一些“官地”。

在土改以前,完顏族人每到年關、清明及廟會時都會殺豬宰羊,請出包括完顏阿骨打和完顏承麟在內的十代帝王畫像,闔族祭拜。這是證明涇川完顏氏是女真人的一件很重要的遺物,可惜的是此物已遺失僅留照片。

完顏村一帶以“完顏”命名的地和物有很多,除此之外,這些人至今守護著女真完顏氏的家訓和習俗,他們在生活中有“三大禁忌”。

一是不看與岳飛有關的所有書籍及文藝作品。大家都知道,金兀朮和岳飛分別是金國和南宋主戰派在一線的軍事指揮官,岳飛屢次重創金兵,給完顏族人留下了深刻的戰爭記憶,因此岳飛被完顏家族列入禁忌之一。

完顏族人至今不看不聽與岳飛有關的文學著作,不唱當地頗為流行的有關岳家軍的秦腔戲劇,也不看與岳飛有關的影視作品。三十多年前,一家秦劇團因不知當地禁忌而演出岳飛在朱仙鎮曲目,結果差點釀成衝突。

第二條禁忌就是同族不通婚。完顏亨是金兀朮的兒子,而完顏承麟是金兀朮的曾孫,二人為祖孫關係,都是金兀朮的直系後裔。他們的族人在當時都未出五服,因而留下了同姓同族不得通婚的祖訓,一直延續至今。

第三條禁忌就是外姓人不準進完顏祠堂。在金國滅亡後,居於此地的完顏族人為避免禍從天降,不許外人進入完顏村與祠堂。進入新千年以後,隨著涇川一帶文化旅遊產業的興起,2004年完顏族人開始公開祭祖。

這條沿襲了數百年的外人不許進入祠堂的禁忌成為過去,在祭祖的同時,還舉行了其它的一些氏族傳統禮儀,從而更加凸顯了其民族文化印記。如今的完顏村已成為涇川縣的重點旅遊景區,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村。


野史也是史


2004年,在甘肅平涼涇川縣,一個曾經名不見經傳的村落忽然成為國內諸多媒體報道的熱點,這座昔日寧靜的村莊也忽然間熱鬧了起來。

這裡,許多昔日大金國的完顏家族後裔正在舉行大規模的公開祭祖活動,而就此,這個全國最大的完顏後裔群居村落才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經過十多年的旅遊開發,這個有著上萬人口的村莊已經成了甘肅省的十大旅遊品牌。

天下完顏是一家,如果是姓完顏的,基本上都是出自1000多年前黑水靺鞨的完顏部,他們起源於東北地區,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並建立了顯赫一時的金帝國,一度稱雄中國北方。

但是如今,偌大的東北已經找不到一個完顏部的群居村子,反倒是在幾千裡之外的甘肅,有著一個正兒八經的金朝完顏皇族後人聚居的大村落。

這裡面,到底發生了哪些故事,他們供奉的祖先,又經歷了怎樣的磨難,不得已來到了甘肅呢?

而他們,又和題目中的岳飛有什麼禁忌上的關聯呢?

完顏宗弼,金太祖完顏阿古打的長子,就是赫赫有名的金兀朮,作為金國四太子,更是金國的一代名將。

他是金國攻遼侵宋的急先鋒,曾經率領軍隊蹂躪了兩國軍隊無數遍,其手下的鐵浮屠重裝騎兵,幾乎把遼國騎兵和宋軍打的望風而逃,宋朝名將韓世忠、宗澤、劉世光等人都不是對手。

但是,他最後遇上了岳飛。

對戰岳飛,金兀朮一敗再敗,最後連自己的看家軍隊鐵浮屠也敗了,金兀朮不得不哀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最後,金兀朮利用南宋皇帝想議和的心態,逼著宋朝皇帝殺岳飛以明志,隨後才和南宋議和。

雖然,金兀朮回到金國後很威風,並以戰功和議和功勞一度掌控朝政大權,但他很快被金朝歷史上有名的暴君海陵王所忌憚。

海陵王完顏亮是個不折不扣的暴君,他在1150年弒殺金熙宗,篡位為帝。在當政十二年間,雖然政治上頗有建樹,執政能力很強,但是為人極其殘暴,可以說是殺人如麻,包括許多完顏家的宗室也被他大肆殺戮,而金兀朮的兒子完顏亨以及完顏亨的妻妾子嗣也被他了。

眼瞅著家族就要被海陵王殺戮殆盡,完顏亨的其他家人不得不帶著遇害親人的遺骸,輾轉千里,逃到了甘肅涇川縣躲避災禍。

他們把完顏亨埋在涇川境內的九頂梅花山下,隨後在此處定居,為完顏亨守墓。

當然幾年後,完顏亮在南征南宋中,被亂兵殺死,金世宗即位後,為完顏亨平反,並追封完顏亨為韓王,不過完顏亨的家人們並沒有返回,而是就此定居在涇川。

又過了幾十年,金朝被蒙古所滅,金朝末代皇帝完顏承麟即位僅一個多小時就被蒙軍所殺,他的家人也帶著末代皇帝的屍骸一路輾轉到了涇川,和完顏亨的家人們聚居在了一起。

此後,這些完顏家的後裔不斷髮展壯大,逐漸形成了如今上萬人口的大村落。

在這個村裡,有三大禁忌。

第一,他們不會觀看任何有關岳飛的文藝作品,雖然說當年也是各為其主,各有各的國家觀,但畢竟是他們祖先的敵人,雖然也過去了幾百年,但他們依然視岳飛為禁忌,幾十年前,一個戲班子曾經在當地集市上唱戲,因為不知禁忌,演出了有關岳飛在朱仙鎮大敗金兀朮的段子,被當地人所阻止,引發了一場不大不小的糾紛。

第二是他們同姓同族不得通婚,這個好理解,以前很多村子都有類似的規定,而在完顏村,這個也是因為完顏亨是金兀朮的兒子,而金朝末代皇帝完顏承麟是金兀朮曾孫,大家都是金兀朮的後人,如果就不得通婚。

第三就是外人不能進他們的祠堂,當然,現在為了發展旅遊業,這個規定已經很鬆了。

其實,以我們的理解,畢竟如果他們提到岳飛,必然會提到金兀朮,而金兀朮是岳飛的手下敗將,這樣難免會有侮辱祖先的嫌疑,但是如果貶低岳飛,這樣又不符合村外民眾的情感,所以,他們索性就閉口不談岳飛了,免得麻煩。


雲中史記






答:在如今的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的確是有一“完顏村”,村裡的村民都自稱是金兀朮後人,但從來不避談岳飛。

非但不避談岳飛,還一直都在強調岳飛,雖然強調的方式很特別——以反對“談論岳飛”而在不斷談論岳飛。比如說,不許讀與岳飛有關的文學作品,不許演與岳飛有關的戲曲等等。

他們名為反對“談論岳飛”,實際上卻是不斷地提到岳飛,從而引發巨大的關注度。

這,就是這個村子的高明之處。

因為,誰都知道,打著“金兀朮後人”的旗號,絕對會引發人們對岳飛的懷念與聯想。

儘管金兀朮也是一個歷史名人,但岳飛,才是真正的流量擔當!

話說回來,金兀朮的後裔為何會出現在甘肅呢?

村民們的說法是,金兀朮病死,相當於金國擎天巨柱崩斷,金國很快陷入內亂,海陵王完顏亮殺金熙宗自立,大行誅殺異己。金兀朮的子孫被列入清算之列,為躲避災禍,逃難到了甘肅平涼九頂梅花山附近的小村,在此落地生根,繁衍生息。

因為有岳飛與金兀朮故事的影響,“完顏村”引人矚目,並於2004年被特批成為了平涼市特色旅遊景區,涇川縣也成為了重點旅遊區。

實際上,被批特色旅遊景區之前,村子的村名是“王村鎮”,村民全部姓王。但他們既然自稱金兀朮後裔,就改為了“完顏村”,名頭也就響噹噹的了。

現在的“完顏村”村民,還都姓王,應該是還沒來得及改姓回“完顏”吧?

在河南汝州市紙坊鄉完莊村,倒是有一群真正姓完顏的人。

他們也自稱是金兀朮的後來。

說是金兀朮於1140年率軍南下時,因渡黃河時逢河水結冰而順利過河,以為有神助,便許願為神重建廟宇再塑金身。

等大軍到達汝州後,金兀朮又在現在的完莊南面修建北嶽行宮,將家屬安置於此,其後人遂在此繁衍生息。

說來也巧,在離汝州市紙坊鄉完莊村不遠的河南平頂山市湛河區北渡鎮,就是岳飛後裔、全國岳飛思想研究會副會長嶽玉頂的家鄉。

前兩年,即在2017年3月12日(農曆二月十五日),岳飛誕辰914週年紀念日,身為全國岳飛思想研究會副會長的嶽玉頂,與金兀朮的後人、身為完顏氏研究會汝州分會負責人完顏本玉共同活動,讓岳氏與完顏氏兩大家族相聚在平頂山市區一家酒店把酒言歡,共話團結與和諧。

在酒席上的話,嶽玉頂說:“過去的一切皆成歷史。我們兩家能夠聚到一起,對於後人來說,也有一定的歷史意義。”

完顏本玉說:“祖輩的恩怨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如今都已成為歷史,相信我們會成為好朋友。”

不難看出,紙坊鄉完莊村的金兀朮後人做得比平涼市涇川縣的金兀朮後人要好——就算要借先人來炒作自己,也應該以健康、樂觀、充滿正能量的的方向發展,而不應該以引發民族、家族仇恨來吸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