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車3萬公里才換機油,為何到中國變成5千公里?

不二文旅


潤滑油的作用當然是減少運動部件的摩擦和磨損,主要原理是靠良好的潤滑油適當粘度的成膜性減少運動部件之間的接觸。由此可以看出,潤滑油在使用過程中影響潤滑性能和壽命最重要的技術指標就是粘度和雜質,與空氣接觸和磨擦產生的高溫,會使潤滑油分解變性粘度下降,運動部件磨損下來的雜質會使潤滑油變髒,有機械設備專業經驗的人,完全可以通過簡單的檢視大致判斷潤滑油是否可以繼續使用,合格潤滑油的使用壽命一般都遠大於商家推薦的數值。那麼商家或廠家推薦的潤滑油使用週期或公里數為什麼很短呢?原因主要是大部分車主沒有機械設備專業知識,無法判斷潤滑油的使用情況,另外,過度維保廠商還會增加經濟效益,何樂而不為呢。


喜鵲映像


看了好多回答,其實越看越困惑。那麼下面我就以自己親身經歷,也就是我自己的車的保養敘述回答一下!我現在有兩部車,一部奧迪A6L C72014款,2.0T!目前行駛140000。最早提車時候,奧迪售後要求,5000公里保養,最多不能超過7500公里。(說明書上規定10000公里)我問奧迪4S售後,我們的油是全合成的麼?回答的是全合成機油。我又說,按照奧迪廠家規定保養出問題,廠家管不管?答案是管。我對他們講,那就按照廠家規定保養就行!購車至今五年了。一直就這麼保養,一如既往的好。而且按照我的行駛里程來說,相對還是算多的。其他人正常一年一保養,估計什麼問題也不會有的!我的另外一部車是 鈴木雨燕,2009款。至今十年了。行駛40000公里。基本作為接送孩子,買菜只用。最後一次保養至今兩年了,那次更換的馬師傅普通機油。到現在這個車,除了更換過電瓶,其他也是沒有任何問題。正常行駛使用!最後總結:所以說,別盲目相信廠家4S的說法。車只是個工具。正常使用就好。不會出問題的。再者,目前發動機技術也是比較過關的,正常家庭使用。是不會出現問題的。不要過多擔心。開心使用,開心就好!





鳶城之東


歐洲車3萬公里才換機油,為何到中國變成5千公里?

首先糾正一下,歐洲的機油里程也沒有達到三萬公里更換,咱們國內的全合成也不至於只有五千公里,相反用到一萬公里是不會有任何問題的;鄙人用過幾款純進口的全合成機油,里程最長的1.6萬英里,而換算成公里為2.6萬公里,這幾乎可以算是歐洲銷售機油中里程最長的!而實際上機油具體的使用里程是多少,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機構、部門可以提供出具體的數據,而現在的規定的使用里程標準如全合成1萬公里、半合成8千公里、礦物油6千公里都是根據國內車主一年的平均用車裡程來制定的!



鄙人曾經和某石化公司的一位朋友溝通過關於機油使用里程到底是怎麼制定的,朋友表示完全根據國內車主的年平均里程來制定的;國內的家用車平均一年的使用里程在1.5-2萬公里左右,所以取個提前值一萬公里最為更換的里程標準,實際上卡的是週期12個月,機油的使用週期往往比使用里程更重要;而歐洲、尤其是德國,家用車平均每年的里程都在三萬公里左右,所以他們的制定的使用里程也是在三萬公里以內,比如前文提到的某機油2.6萬公里的最大使用里程。。。但人家的使用週期依然還是卡在12個月上;所以機油在歐洲能用2.6萬公里並不是說歐洲的機油好,而是制定機油使用標準的參照數據不同。。。


國內: 1萬公里/12個月

歐洲:2.6萬公里/12個月

這麼一比較就明白了吧?在咱們國內並不是機油的使用里程變短了,而是在制定標準時要參考咱們國內的實際數據,里程多少根本不是重點,重點在於保證使用到12個月時,可以及時的進行更換;所以歐洲可以定2.6萬公里,因為人家一年跑到3萬公里左右,所以12個月的使用週期確保人家可以及時的更換;而咱們國內家用車的平均年使用里程僅僅是在1.5-2萬公里,而更是有大部分車主一年甚至連1萬公里都跑不到;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將咱們的機油使用里程也標註成2.6萬公里,那麼將有很多車主因為12個月內跑不出這個里程而選擇延期更換機油,本該在12個月內更換的機油,硬是給拖到24個月,這樣就容易出現問題了!



對於機油的使用週期、里程至今沒有一個相對標準的說法,而12個月的使用週期更多是根據機油中添加劑保質期來制定的,過了12個月機油的性狀到底怎麼樣,沒有人能說清、全世界都沒人能說明白,只是大概、可能、或添加劑過期,所以週期就卡在了12個月;有了時間標準其餘的就容易確定了,歐洲家用車年平均里程在3萬公里左右,那麼機油使用里程就提前到2.6萬公里更換;而咱們國內家用車年平均里程在1.5-2萬公里左右,那麼也提前點,將機油的使用里程卡在1萬公里左右,說到底無論咱們國內機油、歐洲機油都是以12個月為更換週期的,在這個週期內能跑多少公里,那就看各自的本事了;質疑礦物油6個月、半合成機油9個月的週期標準怎麼來的,鄙人也不是很清楚,可能週期短一些、收益大一些吧!好事的朋友其實可以去研究下那些高使用里程的進口機油,它們的使用週期其實和我們一樣,都是12個月,雖然它們的里程很長!


非專業車評


國內車輛和國外車輛的保養間隔確實有差別,但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誇張,有很多人質疑國內5000公里保養是坑人,國外都是2-3萬公里保養一次。但這裡有一個誤區,國內使用的機油,燃油,路況都和國外不一樣,所以保養間隔並沒有什麼可比性,保養間隔需要綜合考慮才是客觀的。

比如國內5000公里保養一次使用的是礦物油,而且國內路況普遍比較堵,車輛平均時速都比較低,所以在行駛相同里程數的情況下,國內車輛發動機運轉時間明顯要更多。國外路況相對來說更暢通,車輛平均時速會更高,國外2-3萬公里保養一次是需要使用長效性更好的全合成機油,並且配合長效型機濾才能做到的,不是大家想象的使用礦物油就能跑2-3萬公里的。
其實在國內使用全合成機油保養間隔也可以達到10000-15000公里,並不比國外低太多,如果你非要用礦物油和人家全合成機油去PK保養間隔,那樣肯定是不客觀的。


售後服務技術總監


國內現在很多車型的保養手冊上,也是建議一萬公里一換,或者一萬五千公里一換。以前很多人都說日系車比較坑,保養間隔太短,有些車現在也建議一萬公里一換。下圖是漢蘭達的保養計劃。

老實說,以前機油5000公里一換多少是有點浪費的。特別有些人比較愛車,機油用的比較好,它們的設計壽命可以用一兩萬公里,5000公里剛好發揮出自己的最好性能來,結果就被換掉了,你說可惜不可惜……

下圖的最大換油週期,大部分都是3萬公里。不過要說咱們國內的保養間隔,達到歐洲那樣30000公里也不太現實。

首先咱們國內的油品是比較差的,汽油裡面含硫量較高。有些車型的用車手冊上會明確說明,如果汽油含硫量高,會影響機油壽命,應該縮短機油更換週期。

其次,我們有些地方的用車環境不是太好。像經常短途行駛(不超過10公里),頻繁啟動車輛,走走停停這都是廠家認為的惡劣用車環境,而廠家也說了,惡劣用車環境是需要縮短機油更換週期的。

有些車不但5000公里一保養,保養的時候還得加添加劑呢,不然它就有可能撂挑子,所以還是建議按照用車手冊、保養手冊來保養愛車。


老胡評車


歐洲車3萬公里才換機油?為何到國內變成5千公里?很多答案說歐洲人不是3萬公里換次機油,是15000公里,好的我要開始打臉了。

有圖有真相,這是一位外國小哥,座標比利時,買的旅行版的斯柯達明銳,首保的時間是3萬公里,結果小夥耐不住性子,到了27144km去保養了,提前了2900km,人家提前首保的里程也就是我國一個首保的週期,有點諷刺。這次保養後,4S店讓他30000km後再去保養。

那麼為什麼國外可以3萬公里一保養,國內卻要10000甚至5000公里?最根本的是兩個原因。

國內的機油標準相比歐洲落後十幾年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是歐洲潤滑油性能標準的核心機構,ACEA會定期發佈一系列潤滑油性能標準,2016年12月1日,ACEA發佈了最新版本的歐洲機油等級規範,引入了全新的ACEAC5類別,機油提出了一系列苛刻的性能要求。

而目前我國的機油標準對標美國API,確定了SE、SF、SG、SH、SJ、SL質量等級(還包括GF-1、GF-2、GF-3三種節能型產品級別),標準更低、機油品質更低是我國更換機油週期短的根本原因。

國內油品更差

歐盟國家目前汽油執行的是歐5標準,含硫標準則是不大於10ppm(毫克/千克),中國一些地區的汽油達到國四標準,含硫標準則是不大於50ppm。現在,不少地方已經提供國5汽油,如果真能達標的話,含硫量跟歐洲應該是一樣的。但是很明顯國內汽油的油品不及歐洲。因為國內採取的是配方法,按照配方測得的理論值達標即為達標,而歐洲採用實測法,會實際測量汽油中硫化物的含量。

汽車廠商避免擔責

此外,有人說國內道路沒有歐洲的路好,其實國內大部分的道路並不輸給歐洲,畢竟是基建狂魔,主要是國內擁堵比較嚴重,走走停停的路況也會對機油的使用狀況產生影響。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內的汽車廠商為了免擔責將保養週期設的太過保守,又沒有一個標準來約束這些行為,所以只好消費者買單了。

其實目前國內車型的保養週期可以設的再長一點,但是限於國情,我們還是老老實實按照時間和里程保養吧,等過了質保期後我們可以酌情延長保養時間。

以上,希望可以幫到您。關注我一起聊車。


老司機侃侃車兒


我2017.6.6號,從中國自駕房車出發,在歐洲走過了42國,行駛了30000多公里,在歐洲旅行更換了3次機油,因為我的國產車是長城車,而且是柴油的,正常國內更換機油一般是7000公里更換一次,但是我在歐洲都是一萬公里更換一次,為什麼,這裡歐洲那些修理廠的技術工人告訴我們,第一他們的柴油品質要好於國內的品質,在純淨度方面比我們好很多。第二他們的機油也是分級別的,有保證3000公里的,有7000公里的,還有15000公里的,機油品質不同,更換公里數也不一樣,價格也不一樣,汽油的我沒有細緻瞭解,歐洲的柴油車機油比國內貴1.5倍左右,但是工時費貴多了,是國內的5倍左右。換機油工時費150歐元左右。


山村野夫2502


首先糾正一下國外保養的里程數,不可能達到3萬一保養。大部分為1.5萬最高不超過2.5萬。但國內幾千公里保養一次絕對是利益因素的驅使,我出過國回國也在奔馳4S待了一整年,對於國內這套令人發笑的保養理論實在不敢恭維。

  • 行駛環境惡劣:我去了歐洲很多國家,說實在的除了德國以外。中國的道路環境不比任何一個國家差,尤其在道路基建方面中國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實在想不出同樣是柏油馬路、綠化覆蓋,單憑大氣的汙染就能減少汽車2/3的保養里程?車都受不了,中國人是怎麼活下來的?

  • 潤滑油質量問題:這個更是令人發笑,那麼直接購買進口的不就解決了麼?而且國產的礦物油,半合成油和全合成油雖然存在質量差異,但正常代步駕駛不會有太大的差異。

  • 造成里程短去保養的主要原因是時間,每年做一次保養這是必須的。潤滑油本身有一定的活性時間。過了時間的確會對發動機產生較大的傷害。


其實網絡信息發達以及大眾受教育層面的提升,各家車企也慢慢改變了這種搶錢式的保養里程規定。頻繁更換機油其實也對發動機有影響,剛到最佳時間和里程就被換掉了也是對自己愛車的不負責。現在國產車1萬1保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更別說進口的或者合資的品牌了。

在西藏跑旅遊的都清楚,掙錢的日子就那麼幾天。這期間哪有功夫去店裡保養?那些牛頭車不就是跑完了這一個夏天以後(3萬多公里)才去保養的麼?當然豐田的品質的確過硬,但也變相證明了2萬多保養並不會損傷發動機。而且哪個地方能比西藏的駕駛環境差?


正太的鏟屎官


汽車不可能3萬公里保養啊,即便是全合成機油,機油再好跑3萬公里也沒法要了。

如果一臺車跑了3萬公里,再加上它的怠速狀態,這臺車發動機的工作時效就太長了。

當然5000km也是沒什麼道理的,有點太矯情。通常狀態下一臺車子每隔1萬公里保養一次,算是正常的範圍。當然這個數值不是絕對的多一點或少一點兒都是可以的。我們拋開公里數不說,老司機都能體會到,如果一臺車子該做保養換機油的時候,那我這臺發動機的工作狀態相對來說要比換完剛換完機油的發動機,響應速度要稍微慢一些。

我們很多車主都可以體會的到。那每次剛保養完的時候呢,相對來說車子的油耗會稍微上升一點。同時呢,發動機的響應會稍微沉一點兒。但這種狀態僅限於發動機剛做完保養之後的兩百公里之內。這是我的個人經驗。

另外發動機的保養公里數間隔也和行駛路況有關係。如果一臺車經常行駛在高速上,那麼它的保養間隔可以稍微長一些。如果一臺車經常在市區行駛,遇到堵車的情況,那麼它的保養的里程數要稍微短一些。

很多時候車子就像我們家庭成員的一部分,你對他好他自然對你好。你的車子保養及使用的油品,保養的公里數間隔少一些,那麼自然發動機使用壽命就會長一些。

如果一臺車總是拖延保養公里數,那他也不會馬上出問題。比如有的朋友經常習慣了12000km保養。那麼它的發動機短時間內也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但當車子使用三五年之後,這臺車比同年齡的同款車的發動機的衰老速度更快一些。同時也就意味著他進入大修狀態的時間來臨的要提前一些。

最後建議車主,如果您對車子的狀態不太敏感,還是嚴格按照汽車的出廠使用說明來進行維護和保養,這樣比較省心。

理工類機械男車主隨意。





車有德


我們在買車的時候,4s店裡的銷售人員給我們說最好汽車每行駛5000公里就換一次機油,真的要這麼做嗎。畢竟這樣把我們的對車子的保養上多花不少錢啊。可是在國外,尤其一些歐洲車到30000公里才用換一次機油,為什麼差距這麼大?

我們如果認真看過汽車的用戶手冊,我們會發現上面說的可不都是5千公里或者6個月就換一次機油,反而一些車已經建議1萬公里或一年去換一次機油。美國的一個品牌潤滑油公司負責人就已經表示,現在的機油是合成機油,可以行駛20000-25000公里再換一次既有,總換機油,也是浪費。在我國,油品可能會差一些,空氣質量也不好,發動機在啟動的時候這兩單很重要,機油如果有髒東西,機油使用的時間就會少。

我們要知道換機油的時間要根據路況,我國很多城市很容易堵車,交通狀況很不好,在二檔下行駛車輛,一公里的路程就要三分鐘了,一直走走停停,二檔的轉速3000轉/分鐘,這樣下來1公里的發動機的轉速就會達到一萬轉。如果汽車發動機的轉速達到一萬轉需要換機油,但在高速行駛下,一萬轉可能要行駛一千公里。在國外換機油是4000公里,可能汽車的里程數是一樣的,可是轉速不一樣,機油的衰減速度就是不一樣了。

為了減少汽車的麻煩,4s店會建議我們的汽車換機油的里程是5000公里。其實4s不瞭解汽車用戶的使用車的具體情況,為了安全,直接規定了一個安全公里里程,在這樣的里程保養汽車,就會減少汽車的問題,減少不少麻煩。這樣,4s店就掙了錢,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保修期內汽車也不會有什麼大的問題。

我們看自己的車用不用換機油,其實只用一根機油尺就可以檢測一下了,用機油尺滴幾滴汽車內的機油,我們要用自己的手揉一揉機油,自己感受一下,看看汽車機油的油品,感到顆粒感,就需要換機油了,因為那是雜質,機油已經需要換了,不能一直用了,否則會是損壞發動機。

你們能明白自己的汽車什麼時候換機油嗎?

——本回答為西安鼎昂數字貨幣智能量化全自動炒幣機器人(歷時收益,數據核對,實況直播)公司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