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中,為何張三丰當眾傳授張無忌太極拳,其他“武林高手”看到了也學不會?

Zack8


《倚天屠龍記》是一部場面宏大的金庸武俠小說,各路高手層出不窮,打鬥場面精彩紛呈,其中主角張無忌一人貢獻了許多精彩的打鬥場面,最精彩的我覺得就是張無忌武當山鬥趙敏門下三大高手的場面了。

當時張無忌剛剛當上明教教主,靠著自學的九陽神功和乾坤大挪移,就已經達到了天下無敵的境界。九陽神功是最為高深的內力,張無忌機緣巧合之下已經修煉到了最高境界,乾坤大挪移是十分精妙的發力運力的武功,學會了乾坤大挪移,諸多武功都可以化為己用。再加上張無忌天賦異稟,精通藥理醫理,對於武學的領悟能力是遠超一般人的。


趙敏捉了六大門派高手,又去少林寺大殺四方,最後趕往武當山準備降服張三丰。張三丰成名大幾十年,他們也怕敵不過張三丰,所以就先派了高手剛相假裝少林和尚暗算張三丰,沒想到還真的成功了,張三丰身受重傷。這時候趙敏大舉人馬殺到,武當山上除了一個殘疾的俞岱巖,就沒有一個能當事的人。張三丰看到這種情況,今天很可能葬身武當山,他知道敵人的目標主要是自己,俞岱巖已經殘廢了也許不會引人注目,於是就把自己閉關多日創造的太極拳傳授給俞岱巖。太極拳跟以往所有的武學機理都不相同,講究後發制人,以靜制動,借力打力,分為心法口訣和招式兩部分。奧義訣竅是十六字“虛靈頂勁,含胸拔背,松腰垂臀,沉肩墜肘。”這訣竅看似平平無奇,真要完全領悟絕非易事。張三丰傳授給俞岱巖,俞岱巖實事求是的說,只領悟到三四成,張三丰都說難為他了。然而,在一旁假扮道童的張無忌卻看得明白,基本上領悟了七七八八。

這時候就不得不說天賦的問題了,就好像現在說解數學題,技巧是什麼,要基本功紮實,發散思維,熟練運用定理公式,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真正能做到無題不解的只有極少數學生,好多人聽了多少遍也是不得要領。張無忌就屬於那種基本功極其紮實,天賦又極其高的那種,自然可以領悟的更多,而且細看太極拳宗旨,跟乾坤大挪移也有想通的地方。

後來趙敏手下阿三阿二阿大要去領教張三丰的厲害,張無忌挺身而出。這時候的張無忌如果直接用乾坤大挪移,他們沒一個是對手,但是為了彰顯自己是武當弟子,張三丰代言人,張無忌就用太極拳。張三丰本來還震驚,說哪裡來的小徒弟如此膽大妄為,但是當張無忌給他運功療傷時,立馬覺出張無忌內力之強悍,除了自己,普天之下無人能及,隨即就放心。待他有模有樣的使出太極拳的時候,張三丰自然知道了,這不就是自己教俞岱巖時候旁邊伺候的小道童嘛。


看張無忌出手架勢,明顯是基本掌握了太極拳的要義,張無忌跟阿三、阿二動手時,張三丰只要稍微提點幾句,張無忌立馬就可以融會貫通,運用的爐火純青。在外人看來,張三丰說的只不過是幾句話罷了。但卻不知道,口訣和招式張無忌早就已經熟練掌握了。

後來是阿大出手,阿大是劍術高手,要跟張無忌比劍法。張三丰這時候就說要傳授給他太極劍法,太極劍法和太極拳一脈相承,學會了太極拳,就領悟了太極的根本要義,太極劍只要稍加改造即可。說實話太極劍跟獨孤九劍有點像,都是重意不重招,領悟了太極的終極奧義,就可以以意御招,隨心所欲,任意發揮,立於不敗之地。那麼太極劍為何還有招式呢,實際上太極劍招式是為了讓人更好的領悟太極奧義而準備的,所以張三丰演練一遍劍招以後,就問張無忌忘記多少,因為這些劍招都是輔助理解太極奧義的,如果機械的記住反而不助於臨場隨機應變。直到最後全部忘記就算是領悟了太極劍的終極奧義了。

正是因為太極劍這樣的特殊性,當眾教學也就沒什麼大不了的了。因為現場領悟太極奧義的人除了張三丰本人,就張無忌一個,就算太極劍的招式全部暴露出來,對於一個不懂太極的人來說,也都是平平無奇的劍招,臨場對敵毫無用處。



當然了,張三丰武功已經高到了無邊無際的境界,還是在不停的創造新武功,在他眼裡,一般武林幫派的門戶之見已經不存在了,他的武功如果能夠他人借鑑學習,未必就是一件壞事,所以即使有人真的學到了太極劍法,他也不會在意。

張無忌算起來是張三丰的徒孫,也是他武功的最佳繼承人,儘管張無忌做了明教教主,但是他仍然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武當人。


一覽眾河小


《倚天屠龍記》中,為何張三丰當眾傳授張無忌太極拳,其他“武林高手”看到了也學不會。這是為什麼?

第一,對於很多高深的武功,就算你學到了武功的招式,如果你不懂該武功的精義和發功運勁的竅門,不懂這種武功的訣竅,你看懂了招式也沒用。

在江湖上,各門各派傳授武功都是秘密的,因為害怕別人偷學了自己門派的絕學,而且偷學別人的武功還成了江湖大忌。

《笑傲江湖》中,勞德諾帶領陸大有代表嶽不群去青城派餘滄海那裡,其實是想偷窺餘滄海從福建林家搞到的辟邪劍法,結果勞德諾跟陸大有偷看的時候,都快嚇死了,萬一被餘滄海發現,他們兩個被殺,嶽不群屁都不敢放一個的。

因此,很多門派的武功秘訣,都是口口相傳,傳男不傳女,為的就是防止自己的武功被人偷學走了,或者不小心擴散出去了,例如,歐陽鋒的蛤蟆功,是家傳絕學,只傳子孫,不傳外人。風清揚傳授令狐沖獨孤九劍的時候也要避開採花大盜田伯光。

但是,在金庸武俠中,也有不在乎什麼“秘密教學”的,因為很多武功,它的關鍵不在於招式,而在於運勁發功的訣竅,所以不怕人看懂這個招式。而且越是高深的武功,越是如此。

《射鵰英雄傳》裡,歐陽克在揚州的寶應縣做採花大盜,採到了全真七子孫不二的徒弟程瑤迦頭上,丐幫的八袋長老江東蛇王黎生等人江湖俠義為主,拔刀相助程瑤迦,想要降服歐陽克,結果黎生不是歐陽克對手,這時候,早就跟蹤窺伺在一旁的郭靖黃蓉現身,救下黎生,然而,只學了降龍十五掌的郭靖也不是歐陽克的對手。

恰在此時,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洪七公突然出現,歐陽克小聰明也挺厲害,以話語擠兌洪七公以大欺小,洪七公氣不過,收了郭靖為徒,並當場傳授郭靖降龍十八掌剩下的三掌,歐陽克想出去,畢竟別人傳授武功,自己在場不好,結果被洪七公制止了,洪七公就是要歐陽克在現場看著他教學,以使歐陽克心服口服。

歐陽克心想:“老叫化武功卓絕,可是腦筋不大靈,只顧得傳授徒兒爭面子,卻忘了我便在旁邊觀看。”

歐陽克自以為聰明,在一旁也想學幾招降龍十八掌,可是他的如意算盤卻打錯了。一旦打起來的時候,他才知道,降龍十八掌招式看起來平平無奇,勁道卻大的出奇。

金庸就說了:

“降龍十八掌”的精要之處,全在運勁發力,至於掌法變化卻極簡明,否則以樑子翁、梅超風、歐陽克三人武功之強,何以讓郭靖將一招掌法連使許多遍,卻仍無法破解?剛才歐陽克眼睜睜瞧著洪七公傳授三記掌法,郭靖尚未領悟一成,他早已瞭然於胸,可是一到對敵,於郭靖新學的三掌竟是應付為難。

看到了吧,招式你隨便學隨便看,可是對於這掌法的精要,運勁發功的訣竅,你不知道,你仍然擋不住人家來來回回“平平無奇的新學的三掌”。

張三丰當眾傳授張無忌太極拳,其他“武林高手”看到了也學不會,也是同樣的道理,你光看到了招式,卻領略不到其中的精要和訣竅。

第二,越是高深的武功,越注重的是境界而不是招式,境界越高越需要學習的門檻,其他的武林高手境界不到,領略不到其中的奧妙,張三丰和張無忌境界達到了,所以能很快就掌握。

張三丰當眾傳授太極拳和太極劍的時候,張無忌已經學會九陽神功和乾坤大挪移等高深的武功,武功境界已經非常高,所以張無忌能在張三丰教一遍的時候就學個五六成,第二遍就學個七八成了。

而在旁邊的其他人呢?看的一臉懵逼,不知道張三丰和張無忌一老一少在搗鼓什麼。

張三丰一路劍法使完,竟無一人喝彩,各人竟皆詫異:“這等慢吞吞、軟綿綿的劍法,如何能用來對敵過招?”轉念又想:“料來張真人有意放慢了招數,好讓他瞧得明白。”

然而張無忌的反應是什麼呢?

張無忌在殿上緩緩踱了一個圈子,沉思半晌,又緩緩踱了半個圈子,抬起頭來,滿臉喜色,叫道:“這我可全忘了,忘得乾乾淨淨的了。”

別人都是一臉懵逼,張無忌是一臉驚喜,這就是境界的高低,那些武林高手,根本領略不到這麼高境界的武功,其中苦頭陀範遙境界不低,或許能領略一二,其他人根本達不到。

所以,張三丰有恃無恐地當眾教給張無忌太極劍,一點也不怕別人學去。

第三,張無忌和張三丰的武學天分,是在場其他的高手比不了的,甚至於遠遠高於其他所謂的武林高手。

張三丰不怕別人學去,是他自信自己武學天分高,教的這套太極拳和太極劍,以別人的武功天分,一時半會根本領會不了,過後招式都忘記了,記不住了,更難偷學了。

武學天分和悟性這個對於學武功太重要了。

同樣是江湖上大家都會的太祖長拳,少林高僧玄難使出來,聚賢莊在場的高手就各人心底不自禁的發出讚歎:“少林派得享大名,果非幸致。同樣的一招‘千里橫行’,在他手底竟有這麼強大的威力。”

而喬峰使出來就威力更大,達到了武林高手畢生所盼望達到的拳術完美之境,蕭大王一招打出,在場的人人都是情不自禁的喝了一聲採!

蕭大王可是金庸欽定的武學天才,不管什麼高深武功,一學就會,一練即精。半年多不練功,蕭峰還功力大進。

同樣是上天梯輕功功夫,一般人即令有人練會,小有成就,每一步也只上升得二三尺而已,可是武學天分爆棚的大俠郭靖使出來,就能一步便躍上丈許,武功之高,的是驚世駭俗。

人人都說郭靖蠢笨,連東邪黃藥師都嫌他笨,不要他做女婿,西毒歐陽鋒北丐洪七公整天喊他傻小子,可是郭靖武學天分爆棚你們知道嗎?郭靖自從學了《九陰真經》之後,看到什麼武功一學就會。

他看到一燈大師用一陽指給黃蓉治病,就有模有樣地學了點一陽指,把歐陽鋒都唬住了,他看全真七子用天罡北斗陣大戰梅超風,竟然短時間內抓住了這套陣法的精要,他看到天上的北斗七星,竟然完全悟透了王重陽的天罡北斗陣,他看黃藥師使用彈指神通,自己竟然也學個幾成。誰還敢說郭靖是傻小子?

黃蓉教魯有腳打狗棒法,反反覆覆魯有腳都學不會,可是在一邊的楊過,一遍就領略到了其中的精要,這就是武功天分的巨大差距。

當張三丰聽說趙敏等人假扮的明教已經屠滅少林寺,要來屠滅武當派的時候,已經受傷的張三丰要把太極拳和太極劍教給雙腿殘廢的俞岱巖,以防止自己萬一死了,確保這兩套絕學能夠傳下去。

可是,在他心目中,俞岱巖並不是一個好的傳人,一方面是俞岱巖殘廢了,更重要的是俞岱巖的武學天分不夠。

張三丰見俞岱巖臉有迷惘之色,問道:“你懂了幾成?”俞岱巖巖道:“弟子愚魯,只懂得三四成,但招式和口訣都記住了。”張三丰道:“那也難為你了。倘若蓮舟在此,當能懂得五成。唉,你五師弟悟性最高,可惜不幸早亡,我若有三年功夫,好好點撥於他,當可傳我這門絕技。”

在張三丰眼裡,俞蓮舟武功天分比俞岱巖高不少,而張翠山的武學天分又高於俞蓮舟。可是張無忌的天分卻遠遠勝過乃父,他短時間內就將太極拳和太極劍領略了七八成,而張翠山還需要張三丰調教三年才行。

所以,張三丰根本不擔心在場的什麼明教群雄和玄冥二老阿大阿二阿三等人偷學他的絕學,因為以張翠山如此高的天分,尚需嚴師精心調教三年才算入門,其他人就看了一兩遍招式,豈能學會?


西堤君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張三丰當著其他武林高手傳授張無忌功夫其實有自己的小九九。

其一樓主所說的怕其他武林高手學會?是不存在的。首先張無忌幼時在武當山待過,那會張無忌中了玄冥神掌,需要張三丰為他傳授真氣得以續命。期間也應該學了點武當功夫。(這也就成了他學太極拳的武當基礎)


其二張三丰是想讓所有人知道武當派隨口一說的功夫就能讓張無忌打敗武林上數一數二的高手。讓他們心裡也有所掂量要不要繼續和武當作對。

其三就是張三丰在之前的打鬥中已經看出張無忌武功之高,畢竟在高手面前一看便知,俗話說高手看門道,外行看熱鬧。(身懷絕世武功的人領悟能差?)所以張三丰傳授的也只是大綱,而張無忌有武當基礎所以不擔心他領悟不了。(畢竟每個門派都有自己的心法和外功,二者合一才能事半功倍。)


其四就是張三丰活的年級大了,看的開,看的透,什麼門戶之見早就不放眼裡(同意張翠山的婚事就能證明張三丰的心胸)所以呢,張三丰自己也覺的武當功夫被其他門派學習也是可以的。這也就是從側面弘揚武當功夫的一種方法。

武林高手的小九九

再有就是當時上武當山的都是五大門派的高手,都是自恃清高的人。

問題就在武林裡那個門派不說自己是天下第一?自己的武功是最高的?

五大門派的高手就是有能明白的他們會去學習?

五大門派高手出門打架亮出了其他門派的武功?

小了說出去讓別人說嘴,也等於打臉自己如果自己武功高還偷學別人的?大了說出去讓同門知道那就是欺師判道。所以高手就是聽懂了也不會去學!(其實他們也怕領悟不透,怕走火入魔)

而小門派如果高手多,還能成為小門派?所以就是去的估計也看不懂聽不懂,湊熱鬧而已。

所以樓主的擔心也是不存在的。張三丰畢竟活了百歲了,人心也是看的最透的,自然不怕別人學。


奇趣匯文


《九陽真經》融匯了天下武功至理,張無忌“九陽神功”大成之後,天下武功俯拾可用,因此,他能在短時間內把極難練的“乾坤大挪移”練成;光明頂一戰,張無忌看空性使了三十七招龍爪功,自己便能即刻學會,然後用龍爪功反攻空性。

武俠小說中的武功,重點在於一個“理”字,如果不能參透其中道理,只能學得招式,算不上學會。張無忌身具九陽神功,精通乾坤大挪移,在聽張三丰演說“太極拳”之後,在腦海裡把這套拳術的道理默想了一個多時辰。他和阿三交手時使的第一招”攬雀尾”,已得張三丰太極拳中的“粘”法精髓。

張無忌有心顯揚武當武學威名,每招都只使張三丰所創的太極拳招式,越使越順利,六招之後,便悟到了太極拳要旨中的精微奧妙之處。要知道,張三丰的武當派武學脫胎於《九陽真經》,太極拳的武學道理和《九陽真經》不謀而合,因此張無忌能在短時間內學會太極拳,並在實戰中運用自如。

其他武林高手看到了也學不會,那是因為太極拳的道理和他們往常接觸的武學理論有天壤之別,他們看不懂,也不信這軟綿綿的拳術真有威力。


倚齋聽風雨


因為他們沒有看懂……

他們看完的反應是這樣的——

張三丰一路劍法使完,竟無一人喝彩,各人竟皆詫異:“這等慢吞吞、軟綿綿的劍法,如何能用來對敵過招?”轉念又想:“料來張真人有意放慢了招數,好讓他瞧得明白。”

一些高手後來想明白了——

要知張三丰傳給他的乃是“劍意”,而非“劍招”,要他將所見到的劍招忘得半點不剩,才能得其神髓,臨敵時以意馭劍,千變萬化,無窮無盡。倘若尚有一兩招劍法忘不乾淨,心有拘囿,劍法便不能純。這意思楊逍、殷天正等高手已隱約懂得,周顛卻終於遜了一籌,這才空自憂急了半天。

趙敏手下的高手沒有描寫,估計也不能領會其中奧妙,要學會就更難了。




虛心討教q


倚天屠龍記中的太極拳的拳理講究以慢制動,後發先至。雖然說和後世的太極拳劍同名,但是其實根本就不是一個東西,可能對現實的太極拳有所參考,但是卻屬於武俠這種想象的小說中的加工創造,最重要的是一個字:理。太極拳劍講求後發先至,不到一定境界,即便知道這句話,又能如何做到呢?本後發還要先至,本來都比人動作慢,沒有相當深厚的根基即便知道這個道理,又怎麼能運用呢。所以其他武林高手看到了也學不到,只能模模糊糊的體會到其中一點罷了。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為何我們看過武俠小說後基本都贊同,因為這和我們普遍認知相同。但是後發先至,以靜制動這個就需要時間的積累和認知才行。高手比武,講究著著搶先,不但積累優勢,才能積小勢而為大勝,但是這脫離不了技巧的比拼。但是到了一定高度後,技巧沒有那麼重要了,比拼的就是道的層面了。菜雞互啄的時候,誰力氣大誰贏,誰動作快誰贏,一般高手所追求和比拼的就在如此。但是到了一定境界之後,莽莽出手不能傷人分毫,反倒容易暴露自己的弱點,給人一擊而中,這就是後發先至。但是對於一個基礎不夠的人來說,後發先至就算眼光看得再準,行動跟不上那也是白瞎,還不是被人一劍砍了。

所以就回到了一個問題,因材施教。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在回救武當之時,已經是放佛天下第一的高手了,一人獨挫六大派。九陽神功大成,乾坤大挪移七層,各方面都算是頂點了。和阿大阿二阿三的比武,即便沒有太極的招式,1V1硬抗下來,張無忌未必吃多大虧。這時候張三丰教他太極就是讓他在道的層面上走的更遠,重意不重招,對東方白這種手持倚天劍,招數精妙的高手自保有餘,要傷敵尚需一番功夫。若換作一個基礎遠遜的一般高手下來,自然沒有辦法搞後發先至了。就像俞蓮舟殷梨亭其實本身功力尚且高過周芷若,但是使動太極拳劍卻依然不敵周芷若。不是他們二人不懂其原理,只是應用之間難免強弱有別。

合適的就是最好的。其他武林高手也不是傻蛋,學了那麼多內功外功夫劍法掌法,卻對張三丰的後發先至無法體會,實在是以他們武功尚不適用。但是這麼一來,又出來了一個掛比令狐沖,內功都沒人搞沒了,靠著無招勝有招,後發先至卻一直贏,甚至能做到令沖虛都認輸。不過考慮到笑傲江湖是鬥爭寓意小說,一下子就提高到形而上的層面去了,實在和倚天的原理不同了。

說到兵法,大家最熟知的是孫子兵法,其實孫子兵法講的都是基本原理,如何做到知己知彼,對於實際戰鬥中的應用他最多起一個高屋建瓴的作用,而實際需要運用的往往都是應用知識,如何派兵如何佈陣,甚至於如何耍刀耍槍,哪個誰沒事去學個啥孫子兵法。只有搞到TOP級了,還去搞這些鬼東西不是,要不想找地方用還真用不上呢。所以那些看到張三丰講太極拳劍的高手們,也只能心嚮往之,實不能至啊。


斌比冰水冰


個人覺得應該是張無忌練成了《九陽神功》,《九陽神功》本就是至高無上的內功心法,就好比一個人擁有了無上的內功,然後再去學習一些其他招式武學,那麼將會容易很多。俗話說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說的應該就是指內功,當一個人有了無上的內功再去學習招式那麼其領悟能力那是事半功倍的要輕鬆很多。張無忌在光明頂的時候,才花多少時間就把乾坤大挪移就練習到了第七層。楊逍花了差不多半生的時間才練到第幾層,差距一下就出來了。乾坤大挪移這麼難的武學,張無忌都沒有花多少時間,更何況太極拳了。所以我覺得應該是九陽神功的原因!!!


言冰經典影視


一,太極為武當張三丰之絕學,張無忌為武當弟子,可能更能領會其中奧秘與精要。

二,張無忌天資聰穎,悟性很高,心智思想與太極也能很好地融為一體。

三,重要一點,張無忌是主角,帶有光環,少年英雄自應與常人比有過人之處呢!如果誰都能看會,學會,悟性好,試問江湖還有何武林絕學,如何獨步江湖!主角就是主角,就是得天獨厚,顯其風流!




白鳶的天空


張無忌一下就領悟到太極精髓,張三丰都很欣賞張無忌的天賦,張無忌和張三丰爺孫倆在三部曲最後一部早就比郭靖楊過他們更強了,楊過花了十六年都快40歲了還不是和郭靖他們一個級別,而張無忌如果再花十六年內力對他們是碾壓性優勢,九陽神功這種內功除了太玄經誰也比不過,易經筋恐怕也只是和它相當,所以實力就看張無忌願不願意下手打了


用戶9117234595809


雖然是電影,但是,在張三丰在張無忌打鬥中傳太極一段戲中,導演給張三丰飾演者洪金寶,確實講出了太極拳的高層境界。回憶劇情:張無忌在慌忙打鬥中,要求師公張三丰傳太極拳,於是張三丰說了幾句拳經,無忌雖身有絕功,卻理解不到師公的拳法。此時張三丰說“記不住,不懂,你就別記”,“什麼也別記,只想把這幾個揍偏就行”。妙!妙!真妙!這一句話道出了太極拳的真諦。太極拳確實是這樣,當你練到高層次時,與人交手,不用去想怎麼去打,應放鬆,無記無思,無意無為,隨感而發,接應發打皆不想,只管任隨動,即可。。。所以說,太極拳沒練到火候的,肯定看不懂這一段戲,何況練|其他外家拳的更看不懂,更談不上理解,在自己練功時也用不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