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官手裡的手槍有什麼用?

漩渦鳴人yy


在電影《太行山上》曾經有一個鏡頭,忻口會戰中,國軍第九軍拼盡了所有力量仍然無法阻擋日軍的進攻,最後軍長郝夢齡親臨火線親自指揮戰鬥,他說了這麼一段話:我們的目標是重新奪回1300高地,有誰膽敢後退一步,我的匣槍絕不答應!其中的匣槍指的就是他自己的手槍,這裡面就透露出指揮官手槍的主要用途之一,那就是在戰場上槍決叛徒、逃兵等違法違紀分子,執行軍法,整肅戰場紀律,樹立軍隊威信!



再然後郝夢齡又說了一句話:我郝夢齡退後一步,你們誰都可以向我開槍,衝鋒槍!隨後就從部下手中接過沖鋒槍上前線殺鬼子了,最後英勇犧牲。這裡也能看出來一點,手槍在戰場上基本上不能用於前線殺敵,即使高級軍官要上前線,那也必須拿著衝鋒槍或者步槍上,手槍這種威力又小,有效射程普遍不超過50米的武器只能拿來保命或者絕望時自殺,當然了,鬼子偏愛剖腹,那又是另說。

手槍保命的情節在連營團級別出現的多,在遠離前線的師軍級指揮所則不多,因為這都是基層戰鬥單位,各種穿插交火不斷,很容易出現犬牙交錯的情況,基層軍官在前線遇到敵方特種小分隊來端老窩的情況還是不少見的。比如在半島戰爭中,我軍就曾經出奇兵,一舉殲滅了韓軍嘚瑟的白虎團,並且繳獲了他們的團旗,韓軍機甲團團長陸根珠被擊斃,首都師副師長林益淳被俘虜,只有白虎團團長逃跑了,想必這次交火,白虎團團長肯定不光是拿手槍還擊,肯定也曾絕望到想自殺,不過以那時韓軍的戰鬥意志,應該不會真自殺。

除了執行軍法和自衛外,手槍也是軍官身份的象徵,在我軍取消軍銜制的那段時間,除了用上衣口袋來分別軍官和士兵,還有一種就是看其是否佩戴了64式手槍。在西方,軍官尤其是將軍級別的軍官尤其喜愛用配槍來顯示自己高貴的身份,比如巴頓將軍引以為傲的柯爾特象牙握把轉輪手槍,薩達姆的黃金手槍等等。

當然了,如果軍官要上前線視察戰場,單獨佩戴手槍很容易成為敵方狙擊手的狙殺目標,為了保命,美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規定強制規定,即使是將軍,上前線也要穿與普通士兵相同的單兵裝備並揹負一隻步槍,以避免成為敵人的首要狙殺目標,這其實是非常管用的法子,千萬別以為是笑話,伊拉克戰爭過去十幾年,至今沒有發生過有美軍軍官被狙殺的事件。

(美軍少將裡克·林奇視察伊拉克前線,你分得清是誰嗎?)


軍武吐槽君


我過兵,我根據我當兵的那段時間的感受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我是八十年代的兵(野戰部隊),那時候,排級幹部以上才配備手槍(五四式),連級幹部配備的手槍要小一些,估計是六四式吧。


在平時,軍官配備手槍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就是一種職位和身份的象徵。那時候沒有軍銜,幹部也就是四個兜的衣服,從手槍配備上大概可以分辨出是那一級指揮員。

在戰時指揮官配備手槍的意義就更好理解了。拿手槍的肯定是指揮官,他怎麼指揮兵就怎麼打。殘酷的戰爭環境一些不可預測的事情是有可能影響到一支作戰部隊的士氣,影響戰鬥的成敗的,比如臨陣脫逃,投敵變節,這是候指揮官是有權根據情況相應處置的。還有一個作用當然是遇到不測生還無望的情況下自殺用的。

當然,在殘酷的戰爭中,訓練有素的士兵極少有變節投敵臨陣脫逃的可能,手槍射程近、威力小,用起來很不順手,因此像直接帶隊的指揮員會再拿一把和普通士兵一樣衝鋒槍。


別的部隊是不是這個樣子我不清楚,反正我們偵查排的那個排長就是這樣做的。

槍越小官越大。呵呵!


山裡的新鮮事


個人認為指揮官使用配槍(手槍)最牛、 最奢華的當屬美國的巴頓將軍(薩達姆、卡扎菲之流的純金槍不算),在歐洲戰場經常看見他在腰間槍套裡彆著兩支象牙柄的柯爾特1873 型左輪手槍,而柯爾特1873左輪在美國槍械文化當中的地位極高!是西部拓荒時代,西部牛仔們的最愛!巴頓將軍經常又以機械化部隊牛仔自居。


巴頓將軍的柯爾特1873 左輪手槍,不但用象牙做柄,槍身上也是讓人眼花繚亂的鏤刻紋並且還要鍍金…港真,巴頓將軍的手槍搞成了這樣也就失去了武器的價值,雖然這槍也能打死人,但是到了巴頓使用它防身估計美軍“第四集團軍”也就全軍覆滅了!所以,這槍的裝飾意義大於實際使用意義…這也符合巴頓將軍這樣性格張揚和愛出風頭人的要求。
巴頓將軍還有一支柯爾特M1911手槍,也是象牙柄,槍身鏤空雕刻的讓人炫目

調侃完巴頓將軍的配槍後回到問題的原點,在部隊指揮官是分等級的,一般來說早年間團以上單位(軍官)才能稱為指揮機構(指揮官),現在出現了軍-旅-營這樣的編制,那麼稱為指揮機構(指揮官)的就是旅一級以上才能稱作指揮官。

作為首長一級的軍官在戰場上必然要有配槍,雖然這一級的軍官的安全是有保障的,但為了防止不測也需要配備一支手槍以往萬一。這就與古代打仗時候將軍們的佩劍一樣,基本上沒有多大用途,但是有總比沒有強!真的有敵人突進指揮機構所在地沒有一支手槍防身,會被束手就擒的,而有一支手槍安全感就會大增!
圖片上的美軍四星上將沒有攜帶配槍,現代戰場透明度非常高,大多數情況下戰區司令都在大後方指揮機構裡指揮作戰,不需要去前線…萬一出了事兒就“壞菜”了!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古今中外都適用;而圖片裡的二星少將則有一支手槍,少將這一級指揮官的級別不大不小,戰時“師一級司令部”就在前線附近,距離敵也就20~30公里,這個距離戰場環境是複雜的,說不定真的會有敵方特種小分隊實施偷襲“斬首行動”…所以,師一級指揮有必要配手槍,甚至是一支突擊步槍防身。


軍事博物館展出的陳賡大將所用配槍,一支軍隊從弱小變成無比強大,就需要在“血與火”當中去錘鍊!這個時候就需要指揮官們不但要發揮出自己高超的指揮藝術,還需要具備英勇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一句:同志們,跟我上!衝鋒在前,就是在給戰士們增強士氣和戰勝一切敵人的信心!


皇家橡樹1972


按照職務的高低,指揮官可以分為高級指揮官,中級指揮官和基層指揮官。想必大家都玩過陸戰棋吧?陸戰棋裡面的司令,軍長,師長,旅長,團長,營長,連長和排長都是常見的軍事指揮官,其中司令,軍長和師長屬於高級指揮官,旅長,團長和營長屬於中級指揮官,而連長和排長則屬於基層指揮官。按照不同的級別,軍官手裡的手槍的作用是不一樣的。



一般來說,高級指揮官的槍主要起的是一個裝飾的作用,象徵一個軍人的身份,很少有用到的時候。高級指揮官指揮戰鬥時基本不會去第一線的陣地,一般是位於後方的戰情中心,協調統籌各部隊之間的作戰行動。最多師長一級的指揮官會下到一線部隊去慰問,軍長以上基本上就是呆在指揮中心靠著通訊設施指揮著手下的部隊。所以他們幾乎沒有用到槍的機會,之所以配備手槍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為了以防萬一,遇到敵方特種部隊斬首的時候自衛。另外則是用於裝飾,象徵自己的軍人身份。

中級指揮官的手槍的主要作用是用於自衛和作戰。中級指揮官和高級指揮官不同,高級指揮官是作戰計劃制定者,中級指揮官則是作戰計劃的執行者,往往需要親自帶兵在一線作戰。比如我國,在2015年軍改之後,陸軍全面優化指揮體系,全軍師改旅。著名的朱日和實兵演習就是以旅為單位進行對抗的,在新聞報道中經常可以看到前往朱日和挑戰藍軍195旅的紅軍部隊旅長端著手槍,坐著指揮車在一線指揮著部隊作戰。這個時候,手槍的主要作用就是一件防身自衛的武器了。

到了連排一級的基層指揮官就不僅僅是裝備手槍了,絕大多數連長排長的裝備和士兵一樣,全副武裝。除了手槍之外,還會配備一支突擊步槍。解放軍的連排長甚至可能特定情況下還拎一支單兵雲爆彈,用於火力支援,相當殘暴。因為連排一級的基層指揮官已經沒有指揮車或者指揮所了,他們的職責是在交火的第一線指揮士兵進行第一線的作戰。這個時候,射程較短,火力也較小的手槍已經不能滿足使用,所以會配上一支突擊步槍。連排一級的指揮官手裡的手槍是一支備用武器,主要作用就是作戰,殺人。

當團長時,李雲龍配的駁殼槍,衝鋒在第一線

其實看過小說《亮劍》的會對軍官配的手槍印象比較深刻。早期李雲龍擔任團一級指揮員時,配備的是駁殼槍,具體是德國原裝還是閻老西的晉造不得而知。在那個時期,李雲龍通常會跟隨部隊在第一線作戰,不僅指揮,還跟著部隊衝鋒,甚至肉搏戰,這支駁殼槍和鬼頭刀就是李雲龍在和鬼子短兵相接時的利器。其實,在那個時期,李雲龍的手槍除了殺敵之外,還有一個作用就是指揮部隊。在要開火的時候,作為開火的信號,以槍聲為號,他打響第一槍之後,其他士兵才會摟火。師長期間,他配的勃朗寧,經常帶帶突擊隊。

到後來,李雲龍晉升為二師師長,他的配槍也從做來笨重的駁殼槍變為了更為小巧,威力更小,楚雲飛當年送他的勃朗寧手槍了。這是因為他已經成為高級指揮員,不再需要在衝鋒第一線了,手槍的作用由殺敵變為身份的象徵。不過,李雲龍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師長,他喜歡特種作戰,經常會帶著段鵬的偵察連深入敵後搞事情。在帶著段鵬進行小股部隊滲透作戰的時候他雖然帶著手槍,但是很少用,他通常會使用衝鋒槍。這個時候,他和基層指揮官沒有多大區別,手槍主要是在他衝鋒槍子彈打光之後的備用武器。當上軍長之後,李雲龍幾乎都已經不怎麼配槍了。

解放後,李雲龍成為C軍代理軍長,他依然配的是楚雲飛送的勃朗寧。這個時候,這把槍已經幾乎成了裝飾品了,因為他作為軍長,不可能再帶著偵察連搞事情了,他的職責是在指揮部協調統籌一整個軍,他需要對整個軍負責。所以這個時候,這把勃朗寧手槍的作用是他軍人身份的象徵。最後在迫害中,李雲龍用這把手槍打碎了自己的天靈蓋,用自己軍人身份象徵的手槍證明了自己作為軍人的尊嚴。


赤焰噠噠噠


軍隊裡有句話叫官越大槍越小,普通士兵們拿著威力十足的步槍、機槍等武器衝鋒陷陣,而那些各級指揮官特別是將軍們則只帶著一把堪稱珍袖的手槍。那麼他們配備這些手槍有什麼用呢?為什麼不配一隻大一些的槍呢?

在戰場上,高級指揮員不需要衝鋒在第一線,他們的職責是在指揮部裡運籌帷幄,所以他們不需要裝備步槍之類的武器。這個時候手槍就成了身份的象徵,士兵們看到一個帶著手槍的,那就知道他是軍官,需要聽從他的命令。

雖然手槍的威力小、射程近,但它畢竟是個武器。當遇到突發情況時可以作為自衛武器使用。除此之外,在戰場上執行軍法時手槍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這一點從很多的影視作品中就可以體現出來,一個軍官舉起手槍處決逃兵的時候可以說有著手起刀落般的霸氣。可如果換成長長的步槍,換彈加上拉栓瞬間檔次就下來了,政委的馬卡洛夫可是專為逃兵準備的呦。

另外,如果戰事失利,而指揮官又不願投降苟活時。一把小巧的手槍可以讓他比較體面的結束這一切,這雖然很殘忍,但是歷史上將軍們的配槍卻經常執行著這種任務,這也算是軍人最後的榮譽與尊嚴吧。

現在,隨著工業水平的提高和作戰任務的多變,手槍不再是軍官的標配了。不過如果在軍營裡碰到那種身上彆著手槍的老傢伙,最好還是趕緊敬禮為妙。


霹靂火防務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要看哪一級指揮官。

基層指揮官和高級指揮官是不同的。

抗戰中,我軍排長、連長,往往都是要參加戰鬥的。

尤其是排長,往往要親自帶領主力班作戰。

所以,民國時期的排長,清一色裝備實戰能力強悍的盒子炮。

盒子炮這種手槍,最大射程高達150米,在50米內有著不錯的精度,遠遠強於不同手槍的25米精確射程。

同時,盒子炮可以裝彈10發,採用彈匣則是20發,可以連續單發射擊。

只要操作得法,盒子炮在近戰中可以一次對付四五個的敵人。

盒子炮可以看做為最早的戰鬥手槍,或者是縮短的卡賓槍。

到了連長一級有的攜帶盒子炮,有的攜帶大威力勃朗寧手槍,比如槍口擼子、馬牌擼子或者大眼擼子(M1911)這種。

這些手槍雖然沒有盒子炮這麼厲害,但近距離也是很厲害的,裝彈量6發以上,可以連續單發射擊,可以快速更換彈匣,子彈威力大。

這主要是連長一級,就以指揮為主了,非到萬不得已不應該隨便操槍作戰。

但在抗戰中,敵人火力強大,我軍1個連100多人往往很快就會傷亡殆盡,連長變為排長,操槍作戰也就是必須了。

只是,連長參加戰鬥總體是少的。

營長以上的軍官,佩戴的手槍五花八門,軍銜越高就越小。

大家看過《兄弟連》嗎?

經常操槍戰鬥的溫特斯少校,在成為營長以後就沒有開過一槍。

營長任務是指揮全營數百人,自己去作戰是非常愚蠢的。營長如果被打死,全營就要亂了套了。拿起戰鬥輪不到營長,除非全營幾百人死絕。

營長如此,團長、旅長、師長、軍長更是這樣。

從營長開始,軍官的手槍都是象徵性的。

國軍很多師長、軍長的手槍都是自配的,或者別人送的(比如外國將領)。

有些手槍非常冷門,比如美國的掌中雷微型手槍,配備的子彈也只有幾發。

有的則是少見的左輪手槍,子彈僅僅只有一個彈倉5到6發。

為什麼他們只有這點子彈?

他們沒有機會開槍。

唯一開槍的機會,就是兵敗不願意被俘時候的自殺了。


薩沙


一般情況下,像連、排級這樣的基層指揮官,他們除了配備手槍之外,更多時候還是會像士兵一樣,裝備步槍、衝鋒槍等火力武器。因為連、排級這樣的基層指揮官,很多都要親臨戰鬥第一線進行指揮,面對面帶領士兵進行作戰,甚至要與士兵一起並肩衝鋒陷陣。

所以在基層指揮官行列裡,他們所配備的手槍並不是擺設,而是能夠真正地用到它與敵人進行戰鬥。

許多高級指揮官並不用到前進戰鬥,那麼他們所裝備配備的手槍到底有什麼用處呢?

像一些師級、軍級這樣的高級指揮官,平時除了在開戰前蒞臨前線進行視察等以外,到戰鬥開始後絕對用不到這些高級指揮官進行與敵人陣,甚至很可能與敵人相隔800裡開外【誇張】。

因為這些高級指揮官都是呆在前線後方的指揮所裡,他們的任務就是在指揮所裡排兵佈陣、運籌帷幄的進行指揮。也可以說指揮所就是他們的戰場,靠頭腦指揮前線士兵的作戰就是他們的戰鬥。



而在戰場後方被層層保衛住的指揮官,他們同樣也會配備一把手槍,雖然不能與敵人真正的打仗,但他們所配備的手槍也自有用處。

首先,可以在必要關頭時進行自衛嘛,手槍本來的作戰需求就是用於近身防衛,或是近距離的室內、巷戰。一旦遇到特殊情況,比如指揮部被敵方偷襲,或者是指揮部附近出現叛軍等等。

這樣整個指揮部、甚至是指揮官都處於非常危險的境地,這個時候指揮官所配備的手槍,就可以在簡要關頭進行自衛還擊,盡大可能的讓自己脫離危險。

其次,在所屬指揮的部隊作戰不力的時候,很可能會出現一些戰鬥意志不高的士兵,甚至這些士兵會出現叛變投敵、當逃兵等等。所以這個時候指揮官所配備的手槍,就可以用於處決槍斃這些叛徒士兵。

這個時候使用手槍,可以做到手起槍落、乾淨明瞭,這樣會讓指揮官顯得更加威武霸氣,可以更好地震懾住那些意志不堅強、想要當逃兵的士兵。

最後,在戰局不利、或是所指揮的部隊全線潰敗,甚至指揮部已經被敵軍全面包圍的情況下。在最絕望的這一刻,那些到死都不願意投降於敵軍的指揮官,很可能會用所配備的手槍自行了斷、結束生命,這樣也是在最後時刻保留著他作為軍人的最後尊嚴。

頭條“軍器戰位”報道!

發佈:牧小明

作者 : 感謝我們生在這個和平的年代,願世界沒有戰爭。

軍器戰位:關注每天為你講解軍事武器裝備知識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軍器戰位”每天講解軍事知識


軍器戰位


完全沒什麼鳥用,基本上到指揮官用自己的手槍的時候,這仗就沒個好了。連排低級軍官要在一線,影視上到還看得見他們把手槍當發令槍用,不過實戰裡,一線軍官大多會拿把步兵武器,除非沒條件,手槍這東西在戰場上,取得好成績的實戰用途,是二戰太平洋戰場上,美國兵用來對付日本人的白刃戰,其餘像盒子炮在中國大行其道,實在是沒辦法,前面中國軍閥混戰,各國對中國武器禁運,盒子炮是打著手槍名頭進來的,不在禁運之列,又比一般手槍打的遠、打得準,後來還加上自動火力,可以當衝鋒槍用,在中國軍隊低烈度火力裡面,已經很優秀了,但是抗日後期,美援到位的國軍嫡系部隊裡,盒子炮就已經淘汰,解放戰爭時期,國軍一方,盒子炮已基本淘汰,大概也就一些軍官因為情懷,自己或衛隊還在用。



在歐洲在德國,“戰鬥手槍”盒子炮就是因為當手槍嫌大嫌笨重,當步槍嫌威力不足,才地位尷尬,沒有軍隊列裝,你看看,這款有效射程達到一百五十米的手槍,在手槍裡已經夠奇葩了。

但是拿到步槍的世界裡,還是顯得寒酸的很,所以戰場上到了手槍可以發威的距離,真得基本也就是白刃戰的距離了,而在歐洲戰場,這一距離,由衝鋒槍控制,二戰後輕武器普及化,衝鋒槍都小型化,別說戰場,連傳統由手槍和匕首控制的特工界,手槍都被衝鋒槍排擠的厲害,乾溼活的都愛用烏茲這種傢伙。那麼你說說,指揮官拿把手槍還能幹嘛?這句話我以為元首一直想問問保盧斯的…


李三萬的三萬裡


指揮官手裡的手槍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裝飾和自衛(如圖)國產64式手槍,該槍由於其小巧輕便,外形美觀,便於隱蔽攜帶,易於維護保養,射擊可靠性好和精度高等有點而廣受青睞。因該槍曾作為禮品贈送國外要人,故又有人稱其為“將軍手槍”。64式手槍;

彈容量:7發

全槍質量:560克

有效射程:50米

由於其外形精美,且質量輕便雖彈容量略低,但是自衛住夠,所以目前主要裝備於團級以上軍官使用。另一類是自衛和督戰使用。(如圖)92式手槍;該槍是為了替換原54式手槍而研發的,1998年完成9mm手槍其槍彈設計定型,2000年完成5.8mm手槍其槍彈設計定型(軍用5.8mm口徑,警用9mm口徑)。92式手槍;

(以下是5.8mm口徑的資料)

彈容量:20發

全槍質量:760克(滿載子彈:943克)

有效射程:50米

該槍由於彈容量打,殺傷力高且實戰能力高於其它手槍,目前主要裝備於團級一下軍官使用(團級以下軍官經常親臨戰場,所以為了更好的殺敵和督戰作業而配搭該槍)。


軍迷WYW


其實軍官手中的手槍更多的是象徵意義,實際作用極為有限,即使是拿來自衛,很多情況下軍官也會選擇使用步槍等常見的步兵武器來作戰,而不是火力貧弱的手槍。

手槍主要是被設計用來自衛的,本身射程也不遠,一般只有100米以內,在一戰二戰的栓動步槍為主的時代作用還是很大的,尤其是在塹壕戰、近戰、巷戰等條件下,還是很有用的。但是在現代戰爭中,隨著單兵自動火力的迅速提高,手槍的單薄火力已經作用有限了,更多的自動手槍、微型衝鋒槍開始取代了手槍的位置。

而手槍的一個重要意義就是身份的象徵,的多數軍隊都是隻給軍官才配發手槍的,而且有一部分軍官還是專門定製的高檔手槍,就在於凸顯其獨特的身份。雖然實際作用不如微型衝鋒槍,但是更加美觀,也更適於攜帶。在禮賓場合還是很合適的。

而手槍在中國的軍事史上還有一段自己的傳奇。當時的手槍成了很多軍閥之間用於比較實力的依據,很多軍閥紛紛組建自己的手槍隊,而手槍隊自然是越多越好,很能顯示己方的實力。而且手槍隊往往是精挑細選的精幹隊員,再配上火力強大的手槍,作戰效能遠比普通部隊強,成了很多軍閥用於執行特殊任務的首選部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