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的孩子為什麼壓力那麼大?

宋宋2014


這個問題很好,可以說是一個很突出的社會問題,關係到我們下一代的健康成長。我本人也是深有感觸,感覺現在的孩子吃的好了,穿的好了,但是好像缺少了快樂,壓力普遍比較大。我是一名70後,小時候跟小夥伴玩兒的很開心,夏天去村邊的小河裡洗澡,抓蜻蜓;冬天了去池塘滑冰。那個時候生活條件不是很好,但是滿滿的快樂。

現在孩子壓力大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當前每個家庭孩子都比較少,多數只有一兩個孩子,家長管的比較嚴,不許孩子出門,更加不許四處亂跑,怕發生危險,造成孩子只能悶在家裡,壓力得不到釋放;二是當代社會出現的電腦、電視、手機等高科技產品提供了比較豐富的娛樂和信息,孩子們往往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很少與小夥伴們一起玩耍,失去了很多快樂,也缺少了一個釋放壓力的渠道;三是學習負擔大,課業繁重,給孩子身心都造成很大壓力,致使孩子不快樂。當前就業競爭比較大,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很強烈,給孩子報了各種補習班、拔高班、速成班等,更有一些家長冥冥之中想把自己沒有完成的理想移植到自己孩子身上,讓孩子去完成,彌補自己今生的缺憾。此外為了讓孩子多才多藝,又給孩子報了畫畫、演講、音樂、舞蹈、跆拳道等才藝培訓班。總之孩子缺少了玩耍的時間,更是缺少了與夥伴們一起娛樂的機會。由於家長眼睛緊緊的盯著文化課成績和各種才藝班的學習效果造成孩子壓力非常之大。針對這種狀況。

對於緩解孩子壓力提出三個建議:1、建議家長在對孩子加強安全教育的前提下多帶孩子親近大自然。家長可以抽時間帶孩子多出去旅遊,看看祖國的名山大川、見見草原和大海,平時也要多鼓勵孩子走出去,去接觸春風、夏雨、秋日和冬雪。融入大自然可以讓人減輕壓力。併產生對大自然的熱愛,進而激發愛國熱情和對生活的熱愛。2、放下手中的手機,多與小夥伴們玩耍。目前很多孩子看電視、玩電腦、玩手機佔用了絕大部分課餘時間,既傷害了眼睛又造成缺乏運動,很多孩子身體像“豆芽菜”,青少年身體狀況令人堪憂。建議多與小夥伴到戶外玩耍和運動,增強體質的同時還可以鍛鍊與人交往的能力。通過戶外運動和玩耍可以有效減輕壓力。3、建議家長解放思想,轉移關注點。關注孩子的成績和才藝提高本無可厚非。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一個度。個人認為孩子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才是根本。關於成績家長更應該在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方面給與幫助。對成績不應該過分關注,努力就好。關於才藝家長應該根據孩子興趣有選擇性的培養。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相信一個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內心強大的孩子必定會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老陳聊教育


一、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

很多父母由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孩子都有很高的期望,於是有些家長總是喜歡以言語相逼:“考不上大學,就別進這個家。”有的父母以過分的關心施壓,為了孩子能金榜題名,陪孩子挑燈苦讀,送上牛奶、荷包蛋,跑前跑後,關心備至。城市家庭的生活水平較高,家長見識也多,文化素養也較高,他們更知道學習出色對孩子的重要意義,總希望孩子完成自己想要卻又沒達到的高度,因而今天教誨,明天補習,後天輔導,學生就沒了片刻空閒。而農村家長受傳統思想影響較大,一心只望孩子能“跳龍門”,擺脫自己長期在泥土中掙扎的命運。他們的殷殷希望,切切期盼絕不亞於城市父母,他們給孩子的壓力又豈是幾斤幾兩能計算的呢?家長沉沉的希望就像如山的壓力壓在孩子身上,於是乎家長們就紛紛看準了“假期”這塊“肥肉”。有的家長抱著“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一攀比心理,紛紛把孩子送進各種銜接班、特長班等等培訓機構,節假日本該是學生放鬆休息的時間,如今卻被很多學生和家長視為“彎道超車”的“關鍵時期”。這樣的孩子能不壓力大嗎?

二、社會因素。

1、未來的就業壓力

孩子長大後的就業壓力很大。孩子學業完成後要想找一份較好的職業,沒有良好的文化素養是不行的。所以,家長的焦慮把這個壓力過早的傳導給了孩子,讓假期變成了學期。這樣能不給孩子帶來壓力嗎?

2、選拔制度的單一

我國目前選拔人才的方式是比較單一的,主要是通過學業考試,而考試的內容也是相對片面的,基本上是文化成績。小升初、中考的選拔依然主要依賴於學生的應試成績。正是因為教育改革這個“入口”與升學機制這個“出口”之間的不順暢,導致了學生與家長的日益焦慮。“多學一點,我就更加具有競爭優勢。學校裡的內容減少了,不意味著我就不學了。我還要利用假期裡來提高成績,跟其他學生競爭。”學生學習怎能不拚命使勁,壓力又如何不大呢?

三、學校因素

1、基礎教育的發展不平衡

本來在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應該就近入學,但是當一個學區有重點學校和普通學校時,家長肯定希望孩子可以進重點學校、重點班。所以才會出現“擇校”和競爭。不同地區、不同學校在師資水平、辦學條件上存在差異,導致基礎教育發展仍然不均衡。學生課內外壓力重的原因在於教育資源發展不均衡、優質資源緊缺,考入重點學校如同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所以,很多孩子只有犧牲自己的假期時間積極備戰,超過別人考上重點。孩子壓力能不大嗎?

2、假期作業對孩子的影響。

雖然應試教育改革為素質教育好多年了,上級也一再三令五申減免小學生的家庭作業,但是轉變觀念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少基層仍然以學生成績作為考核學校質量的標準,學校不得不以學生成績作為考核教師教學質量的標準,這樣導致的結果,教師競爭壓力增大,為了生存和發展,為了使自己所教班級的成績更好,教師不得不每天都要佈置大量作業,來提高學生成績特別是假期這個最大的蛋糕,部分老師會加大作業量讓孩子疲於應付,增加孩子的壓力。

總之,教育的功利性讓我們的家長、社會及,學校對孩子的期望越來越高,孩子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農村小河流


1,壓力來自自身

1)設置了較高的目標,甚至可能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圍。比如孩子明明只是班級20名左右的水平,非要想著考到前3名,這就夠不著了,怎麼努力都無法實現目標,自然很累。

2)選錯了競爭對手。這與前一點比較相似,不同的是這一點更具體,落在具體的對象身上。學習需要競爭對手,能激勵自己,但若是與競爭對手差距懸殊,那就是找虐,導致自信心喪失。比如說20名左右的成績就應該選擇10名以後的人作為競爭對象,非要想著趕超前3名,那壓力值可就超出承受範圍了。老師講了一個問題,前3名秒懂,10名以後的孩子就非得努力想上幾回才有可能真正弄懂,試想,這種差別不是壓力的來源麼?

2,壓力來自他人

1)首先是家長,給了孩子過高的期望。讓孩子揹負著沉重的包祔來學習。說句不客氣的話,很多時候孩子是為了家長的面子而學,根本找不到學習的樂趣。

2)其次是老師,對孩子提出了過嚴的要求。從小學到初中,一開始有一個過渡期,有的孩子轉化快,而有的很慢。老師若不能針對性地幫助調整適應,而是一陣往前趕,就會造成一部分孩子跌跌撞撞、踉踉蹌蹌。如果逐漸站穩了還好,若是站不穩甚至還會就此摔倒,再也跟不上大部隊了。

二、怎樣化解孩子的學習壓力?

根據壓力產生的原因,可以針對施策:

1,降低學習目標,與自己能力相當。有目標是好事,有野心也不錯,但若是太高太遠,就不是激勵而是打擊了;

2,選擇旗鼓相當的競爭對手。超過自己但並不超得太多,這樣的同學作為競爭夥伴是管用的。學習不是找虐,連人家的影子都看不見,就不該作為對手;

3,家長要給孩子減負,不要把自己的理想壓到孩子身上。特別是要注意兩點:一是不能把自己當年沒實現的夢想加給孩子,二是不能為了大人之間的攀比而影響到孩子;

4,適當補缺補差,幫孩子更快適應老師的節奏。


街頭的天空


要問孩子的壓力為什麼那麼大,首先要看壓力來自哪裡。

孩子的壓力無非來自:家長、老師、同學、自己。

家長:你有沒有跟孩子說過別人家的孩子多麼優秀?你有沒有為了讓孩子進一所好學校不遺餘力?你有沒有因為考試沒考好而責罵孩子?你有沒有給孩子訂立考試目標?你有沒有問過孩子想要什麼?你有沒有好好評估孩子的真實情況?你有沒有對孩子抱著過高的期望?你有沒有給孩子報一堆的學習班?

老師:一個班四五十個學生,老師不可能面面俱到。老師對於學生有沒有過於嚴苛?不論對學習好還是學習差的學生,有沒有給他們定目標,定分數線?體罰、罰寫?越是好的學校,孩子的壓力可能越大。

同學:家長和老師常會有一句話掛在嘴邊上:學生要攀比就要比成績!

自己:學習越好的孩子對自己的要求可能更高,考試成績和排名可能都是他們壓力的來源。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考一個好學校,有一個好的未來!

這忽然讓我想到了明星大偵探第五季《寄宿學校事件》這個故事,我還曾經專門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叫《這是一場以“滿足父母期待”為目的的實驗,沒有一個小孩是幸運的》有興趣的話可以關注我,進入我的主頁查看。


鑫老師說教育


第一,家長早期不重視孩子行為習慣養成,導致後來基礎差,跟不上同學,導致後期壓力加大。

第二,家長過份提高孩子的培養要求,違反孩子的成長規律,報各種輔導班,購大量的資料,讓孩子做,拔苗助長。

第三,教育主管部門沒有長期規劃,小學時說素質教育了,對文化要求不高了,到中考高考還是按分錄取,讓家長和一線教師無所適從。

第四,社會發展快,人才的培養與社會需求不能很好適配,造成很多無效的努力。

第五,城鄉教育的不均衡,導致各校現代化教育設備差距,有學校教育手段落後,孩子學習新知識壓力加大。


季老師日記


壓力大說明孩子懂事了,成長了。我記得尤其是大學剛畢業那會,剛剛步入社會,人情世故什麼都不懂。工作、生活一踏糊塗,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而且社會環境要求人向上,而人的生活沒安全感,家人對我們的期望往往很高,對自我的要求也增多。生活壓力本質上是一種客觀矛盾,它伴隨人的一生。所以凡事要有個積極的太度,適當理性調整好自己的生活。祖國一天天的在強大,幸福也一天天的向我們走來!



再現江湖0324


作業太多



夢迴敦煌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孩子的壓力主要來源於學習,繁重的作業、成績的要求、學校的名次、家長的施壓,這一切都壓得孩子喘不過氣來!學校對升學率的要求,家長望子成龍的心願,都放在一個孩子弱小的肩膀上,壓力能不大嗎?更有甚者,為了不讓孩子輸在所謂的起跑線上,有的家長甚至希望孩子十八項全能,報了各種興趣班和課外輔導,其實我覺得大可不必!

首先,成績不代表一切,名校也不代表著未來,學習應該是人生的一部分,但不能是人生的全部!除了成績和學習,孩子還應該有別的空間,別把孩子逼得太緊了!

其次,素質教育和心理健康比考試成績更重要,一個孩子應該先養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育出健康向上、積極樂觀的性格,然後才是去追求成績。有了一個良好的心態和健全的性格,學習是可以慢慢提升,知識是可以慢慢積累的!

我們改變不了教育體制,但作為家長,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對孩子的要求和態度,關注素質教育、關注孩子的性格養成和心理健康,幫助孩子釋放壓力!





臉譜自媒體課堂


我感覺不是有的壓力大 是百分之九十的孩子都亞歷山大!應試教育壓的家長透不過氣 連鎖反應 孩子好不到哪去[可愛][可愛]



大慶夢電影婚禮跟拍


現在社會發展過快不光大人壓力大,孩子也一樣承受著巨大的學習壓力。家長經常會拿身邊學習好的孩子和自己孩子對比,經常給自己的孩子報各種補習班孩子壓力自然也大。這一方面我們其實也要向國外的家長學習一下,不是每個孩子對讀書都有天份我們也要發現孩子其他方面的閃光點。我個人認為孩子的身心健康其實比考試的分數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