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幾種孩子的智商高?

fF青cc


高智商的寶寶睡醒後都有這表現,請勿打擾

寶寶睡覺醒的快,睡醒之後愛哭愛鬧,一直以來,都是很多寶媽們的小煩惱。但最近卻有位寶媽,跟小鹿說,自己的寶寶已經滿月了,睡醒之後,不哭也不鬧特別乖。有時候醒了後,就自己在床上玩玩具,或是好奇的觀察著周圍的環境,看到很多寶寶睡醒都會哭,自己的寶寶為啥不會哭呢?

其實啊,小鹿想說,這位寶媽大可不用擔心,寶寶睡醒時,不哭也不鬧,而是特別淡定的在那裡打量四周,做自己的事,這可是寶寶智商高的表現喔。
這說明,我們的孩子比較自立而且善於思考,總是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好奇,想要去探索。這種淡定型的寶寶,往往都特別聰明。
而當這種寶寶們睡醒後,我們寶媽應該怎麼做呢?如果發現寶寶睡醒正在思考,或是做自己的事。我們的寶媽可不要馬上就過去打擾寶寶,而是要給寶寶充分的時間和空間,才能讓寶寶得到鍛鍊喔。
當然,也不是說睡醒後哭鬧的寶寶就一定不夠聰明喔,畢竟寶寶睡醒後哭鬧的原因也有很多,我們寶媽不如多給孩子一點成長的時間,並排除導致孩子愛哭鬧的因素,相信每個孩子,最後都是寶媽們的乖寶寶。

食塵Science


孩子睡得多長得好?

我是一個新手媽咪,在孩子出生之前就一直很緊張地做了很多功課,想給孩子最好的照顧。還好,孩子出生到現在上幼兒園,都很讓我省心,吃嘛嘛香,就連晚上哭鬧都很少有,基本上就是吃了睡睡了吃,我都沒見過這麼好帶的孩子。


出去跟我一些寶媽朋友聚會的時候,好多新手媽咪都很羨慕我,然後抱怨他們家孩子怎麼讓人不省心。

但隨著孩子的長大,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他還是很嗜睡,早上到了該去幼兒園的時間了,也是賴在床上不肯起床,能拖一會兒是一會兒,這讓我開始擔心她的作息問題。

我也去諮詢了我的一些朋友,有個寶媽推薦我可以去給孩子做個兒童睡眠作息的基因檢測,用唾液就能檢測出孩子的潛在基因。我想著這麼方便價格也不貴,還不會傷害到孩子的身體,就去做了個。收到報告後,檢測報告顯示,我孩子的貪睡傾向是高。


不同年齡的寶寶睡眠時間是不一樣的,在某個時間段內不算嗜睡。如果超過了這個時間段,就需要引起注意了。

睡懶覺不僅會打亂孩子正常的生物鐘,還容易影響腸胃消化功能,造成孩子免疫力下降,起床後無精打采,記憶力不佳、影響學習。

這讓我不得不引起重視,因為我之前覺得睡得好的孩子長得高,又心疼孩子早起上幼兒園,所以在週末我都由著孩子睡懶覺,這才導致了他現在的作息不夠規律,晚睡晚起。

還好他現在還小,只要稍微堅決一點,到點就讓他睡覺,早上鬧鐘響了就讓他起床,作息還是容易改回來的。

雖然小孩子年齡小睡眠時間會比成年人要多一些,因為孩子的身體發育和大腦智力發育一般都是在睡眠中進行的,因此孩子睡眠時間長一點是屬於正常的,但如果孩子出現經常嗜睡的現象,並且睡眠時間過長,這就一定要引起重視了。

愛睡懶覺的孩子,睡眠中樞長期處於亢奮狀態,而其他神經中樞由於受到抑制時間太長,恢復活動的功能就會變得相對緩慢,因而會終日感到昏昏沉沉、無精打采。

另外,孩子也會因為藥物、疾病、中毒等而產生嗜睡現象,家長們發現孩子出現這種情況要首先排除是否因為藥物或疾病引起的。


唧唧咕咕xuut


這7種孩子天生智商高,看你家孩子是屬於哪種?

下面這十種孩子,經研究後被認為是最可能具有高智商的。附上孩子的行為對照表,由《哈佛家訓》列出——孩子的這7種表現,父母千萬別忽視!

▊ 1、眼睛顏色深的孩子

如今,不做測試,單憑眼睛的顏色就可以判斷一個人的才能和天賦了!美國科學家研究證實,眼睛顏色為深色的人在一些領域擁有天賦,他們在完成生活計劃及達成某項成果上比其他人更強。

擁有深色眼睛的人,在學習及事業上較為成功,他們通常富有才華。同時,科學家提到,深色眼睛的人對自己事業及生活的滿意度相對較低。

▊ 2、愛玩遊戲的孩子

小孩子生來好動,以遊戲為生命。運動能使大腦處於最初的啟動或放鬆狀態,想象力會從各種思維的束縛中解脫出來,變得更加機敏,更富於創造力。

所以,做父母的應準備良好的設備使小孩子得到充分的運動;此外,父母的應尋找適宜的伴侶使小孩子得到良好的影響。這樣,小孩子的身體會強健,心境也常常更快樂,知識容易增進,思想就容易啟發。

▊ 3、愛搞惡作劇的孩子

假如你的孩子在你的床上撒下很多鹽,或將一些毛毛蟲放到你的枕巾上等等。面對這些惡作劇,您無需責備,這說明您的孩子很可能智商較高。調查顯示,愛搞惡作劇的孩子更富有創造力和想象力,日後發展得好的可能性更大。

孩子搞惡作劇並非什麼都不用想,他需要動腦筋“設計”出一整個方案來,這程度絕不遜於做家庭作業。這對孩子的大腦發展來說無疑是好的。

惡作劇也能增強孩子的獨立性,因為這些行為就是孩子超越了父母所界定的範圍去做的,而這些便是孩子獨立性的發展。

▊ 4、喝母乳長大的孩子

科學家們針對各社會階層間的女性族群,做了一項研究——喝母乳的正面影響是否能持續到成年之後,以及母親的社會經濟地位或教育程度是否比哺餵母乳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研究發現,和喝母乳不到1個月的孩子相比,喝母乳至少1年的孩子,在30歲時平均智商高出4分,多受0.9年的教育,每個月薪水平均多出104美元。

母乳對智力的好處可能在於母乳中所含的長鏈不飽和脂肪酸(DHA),它對於大腦發育相當重要。

▊ 5、父母智商高的孩子

無數事實表明,智慧與才能雖不是完全由遺傳所決定,但是與遺傳脫不了關係。據統計,父母的智力高、孩子的智力往往也高;父母智力平常,孩子智力也一般;父母智力有缺陷,孩子有可能智力發育不全。

有人長期研究過一群智商在140分以上的孩子,發現這些孩子長大後一直保持優秀的才智。他們子女的智商平均為128分,也遠遠超過一般孩子的水平。而對於精神缺陷者,他們的孩子有59%精神缺陷或智力遲鈍。

英國曾提出這樣一份資料:父母均為小學文化程度的孩子,平均智商為98.3;初中畢業的,為103.3;高中畢業的,達108.1;獲有大學文憑的,為109.9。故“望子成龍”的父母們必須自己先“成龍”喲!

▊ 6、遠血緣通婚者的孩子

遺傳學認為,血緣關係越近,後代越退化,疾病等隱性基因越容易保留;而血緣關係越遠,後代越可能獲得優秀的基因,疾病等隱性基因越容易消失。

有資料顯示,父母均是本地人的孩子平均智商為102.45,父母是省內異地者平均智商106.17,而隔省婚配所生子女的智商則高達109.35。因此,異地通婚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下一代的智商水平。

▊ 7、愛聽音樂的孩子

音樂是遺傳獲得的語言。實驗顯示,給小嬰兒播放莫扎特的小步舞曲,他會安靜地聆聽。可是當把樂曲隨意打亂,播放各個片斷時,他會顯得不耐煩。如果從小接受音樂教育,可以增進大腦皮質的發展模式,促進高層腦部動作的功能。

研究表明,在幾乎所有的智力活動中,左右腦並不是在獨立工作,而總是協同發揮作用的。音樂刺激右腦功能的同時,也促進了兩半球聯絡的功能,因此也增進了左腦的功能,從而提高了整體的智力活動水平。

三歲之後就可以教寶寶開始識字啦,我閨女就是這個時候開始認字的,用了 很多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你百度搜索【貓小帥學漢字】挺不錯的,我閨女用了1年多了,特別喜歡,現在還經常給我講故事,棒棒噠。

大家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還可以關注一下【小評果快樂育兒】哦,我的育兒知識大部分都是從這裡學來的,做的非常用心。


活蹦亂跳小松噓


孩子智商高會擁有哪些表現呢?現在很逗父母都想知道這個,一般來說,智商高的孩子從小開始就會有以下這幾個特徵,



1、注意力集中,專注。 有的孩子小時候,做什麼事情都是三分鐘熱度,一點都不專注,稍微受到影響就放棄了。但是有的孩子小時候,做事很專注,注意力很集中,尤其是在玩玩具,或者做遊戲的時候,不受到外界的打擾,一心要做好。這樣的孩子一般大腦發育的都比較好,長大後都比較聰明!



2、好奇心強,總是愛提問。 一般來說,最讓父母頭疼的就是那些好奇心重,愛提問的孩子,這樣的孩子提出的問題真的是五花八門,什麼都有,往往很多的時候父母都回來不上來,顯得很尷尬。但是這樣的孩子,大腦比較活躍,思維比較敏捷,這也是聰明的表現,父母需要做正確引導。



3、領悟能力強。 很多老師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同樣是一個問題,有的學生能很快的留領會到,而有的學生怎麼講都不明白,這就是和孩子的智商有關係了,智商高的孩子思維活躍,接受能力強,而智商較低的孩子領會就比較慢。

4、愛笑的孩子。 醫學專家在系統的研究了年齡與智慧之間的關係後得出結論:愛笑的孩子多數較聰明。他們觀察到,聰明兒童對外界事物的發笑年齡比一般兒童要早,次數也多。 以上就是智商高的寶寶的一些特徵,如果你家寶寶都有這些特徵那就恭喜了。



其實,孩子的智商高低除了遺傳因素外和營養補充關係很大,有專家做過研究表明,那些智商高的孩子從小到大補充的營養元素都要比普通的孩子多;

其中最愛補充的營養素大豆是一些能促進智力發育的元素,比如鋅、硒、碘、蛋白質、鈣、脂肪酸、dha等等。



所以,想讓自己家寶寶擁有高智商的價值,一定要注重孩子的營養補充,尤其是鋅硒碘這3種智慧元素,是智力發育的重要保障。

兒科專家,王教授說到:鋅元素是能人體的智力之源,能促進孩子的腦部發育,提高孩子的智力,讓孩子更加聰明。

硒元素能保護孩子腦部功能的正常代謝,為孩子的智力發育保駕護航;

而碘元素,是甲狀腺功能的重要原料,能促進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從而促進胎兒的智力發。



所以,日常中的飲食鋅硒碘這3種營養素不能少,同時也要給孩子吃一些補充鋅硒碘的營養品,如新 稀 寶兒童補鋅片這個,能同時補充鋅硒碘3種營養素,能很好的促進孩子的智力發育,保護寶寶的腦部發育,從而提高孩子的智力。


山水說育兒


1.吃母乳長大的孩子

<strong>

母乳中含有多種活性物質,特別是牛磺酸,可以促進兒童大腦發育。而且母乳要比牛奶中的牛磺酸含量要高出10倍左右。它不僅能增加孩子腦細胞的數量,促進神經細胞的分化與成熟,還有助於神經網絡的形成。

2.眼睛靈活的孩子

<strong>

有研究資料表明,人眼睛的運動可以反映人的智力水平,智商高的孩子眼睛加工速度快,質量高,智商低的則眼睛反映遲鈍。如果你發現寶寶對周圍的人或事都很好奇,那說明孩子愛觀察,視覺靈敏度好,有利於促進智力發展。

3.愛笑的孩子

<strong>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專家在系統的研究了年齡與智慧之間的關係後得出結論:愛笑的孩子多數比較聰明。他們觀察到,聰明兒童對外界事物的發笑年齡比一般兒童要早,次數也多。不知道你家寶寶是不是愛笑的寶寶。

4.愛搞惡作劇的孩子

<strong>

德國漢堡心理學家托馬斯.卡爾博士的解釋是,一個小孩想出惡作劇,那肯定得動不少腦筋,在這個過程中,寶寶通過各種物品材料,一個人趁爸爸媽媽不注意,偷偷地玩耍。很多熊孩子都愛搞惡作劇。雖然孩子知道這樣做可能會被爸爸媽媽罵,但他還是敢於冒險,從小樹立風險意識,對以後成才、事業成功也是有影響。


火星咿咿呀呀研究所


智商是我們描述我們自己的一種手段,但實際上智商測試並不能告訴我們關於一個人全面的智力信息,下面我們審視目前腦科學領域的前沿研究,來羅列一些對於成功個體,以及孩子身上,尤其需要發現的幾個人格特質。

智力的五大能力

  • 渴望探索
  • 自我控制
  • 創造力
  • 語言溝通能力
  • 非語言溝通能力

傳統智商測試無法探知這類能力,它們都會在嬰兒身上體現出來。

對於家長來說,可以從這5個維度著重培養孩子。

1、探索渴望

20世紀50年代以來,科學家們對嬰兒開展了大量分散獨立的實驗,實驗普遍證明,嬰兒擁有無限的好奇心,他們不斷嘗試以瞭解自身和外在的一切。比如在房間地板上爬行的嬰兒會把他撿到的所有東西放到嘴裡嘗試味道,會把一切立起來的東西推倒以觀察變化。而有意思的是,麻省理工學院的哈爾·格雷格森(Hal Gregersen)等人開展的一項針對3000餘位富有革新精神的各行業領導者的研究表明——革新者普遍擁有一個特質——無限的好奇心。

孩子們在4歲時會不停的追問為什麼,但到了6歲,他們往往不再問了。而十幾歲的孩子,更是會追求“唯一”“正確”的答案。唯有保留了真正心底好奇心的那一少部分人,會成為真正的行業領導者。

2、自我控制

1950年後,斯坦福大學的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開展了一系列著名的有關自控力的實驗——棉花糖實驗。實驗開始,每個孩子被帶進一間封閉的房間,桌子上擺放著好吃的食物——棉花糖或者曲奇,沃爾特會對孩子說,“看見好吃的了嗎?我要出去5分鐘,如果我不在的時候你都忍住不吃的話,我回來的時候除了桌子上的好吃,我還會給你額外的獎勵,如果你忍不住,那你就吃,不過最好儘量忍住,好嗎?”

房間的一面放置了一個單側鏡,在孩子發現不了的情況下襬放著攝像機,記錄了孩子全部的反應。普遍來看,學齡前兒童中70%忍不住吃了一塊,而六年級小學生,忍不住吃曲奇的比例下降到40%。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270, "thumb_url": "d710003d9bd4c344f5f\

九度十二分


每個父母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個天才,但有一種方法可以從很小的時候就確定,那就是葡萄乾。

科學家們發現,把水果放在杯子裡,告訴幼兒不要碰它,就能知道這個孩子會有多聰明。

雖然大多數兩歲的孩子會立即搶奪,但那些堅持一分鐘的孩子在八歲時的考試成績平均會高出19%。

以下是從出生到10歲高智商的一些其他跡象。

新生兒

它們很重

生下大寶寶的女性可以為新生兒越重,智力越高的消息而歡欣鼓舞。

出生體重越大意味著智商略高。

人們認為這是因為體重較大的嬰兒得到了更好的營養。

12-24個月齡

聽到額外的語言

普通話?英語?西班牙語?你能用另一種語言和你的孩子說話嗎?

鼓勵幼兒大腦發育的一個訣竅是,是否用不同的語言與幼兒交流。

那些父母所生的,說一種以上語言的人在智商測試中表現更好。

所以父母和未來的父母,是時候溫習那些外國語言了。

三歲

他們比別人高

為了讓你的孩子有最好的機會登上高峰,他們必須站在。。。很高的高度。

高個孩子更有可能通過考試。

早在三歲時,在上學之前就有機會發揮作用,而在整個童年時期,高個子的孩子在認知測試中表現明顯更好。

四歲

能畫一個人

藝術型的年輕人如果能在這個年齡創造出一個真實的人類形象,那麼在他們十幾歲的時候就更有可能變得更聰明。

研究人員研究了1.5萬張4歲兒童畫的照片,發現那些對藝術有早期眼光的人在以後的智商測試中更有可能表現得更好。

五歲

早早說謊

撒謊是件好事。研究人員發現,孩子們在很小的時候就這樣做,在以後的生活中更有可能做得很好。

加拿大一項針對1200名2至17歲兒童的研究發現,能夠早睡的兒童更聰明。

多倫多大學兒童研究所的專家說,這是因為編造故事的複雜過程是兒童智商的良好指標。

六歲

演奏樂器

演奏樂器有助於提高這個年齡孩子的情商。

佛蒙特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對232名6至18歲的健康兒童進行了腦部掃描。

他們發現孩子玩樂器越多,他們的“焦慮管理和情緒”技能就越好。

七歲

他們比一般讀者都好

科學家發現,早期大量閱讀是未來幾年高智商的一個關鍵指標。

2014年,愛丁堡大學和倫敦國王學院聯合開展的一項研究顯示,那些7歲時閱讀能力超過平均水平、沉浸在小說中的孩子,在青少年時期的智商測試中表現良好。

八歲

他們喜歡熬夜

你這個年齡的孩子總是推遲就寢時間嗎?

倫敦經濟學院的研究表明,聰明的成年人更容易熬夜,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養成這種習慣。

研究人員指出:“更聰明的孩子長大後更有可能成為夜行成人,他們在工作日和週末都會晚睡晚起。”

九歲

他們嘲笑一頓豐盛的早餐

如果你的孩子在這個年齡吃的是健康的早餐,那麼他們在學業考試中獲得高於平均分的機會就會增加一倍。

根據加的夫大學對5000名9歲至11歲學生的一項研究,早晨吃穀類食品、麵包和奶製品的學生在關鍵階段2結束時的評估表現最好。

十歲

他們喜歡好好聊聊天

到10歲時,聰明的關鍵指標包括愛說話、制定不同的董事會遊戲規則以及對其他孩子感到厭煩。


芯桐VLOG


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聽到有些家長說:你看某某家的孩子多聰明,小小年紀就知道那麼多,平常拿的獎狀可以貼一整屋,問個問題很快就可以回答出來,你說人家的孩子怎麼就這麼聰明呢?

也有些小孩從小的多才多藝,學什麼東西都很快,深得家長的喜愛。其實,這些小孩就是智商較高的人群,而智商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天生的,那麼究竟哪些孩子的智商較高呢?其實這是可以看出來的。

1.耳朵大的孩子

俄羅斯喀山國立大學穆斯塔芬教授提出:人的創造力與耳朵的大小有關,耳朵大的孩子智商較高。如果再仔細比較一下兩隻耳朵的大小,尚可進一步判明孩子未來的成才趨勢:右耳較長的人,將在數學、物理學等精密科學方面取得成就;左耳大者,則易在人文科學方面有所作為。

2.眼睛靈活的孩子

資料表明,人的視覺運動可反映人的智力水平,智商高者視覺加工速度快,質量高,智商低著則視覺反映遲鈍。因此,保護好孩子的視力,讓其多觀察提高視覺的靈敏度,可促進智力發展。

3.愛好音樂的孩子

美國專家一份資料表明,選修音樂專業的學生,大學入學考試中語言和數學考試成績比一般學生成績高20~40分。在中學時代參加過學校樂隊或交響樂團的學生,進入大學的可能性也要高50%。這可能是音樂開發了右腦潛能,調整左右腦使其功能趨於平衡的結果。

4.勤於活動的孩子

美國貝魯奇學院紐索拉博士的一項研究發現,凡每次堅持20分鐘跑步、做健美操的學生,其學習成績明顯優於那些懶於運動者。他認為,鍛鍊能使大腦處於最初的啟動或放鬆狀態,想像力會從各種思維的束縛中解脫出來,變得更加機敏,更富於創造力。

5.愛笑的孩子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專家在系統的研究了年齡與智慧之間的關係後得出結論:愛笑的孩子多數較聰明。他們觀察到,聰明兒童對外界事物的發笑年齡比一般兒童要早,次數也多。

6.堅持吃好早餐的孩子

其奧妙在於早餐是renti空腹一夜之後,包括大腦在內的上千個器官獲得一天所需熱量與營養素的第一餐,吃入的蛋白質、唐、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健腦成分,比其他兩餐的利用率都高。據英國博比盧薩心理疾病研究會的專家測定,不吃早餐的兒童獲得的上述養分比吃早餐者低10%-15%,大腦受損是顯而易見的。

7.愛搞惡作劇的孩子

德國漢堡心理學家托馬斯.卡爾博士的解釋是,一個小孩想出惡作劇,肯定動了不少腦筋,其用腦強度說不定超過做家庭作業。而且他在“設計”或準備“材料”時要輕手輕腳,在極其秘密的情況下進行。雖然已料到這樣做會有風險,但他敢於冒險,從小樹立風險意識,有力日後成才,事業成功。

8.愛爭吵的孩子

爭吵是一種語言鬥爭,為取勝對方,必須用最流暢最簡練也最有邏輯性的語言。因此,爭吵可給孩子提供一種特殊的語言學習和訓練機會:在爭吵中發展完善發音器官,積累豐富的語言因素,改進語言形式,增強表達能力,故喜歡爭吵的孩子,大多智商較高。

9、遠血緣通婚者的孩子

有資料為證:父母均為本地人,平均智商為102.45;父母為同省異地者,平均為106.17;異省婚配者,則高達109.35。

至於弱智兒發生率以及弱智的程度,恰恰相反,以本地婚者為最高。

10.適度晚育的孩子

抽樣調查結果表明,母親在23歲以前所生子女平均智商為103,而24~28歲期間生育者達到109.29,但29歲以上所生者又低於105。故專家認為,24~28歲期間為育齡女子最佳生育期。至於父親,則以30歲左右為優。

11.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孩子

英國一份資料為此提供了佐證:父母均為小學文化程度的孩子,平均智商為98.3;初中畢業的,為103.3;高中畢業的,達108.1;獲有大學文憑的,為109.9。故“望子成龍”的父母們必須自己“成龍”。

12.餵母乳長大的孩子

母乳中含有多種可以促進兒童大腦發育的活性物質,特別是牛磺酸。它不僅能增加腦細胞數量,促進神經細胞的分化與成熟,還有助於神經網絡的形成。與牛奶相比較,母乳中牛磺酸的含量要高出10倍左右。

13.體重適中的孩子

有關專家將超過正常體重20%的肥胖兒與同齡正常兒相比較,發現智商尤其相差懸殊,前者之視聽感覺,接受知識的能力均處於低水平狀態。故注重平衡閃失,堅持體育鍛煉,減少過多脂肪,乃是提高肥胖兒智商的重要一招。

14.生活環境良好的孩子

英國學者觀察到,生活在嘈雜環境中的嬰兒模仿cheng人姿勢的能力以及對大、小、距離和方向的理解力等均較低,2歲時學習說話方面也要落後一截。提示安靜的環境有益於大腦發育。

雖然說智商高在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但是如果前期注重孩子的培養,為她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和適當的指導,在以後的發展中也會發揮很大的作用。俗話說任何事情都要從娃娃抓起,所以想要一個高智商的寶寶,不防從小就好好培養他們。

三歲之後就可以教寶寶開始識字啦,我閨女就是這個時候開始認字的,用了 很多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你百度搜索【貓小帥識字】挺不錯的,我閨女用了1年多了,特別喜歡,現在還經常給我講故事,棒棒噠。


久隱290


做過智力測試就知道,智力有記憶力、推理能力和語言能力組成。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創造力、分析判斷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應變能力和推理能力等等。

小時候我們班上有個孩子,爸爸是殘疾人,媽媽精神有問題,沒人照顧他,大冬天穿的很單薄,凍得一直流鼻涕,每天臉上身上都髒兮兮的,但老師們一致公認他是班上最聰明的孩子,不愛寫作業,卻每次都考第一。

長大後我很困惑,為什麼這樣家庭的孩子反而這麼聰明,是遺傳嗎?顯然不是。我想正是沒有人照顧她,反而給了他一般的孩子沒有的自由。

他可以下河捉魚,可以爬很高的樹掏小鳥和鳥蛋,晚上睡在鄉下的田野裡,甚至偷別人家的紅薯烤了吃(大家看他可憐都對他很客氣),幾乎可以說是上天入地、無所不能。

這些都鍛鍊了他的身體協調能力、觀察力、創造力、思維能力和應變能力。而別的被家長保護太好的孩子就沒有接觸到這樣鍛鍊的機會,更談不上培養這些能力。

我當然不是說要孩子聰明就要做許多危險的事情,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給孩子更多探索這個世界的自由,對世界探索的越透徹的孩子越瞭解世界和他人,這類人智商高。

所以我覺得,越活潑好動,越能言善辯,越見多識廣的孩子越聰明。而過於乖巧懂事的,不頂撞父母的,不堅持己見的,不喜歡運動的很可能會平庸。

我希望有個聰明的孩子,所以當我的孩子給我惹麻煩,無奈的同時內心有個聲音在說:“很好,我孩子終於開竅了。”


李懟懟


你好我是佳樂育兒,很榮幸回答你提出的“”這個問題以下是個人的見解和經驗:


有了這些表演,孩子天生就是“學霸”,家長千萬不能忽視!!

每生將有機會學習一個能力超群的孩子,他們隨時隨地收發各種信息,在任何地方,以提高和充實自己,不斷取得進步,學習是他們的內在需求。如果孩子有以下表現,很可能成為“學霸”,快來看看我的父母,你的孩子是他們的?

\t獨立自主

\t表現:

獨立感強的孩子會走在沙發上,用勺子吃飯。年紀大一點的時候,他們不僅會獨立洗手洗臉、穿衣脫衣,還會自己修理或製作一些玩具。

孩子的內在力量來自於他在飲食、穿衣、做家務等事情上的不斷成功,他自己做,並感覺到成就感,這樣他就會覺得有用和有價值。

獨立性強調的是他們的孩子什麼活動不依賴子女表現有決策的良好的自我獨立性,在遇到問題時可以獨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的人格特質是孩子自立自強的外在表現。

有些家長總是擔心自己的孩子做不好。他們總是用憂心忡忡的眼神看著和提醒孩子,或者乾脆給孩子安排一下。這種態度和做法限制了兒童的手腳,阻礙了獨立和自主的發展。

缺乏獨立、膽怯、缺乏自信、習慣於尋求成年人的依賴的兒童。他們害怕孤身一人,不相信自己能獨自做一件事,他們要求大人們幫助他做幾乎所有的事情。放學後,他們的家庭作業也習慣於要求他們的父母去做,甚至讓他們的父母去做。這樣的孩子不太可能取得學業成就。


\t專注力強

\t表現:

聚焦重點關注一個孩子可以是一個漫長的事情,如果積木拼孩子,很長一段時間沉浸在心臟,不管他們的“建設工作”的,即使有小吃和有吸引力的電視節目周圍也未受影響。

注意力集中是我們常說的。對孩子來說,這意味著他們可以將視覺、聽覺和觸覺集中在某件事情上,以達到理解它的目的。專心是一切學習的開始,是孩子適應環境的最基本能力。

專注的孩子往往會在某件事情上花費更多的精力,並且能夠堅持很長一段時間不放棄。從小培養兒童的注意力,不僅有利於兒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有利於兒童長大後成為一個專注的人。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能夠時時刻刻把經驗和智慧集中在你想做的事情上,最大限度地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是一種寶貴的品質,也是成功的基石。

在集中培訓,家長應利用孩子愛玩的天性,隨著遊戲中使用的是方式。對於年幼的孩子,讀書,積木,拼圖,串珠等,都在尋找很好的比賽中濃度的不同的文化。如何濃度的孩子呢?是否有一個“學習霸“的潛力,做一個小測試吧!(孩子們可以找到答案的問題地圖?)

\t人小鬼大,思維多變

\t表現:

當他們在生活中遇到問題時,許多孩子不知所措,表現出無助、哭泣和不安,但體貼的孩子是不同的。他們會想到各種各樣的方法,嘗試和解決,這部分孩子往往比困惑的孩子有更多的創造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人小鬼大的孩子給人的感覺總是很巧妙,一個問題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其實,這是因為他們思維活躍,能舉一反三,在考慮這個問題,噴嘴板的靈活。這些孩子通常更容易成為在以後的生活創意人才,他們往往從解決問題的獨特視角思考。

家長可以鍛鍊孩子在生活中的發散思維,比如讓他們回答“手帕有什麼用?”當你迷路時會發生什麼?”筷子有什麼用?”水能做什麼?”設計一些開放性問題,鼓勵孩子敢於打破傳統,激發孩子思維的主動性和靈活性。


\t井井有條,愛收拾

\t表現:

“媽,我的衣服呢?”

“媽,我的鞋子呢?”

“媽媽,我的汽車玩具呢?”

……

生活中,有一個班的孩子將永遠不會找到他們所尋找的,貨物堆放雜亂的房間,而一些孩子們喜歡從童年的玩具玩完了11歸巢收拾的習慣;飲用水,水杯放回原處;讀這本書,回到書架上......

哈佛商學院的一項調查顯示,在一所學校裡,桌子整潔的孩子往往是樂觀開朗、成績優秀的孩子。因為他們學會了計劃,學會了耐心,學會了心無旁騖,學會了容光煥發。

法國心理學家Maritz.瓦央說:“不喜歡做家務意味著人們還沒有擺脫他們對他人的依賴,我希望有人跟蹤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孩子們有著非常強大的模仿能力,他們會不經意地模仿父母的做法,如果父母經常打掃自己的房子,那麼在這種環境下,孩子們也會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通過整理計劃的能力,從開始到結束,也可以事半功倍。

其中一個房間隱藏他們的生活狀態,隱藏在孩子們的未來。讓孩子從一開始就拿起自己的玩具,不同類型的玩具固定在不同的存儲箱,進出圖標,如積木,汽車,卡通模型的圖像上繪製的盒子,逐步培養孩子收拾物品和房間能力。


當你發現你的孩子有很好的獨立性和專注力,思維多變,有一定的計劃感時,恭喜你,你的孩子有可能成為“學習霸主”。其實,對父母來說,孩子學好是父母的共同願望,也是父母的驕傲,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挖掘孩子的閃光點,每個孩子都可能成為霸主,擁有光明的未來。我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在不同的領域取得成功,過上不失時間的美好生活。


世界很複雜,佳樂育兒更懂你!

關注寶寶佳樂育兒,育兒更多精彩內容:佳樂育兒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