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家如何給孩子早教?

漸漸地我們發現自己塊老樂


在頭條找一個志同道合的寶爸寶媽真的不容易啊!很多家長非常頭痛,如何給孩子做早教?我發現關於這一點,我最有發言權,說出來都是淚啊[捂臉]
我的孩子現在一個三歲,一個五歲,正是做早教的關鍵時期!比如說如何提高孩子情商啊!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啊!保護好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等等…
培養一個孩子都特別辛苦,何況兩個孩子?所以才說都是淚啊[捂臉]
衝孩子胎教一直到現在,我和愛人用了很多方法去提供孩子早教的學習問題,其實不僅僅是早教問題,關於孩子生活方方面面的都要去考慮,比如說從小為孩子培養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其他良好的行為習慣,都是我們作為家長去值得注意的地方!
期間我們用了大量的時間和方法,和孩子互動學習教育,真的是痛並快樂著😄
講一下我的方法,在我孩子兩歲的時候,我用大量的時間陪孩子,最重要的是我用智伴無屏陪伴學習機器人給孩子做早教,比如說聽兒歌,聽雙語兒歌,再到現在的聽英語兒歌,為以後學純正英語磨耳朵打基礎,晚上聽雙語故事聽著聽著自己都睡著了[捂臉]孩子也會經常問些無厘頭的問題,我都會問小智伴,十萬個為什麼隨口來[呲牙]


孩子三歲後,我又用智伴屏幕機器人給孩子們學習翫樂,再用邏輯思維訓練機陪孩子一起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我切身的教訓就是:千萬不要給孩子看手機動畫片,養成習慣了能煩死[捂臉]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0100053f817a832978\

智伴親子教育


你好,我是從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在家給寶寶進行早教的,分享一下我的經歷:

01

視覺、聽覺、觸覺

我家孩子半歲以內,我基本都是圍繞視覺、聽覺、觸覺來對他進行早教。

1、黑白卡片刺激視覺發育

出生前的三個月,我給孩子準備了很大一張的黑白卡片,以及我小時候的黑白照片。每天早中晚定時給他看3-5張。大面積的黑白色塊能很好地刺激視覺發育。

2、聊天、聽節奏韻律感較強的音樂

從孩子出生開始,我就陪他聊天,在換尿片的時候、在喂他母乳的時候、在他望著我發呆的時候,我都會和他聊天。聊聊我多麼愛他,聊聊天氣如何。雖然他聽不懂,但是持續對他進行語言輸入 ,將來他才會有更好的輸出。

此外,我還會給他聽節奏韻律感較強的音樂,來刺激他的聽覺發育。

3、按摩撫觸、觸摸不同的材質

按摩撫觸也是一出生就做的事情。尤其是撫觸孩子的背部,能讓孩子得到充足的安全感。

此外,我還會準備一些各種材質不同的布料,讓孩子觸摸,來讓他感受不同材質的區別。

02

嗅覺 、味覺

孩子半歲之後 ,我會在家裡給他準備一些不同的食材,來刺激他的嗅覺和味覺的發育 。讓孩子自己嘗試、並分辨這是什麼味道的。

平日裡,我還會帶孩子去大自然走走,讓他認知花、草、樹木、果實。分辨不同的香味、不同的顏色等等。

03

全方位的五感刺激:親子閱讀和大運動

從孩子出生到現在,親子閱讀和大運動是我持續進行的。

這兩項可以促進孩子全身心的五感發育。

親子閱讀可以讓孩子通過觸摸繪本、翻閱繪本,來促進精細動作發育。並通過繪本的顏色、媽媽的朗讀來提升孩子的視覺、聽覺、以及語言能力的發展。

大運動則是促進孩子全面發展最好的項目。孩子在運動中成長、在運動中形成力量、感受規則、刺激感官發育、提高身體免疫力 。比如爬行、游泳、跑步都能刺激孩子的感官發育。

總結:

早教最好的老師就是父母, 不管用什麼方式,只要我們遵循愛與尊重的原則,高效陪伴孩子成長,就是有意義的早教。


我是寶藏媽媽,陪你分享我的育兒寶藏,做有溫度的育兒說,喜歡請點贊點關注哦~


寶藏媽媽


很願意和寶媽分享我和寶寶在家早教的事情。

我的寶寶現在八個月大,因為我是全職寶媽,我就在想我需要發揮出我最大的價值。早教問題我也一直非常重視。從寶寶四個月開始,我就一直在瞭解什麼樣的早教方式和課程適合我們。最後我選擇了在家早教,報了一個在家早教的課程。寶媽可以私信我發你鏈接,有一些免費的早教小遊戲可以分享給你。在這裡我就跟寶媽說下在家早教的注意事項。

1、首先早教的最佳時間是寶寶六個月到三歲之間,不宜過早不能過晚。

2、其次要給寶寶準備一個屋子專門進行早教,每次準備早教的時候就把寶寶抱到這個屋子,把提前準備好的教具拿出來根據推送的課程內容給他玩。

要進行雙語講解。

3、在家早教最大的優勢就是不限時長,可以培養自己和寶寶之間良好的親子關係。但是在家早教一定要注意,讓寶寶主導遊戲進程,不要強迫寶寶按照你的要求來玩。

4、注意一些教具不要讓孩子吃到嘴裡,一定要看好孩子,以免造成危險。

5、我給寶媽說下我們在家早教兩個月的成果,孩子大動作領先同齡寶寶很多,可以用兩個手指撿起黑豆,可以自己玩二十分鐘以上,專注力超級好。孩子長大學習好不好就是由專注力決定的。

最後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樓主,樓主可以評論區留言我發免費小遊戲鏈接給你,祝樓主和寶寶一起快樂成長。






博文


這個我有很好的建議可提供了[呲牙]。因為我是半個專業。

10年我們有寶寶,我是從胎教就開始的。用心程度可以說很少人能比擬的。從懷孕4個月開始,每天――每天早上6點晚上9點,雷打不動每次半個小時,擱著妻子的肚皮給寶寶聽音頻。十分鐘古典音樂(無歌詞的純音樂,世界名曲,鋼琴曲最好),十分鐘古典文注(論語,老子之類,我當時放論語),十分鐘英語。那個時候還是mp3。我從電腦上下載,拷貝到mp3上面,這兩個時間段,推去所有應酬,準時的播放。買了一個無磁傳聲器放在愛人肚皮上放給寶寶聽。從未間斷。

早教:剛出生後,我在醫院裡,第一件事就是把音樂調到適當,放在女兒的耳邊,繼續播放這些音樂,女兒表現的特別安靜,因為,她能找到在肚子裡的安全感。慢慢的,我們就培養她的聽力和視力。每天24小時不間斷播放音樂(古典音樂,中國經典文注―有mp3版的,朗誦者的聲音特別好聽。英語口語),晚上睡覺前把聲音調低。不影響睡覺的。白天拿世界名畫讓她看,當時買了超級多的世界名畫(不過都是圖畫版的,真品也買不到[捂臉],能買也沒有錢😍)。請相信,三歲以前,一首音樂寶寶聽上3遍將終生不忘,一幅畫讓她看過3遍,也將終生不忘。老人經常說,出生的寶寶一個月看一尺,不對。我們半個月的時候,只要我一進屋,他就能看見我。衝著我笑[害羞]。老遠呢,幾米開外呢。三歲前的寶寶就像是一個空白的電腦硬盤一樣,無數量的再吸收外界的所有東西。所以,父母乃至寶寶身邊所有經常在一起的人,一定要在寶寶面前起到榜樣的作用。因為我們所說的每一句話,她都會印在腦子裡。我跟愛人從出生一直跟女兒講普通話,爺爺奶奶講南陽話,姥姥姥爺講新鄉話,所以,三歲後,她會講這三種口音的話,並且毫無違和感。

說起這個,太多的話能聊[捂臉]。永遠不要說太忙,沒空給他做胎教和早教。

其實,並不難,寶寶是離不開人的,因為他需要照顧,永遠不會一個人獨處,只要在他身邊就是胎教的時候。只是你用心了嗎😊。

如果太難不知道從哪入手,簡單的:三歲前,只要有他在的地方。不停的給他播放音樂(沒有歌詞的純音樂)。有時間給她看畫作,越出名的越好。胎教簡單兩點――聽力和視力。

去做吧。


努力奮鬥的老萬


其實,在家幫寶寶做早教,本質上就是陪寶寶玩,做一個嘮叨媽媽,多跟寶寶說話,唱歌,讀繪本,多互動,做遊戲,刺激寶寶各項技能發育。



一.跟寶寶多說話,講故事,唱兒歌,多撫摸,多肌膚接觸,洗澡後可以給寶寶做做操,不但可以增加寶寶安全感,促進親子關係,還能活動四肢,幫助排氣,減少絞腸痛。給寶寶佈置色彩鮮明的房間,悅耳聲音的玩具,刺激寶寶視覺和聽覺系統發育。



二.分段選擇合適的玩具,鍛鍊寶寶抓握能力,咀嚼能力,手指靈活性,手眼協調能力。也就是幫助寶寶促進大運動和精細運動發育。



需要著重強調的是,媽媽一定要參與到與寶寶互動中,不能只把玩具扔給寶寶,自己去刷手機,切記,玩具是道具,媽媽才是指路人!

三.鼓勵寶寶父母趴趴,多爬爬,爬可以促進寶寶語言能力,提高大腦發育水平,速度,敏捷性,增強免疫力等,所以父母正確認識爬對寶寶發育的重要性,不要因為怕髒,阻止寶寶錯失最佳鍛鍊途徑。

四.給寶寶準備適合的手撕書,掛圖,繪本,故事書,塗鴉書,彩筆,畫板等,以遊戲的形式,教寶寶識數,識水果,交通工具,認拼音,英文字母,背兒歌,唐詩,識別顏色,說簡單英文等。



寶寶早教過程中,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鼓勵孩子不斷嘗試,將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繫起來,利用生活實際取材,增加寶寶學習知識的立體感和畫面感。

另外,不斷重複,鞏固寶寶認知印象。

最後,父母要多帶寶寶出去,擴展孩子眼界,早教就是要求父母在陪孩子玩的時候帶有一定目的性,利用自然界的鮮活教材,通過遊戲,比如,數一數,東西去哪了?猜一猜等等,刺激孩子在玩的同時記憶,學習新事物。


Super媽媽呀


想要在家早教,對家長的動手能力,孩子需要掌握的知識瞭解程度這兩點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這裡,我先建議家長們去看一看我國《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這上面明確規定了學齡前的兒童,在這一階段,需要掌握哪些知識。

以數學為例,從指南上,可以看出早教關鍵在於對孩子思維能力以及動手能力的培養,並沒有要求孩子在幼兒園階段,就提前學習系統數學知識,這也是很多家長的一個早教誤區,這裡我就不過多敘述。

今天主要根據孩子需要掌握的知識點,推薦一些可以在家裡就能完成的早教遊戲,以遊戲的形式,給孩子早教。


1、認識數的概念

家長可以在積木上貼上數字,讓孩子使用手指,逐一點在積木上,

家長在一開始的時候,可以在一旁唱數1、2、3、5。。。後期讓孩子自己進行唱數的動作。

2、認識幾何圖形

材料:紙盒、圖釘若干、橡皮筋若干

方法:

將圖釘等距離的固定在紙盒上,孩子通過將橡皮筋套在圖釘上,勾畫出不同形狀的幾何圖形,通過孩子自己創造,發現不同的幾何圖形特點。

比如,正方形的四條邊長度都是相等的,三角形也可以被分為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3、比較的概念

方法:讓孩子比較鄰近的兩株花、兩棵樹;讓孩子自己比較屋子裡不同東西的高矮。

媽媽和寶寶比較高矮:

I.媽媽站在地面上和寶寶比較高矮。II.讓寶寶站在椅子上比較高矮。III.媽媽和寶寶都站在椅子上比較高矮,引導孩子發現必須站在同一高度比較高矮。

4、體積的概念

材料:麵粉250g、鹽80g、塔塔粉30g、食用油30g混合

加入250g開水攪拌成棉絮狀,不燙手了直接用手揉,乾溼自己感覺可以多加點麵粉或者水,揉好分成幾團各加幾滴食用色素揉好就可以了。

方法:自制橡皮泥,讓孩子自己用手創造不同的形狀,理解立體幾何的概念,從二維認知轉變為三維認知。

5、空間認知

拼圖的優點在於,孩子在組合一副拼圖時,需要考慮這一塊拼圖,能不能與周邊的拼圖組合起來,

孩子甚至還需要考慮,是否需要旋轉拼圖,變化角度再去拼接。

玩拼圖,不僅能提高孩子的空間認知能力,同時還能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以及推理能力,可謂一舉三得。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一些適合在家給孩子早教的遊戲方法,我也寫過這類文章,各位家長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進行查看。


何秋光學前數學


有研究表明,0-3歲是人腦發育的黃金期,這段時間內,給寶寶進行早期教育及智力開發對於其日後的智力水平有重要影響。對這一時期的寶寶進行智力開發及行為培養被稱為“早教”。由於對於早教的認識不足,有些爸爸媽媽聽到這個詞便嗤之以鼻,認為早教就是提前教寶寶認字唱歌背唐詩;也有些爸爸媽媽則過分“迷信”早教的作用,認為能夠培養出“神童”。這兩種想法都是不正確的。

早教,首先是對寶寶的感官功能的開發,這一過程自寶寶出生時便開始了。媽媽給寶寶看一些顏色鮮豔的卡片,可以幫助開發視覺;經常跟寶寶說話,給寶寶唱歌,讓寶寶聽廣播和音樂,有助於寶寶的聽覺發育;帶寶寶外出感受大自然的氣息,則對提升寶寶的嗅覺能力有好處;將不同質感的玩具塞進寶寶的手中,能夠開發寶寶的觸覺。這些感官能力的先期培養對於寶寶的成長至關重要。

感官功能獲得開發的同時,寶寶的大運動、精細運動、社交能力的培養也不可忽視。媽媽幫助寶寶練習俯臥抬頭;跟寶寶一起做遊戲玩玩具;帶寶寶認識新朋友等,這些都能夠起到早教的作用。


崔玉濤育學園


現在的早教機構,各種宣傳,讓父母看得亂花眼,有些父母不想送孩子去早教機構,想在家自己交教孩子。那麼父母不妨跟孩子在家裡做一些簡單易學的小實驗,這些小實驗可以幫助開發兒童智力的同時,還能促進親子關係的良好發展。這些簡單的小實驗如下:\r1筷子的神力 \r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裝著米的杯子中,然後將筷子上提,筷子會把米和杯子提起嗎? \r

材料:塑料杯一個、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r

操作: \r

1、將米倒滿塑料杯。 \r

2、用手將杯子裡的米按一按。 \r

3、用手按住米,從手指縫間插入筷子。 \r

4、用手輕輕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來了。 \r

講解: \r

由於杯內米粒之間的擠壓,使杯內的空氣被擠出來,杯子外面的壓力大於杯內的壓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間緊緊地結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將成米的杯子提起來。 \r

2瓶子賽跑\r

思考:裝有沙子和裝有水的兩個同等重量的瓶子從一個高度滾下來,誰先到達終點? \r

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兩個、沙子、水、長方形木板一塊、兩本厚書 \r

操作: \r

1、用長方形木板和兩本書達成一個斜坡 \r

2、將水倒入另一個瓶子中,將沙子倒入瓶子中 \r

3、把兩隻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讓兩隻瓶子同時向下滾動 \r

4、裝水的瓶子比裝沙子的瓶子提前到達終點 \r

講解: \r

沙子對瓶子內壁的摩擦比水對瓶子內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間還會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裝水的瓶子要慢。 \r

創造:將瓶子裡的物質換一換,再讓它們比比賽吧! \r

3帶電的報紙 \r

思考:不用膠水、膠布等粘合的東西,報紙就能貼在牆上掉不下來。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r

材料:1支鉛筆;1張報紙。 \r

步驟: \r

1. 展開報紙,把報紙平鋪在牆上。 \r

2. 用鉛筆的側面迅速地在報紙上摩擦幾下後,報紙就像粘在牆上一樣掉不下來了。 \r

3. 掀起報紙的一角,然後鬆手,被掀起的角會被牆壁吸回去。 \r

4. 把報紙慢慢地從牆上揭下來,注意傾聽靜電的聲音。 \r

說明: \r

1. 摩擦鉛筆,使報紙帶電。 \r

2. 帶電的報紙被吸到了牆。 \r

3. 當屋子裡的空氣乾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報紙從牆上揭下來,就會聽到靜電的劈啪聲。 \r

創造:請試一試,還有什麼物品能不用粘和劑,而用靜電粘在牆上 \r

4胡椒粉與鹽巴的分離 \r

思考:不小心將廚房的佐料:胡椒粉與鹽巴混在了一起,用什麼方法將他們分離開呢? \r

材料:胡椒粉、鹽巴、塑料湯勺、小盤子 \r

操作: \r

1、將鹽巴與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r

2、用筷子攪拌均勻。 \r

3、塑料湯勺在衣服上摩擦後放在鹽巴與胡椒粉的上方。 \r

4、胡椒粉先粘附在湯勺上。 \r

5、將塑料湯勺稍微向下移動一下。 \r

6、鹽巴後粘附在湯勺上。 \r

講解: \r

胡椒粉比鹽巴早被靜電吸附的原因,是因為它的重量比鹽巴輕。 \r

創造: \r

你能用這種方法將其他混合的原料分離嗎? \r

5帶電的氣球 \r

思考:兩個氣球什麼情況下會相互吸引, 什麼情況下會相互排斥? \r

材料:打好氣的氣球2個、線繩1根、硬紙板1張 \r

操作: \r

1 將兩個氣球分別充氣並在口上打結。 \r

2 用線將兩個氣球連接起來。 \r

3 用氣球在頭髮(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r

4 提起線繩的中間部位,兩個氣球立刻分開了。 \r

5 將硬紙板放在兩個氣球之間,氣球上的電使它們被吸引到紙板上。 \r

講解: \r

1 一個氣球上的電排斥另一個氣球上的電。 \r

2 兩個氣球上的電使它們被吸引到紙板上。 \r

創造:你能用其它小實驗說明氣球帶電嗎? \r

6可愛的浮水印 \r

思考:宣紙上漂亮的圖案不是畫出來的,是怎樣製作出來的? \r

材料:臉盆1個、宣紙1—2張、筷子1支、棉花棒1根、墨汁1瓶、水(約半盆) \r

操作: \r

1、在臉盆裡倒入半盆水,用蘸了墨汁的筷子輕輕碰觸水面,即可看到墨汁在水面上擴展成一個圓形。 \r

2、拿棉花棒在頭皮上摩擦二、三下。 \r

3、然後輕碰墨汁圓形圖案的圓心處,看看有什麼現象。 \r

4、把書法用紙輕輕覆蓋在水面上,然後緩緩拿起,紙上印出什麼圖案呢? \r

講解: \r

1、棉花棒碰觸時,墨汁會被擴展成一個不規則的圓圈圖形。 \r

2、棉花棒在頭皮上摩擦所塗上的少量油,就會影響水分子互相拉引的力量。 \r

3、水印會呈現不規則的同心圓圖形。 \r

創造: \r

試試其他的方法,改變水面上墨汁的圖形。 \r

7分合的水流\r

思考:多股的水流用手一抹,竟變成一股水流這是為什麼呢? \r

材料:鐵罐盒一個、錐子、水 \r

操作: \r

1、在空的鐵罐盒底部用一根釘子在上面鑽5個小孔(小孔間隔只在5毫米左右)。 \r

2、將罐內盛滿水,水是分成5股從5個小孔中流出的。 \r

3、用大拇指和食指將這些水流捻合在一起。 \r

4、手拿開後,5股水就會合成一股。 \r

5、如果你用手再擦一下罐上的小孔,水就又會重新變成5股。 \r

講解: \r

水的表面張力使水流進行分、合。 \r

8漂浮的針 \r

思考:針為什麼會浮在水面上? \r

材料:一碗水、針、叉子、液體清潔劑 \r

操作: \r

1、在杯子裡倒一杯清水 \r

2、用一個叉子,小心地把一根針放到水的表面 \r

2、慢慢地移出叉子,針將會浮在水面上 \r

3、向水裡滴一滴清潔劑,針就沉下去了 \r

講解: \r

1、是水的表面張力支撐住了針,使之不會沉下。表面張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內聚性的連接。這種內聚性的連接是由於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間相互擠壓,形成一層薄膜。這層薄膜被稱做表面張力,它可以托住原本應該沉下的物體。 \r

2、清潔劑降低了表面張力,針就浮不住了。 \r

說明:針有危險,請家長幫助操作。 \r

9神奇的牙籤 \r

思考:放在水裡的牙籤,會隨著放在水裡的方糖遊動,還是隨著放在水裡的肥皂遊動? \r

材料:牙籤、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r

操作: \r

1. 把牙籤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r

2. 把方糖放入水盆中離牙籤較遠的地方。牙籤會向方糖方向移動。 \r

3. 換一盆水,把牙籤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現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離牙籤較近的地方。牙籤會遠離肥皂。 \r

講解: \r

當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時,方糖會吸收一些水分,所以會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籤也跟著水流移動。但是,當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時,水盆邊的表面張力比較強,所以會把牙籤向外拉。 \r

創造:請你試一試,如果將糖和肥皂換成其它物質,牙籤會向哪個方向游去 \r

10有孔紙片託水 \r

思考:有孔的紙為什麼能拖住水? \r

材料:瓶子一個、大頭針一個、紙片一張,有色水一滿杯 \r

操作: \r

1、在空瓶內盛滿有色水。 \r

2、用大頭針在白紙上扎許多孔。 \r

3、把有孔紙片蓋住瓶口。 \r

4、用手壓著紙片,將瓶倒轉,使瓶口朝下。 \r

5、將手輕輕移開,紙片紋絲不動地蓋住瓶口,而且水也未從孔中流出來。 \r

講解: \r

薄紙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為大氣壓強作用於紙片上,產生了向上的託力。小孔不會漏出水來,是因為水有表面張力,水在紙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會漏出來。這如同布做的雨傘,布雖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會漏雨一樣。 \r

11手絹的秘密 \r

思考:在水龍頭下把手帕撐開攤平,打開水龍頭,水是不是透過手帕而流下去呢? \r

材料:玻璃杯1個、手帕1條、橡皮筋1條 \r

流程: \r

1、 把手帕蓋住杯口,用橡皮筋綁緊。 \r

2、 讓水衝在手帕上。 \r

3、 水流進杯子里約七、八分滿後關閉水龍頭。 \r

4、 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轉過來。 \r

說明: \r

1、 從杯子上面沖水時,水會透過手帕流入杯內。 \r

2、 杯子倒轉過來時,由於大氣壓力的關係,水不會流出來。 \r

延伸: \r

如果蓋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進出情形會怎樣呢? \r

掉不下去的塑料墊板 \r

思考:盛水的杯子上覆蓋墊板,杯口朝下時,墊板會掉下來嗎? \r

材料:玻璃杯兩個、水、塑料板一塊 \r

操作: \r

1. 將玻璃杯裡裝滿水。 \r

2. 用墊板蓋好杯口。 \r

3. 一隻手扶杯子、另一隻手按住墊板。 \r

4. 用手扶住,將杯口翻轉過來,使杯口朝下。 \r

5. 扶著墊板的手輕輕放開,墊板不會掉下來。 \r

講解: \r

墊板覆蓋在盛水的杯子口上,因為杯外空氣壓力比較大,墊板就不會掉下來。 \r

創造: \r

如果杯子裡的水不滿、或沒有水塑料板會怎樣,請你試一試? \r

12蠟燭吹不滅 \r

思考:用力吹燃燒的蠟燭,卻怎麼也吹不滅。你知道怎樣做到這一點嗎? \r

材料:1根蠟燭、火柴、1個小漏斗、1個平盤 \r

操作: \r

1. 點燃蠟燭,並固定在平盤上。 \r

2. 使漏斗的寬口正對著蠟燭的火焰,從漏斗的小口對著火焰用力吹氣。 \r

3. 使漏斗的小口正對著蠟燭的火焰,從漏斗的寬口對著火焰用力吹氣。 \r

講解: \r

1. 這樣吹氣時,火苗將斜向漏斗的寬口端,並不容易被吹滅。如果從漏斗的寬口端吹氣,蠟燭將很容易被熄滅。 \r

2. 吹出的氣體從細口到寬口時,逐漸疏散,氣壓減弱。這時,漏斗寬口周圍的氣體由於氣壓較強,將湧入漏斗的寬口內。因此,蠟燭的火焰也會湧向漏斗的寬口處。 \r

注意:注意蠟燭燃燒時的安全。 \r

13蠟燭抽水機 \r

思考:你知道抽水機是怎樣將水抽出來的嗎? \r

材料:玻璃杯、蠟燭、比玻璃杯口稍大的硬紙片、塑料管、凡士林少許、火柴、水半杯 \r

操作: \r

1、先將塑料管折成門框形,一頭穿過硬紙片 \r

2、再把兩隻玻璃杯一左一右放在桌子上 \r

3、將蠟燭點然後固定在左邊玻璃杯底部,同時將水注入右邊玻璃杯中 \r

4、在放蠟燭的杯子口塗一些凡士林,再用穿有塑料管的硬紙片蓋上,並使塑料管的另一頭沒入右邊杯子水中。 \r

5、水從右邊流入左邊的杯子中 \r

講解:蠟燭燃燒用去了左邊杯中的氧氣,瓶中氣壓降低,右邊杯壓力使水向左杯流動,直到兩杯水面承受的壓力相等為止。到那時左杯水面高於右杯水面。 \r

注意:蠟燭點然後固定在左邊玻璃杯底部時注意安全,小心燒手 \r

14瓶內吹氣球 \r

思考:瓶內吹起的氣球,為什麼鬆開氣球口,氣球不會變小? \r

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兩根:紅色和綠色、氣球一個、氣筒 \r

操作: \r

1、用改錐事先在瓶蓋上打兩個孔,在孔上插上兩根吸管:紅色和綠色 \r

2、在紅色的吸管上紮上一個氣球 \r

3、將瓶蓋蓋在瓶口上 \r

4、用氣筒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 \r

5、將紅色吸管放開氣球立刻變小 \r

6、用氣筒再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 \r

7、迅速捏緊紅吸管和綠吸管兩個管口 \r

8、放開紅色吸管口,氣球沒有變小 \r

講解:當紅色吸管鬆開時,由於氣球的橡皮膜收縮,氣球也開始收縮。可是氣球體積縮小後,瓶內其他部分的空氣體積就擴大了,而綠管是封閉的,結果瓶內空氣壓力要降低——甚至低於氣球內的壓力,這時氣球不會再繼續縮小了。 \r

15能抓住氣球的杯子 \r

思考:你會用一個小杯子輕輕倒扣在氣球球面上,然後把氣球吸起來嗎? \r

材料:氣球1~2個、塑料杯1~2個、暖水瓶1個、熱水少許 \r

流程: \r

1、 對氣球吹氣並且綁好 \r

2、 將熱水(約70℃)倒入杯中約多半杯 \r

3、 熱水在杯中停留20秒後,把水倒出來 \r

4、 立即將杯口緊密地倒扣在氣球上 \r

5 、輕輕把杯子連同氣球一塊提起 \r

說明: \r

1、杯子直接倒扣在氣球上,是無法把氣球吸起來的。 \r

2、用熱水處理過的杯子,因為杯子內的空氣漸漸冷卻,壓力變小,因此可以把氣球吸起來。 \r

延伸: \r

小朋友,請你想一想還有什麼辦法可以把氣球吸起來? \r

16會吸水的杯子 \r

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燒中的蠟燭,燭火熄滅後,杯子內有什麼變化呢? \r

材料:玻璃杯(比蠟燭高)1個、蠟燭1支、平底盤子1個、打火機1個、水若干 \r

操作: \r

1. 點燃蠟燭,在盤子中央滴幾滴蠟油,以便固定蠟燭。 \r

2. 在盤子中注入約1釐米高的水。 \r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蠟燭上 \r

4. 觀察蠟燭燃燒情形以及盤子裡水位的變化 \r

講解: \r

1. 玻璃杯裡的空氣(氧氣)被消耗光後,燭火就熄滅了。 \r

2. 燭火熄滅後,杯子裡的水位會漸漸上升。 \r

創造: \r

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動收集其它溶液嗎? \r

17會吃雞蛋的瓶子 \r

思考:為什麼,雞蛋能從比自己小的瓶子口進去? \r

材料:熟雞蛋1個、細口瓶1個、紙片若干、火柴1盒 \r

操作: \r

1、 熟蛋剝去蛋殼。 \r

2、 將紙片撕成長條狀。 \r

3、 將紙條點燃後仍到瓶子中。 \r

4、 等火一熄,立刻把雞蛋扣到瓶口,並立即將手移開。 \r

講解: \r

1、 紙片剛燒過時,瓶子是熱熱的。 \r

2、 雞蛋扣在瓶口後,瓶子內的溫度漸漸降低,瓶內的壓力變小,瓶子外的壓力大,就會把雞蛋擠壓到瓶子內。 \r

創造:當瓶子中氣體的壓力大於瓶子外面的壓力時,瓶子會發生什麼變化? \r

18瓶子癟了 \r

思考:你能不用手,把塑料瓶子弄癟嗎? \r

材料:水杯2個、溫開水1杯、礦泉水瓶1個 \r

操作: \r

1. 將溫開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覺到熱。 \r

2. 把瓶子中的溫開水再倒出來,並迅速蓋緊瓶子蓋。 \r

3. 觀察瓶子慢慢的癟了。 \r

講解: \r

1. 加熱瓶子裡的空氣,使它壓力降低。 \r

2. 由於瓶子外的空氣比瓶子內的空氣壓力大,所以把瓶子壓癟了。 \r

創造: \r

如果瓶子裡氣體的壓力比瓶子外空氣的壓力大,瓶子會變成生麼樣子? \r

19會跳遠的乒乓球 \r

思考:乒乓球放在高腳杯中,你怎樣吹氣,球才會跳出杯子呢? \r

材料:高腳杯2個、乒乓球1個 \r

操作: \r

1 把兩個高腳杯並排放置 \r

2 將乒乓球放在第一個杯子中。 \r

3 從不同角度吹氣,看看乒乓球有什麼狀況:對著球的側面吹氣;對著球的上方吹氣 \r

講解: \r

1、向球的側面吹氣,乒乓球不容易跳到第二個杯子裡去(或跳出來) \r

2、向球的上方吹氣,上方壓力變小,乒乓球會浮起來,繼續吹,就跳入第二個杯子去了 \r

創造:換個新方法也能讓乒乓球跳到下一個杯子裡 \r

20會吹泡泡的瓶子 \r

思考:你知道瓶子是怎樣吹泡泡的嗎? \r

材料:飲料瓶1個、冷熱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盤子1個、橡皮泥1塊、吸管若干 \r

操作: \r

1 將吸管逐一連接,形成長管(連接口用膠帶封好)。 \r

2 將吸管放入瓶中,並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後把瓶子放置在盤子中。 \r

3 彎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進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 \r

4 向瓶子壁上澆熱水,杯子中的吸管會排放大量氣泡。 \r

5 向瓶子壁上澆冷水。 \r

6 玻璃杯中的水會經過吸管流入瓶中。 \r

講解: \r

1 因為塑料瓶很薄,於是熱可以穿過瓶壁,進入瓶子中的空氣裡。 \r

2 瓶子中的空氣受熱後會膨脹。 \r

3 水中的氣泡就是空氣膨脹時,被擠出瓶子的空氣。 \r

4 瓶子中的空氣遇冷時收縮。 \r

5 瓶子中的空氣收縮時,水便佔據了剩餘的空間。 \r

創造:瓶子蓋太緊時,你知道如何用最好的方法打開它嗎? \r

21自己會走路的杯子 \r

思考:杯子沒有腿,它是怎樣從上面走下來的 \r

材料:杯子一個、蠟燭、火柴、玻璃、兩本書、水 \r

操作: \r

1、用一塊玻璃板,放在水裡浸一下 \r

2、玻璃一頭放在桌子上,另一頭用幾本書墊起來(高度約5釐米) \r

3、拿一個玻璃杯,杯口沾些水,倒扣在玻璃板上。 \r

4、用點燃的蠟燭去燒杯子的底部,玻璃杯會自己緩緩地向下走去。 \r

講解: \r

當燭火燒杯底時,杯內的空氣漸漸變熱膨脹,要往外擠,但是,杯口是倒扣著的,又有一層水將杯口封閉,熱空氣 \r

跑不出來,只能把杯子頂起一點兒,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就自己下滑了。 \r

紙杯旋轉燈 \r

思考:蠟燭紙杯燈為什麼會轉動? \r

材料:紙杯2個、牙籤1支、蠟燭1支、膠帶1卷、繩子1根、剪刀1把 \r

操作: \r

1、取一紙杯,在杯身對稱處各剪開一個方形大口,在杯底固定上蠟燭,作為燈的底座。 \r

2、另一個紙杯則在杯身約等距離位置剪出三四個長方形的扇葉,在杯底中央處穿上繩子,並用牙籤棒固定,作為燈的上座。 \r

3、將兩個紙杯上下對口用膠帶貼好固定。 \r

4、點上蠟燭,拉起繩子,看看有什麼現象產生。 \r

講解: \r

1、蠟燭燃燒的時候,火焰尖端多呈朝上的方向。 \r

2、空氣受熱會上升,然後沿著上方紙杯的扇葉口流動,因而造成旋轉的現象。 \r

創造: \r

你能讓蠟燭紙杯燈向相反的方向轉動嗎? \r

注意: \r

注意蠟燭燃燒時的安全! \r

22飛行的塑料袋 \r

思考:在沒有風吹的情況下,塑料袋為什麼會在天上飛行? \r

材料:塑料袋(輕便的)、吹風機1個 \r

操作: \r

1. 打開塑料袋,倒置。將吹風機伸入塑料袋,並打開熱氣開關。 \r

2. 幾秒鐘後,關閉吹風機並拿開。 \r

3. 鬆開手,塑料袋會飄起來。 \r

講解: \r

1. 熱氣輕,向上升,使塑料袋也向上升。 \r

2. 熱能使物體飛起來,因為熱氣是上升的。當空氣受熱並且上升時,熱氣便通過“對流”向上運動。從取暖器散發的熱溫暖整個房間,也是藉助於“對流”。 \r

創造: \r

你能試著製作一個簡易的熱氣球嗎? \r

23空氣的質量 \r

思考:你們知道嗎,空氣也是有質量的。怎樣證明空氣也有質量呢? \r

材料:1架天平、2只一樣重的氣球、打氣筒 \r

操作: \r

1. 把兩隻氣球分別放在天平的兩端,天平保持平衡。 \r

2. 拿起另一隻氣球,給氣球打氣並將氣球口繫緊。 \r

3. 將打起氣的氣球放到天平的一端,沒打氣的氣球放到天平的另一端,觀察天平的變化 \r

講解: \r

1. 兩隻氣球在打氣前,質量相等,因此天平保持平衡。 \r

2. 打氣後的氣球增加了氣球內空氣的質量,因此,天平偏向打氣後的氣球一端。 \r

3. 如果是帶有指針刻度的天平,就能測出空氣的質量數 \r

創造:你能用其它方法稱一下空氣的質量嗎? \r

24雲的形成 \r

思考:你知道天空中的雲是怎麼形成的嗎? \r

材料:冷水1杯、剪刀或錐子1把、火柴1盒、吸管1支、橡皮泥1塊、玻璃瓶(帶可旋轉蓋) \r

操作: \r

1 在瓶子蓋上戳個洞,在洞中插入吸管,並用橡皮泥將吸管周圍密封。 \r

2 在瓶子中倒入一些冷水,搖晃均勻,然後把水倒出來。 \r

3 靠近瓶口,點燃一根火柴。 \r

4 吹滅火柴,把冒煙的火柴扔進瓶子中,讓煙進入瓶子。 \r

5 迅速擰緊瓶蓋,通過吸管向瓶子中用力吹氣。 \r

6 停止吹氣,用手堵住吸管,使空氣留在瓶中。 \r

7 鬆開吸管,當空氣衝出瓶子時,瓶子中就產生了雲。 \r

講解: \r

1、往瓶子中吹氣,增加壓力。 \r

2、鬆開吸管後氣壓下降,空氣變冷了。 \r

3、瓶子中的水蒸氣附著在煙中的塵粒上,凝結成極小的水滴,許多的小水滴就形成了雲。 \r

創造:你能用其它方法制作雲嗎? \r

注意:小心火柴不要燒手 \r

25光與彩虹 \r

思考:你用什麼辦法能製作出與空中彩虹顏色一樣的彩虹? \r

材料:清水1盆、平面鏡1個 \r

操作: \r

把鏡子斜插入水盆中,鏡面對這陽光,在水盆對面的牆上就能看到美麗的彩虹。 \r

講解: \r

將鏡子插入水中時,在對面的牆上就能看到美麗的彩虹。它是光的折射作用。 \r

創造: \r

小朋友,想一想,還有什麼辦法,可以製造出美麗的彩虹? \r

26紐扣的出現與消失 \r

思考:小朋友,當筷子插一半在水中時,看到的是筷子“折斷”的樣子,這是什麼原因呢? \r

材料:紐扣1枚、水少許、淺底盤1個、玻璃杯1個 \r

流程: \r

1、將紐扣放在盤中。 \r

2、杯子杯口朝上,壓在紐扣上。 \r

3、往杯內倒入清水。 \r

4、注入水後的杯子看不清紐扣。 \r

5、加些水到盤子中,可以看得見紐扣。 \r

說明: \r

1、當杯子漸漸注入水時,由於光線折射,紐扣的影像會消失。 \r

2、把水再加入盤子中,改變光的折射角度,紐扣影像會重新出現。 \r

延伸: \r

光由空氣進入水中,或由空氣進入玻璃中,就會產生一些折射的現象,那麼,就請你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光的折射事例呢 \r

27認識浮力 \r

思考:當我們躺在水面上像帆船一樣漂浮著,我們都知道是水的浮力在支撐我們。但你可知道怎樣測量浮力嗎? \r

材料:1個彈簧秤、1把鎖、1個裝水的玻璃杯 \r

操作: \r

1. 先把鎖掛在彈簧秤下,記錄彈簧秤的刻度。 \r

2. 然後將彈簧秤掛的鎖放入水中,記錄此時彈簧秤的刻度。 \r

3. 比較兩次記錄下的刻度,思考為什麼會不同。 \r

講解: \r

1. 鎖浸在水中,會受到水對它的向上的支持力,即浮力。 \r

2. 兩次記錄的差值就是水對小銅鎖的浮力。 \r

創造: \r

用彈簧秤再稱別的物體(比如小木塊,橡皮頭等),觀察不同的物體的浮力大小。 \r

28冰塊融化後會怎樣 \r

思考:在一個杯子中放一個冰塊,然後倒滿水。當冰融化後,杯內的水會溢出來嗎? \r

材料: 1塊冰塊、2個杯子、水 \r

操作: \r

1.在托盤上放置一個空杯子,在空杯子中放入一塊冰。 \r

2.往杯中倒滿水,使冰塊的一大部分會高出水面。 \r

3.等待冰塊融化。觀察融化後,水會不會溢出 杯子。 \r

講解: \r

水結冰時體積會增大百分之九,因此質量變輕,自然會浮在水面上。當冰塊融化時,它失去的是增加的那百分之九的體積,因此,水不會溢出。 \r

其實冰塊在水面以下的那部分,就是整個冰塊的水的體積。 \r

29自動旋轉的奧秘 \r

思考:裝滿水的紙盒為什麼會轉動? \r

材料:空的牛奶紙盒、釘子、60釐米長的繩子、水槽、水 \r

操作: \r

1、用釘子在空牛奶盒上扎五個孔 \r

2、一個孔在紙盒頂部的中間,另外四個孔在紙盒四個側面的左下角 \r

3、將一根大約60釐米長的繩子系在頂部的孔上 \r

4、將紙盒放在盤子上,打開紙盒口,快速地將紙盒灌滿水 \r

5、用手提起紙盒頂部的繩子,紙盒順時針旋轉 \r

講解:水流產生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力,紙盒的四個角均受到這個推力。由於這個力作用在每個側面的左下角,所以紙盒按順時針方向旋轉 \r

創造: \r

1、如果在每個側面的中心扎孔,紙盒會怎樣旋轉 \r

2、如果孔位於每個側面的右下角的話,紙盒將向哪個方向旋轉 \r

30小船與船漿 \r

思考:看過划船嗎?親自動手劃過船?知道船在水上為什麼會向前移動嗎? \r

材料:剪刀1把、紙板1塊、橡皮筋1條、臉盆及水1盆 \r

流程: \r

1. 剪下長約12釐米×8釐米的硬紙板 \r

2. 一端剪成尖形為船頭,另一端中央剪下約5釐米的缺口為船尾 \r

3. 剪一塊約3釐米×5釐米的紙板坐船漿 \r

4. 用橡皮筋套在船尾處,並將船漿綁好 \r

5. 將紙板槳逆時針轉緊橡皮筋,小船向前移動 \r

6. 若把紙板槳順時針轉緊橡皮筋,小船向後移動 \r

說明: \r

1、橡皮筋扭轉的方向不同,船行駛的方向也正好相反。 \r

2、紙船運動的力量,是來自橡皮筋扭轉的能量。 \r

延伸: \r

仔細觀察划船的動作,它造成的水流方向和船行方向有什麼關係呢? \r

31水的壓力 \r

思考:你們知道水壓的大小是由什麼決定嗎? \r

材料:1個裝牛奶的矩形豎直紙盒、1卷膠帶、1個釘子、水若干、平盤 \r

操作: \r

1. 放好牛奶盒,用釘子在任意一個側面戳三個孔。三個孔的位置分別是底部、居中和上部。 \r

2. 用膠帶把三個孔封住。 \r

3. 將紙盒中加滿水。 \r

4. 將平盤放在有孔的側面的下方,將膠布撕開。觀察三個孔的噴水有什麼不同。 \r

講解: \r

1. 實驗發現,從底部流出的水噴射得最遠,其次是中部的水,噴得最近的是從頂部噴出的水。 \r

2. 水的壓力由深度決定,水越深,壓力就越大;水越潛,壓力就越小。 \r

創造: \r

如果你會游泳,你可以在水中感受水的壓力。使頭位於水深不同的位置,你會感受到耳朵受到的壓力是不同的。\r

32帕斯卡桶裂 \r

思考:塑料瓶側壁劃上幾條刀痕後再裝滿水,水為什麼水不會從刀痕處流出來? \r

材料:塑料瓶一個、刀子一把、橡皮筋一根、漏斗一個、吸管、橡皮泥 \r

操作: \r

1、拿一塑料瓶,在其側壁用刀子平行於側壁劃幾條刀痕(要將側壁劃透),再用橡皮筋將這個塑料瓶在刀痕處攔腰箍緊.在塑料瓶蓋上穿入一段吸管,用橡皮泥密封. \r

2、取一漏斗與吸管相接 \r

3、手持漏斗與瓶口相對齊,然後往漏斗內注水,使塑料瓶和漏斗裝滿水為止,此時塑料瓶的刀痕處不出水.將漏斗舉高,就可見刀痕處有水流出來. \r

講解:一個容器裡的液體,對容器底部(或側壁)產生的壓力,可以遠大於液體自身的重量 \r

注意:使用刀子危險請家長幫助 \r

33筆帽潛水員 \r

思考:潛水艇為什麼能潛入水下,又能回到水面呢?我們來做一個“潛水員”的玩具吧! \r

材料:塑料筆帽1個、橡皮泥1塊、水1杯、礦泉水瓶1個 \r

操作: \r

1 將橡皮泥粘到筆帽底部。(筆帽一定不要有洞) \r

2 在水瓶中完全灌滿水,把筆帽放進瓶子,擰緊瓶蓋。 \r

3 用力擠壓瓶子,觀察筆帽沉下瓶底。 \r

4 鬆開手,筆帽又回到瓶子頂部。 \r

講解: \r

1 筆帽裡的空氣使它漂浮。 \r

2 水壓進筆帽,筆帽很重並下沉。 \r

3 水流出筆帽,筆帽變輕並上升。 \r

創造:你能製作一個不同的潛水玩具嗎? \r

34衝不走的乒乓球 \r

思考:為什麼水不能把乒乓球沖走? \r

材料:乒乓球一個、臉盆一個 \r

操作: \r

1、拿一個大洗臉盆,放在自來水龍頭底下,打開水龍頭,先放進半盆水 \r

2、然後取一個乒乓球放在水流落點處,只見乒乓球被牢牢“禁閉”在水流裡,好像被吸住了,無論你把水開得多大,都不會把它“趕出來”。 \r

講解:貼近乒乓球的水流速度大,壓強小;外層的水流速小,壓強大,而且四周的壓力基本相等,所以它只能在水裡不斷翻滾,卻永遠無法逃脫,除非關閉水龍頭。 \r

創造:將乒乓球換成其它材料製成的球,會有什麼現象出現 \r

35水中懸蛋 \r

思考:想一想能用什麼辦法使雞蛋在水中不漂起又不沉下,而是懸浮在水中? \r

材料:玻璃杯兩個、水、食鹽、藍墨水、筷子、雞蛋 \r

操作: \r

1. 在玻璃杯裡放三分之一的水、加上食鹽,直至不能溶化為止。 \r

2. 再用一隻杯子盛滿清水,滴入一兩滴藍墨水,把水染藍。 \r

3. 取一根筷子,沿著筷子,小心地把杯中的藍色水慢慢倒入玻璃杯中。 \r

4. 玻璃杯裡下部為無色的濃鹽水,上部是藍色的淡水。 \r

5. 動作輕而慢地把一隻雞蛋放入水裡,它沉入藍水,卻浮在無色的鹽水上,懸停在兩層水的分界處。 \r

講解: \r

生雞蛋的相對密度(比重)比水大,所以會下沉。鹽水的相對密度比雞蛋大,雞蛋就會上升。 \r

創造: \r

你能換其它溶液來做這個實驗嗎? \r

36火山爆發 \r

思考:你知道嗎?一種水會飄在另一種水的上邊,自己動手製作一個水下的“火山”噴發,來觀察這個現象吧 \r

材料:玻璃缸或盆1個,冷熱水若干、墨水少量、帶蓋的小瓶1個 \r

操作: \r

1 在玻璃缸中倒入3/4的冷水。 \r

2 把小瓶中裝滿熱水,加入幾滴墨水,擰緊瓶蓋,並搖晃均勻。 \r

3 把小瓶放在缸底並擰開蓋子。 \r

4 觀察墨水噴向水面:熱的染色水在冷水的上面形成了一層。 \r

5 冷卻後觀察,染色水就會與冷水混合。 \r

講解: \r

1、 瓶子裡的熱水比較輕 \r

2、 熱水的密度小於冷水 \r

37水球的泳姿 \r

思考:水球在冷水裡和熱水裡的沉浮一樣嗎? \r

材料:透明玻璃杯2個、小氣球1個、冷水、熱水各半杯 \r

操作: \r

1、 將小氣球灌上水,在氣球口上用細繩繫緊 \r

2、 把水球放在冷水杯子裡,水球浮在冷水裡 \r

3、 把水球放在熱水杯子裡,水球沉在水底 \r

講解:冷水和熱水的密度不同,冷水的相對密度比熱水的密度大,所以水球在熱水中會下沉,在冷水裡會浮起來 \r

創造:冷水和熱水的密度有大小之別,你能用其他試驗來證明它嗎? \r

38燒不壞的手絹 \r

思考:燃燒後的手絹為什麼沒被燒壞 \r

材料:手絹、玻璃杯、鐵絲、酒精、火柴、水 \r

操作: \r

1、將兩份酒精和一份水兌在一起,將手絹放到兌了水的酒精裡浸溼 \r

2、將手絹從杯子裡取出,稍微擰一下水,然後將手絹掛在鐵絲上 \r

3、用火柴將手絹點燃,燃燒後的手絹完好無損 \r

講解: \r

1、玻璃杯裡盛著兩份酒精和一份水,酒精的燃點很低,手絹很快地燃燒了 \r

2、酒精很容易從手絹中揮發出來燒掉,一部分水仍然留在手絹上,保護著手絹。 \r

3、在酒精燃燒的過程中,有一部分水變成蒸氣揮發了,這些揮發的水汽帶走了花布上的一部分熱量,從而降低了手絹的溫度,手絹不會被燒著。 \r

39燒不斷的棉線 \r

思考:為什麼棉線燒不斷? \r

材料:棉線一根、清水一杯、食鹽、筷子、火柴 \r

操作: \r

1、在一杯清水中不斷加入食鹽,並用筷子不停地攪拌,直到食鹽不再溶解為止。 \r

2、將一根棉線放入配製好的濃鹽水裡浸泡一下,拿出來放在桌上晾乾。 \r

3、將晾乾後的棉線用手提起,點燃一根火柴去燒棉線。 \r

4、棉線從下端一直燃燒到上端,但燒過後的線灰仍象一根線一樣沒有被燒斷。 \r

講解:鹽是不能燃燒的,浸過濃鹽水的棉線在燃燒時,裡面的棉線已被燒盡了,可是包在棉線外面的一層鹽殼卻保留了下來。所以,我們看到的是燒不斷的棉線。 \r

40糖的燃燒 \r

思考:小朋友,糖可以燃燒嗎?什麼條件下糖才可以燃燒? \r

材料:糖1—2塊、火柴1盒、菸灰少許、盤子1個 \r

操作: \r

1 將方糖放在盤子上,用火柴點燃,觀察糖是否燃燒 \r

2 在糖上放煙灰少許用火柴點燃,觀察糖是否燃燒 \r

講解: \r

1 糖直接遇到火,是不容易燃燒的。 \r

2 糖上放少許菸灰,利用菸灰燃燒溫度較高,達到燃點,糖就可以燃燒起來。 \r

創造:知道用什麼方法使燃燒的火苗熄滅?試著製造個滅火器。 \r

41水制放大鏡 \r

思考:水也能當放大鏡,你知道嗎? \r

材料:水、保鮮膜、大碗1個、彩色珠子 \r

操作: \r

1. 把彩色珠子放入碗中,用保鮮膜封住碗。 \r

2. 用手輕輕把碗口上面的保鮮膜向下按一些,使保鮮膜成倒錐形。 \r

3. 將水倒在保鮮膜上, 通過水看碗中的物體,觀察彩色珠子與平時有什麼不同。 \r

講解:碗裡的物品看起來大了不少,這是因為保鮮膜上的水形似凸透鏡,而通過凸透鏡看到的物體往往會大於原有形態。 \r

42變色的碘 \r

思考:碘酒的顏色遇到燃燒的火柴時,會有變化嗎? \r

材料:帶蓋的玻璃瓶1個、碘酒1瓶、火柴1盒、水少許 \r

步驟: \r

1 玻璃瓶中倒入30毫升左右的水。 \r

2 在水中加入二、三滴的碘酒,觀察顏色。 \r

3 同時使用2—3根火柴,點燃後立即放入瓶中燃燒,並用瓶蓋蓋住瓶口。 \r

4 搖晃瓶子,觀察顏色的變化。 \r

講解: \r

1、液的顏色是棕色的。 \r

2、火柴的煙霧可以使碘變成無色的碘離子,所以瓶子中的碘酒溶液會變成無色透明的水溶液 \r

創造:火柴中含有一些易燃物質,當你點燃火柴時,除了火光,是否聞到異味呢?會帶來什麼樣的汙染呢?\r

43湯匙變磁鐵 \r

思考:你知道金屬湯勺為什麼變成了磁鐵? \r

材料:金屬湯匙、磁鐵、鐵釘、曲別針 \r

操作: \r

1、用金屬湯勺去吸鐵釘、曲別針 \r

2、準備一支金屬湯匙,手裡拿一塊磁鐵慢慢地在湯匙上來回摩擦。 \r

3、湯勺將鐵釘、曲別針吸起來了 \r

4、將湯匙在桌子上一敲,湯匙的磁力又消失了 \r

講解: \r

構成湯匙的金屬物質可以被看成是一個個的小磁鐵,但由於它們的磁場方向不同,作用被相互抵消,整個湯匙也就沒有了磁性。而如果用一塊真正磁鐵的磁力將湯匙內部的小磁鐵的磁場強行排列成同一方向,湯匙就會表現出磁力。將湯匙在桌子上一敲,其內部小磁鐵的排列又被破壞掉,湯匙的磁力也就消失了。 \r

創造:你還能把什麼物品磁化,用來磁化的物品應該是什麼物質製作的? \r

44會自動倒下的一摞硬幣 \r

思考:橫放在桌上的一疊硬幣為什麼會自動倒下呢? \r

材料:十枚硬幣、磁鐵 \r

操作: \r

1. 將十枚硬幣疊成整齊的圓柱形橫放在桌面上 \r

2. 拿磁鐵在硬幣的上方2—3釐米高的地方接近桌面上這疊橫放的硬幣 \r

3. 橫放在桌面上的硬幣自動倒下 \r

講解: \r

由於這疊硬幣在磁場的作用下發生了變化,使其中每枚硬幣的上端都分別磁化,由於同性相斥,加上硬幣之間緊貼在一起,在磁性斥力作用下,這疊橫放在桌面上的硬幣就會自動倒下 \r

創造: \r

你能用磁鐵作一些其它此行小實驗嗎? \r

45大力士——紙\r

思考:你能想象一張紙能夠舉起一本書嗎?你知道怎樣才能做到嗎? \r

材料:紙、膠帶、1本書 \r

操作: \r

1. 把紙放在兩本並排分開放的書上,使紙的中間部分懸空。把一本書放在紙的懸空處。 \r

2. 把紙捲成一個紙卷,用膠帶粘好紙的邊緣處。 \r

3. 把紙卷立起來,並在上面放一本書。 \r

4. 思考兩種方法的不同之處。 \r

講解: \r

1. 一張紙能承受多大的壓力,主要取決於紙張受力時的彎矩。彎矩即紙張的受力點和受反作用力的點之間的距離。彎矩越大,紙張承受的力越大,反之越小。 \r

2. 直接把重物放在紙上,則紙的受力點和受反作用力點幾乎在同一位置上。因此彎矩小,所承受的力就小。 \r

3. 把重物放在豎直的紙捲上,紙的彎矩較大,因此承受的力較多。 \r

創造: \r

想一想,把紙還可以折成哪些形狀,以便承擔壓力。 \r

46不同的承載量 \r

思考:為什麼卡紙變形後,它的承載量會不同 \r

材料:紙卡1張(30×20cm)、相同高的紙盒兩個、硬幣若干枚 \r

操作: \r

1、 一張卡紙懸空平放在相同高度的紙盒上,紙上只能放兩枚硬幣。 \r

2、 把紙卡折成波浪形狀,架在相同高的紙盒上,波浪形狀的卡紙上能放多枚硬幣。 \r

講解: \r

波浪的卡紙比平整的卡紙承載的硬幣個數多。 \r

創造: \r

怎樣變化卡紙,使卡紙上放的硬幣更多? \r

47神奇墨水 \r

思考:空無一字的白紙,只要用火烤一下,字形圖案就會顯現出來,你會製作這種隱形墨水嗎? \r

材料:毛筆1支、打火機1個、糖水1杯、白紙1張 \r

操作: \r

1. 用毛筆蘸糖水在紙上寫字或畫圖 \r

2. 晾乾後,看字形、圖案如何 \r

3. 用打火機稍為烤一烤,觀察有什麼變化 \r

講解: \r

1. 幹後,字形、圖案會消失。 \r

2. 火烤之後,字形、圖案會因糖分脫水,而呈現淺褐色。 \r

創造:試試除了糖水,還有哪些液體可以做隱形墨水。 \r

48蛋殼的堅固與脆弱 \r

思考:你認為蛋殼是堅固的還是脆弱的,它在什麼時候容易破碎,什麼時候不容易破碎? \r

材料:杯子(與半個蛋殼直徑大小相同杯口的杯子)、半個蛋殼2個、細鐵棒一根 \r

操作: \r

1、蛋殼開口向下扣在杯子口上 \r

2、拿一根細鐵棒離蛋殼10多釐米的高度豎直向下自由落到蛋殼上,蛋殼沒被砸破 \r

3、蛋殼開口向上放在杯子口上 \r

4、拿一根細鐵棒離蛋殼10多釐米的高度豎直向下自由落到蛋殼上,蛋殼被砸破 \r

講解: \r

1、鐵棒創擊蛋殼凹處,力量都由創擊點承受,容易創破。鐵棒創擊蛋殼凸處,力量分散,不容易創破。 \r

2、一樣的材質,一樣的創擊力量,角度不同,效果就完全不一樣 \r

49空中跳動的乒乓球 \r

思考:吹風機朝上方,對著乒乓球吹風,你認為乒乓球會被吹走嗎? \r

材料:乒乓球1個、吹風機1把 \r

流程: \r

1、用一隻手握住吹風機,另一隻手將球放在吹風機的上方。 \r

2、開動冷風或熱風吹動乒乓球。 \r

說明: \r

1、吹風機朝上對著乒乓球吹,由於力的平衡作用,乒乓球不會被吹走,而是浮在空中跳動。 \r

2、冷風或熱風吹動乒乓球,效果都是一樣的。 \r

延伸: \r

如果換成水流,代替氣流,乒乓球會怎樣呢? \r

50誰的力量大 \r

思考:燕尾夾和鎖頭哪一個重呢?兩者之間栓一條線繩轉轉看,誰的“力量”大呢? \r

材料:線繩1根、圓珠筆桿1支、金屬小扳手(比夾子重的金屬物品)1個、夾子1個 \r

操作: \r

1、在圓珠筆桿中,穿一條約五十釐米長的線繩,線的一端拴上一個夾子,另一端則繫上一個比夾子重的金屬小扳手。 \r

2、雙手手心相對夾住垂直的筆桿,金屬小扳手一端在下。 \r

3、緩緩搓動筆桿,讓夾子作圓周運動,漸漸加速旋轉,看看有什麼現象。 \r

講解: \r

1、小扳手是比夾子來的重。 \r

2、當轉速加快時,會產生更大的離心力,而把金屬小扳手往上提升。 \r

創造: \r

物體除了輕重差別外,若加上不同的速度,就會產生不同的動量。比一比看,你走路時和騎車時,雨點打在臉上,又什麼不同的感覺。 \r

51再現指紋 \r

思考:用手指肚在紙上用力按一下,看一看紙上什麼痕跡也沒有留下,怎樣才能看見你留下的指紋? \r

材料:碘酒、剪好的易拉罐小盒、蠟燭、白紙、火柴 \r

操作: \r

1、在白紙上印上指紋。 \r

2、看一看白紙上並沒有指紋的印跡。 \r

3、用少量碘酒放進鐵盒裡。 \r

4、點燃蠟燭,使碘酒在蠟燭上方加熱(一直加熱到碘酒變幹,有紫紅色蒸氣放出時),將印有指紋一面的白紙對著蒸氣。 \r

5、過一會兒,紙上就顯現出淺色的指紋。 \r

講解: \r

1、紙上為什麼會顯出指紋來呢?原來,人的皮膚表面總有些油脂,對皮膚起保護作用,皮膚表面的指紋是凸凹不平的,低的地方油脂多一些,高的地方油脂就少些,手指肚按到紙上,油脂就被紙吸收,油脂在紙上分佈也同樣是不均勻的,但和指紋上油脂分佈情況相同。 \r

2、碘酒受熱時會變成氣體,氣體受冷時又會直接變成固體,它在油脂裡極易溶解,於是紙上就出現顏色深淺不一的指紋。 \r

52燭火熄滅了 \r

思考:蠟燭除了用口吹熄外,還可以用什麼其他的方法呢? \r

材料:蠟燭1支、小蘇打若干、食用醋少許、火柴1盒、碗1個 \r

流程: \r

1 將點燃的蠟燭在碗的中央滴上幾滴蠟油,將蠟燭固定在碗中 \r

2 將蘇打粉放在蠟燭的四周,倒一些食用醋於碗中 \r

3 蠟燭熄滅了 \r

說明: \r

1、食用醋加上小蘇打時,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 \r

2、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後,燭火會熄滅。 \r

延伸: \r

想一想,燭火熄滅要有什麼條件?你知道還有哪幾種是熄滅蠟燭的方法嗎? \r

53空中點燭 \r

思考:火柴在蠟燭的上空點燃,蠟燭為什麼會燃燒呢? \r

材料:蠟燭、火柴 \r

操作: \r

1、點燃一支蠟燭 \r

2、燃燒一會兒的蠟燭頂端燒成了杯狀 \r

2、將點燃的蠟燭吹滅 \r

3、吹滅後的蠟燭冒出了青煙 \r

4、用火柴點燃剛剛熄滅的蠟燭冒出的青煙時,蠟燭會立刻復燃 \r

講解: \r

點著蠟燭後,可看到蠟燭頂端的蠟慢慢熔化,頂端明顯地燒成了杯狀,在“杯”中盛著熔成液狀的燭油。然後,燭油沿著燭芯爬升上去,在燭芯上端達到燃點而燒起來,在燃燒產生的熱量的作用下,燭油會汽化成“青煙”。顯然,“青煙”就是蠟的氣體狀態。 \r

創造:你知道水的氣體狀態是什麼?你能用什麼辦法制造水蒸氣?


熙雅


最好的早教活動

首先要提到的是,孩子成長中的第一任老師,也就父母的教育至關重要,哈佛兒童發展中心在其最新的早起大腦研究綜述中明確指出,每天與寶寶來回往復的互動,寶寶會對照家長的咿咿呀呀、以及所展現出的表情和手勢會很敏感,會開始模仿,而成人對孩子的表現積極的回應,這對於塑造寶寶大腦結構的所有體驗中是最重要的。所以對於寶寶早期教育來說,父母擔任最重要的角色,平時可以按照以下幾條進行合理的教育。

1 和寶寶聊聊天

聽起來是很簡單,但是有些父母覺得和嬰兒聊天是在自言自語,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寶寶是可以通過家長的語氣、聲調來感知的,小寶寶都是模仿大人的行為,所以和寶寶互動時,家長要用親暱的表情和語調,也要笑出來,如果母乳餵養的時候,寶寶吃奶時,注意和寶寶的眼神注視,這個時候是增進親子關係最佳的時機。多花點時間和寶寶說說話,告訴寶寶你今天的計劃,或者你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剛開始的時候寶寶可能沒什麼反應,但是寶寶是在安靜的聆聽,在學習。

2 散散步

出門去散步不僅能讓寶寶呼吸新鮮的空氣,還能讓寶寶接觸大自然,增強免疫力,擴大視野。平時可以用前置的嬰兒揹帶,和寶寶最近的接觸,更容易展開對話。遇到什麼就跟寶寶聊什麼,日常聊天儘量生活化。

3唱唱歌

平時可以給寶寶唱唱歌,或者是深情款款,亦或是表情可愛,不要擔心唱的不好聽,唱出來就好了,偶爾的忘詞和跑調,寶寶也不會表現出嫌棄,相反寶寶會馬上變成你的粉絲,更加的喜歡和你在一起。

4模仿

最開始可以對著寶寶伸舌頭,慢慢的你會驚喜的發現,寶寶會模仿你,接下來家長可以根據寶寶的月齡,試著做一些動作,比如翻身、拿捏等,或者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不久你就會發現,好多的行為寶寶真的都學會了。

5按摩

按摩是你和寶寶保持身體接觸的好方法,幾乎每個做過按摩的人,都會覺得做完之後很放鬆,不過除了放鬆,按摩也是小寶寶感受世界最重要的一部分,此外,給寶寶按摩也是一種真正能增強關係的體驗,可以買一本於按摩方法的書籍來學習。

6閱讀

可以和寶寶一起看看繪本,講講故事,和寶寶一起閱讀的過程,就是為了寶寶學習和娛樂量身定做的,在這個過程中寶寶和你近距離接觸,能聽到你的聲音,也能看到圖片和顏色,有助於寶寶語言和情感的發育。

PS:我們都希望自己給寶寶最好的,但是也要避免過度刺激,也就是說,不建議日程中安排過多的唱、讀、散步、和交談,實際上每天生活中的簡單活動(比如換尿片、餵奶、洗澡、換衣服),已經給予寶寶很多激動同時又富有意義的場景、聲音、氣味。所有這些新鮮有愛的事情累計起來就已經很多了,所以,記得讓自己和寶寶都適當的休息一下,寶寶也需要時間來消化複習這些事情。


兒科醫生鮑秀蘭


不上早教班,孩子也能在家做早教。

一、多和孩子聊天

孩子那麼小,我和他說他也聽不懂。千萬不要這樣想。小柚子六個月了,這半年來,我每天堅持和他說話聊天,聊天氣,聊房間裡放置的東西,說話時要溫柔,要看著他的眼睛。

二、做操

每天固定的時間我都會給他做一遍操,“請小朋友們到操場集合,好,立正,第一節,伸展運動、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第二節踢腿運動”等等,動動手、動動腳,揉揉肚,他很享受。

三、和他一起看書讀故事

我買了好多兒童故事書,和他一起平躺在床上,聲情並茂地給他讀故事,慢慢的,我一拿書他就嘴裡哼哼,好像和我一起讀一樣。

四、和他一起玩玩具

他還小,會玩的玩具不多,最近他迷上了撕紙,我就和他一起撕。

五、照鏡子

這是他最愛玩的遊戲。我抱著他照鏡子,我會做鬼臉,也會旋轉鏡子讓他發現不同的方向。

無論什麼樣的早教,家鄉的參與和陪伴最重要,不能一邊帶孩子一邊刷手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