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暴跌,抄底的邏輯

之前的文章裡面說過,面對2月開盤的暴跌,不管5%還是跌停,買就是了。在這週一的低開後,連續5天都在向上反彈,開盤買入的資金固然賺了一些,但是當時的情緒下,敢於重倉抄底的資金有多少。

現在還在談抄底是不是有些晚了?看一組數據就知道。A股週一中位數跌幅是10%,本週中位數跌幅是6.3%,只反彈了3.7%。滬深300指數週一跌了7.9%,本週跌了2.6%;科創板週一跌了12.4%,本週居然漲了10.4%,5.35%和22.8%的反彈力度遠遠跑贏大盤平均水平。說明大資金在抄底指數,小資金在炒作概念。之外沒有資金關照的股票還是底部掙扎,這部分中優秀的還是有底可抄。何況現在對於疫情數據還是很敏感,一有反覆炒作的隨時跑路,之前抄底的可能在山腰上。

我的抄底邏輯是不買短期業績受刺激、資金炒作的,而關注受影響的優秀但是還沒有被認可的公司。第一個抄底的節點就算沒趕上,但後面還有機會。

抄底我關注3個點,第一個是最硬的邏輯,公司本身足夠優秀。有優秀的管理體系和足夠的儲備來扛過這段時間,可以從最近的動態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凡是對於疫情有捐助的可以看看。我分為三個層次,一是直接捐公司產品的,可以緩解庫存,宣傳產品,讓員工動起來,展示在危機下公司的調度能力;二是真金白銀捐的,可以確認公司的現金流;三是捐防疫物資的,說明公司有災備意識,或者渠道能力強。公司優秀的最多影響1年或1個季度的業績,而差的可能直接面臨破產倒閉。

第二個邏輯是關於需求的,公司的產品,需求可以延期,但不能被取消。以電影行業為例,賺的是春節檔期的高價票房,錯過了人們全家看電影的需求下降,票價也賣不了那麼高。而旅遊出行稍微好一點,春節的需求延期到暑假,只要不是主打季節性消費,容量足夠,那疫情過了還是旺季。像裝修行業,不管是疫情還是經濟下行,房子買了總是要裝的,只會遲到,不會缺席。當然後面還有需求增加、消費升級的,像健康相關的保險、健身、健康家電等,但這不屬於抄底邏輯了。

第三個邏輯是存貨,公司的存貨暫時賣不掉,不能大幅貶值。服裝行業,當季主打產品正價賣,隨著時間推移打折賣,賣不掉計提存貨減值,顯然是不利的。而黃金、高端白酒,暫時賣不掉,也不見得存貨會掉價。

今天是春節的最後一天,祝大家元宵節快樂,鼠年開工順利,財源廣進!

面對暴跌,抄底的邏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