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哪個年齡階段開始流失鈣,該如何正確補鈣?

年年4620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對鈣做一個基本的瞭解。

鈣是人體中含量最多的一種礦物質,正常人體內含鈣量為850克-1200克,相當於我們體重的1.5%-2%,而人體中99%的鈣分佈在我們的骨骼和牙齒中,而剩下的1%的鈣則分佈在我們的軟組織、血漿及細胞外液的血管外間隙中,鈣在我們的人體內,參與我們整個的生命過程,從骨骼形成,肌肉收縮,心臟跳動,神經以及大腦的思維活動,直至我們人體的生長髮育等等,可以這樣講,我們生命的一切都離不開鈣。

首先我們來看看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們,這時正處於長身體的時期,此時他們對鈣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再加上繁重的課業和緊張的生活,所以家長們更要對孩子的身體,額外的關注些。如果他們缺乏鈣(和鎂),會變得急躁、易發牌氣、經常性倦怠、乏力、抽經、腰痠背痛、有生長痛並且容易感冒等等,那麼這個時候呢,家長們就應該考慮,孩子可能是缺鈣了。那麼,尤其是青春期的女孩子,在月經初潮來臨的前一年,血液中鈣的含量就會極大地降低,她們就會變得神經緊張、失眠和牙齒退化、痛經,甚至脾氣變得非常暴躁,根本無法與人相處。處於這個階段的女孩們,除了三餐要注重營養外,還要額外補充鈣、鎂、多種營養素和維生素D。

女性經期前後更需要補充充足的鈣。女性血液中鈣的含量與其卵巢的活動成正比:月經前一週,女性血液中的鈣會降低很多,她們也會變得精神緊張、易怒,還可能精神抑鬱。月經期間,血液中的鈣進一步降低,經常導致子宮壁痙攣。青春期女孩的這種症狀會特別嚴重,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規律地補充鈣,子宮壁痙攣將從月經來臨前一週開始一直持續到月經結束。

處於絕經期的女性,由於卵巢不再分泌雌性激素,將導致嚴重的缺鈣症狀的出現。處於這個階段的女性需要大量地補鈣,且必須確保所補充的鈣都被吸收進入了血液,防止其流失到腎臟中。如果能採取嚴密的補鈣措施並保證飲食各個方面都合理,那麼處於絕經期的女性一般不會出現易怒、潮熱、盜汗、腿腳抽筋和精神抑鬱等症狀。即使在月經停止之後,女性還經常會出現一個假性月經週期,每個月她們都會有一週的時間裡缺鈣的症狀表現得特別明顯。在這段時間,必須增加鈣的補充。

那麼孕婦是需要及時補充鈣質的,特別是懷孕中期和孕晚期,鈣質的需要量特別大。若未及時補充,孕婦會緊張、頭痛、腿部抽筋、失眠、容易蛀牙。鈣質不足使胎兒的骨骼及牙齒髮育不良,牙齒較慢長出、擠壓或彎曲,必須加以矯正,也會影響孩子的外貌。我們在正常情況下,每天需要800毫克的鈣。但是懷孕及授乳期間的婦女,每天需要2000毫克以上的鈣,若吸收的鈣質超出所需,多餘的鈣質將儲存在骨中,以備將來之需。不被吸收的鈣質將經大腸排出。因此只要其他礦物質能與鈣質平衡,懷孕及授乳期間鈣質稍過量,並不會造成鈣質異常積存,如關節炎、黏液囊炎等,是因為缺乏各種營養,而非飲食中攝取過量的鈣。而且我們中國是關節病大國,每年都有很多人因為關節的問題承受痛苦,關節問題其實就是我們身體缺乏鈣和蛋白質導致的。食物中的鈣僅有少量能進入血液中,必須先由胃酸加以溶解才能吸收。鈣質與脂肪形成皂質,溶解之後即可進入血液中。若懷孕之前營養不足,胃酸過少,則無法吸收鈣質。同樣,若婦女因為怕胖而吃得太少,或不吃脂肪,會因脂肪缺乏使鈣質隨糞便排出。所以孕婦如果不服用額外的營養劑,幾乎不可能獲得足夠的鈣。

我們從出生開始一直到80歲以後,這一生骨鈣量都是在變化的。從0歲一直到30歲這個階段,骨鈣量是逐步上升的,30歲人體的骨鈣量達到了,我們一生中的登峰。30歲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鈣量卻是緩慢下降的。所以儘可能在我們年輕的時候多補鈣,儘可能在30歲的時候,讓這個鈣的骨峰值越高越好,就可以延緩我們30以後骨鈣量的下降速度,讓這個下降速度儘可能的變緩;30歲以後呢,更要認真謹慎的補鈣,來維持每日的消耗,避免造成對骨質的傷害。所以說,無論是在我們的孩童時期,還是青少年,亦或是中年老年,我們都需要關注鈣的補充,補鈣是一個終生的工作。


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補鈣呢?是食補,還是藥補?營養保健品與藥品,有什麼區別呢?面對令郎滿目的補鈣產品,我們該何去何從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如何通過一日三餐的飲食,來攝取到鈣。首先,安全新鮮的牛奶及奶製品,是鈣很好的來源。另外一類含鈣豐富的食品是海產品。最後呢豆製品中,也還有豐富的鈣。所以,對於那些不喜歡喝牛奶,或者說對牛奶不消化的人來說,喝豆漿也是可以補鈣的。

當然,除了通過食物來獲取鈣,我們還可以選擇含鈣的膳食補充劑,來彌補飲食當中鈣攝取的不足。

聽到這裡,有的人就會說了,我已經開始補鈣了,我吃的是某某某牌子的鈣。市場上其實有很多的補鈣產品,比如說,什麼顏色的瓶子鈣呀,固體鈣呀,液體鈣呀,還有什麼螯合鈣,那麼面對這麼多補鈣的產品,我們該如何選擇呢?

首先我們選以碳酸鈣為主要成分的產品。

碳酸鈣是含鈣量最高的鈣,碳酸鈣的含鈣量是百分之四十。碳酸鈣本身是不溶於水的物質,它進到胃裡以後,跟我們的胃酸一反應,它很容易就變成可吸收的鈣。碳酸鈣的含鈣量高,它有什麼好處呢?也就是說,你在同樣一個體積的情況下,碳酸鈣的製劑補鈣量是最高的,你如果用其他形式的鈣,同樣的體積,你補充的鈣的量就小,你如果想補同樣的鈣的量,那麼你吃的那個東西的體積就得大,它才能給你足夠的鈣。這是關於其它形式的鈣。有一種叫做螯合的鈣,不知道大家聽沒聽過,螯合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要用一個其他的東西,把它包在裡面,這就叫螯合,把鈣包在裡面。為什麼要把鈣包在裡面呢?因為我把它包在裡面以後,它更容易進入到細胞內,但是我們觀察這種螯合製劑的鈣呢,它有一個情況存在,就是螯合的這個鈣,確實它更容易進入細胞內,但是進入細胞內以後,它得把這個螯合打開,把鈣釋放出來,才能夠被這個細胞利用,但是它在細胞裡裡面打開螯合是個問題,所以我們觀察到螯合鈣製劑,它進入細胞內確實比較容易,但是它同時容易從另一邊就流出細胞了,所以你這個細胞有沒有用到這個鈣,這是一個難點。

第二點,我們一定注意,它配方中,還要看看,鈣質補充劑中,是否同時含有鎂,因為鎂可以算得上是鈣的難兄難弟,通常都是並肩工作的,而且鈣和鎂的最佳配比是2:1,這兩者按照一定的比例同時補充,吸收的效果才最好。

第三,最好同時含有維生素D,因為維生素D能使鈣質和磷質有效地被利用。


第四,鈣質補充劑,最好是隨餐服用,而且最好是每天可以分次服用。


第五,晚間也需要補充鈣質,既有助於補鈣,也有助於睡眠。



李遠東呀


補鈣的問題並不在於必須要從鈣質開始流失時才開始補鈣,而應該一直重視鈣質的攝入,儘可能的提高人體鈣含量峰值,這樣到老年鈣開始大幅度流失時,就更不容易骨質疏鬆。

人體鈣含量先攀升後下降

無論男性還是女性,人體的鈣含量都呈現先攀升後下降的過程。如圖所示,

女性一般在35歲時,達到鈣含量的峰值,並持續一段時間。而女性一旦停經,隨著雌激素水平大幅降低,骨質便開始迅速流失。

男性則由於沒有停經的情況,所以鈣質流失會更加緩慢平和一些。

正確補鈣的最優選擇——喝牛奶(均衡膳食),次優選擇——鈣片

鈣是人體骨骼合成的重要基礎元素,人體的鈣質99%集中在骨骼和牙齒中。今天相信已經不用再反覆強調補鈣的重要性。但是需要提醒的是,

對於人體而言,所有營養元素的最佳攝取渠道,都是來自於食物。對於鈣而言,最佳的選擇就是喝牛奶。

每100克牛奶含鈣120毫克左右,儘管確實有其他食物如蝦米皮、海藻、芝麻含鈣量比牛奶更高,但是牛奶相比較而言有幾大優勢:一是易於吸收。牛奶基本都是脂溶性鈣為主,非常易於人體吸收,牛奶中的鈣吸收率能達到32%。二是牛奶其他有益成分促進鈣質吸收。如牛奶中含有αs2-酪蛋白和β-酪蛋白的肽成分,能夠促進鈣離子有效吸收。第三點,就是牛奶非常便於飲用。街邊的便利店、超市等地方都可以買到盒裝奶,而且可以在各種場合飲用。

但是由於很多中國人有乳糖不耐症,飲用牛奶會發生腹瀉的情況。這種情況下替代選擇是飲用無乳糖低乳糖牛奶,或者食用酸奶。不過酸奶中糖含量較高,需要注意。

在無法有效做到均衡全面飲食,或者人體鈣含量確實較低的情況下,那麼補充鈣的次優選擇,就是服用膳食補充劑——鈣片。

鈣片的補充範圍在每天1000毫克到1500毫克。人體對鈣的吸收有很好的調節能力,多攝入的鈣會被人體代謝排出,鈣對人體沒有太大危害。

再次強調一下,對於人體而言,補充鈣以及其他營養物質的最佳選擇,都是均衡全面的飲食,什麼都吃,葷素蛋奶,蔬菜水果乾果,沒有飲食上的偏食,這才對我們最好。

補充鈣質的幾點誤區

1.光補鈣,不補維生素D。人體鈣質的吸收過程,需要維生素D的參與。而維生素D可以被人體在接收陽光照射的基礎上自然合成。而今天很多女性出於愛美的心理,往往避免陽光直曬,這會妨礙人體合成內源性維生素D,就會影響鈣的吸收。所以對於注意防曬的女性而言,要麼多曬曬太陽,要麼選擇補充一些維生素D。

2.等到鈣流失時才補鈣。正如開篇所說,人體的鈣質是隨著年齡增長先達到一個高點,之後才緩慢下降的。所以對於所有人而言,最佳的補鈣策略是應該儘可能提高自己的鈣含量峰值。也就是說應該始終重視鈣質攝入,而不是等到缺鈣時才補鈣。

3.光補鈣不運動。運動對於人體最大的意義在於,它會給骨骼一個負荷,會有效激發鈣的固化沉積過程。經常鍛鍊的人,鈣含量普遍高於缺乏運動的人。

4.不良生活習慣,抽菸喝酒喝碳酸飲料。抽菸的害處很多,菸草中的尼古丁影響鈣的吸收,菸鹼抑制成骨細胞發育。而喝酒會影響肝功能,阻礙維生素D的活化,從而影響鈣質的吸收。碳酸飲料會顯著影響骨質流失,對孩子影響尤其大。2011年,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經常飲用碳酸飲料的兒童,其骨折發生率是同齡人的三倍。

總結

要想有效補鈣,只有科學認識人體,做到均衡全面營養,多運動,適當曬太陽,戒菸酒少喝碳酸飲料,必要時服用鈣片。做到這些,想不健康都難。


九度十二分


為什麼要補鈣?

女性由於先天體質的原因,比起男性來說,更容易患上骨質酥鬆,到了老年的時候,因為摔倒這樣的常見原因,導致女性髖部骨折的風險遠遠高於男性。

髖部骨折有多危險?

比多數癌症還可怕,對於老年婦女來說,哪怕是患上乳腺癌,一年生存率超過九成,五年生存率超過七成,但如果摔一跤,導致髖部骨折,髖部骨折患者一年生存率低到讓人髮指的兩成!因此,在老年醫學領域中,導致寬部骨折的一跤也被稱為人生最後一跤。


當然男性患者如果發生了髖部骨折,結果也一樣,但同齡老年男性普通摔跤,把自己髖部搞骨折了的風險比女性小一半,原因很簡單,男性的骨骼密度平均比女性大,抵抗骨折的能力強於女性。當然,男性比女性更愛作死,同時當前廣場舞盛行,我還真不敢隨便說,現在中國大爺的骨骼密度一定比大媽強。


國外研究者甚至直接用老年女性的骨密度和身體平衡度,作為預測壽命的指標,相當好用。正是鑑於這些研究,呼籲女性補鈣的健康建議才成為主流。甚至成為衛生部門推廣的文件。

食物,運動,補充維生素D3,比補鈣好,雖然鈣片一般含維生素D3,但不夠多。

在補鈣這事上,對於女性來說,應該貫穿終身。男性受到雄激素的作用,骨骼強度總的來說就是強於女性的,而女性則必須通過後天的補充以及鍛鍊身體,在自己35歲前,儘可能增強骨骼,因為35歲就是一個分界線,鈣質流失開始加速,但此前儲備得多,同時加上注意補充和鍛鍊,就能極大的減緩流失的速度。

但單純的補鈣片這種方式,越來越淡出醫學建議的主流意見,倡導從食物中補鈣,比如奶製品等鈣含量高的食物。而補鈣的量,則不同國家的推薦不同,比如有些國家這樣推薦:

50歲及以下女性每天1000毫克(mg)

50歲以上女性每天攝入1,200毫克

但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系主任沃爾特威利特博士認為,這個推薦太離譜。

世界衛生組織的推薦則是500毫克鈣,英國則是700毫克鈣。中國營養學會制訂鈣的推薦攝入量成人應該是800—1000毫克,人云也雲。基本沒啥可看的。

一盒250毫升牛奶中大約含250毫克鈣,而深綠色葉菜和花菜以及大多數魚類加豆腐都是鈣含量較高的食品,所以只要有正確的膳食,通常人們是不會缺鈣的。

但是,隨著對防曬的日益重視,女性缺乏維生素D3的風險卻在不斷上升。沒有充足的維生素D3,腸道其實不能吸收鈣,食物中的鈣就會白白流失。因此,相比起補鈣來說,注意補充維生素D3可能更合適。現在的推薦是每日補充800IU的維生素D3,但要注意的是過量的維生素D3會讓人中毒,所以不要亂吃,安全上限是4000IU.

注意,這是單獨補充維生素D3。不是維生素A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