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一年級,寫作業磨時間,家長不盯著,永遠寫不完,請教各位家長,有沒有好辦法?

AAA付榮


其實寫作業磨蹭大家都已經分析了原因,對於這個年齡和年級的孩子來說是普遍情況,原因很多就不多解釋了,下面針對題主的問題直接談談“辦法”。

辦法一:責任的日常教育

這個階段孩子還沒有什麼責任感的概念,想做的事和不想做的事是他們主要決策的思路。平時家長就需要對孩子進行責任的教育,什麼意思?就是該他自己的責任,他需要承擔起來,或者至少承擔一部分,而不是無所謂的心態。舉個例子:早上8點沒事到校時間,媽媽總是在7點或者更早就要去叫樂樂起床。因為樂樂起床總是很拖拉,吃早飯也很磨嘰,最後經常導致上學遲到。樂樂不以為然,媽媽每天早上都很累,心累,老師也給家長施加了壓力。經過商量,這位媽媽的做法是在某一天叫了樂樂3次,樂樂依然不緊不慢的起床,到吃早餐的時間,媽媽已經吃完等著了,樂樂繼續摸摸這裡,玩玩書包。這時候媽媽說“樂樂,今天媽媽不會催你抓緊時間,時間是你自己的,遲到的也是你自己,老師批評罰你沒糖吃也是你自己的問題,所以從今天開始媽媽不會再幫你起床、催你吃飯整理書包,如果遲到導致的一切問題你自己負責。遲到以後沒有完成學習,你的玩的時間也會取消,要完成學習才能進行玩樂。”

結果如何?第一次樂樂還是不那麼緊湊,真的還是遲到了。但是隻遲到了3分鐘,比以前的10分鐘15分鐘要好多了。第二天的時候,媽媽只叫了樂樂一次,並說“上次還是遲到了一點,如果今天你還是遲到,今天我們就不去學校了,這是你的問題,你需要對這個事情負責。”樂樂一聽,確實著急了,動作快了很多,總算沒有遲到。

這個例子是告訴大家,責任感在平時的教育中要謾罵培養,屬於孩子的責任讓他承擔,或者承擔一部分,不要讓他學覺得肆無忌憚,覺得什麼事都沒所謂。就像這裡的問題,作業多做一行,少些一張,有什麼所謂?媽媽罵也不疼,打也不能。

辦法二:培養好的學習習慣

(1)固定每天的學習時間

孩子每天學習的時間段應當是固定的,比如晚上7:00至9:30,而不能隨意安排。讓孩子明白這個時間就是用來學習的,並且要完成,才是老師和家長喜歡的好孩子。

(2)集中精神做事的習慣

無論做什麼,都要求孩子專注。一邊做功課一邊聽音樂之類的事情要杜絕。除了筆和橡皮,其餘的與功課無關的東西不應該讓孩子輕易觸摸,影響思維連貫性和打斷良好的作業行為。還可以做調節性的注意力遊戲,比如:用眼睛聽。手放在孩子肩膀上,互相看著對方的眼睛說話,不管什麼話題都沒關係,每天進行一次。只要視線鏈接,孩子就會經常集中注意力去看別人的眼睛或者仔細聽別人說話,經過訓練,孩子就能比較集中精力的完成功課。

(3)認真書寫的習慣

一個能夠認真對待書寫的孩子,往往也能認真對待學習以及其他許多事情,更會逐漸減少所謂“粗心”的習慣,促使孩子對事認真仔細,提高整體素質。建議除了學校佈置的寫字練習,鼓勵他用學過的字寫日記,孩子喜歡用學過的字寫寫畫畫。家長要進行誇獎、鼓勵,並鄭重其事的和孩子一起保存起來,有利於孩子認真書寫,認真做事。

(4)做好學習的規劃

語文、數學、英語或者其他分別要用多長的時間,有一個基本的規劃,不能因為字寫的慢就擠佔數學的時間,可以數學做完了回頭補上語文未完成的部分。家長還應幫助孩子建立時間觀念,任何功課和事情,都要與時間掛鉤,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提高效率。

(5)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

有些作業也許超過了孩子的能力範圍,那麼家長不能直接包辦或者敷衍了事,首先要鼓勵他自己解決。實在不行,家長應該有你拿過機智而不露痕跡的引導,啟發孩子,讓他覺得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力量完成的,讓他嚐到成功的喜悅,也就是“成功教育法則”,有利於增加信心和勇氣去挑戰問題。

辦法三:認領責任,結合獎懲。

孩子一年級,孩子還是比較注重表揚和懲罰的。做的好做得快應當獲得獎勵,反之則應該取消獎勵或者受到一定的懲罰,懲罰不是目的,只是讓他明白獎懲是因為什麼而來的。比如做的效率高,家長可以適當獎勵玩遊戲和玩玩具的時間,獎勵看電視的時間,獎勵其他孩子感興趣的活動。做的效率低,當然就要減少他的獎勵,甚至懲罰今天多寫3行字。

辦法四:做個負責、有心的家長

(1)協助做好預習、複習

已學過的知識複習應當放在每次的學習之前,幫助孩子數理今天學過的知識點,要注意的關鍵點。再檢測和強化一下重點、難點。新課前預習應當放在每次學習的最後,讓孩子自己進行相關閱讀、觀察,並且對他進行提問,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基本熟悉新課的框架和教學目的即可。

(2)做好思想工作

在學校的情況家長是愛莫能助的,但是通過家裡的這些習慣養成,對於他在學校的表現也一定會有所幫助。還要做的一點就是進場對孩子進行思想教育,學習的行為習慣再強調一下,專心看老師眼睛,聽老師教導再督促一下。

(3)協助孩子歸納知識點、規劃時間

孩子不會歸納總結,家長可以,但是不能直接替代孩子完成,可以讓她說出所學內容,列出來,家長幫助建立一定的知識網絡,讓孩子對學習有一定的框架感,而不是東一句,西一個。每天放學後就拿出孩子的作業先看一遍,幫助制定和規劃大致的時間。

總而言之,孩子的磨嘰不是一天形成的,改善這一問題也不是一日之寒。但是根據以上幾個辦法恩威並施,孩子會得到效率上的改善和提高,不妨一試。


妙視界


我兒子也一年級,上半年把這個毛病給改了,說說我的辦法吧。

開學第一週就被老師在群裡點名了,老師開會留的寫生字和筆畫,班裡就5個小孩沒完成,有他一個,這是我萬萬沒想到的,怎麼辦呢?

1、瞭解問題:先看下有多少沒寫完,如果差的不多,問題也不大,我兒子是隻寫了一半,說明問題很大,找原因吧。

2、觀察找原因:他寫,我觀察,發現寫幾個字就走神,眼睛看別的地方很久,偶爾能寫一行再走神,我把過程錄下來,並統計下時間,結果是走神的時間至少是寫字的時間的兩倍;並把視頻給他看,讓他了解自己的錯誤行為。

3、解決方法:至少寫一行,寫累了查20個數,歇會手,要教他查數的節奏,大概一秒一個數;然後計時,約定半小時休息五分鐘再接著寫。

4、建立獎罰機制:我兒子最在乎的就是每天看一集動畫片,我規定,寫作業表現好第二天就可以看,表現不好不能看,連續兩天還是磨蹭就罰一週,三次就罰一個月,基本挺管用的,偶爾給點小獎勵,比如字寫的工整,沒出錯等。

我還特別告訴孩子注意效率,本來半小時能寫完,非用一個多小時,那就沒時間做別的了,比如玩耍,這也是他在乎的。最近又買了個計時器,要求他寫作業時20分鐘內不許說話,不會的最後一起解決。

方法因孩子而異,只能家長根據自己孩子性格不斷探索。


輕舞飛揚VAE


我帶過一個三年級的孩子,作業拖拉,永遠是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最晚可以做到凌晨兩點!存在問題,我們不應該直接去考慮解決辦法,而是去看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第一,孩子坐不住:我帶過一個一年級作業拖拉的孩子,孩子是非常聰明的,作業對孩子來說也簡單,但是孩子就是坐不住。只要不看著他,這孩子就會不知蹤影,到處亂跑!

第二,題太難:我帶過的另一個孩子,每一次遇到一道難題,就開始卡在那兒,雖然不吵不鬧,但是並沒有認真做作業,而是玩著自己的“小遊戲”,當你忙完回頭去看孩子的時候,他就因為一道題耽擱後面所有會做的題。

第三,沒有時間觀念:一年級孩子大多沒有時間觀念,他們不知道10點意味著什麼,24小時又代表什麼,所以他們完全不在意,該玩就玩,反正作業也是可以完成的!

這三類是孩子拖拉最普遍的問題,那家長應該如何做呢?

(1)培養孩子的耐心:培養耐心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是讓孩子感受到“坐住”後,所能得到什麼收穫,也就是所謂的“成就感”。孩子的耐性是有限的,只有不斷加強訓練才能讓其不斷提升!我常用的方法:1、靜坐,陪著孩子靜坐,看誰坐得久,輸了要有小懲罰,比如吃完飯靜坐,輸了就洗碗!2、做小遊戲,比如找數字,寫下25個數字(找一篇課文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找指定數字(或文字),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當然,任何一個遊戲,家長記得讓孩子贏幾次,這樣他們才會有積極性!

(2)告訴孩子作業順序:一定要告訴孩子,作業要學會用工具:書和字典都是我們學習的重要工具,如果實在做不了,才可以空著!先把會做的題做完,最後再來集中精力解決難題!

(3)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家長根據孩子的作業情況,給孩子規定一個完成時間!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做完,如果做不完,那就要接受處罰!如果有進步,就加以誇獎! 在平時的生活中也需要注重培養時間觀念,比如晚飯時間是六點,如果六點鐘,孩子還沒有回家吃飯,那就讓孩子餓著,讓孩子明白時間的重要性!(這類事情,家長一定要狠心下來,想讓孩子有所成就,不付出一些艱辛,是不行的)。

對孩子而言,消磨時間不是目的,只不過他們還處於啟蒙階段,什麼東西都需要家長耐心教導!任何事情都是有原因的,所以孩子出現問題,我們一定要多喝孩子溝通,看看孩子到底是什麼原因才會如此,對症下藥,事半功倍!

很榮幸能回答此問題,但願對您有所啟發!也歡迎各位多加評論!


學子成長計劃


說說我家的真實情況,看看我的做法能不能給你一些借鑑。

我女兒去年上的一年級,他們學校相應國家精神,每天的家庭作業基本上沒有什麼書面的,頂多是預習課文組十來個詞,做一頁口算題,週末可能會加上一張語文試卷和一張數學試卷。看到這些作業,孩子她娘很焦慮,所以我給孩子另佈置了一些。

從上學的第二週開始,我女兒每天晚上回家的作息是這樣的:

1、完成學校佈置的作業(書面的和背誦的)

2、練字:學過的課文生字,每個字寫十遍,組兩個不同的詞語;

3、口算:50道口算題計時

4、閱讀:每日一練,使用的是教科書配套的輔導書;

5、練鋼琴1-1.5小時

完成這些功課的時間是兩個半小時,1-4項控制在一個半小時內,當然,最初孩子是做不到的,每天的磨磨蹭蹭讓我恨不得直播打孩子,上學期的時候我幾乎是亦步亦趨地陪著孩子,每天從放學回家吃晚飯就坐在書桌前,一直坐到九點半以後非常正常。

但是我發現我和孩子都很煩這種模式,不僅學習效果一般,而且還影響親子關係,所以從下學期開學前一週,我和孩子就做出一些約定:

1、每天的作業進行單項打卡,做完一項打卡一項,除鋼琴外限時一個半小時,提前完成的話,結餘下的時間我和他吧帶她去樓下玩,玩什麼她說了算;結餘的時間可以累積,累積到一定的時長就出遠門週末遊。

2、週五晚上便把所有周末作業做完,週末除了練鋼琴和上一些課,剩餘時間絕不安排功課,去哪兒玩,玩什麼遊戲孩子說了算。

3、加強孩子課前預習的習慣,教會她利用早自習和放學前的自習課,能在學校完成的作業(主要是背誦)就在學校完成,已經掌握了的知識,儘量在家不重複進行。

4、如果拖拉磨蹭,超出規定時限,超出的時間從未來結餘出“玩”的時間裡扣除。

我和孩子她爸針對這些約定跟孩子簽了保證書,並且制定了打卡手冊,孩子最初可能不相信她真的可以玩,試了兩次後嚐到甜頭;也被懲罰過,發現自己磨蹭掉的都是自己玩的時間。要知道現在的孩子都很人精的,她才不會讓自己吃虧呢。

目前我想要的效果已經出現了,孩子每天寫作業練鋼琴的時候都不需要大人在邊上看著,當她遇到困難的時候,隨時我們都會出現在她身邊幫助她。而且,通過我們之前定的規則,並且嚴格執行這些規則,孩子內心是相信契約精神的,這樣更有助於我們和她在未來當遇上類似情況時,可以冷靜地用合理的契約來約束大家。

其實,我覺得從孩子小的時間,針對孩子的培養和陪伴,父母的感情很重要,理性的方法更重要。

——哀家貓太后,一年級小豆包的娘,歡迎一起探討如何教育好熊孩子。


貓太后


孩子一年級,寫作業磨時間,要家長盯著,這樣的情況比較普遍,我姐姐的兒子以前剛上一年級時,也是這樣,本來4點半放學,做作業時,一會看看手機,一會到處走動,30分鐘可以完成的作業,要寫兩三個小時,後來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分項給出對策:

1、給他設立單獨的做作業的房間

因為按照心理學家的說法,孩子是發現式學習,這樣的方式讓他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干擾,比如各種噪音、物件等。他的獨立的房間在二樓,沒有電視聲音、手機鈴聲,甚至大人說話聲等聲音的干擾,而他的書桌上只放置書本和文具,沒有手機、玩具等其他多餘的擺設,並且文具也不會買花裡胡哨的,以免讓他分神。

2、作業前做好準備

有時孩子拖拉,是因為沒有做好準備。所以在作業前,因為是剛放學,我們允許他自由活動半個小時,在這段時間,他可以先吃點零食、糕點當下午茶,然後是喝水、上廁所。

3、在房間裡貼上作業時間表

有的孩子做作業有拖延症是因為,覺得作業太多,太難,不懂得從哪裡下手。

小學一年級的作業只有語數英三科,一般一科時間30分鐘就可以完成。我們給他買了一個鬧鐘和沙漏,然後用“番茄鍾法”,比如以30分鐘為一個番茄鍾單位時間,協助他把每一科的作業的時間分配在25分鐘,分成5-10分鐘的單元時間,讓他一個個完成,比如默寫5分鐘,背課文10分鐘,做完一科,休息5分鐘,再做下一科。

如果中途遇到有難題,沒有辦法自己完成,讓孩子先留下,到最後,所有問題一起問家長,一次性解決,就不用家長一直坐在旁邊盯著了。當然,如果遇到有要讀題的題目,孩子先掃一下題目,有哪些不會讀的,先留著。

4、平時注重孩子專注力訓練

按照兒童心理學家孫瑞雪的說法,從孩子出生開始,他就會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專注,所以父母對孩子從小觀察他的興趣點在哪裡,然後儘量用孩子感興趣的方式,來引導他學習。

其次,父母在平時可以刻意對孩子進行專注力的訓練,比如典型的舒爾特方格訓練。即在一張5CM*5CM正方形的白紙上,畫出9個、16個、25個相同大小的格子,然後在格子上填入不同的9個、16個、25個數字,然後讓孩子依次說出不同的數字的位置,然後計算時間,時間越短,表示專注力越高。

隨著水平的升高,也可以嘗試在7CM*7CM或8CM*8CM的正方形上,填上更多不同的數字,加強訓練。

關注@艾羊育兒,共同關注育兒問題。


艾羊育兒


前期對孩子管理疏忽,覺得孩子小,沒必要學太多,等再大點,老師一點就通了,沒基礎,啥都不會,老師累死也點不通,久而久之孩子就養成了那種習慣,自然而然就不願意去學習了,另外現在手機普及,估計孩子肯定喜歡玩手機,看電視,時間久了只顧玩手機就不愛學習了。

我家的還好。前期也是因為看我玩手機她也玩,我不陪她,她就玩手機,啥也不管不說,還躺著玩,怕她眼睛看壞。就把手機癮戒了,陪她一起學習一起玩了。

我給你說說我家的咋培養的吧

四歲到五歲半之前,唐詩三百首四本書背了一遍。

小班因為學得快,背書容易,慧童裡面的關於唐詩的內容都是第一個背會,甚至老師還想讓我轉大班,說孩子學的可以。能轉,我都沒搭理她們,就這樣邊學習邊玩的到了大班

大班剛開始寫字,字帖就買來了,每個星期,節假日,都在我這裡練字,包括筆畫筆順拼音之類,大班寒假。幼小銜接識字1020,1200寫了一遍,讀了一遍,包括組詞在內,暑假,幼小銜接測試題一套做完,唐詩三百首寫了一遍讀了一遍。每次有唐詩課,老師都讓她站在講臺上教小朋友們讀唐詩,估計小老師當的很過癮吧[大笑]

學前班,前半學期拼音學的特別好,後半學期好老師走了。老師發音不標準,拼音學的一塌糊塗,更崩潰的是每週在我這裡糾正發音之後,到學校又成那樣了,包括寫字拼音都差的讓人無語,我一點一點給她糾正了,學前班寒假,小學生必背75首古詩詞寫了一遍,讀了一遍,幼小銜接測試題兩套,完畢

暑假因為嫌她寫字墨跡,所以整個暑假唐詩宋詞三百首四本書,寫了一遍,讀了一遍,徹底糾正了她的墨跡。

現在一年級,因為之前投入多,基礎差不多,所以現在學習不費勁挺好的,寫作業又快又好,只不過考試不在書本範疇,全靠她們自己發揮,整個班級包括1-6年級都沒有滿分的,但是每次平均成績出來她總是第一名,如果基礎不好,連及格都難,之前學習就是每次講新課,提前抄課堂筆記,自己寫,自己讀,第二天老師提問問題,和別的小朋友搶答,都搶不過她,唐詩類也是,讓她站在講臺上教小朋友讀,老師當的真過癮,包括數學也是,每次課堂作業都抄她的,不過她總把答案寫錯,等她們抄完她邊走邊改正確的。問她為啥,她說不喜歡小朋友抄她作業,無語……

目前還在累積識字量,早上早讀,讀故事,唐詩宋詞三百首,每週朗讀一首古詩詞1-6年級的,格林童話以及365夜童話故事,還有弟子規小故事,一千零一夜,隨機讀,我家現在讀書還可以,點著字一個字一個字讀,不會拼拼音,差不多都可以讀準確,讀完提問字都會寫,也會拼,另外買了一本父與子,還有一本沒頭腦和不高興,然後她抱著不撒手,一直看,我想考考她,就故意讀錯好幾個故事,她都一一糾正了,差不多是背出來的,我才發現踏記憶力這麼好,故事差不多都是過目不忘,有這樣就行

我家的我給她買了小學一年級同步看拼音寫詞語,53天天天練,【語文數學】,小學專項練習冊一套,七本書,一套,課課練,數學,應用題,計算高手,一年級同步拼音手冊,裡面拼音,拼讀都會,讀的很6,這些是用來打基礎,考試不會出,每天課程結束,預習一遍,挺好的

快考試了,還買了三套卷子,但是內容太簡單,所以打基礎用

另外講課的時候課堂筆記自己抄,自己讀,我負責聽就行。

這次期末考試又是第一,不過她不會驕傲。一樣還在努力

給你的建議那就是不用著急,慢慢來,慢慢培養他的興趣,多讀書,多練字,多讀拼音,讓她自己看得到自己的付出和收穫,慢慢閱讀能力提升,考試就好了,現在打基礎階段,一二年級不要太注重成績,考的再好都是假象,反正只要基礎好,成績自然而然就好了,我又給她買了一套書,她慢慢看吧!只要喜歡看,我就買給她慢慢看,多積累識字量,成績不會差的

最後圖片是我家的寫的小作文,寫的還可以吧,識字量大了,看圖寫話,造句,改寫句子,組詞,統統不在話下哦











諸葛筱蝶


非常榮幸能回答您這個問題。我女兒目前讀三年級,記得她剛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每次從學校接她回來,第一件事情就是我們一起坐下來寫作業,因為她當時識字量不是很多,很多題目連意思都不懂,更別說要怎麼做題了。 我當時就形成了陪她寫作業的習慣了,感覺她的作業就是我們兩個人的事情。


後來有一次,我因為有點事情不能立即放學回來陪她一起寫作業,當時,她就催了我幾次了,但我真的是因為別的事情耽誤了,而沒有過來跟她一起寫作業,她就坐在那裡不寫了,直到我忙完了自己的事情,來看她的時候,她一個字都沒有寫


當時,我心裡真的有點震驚,我就在想,難道以後她的作業一直都要我陪嗎?她自己難道不能完成原本屬於她自己的事情嗎?我當時不敢想象自己以後一直要陪到什麼時候。

從那時開始,我就在檢討自己的方法是不是不合適。在以後慢慢有意識的淡化陪孩子寫作業方面下了一翻功夫,直到她不要我陪寫作業為止。 下面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跟方法(僅供參考)


首先,要讓孩子樹立一種獨立的意識


在日常的學習跟生活中,給孩子灌輸一種讀書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而不是爸爸媽媽的事情,既然讀書是自己的事情,那麼寫作業這項跟讀書相關的活動就應該孩子自己完成。


當然,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因為孩子剛從幼兒園升入小學,會有很多的不適應,有可能不適應老師佈置的作業,有可能因為看不懂題目而不知道如何下筆。這個時候,還是需要爸爸媽媽們先陪孩子完成這個過渡時期,等孩子適應了一年級的節奏,父母可以適當的放手了。


其次,分析一下孩子寫作業磨的原因

是因為作業太難了,孩子有畏難情緒,不願意動筆寫,還是因為孩子的某個知識點還沒有理解透徹,而正好作業上面就有那個知識點了? 或者是還有什麼事情吸引孩子不想立刻開始寫作業呢?比如跟小夥伴們一起去玩,玩的誘惑大於枯燥的作業。


在弄明白原因之後,爸媽就可以根據不同的原因對號入座的採取相應的對策了。如果是因為作業難,孩子還沒有掌握好某個知識點,爸媽可以重點輔導,直到孩子理解為止。


如果是因為想玩而作業磨蹭的話,放學之後,可以先讓孩子玩一會再開始寫作業,人只有在自己的慾望得到滿足之後,做事才有積極性,如果一再壓制孩子,非要寫完作業才能玩,那孩子寫作業的效率肯定也不會很高,可能會一直磨蹭下去,與其這樣,還不如先讓孩子玩一會呢?你說呢?


再次,讓孩子養成一定的時間觀念

作為一年級的小朋友,一般都沒有什麼時間觀念,就算他坐在那裡一兩個小時,他都不知道這一兩個小時代表多長時間。就像我女兒現在三年級了,也學會了看時間了,但她還是對時間沒有什麼觀念。只知道上學的時間,一過了晚上8點,她就認為很晚了。


所以,爸媽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可以讓孩子稍微養成一點時間觀念,比如,根據自己的經驗,語文作業一般多長時間可以寫完,就可以跟孩子說,我燒完飯過來再看一下你寫完了嗎?


每天晚上,也可以強調一下,哦,現在已經過了8點了,好晚了呀,這樣孩子就能有個概念,晚上8點就是很晚了,作業還沒有寫完,那是不應該呀。這樣孩子在無意識中就能讓自己提高效率。

久而久之,就會慢慢的越來越好的


父母跟孩子就是一場修行,父母沒辦法選擇我要哪樣的孩子,孩子更沒有辦法選擇我要怎樣的父母,每個孩子的花期都是不一樣的,做父母的只能調整好心疼,靜待花開,做麥田的守望者,其他的就請一切交給時間吧。


知心爸媽懂孩子


我班有個女孩,每次書寫練習,別人最快三分鐘完成,她磨蹭到一個小時都是正常現象,許多時候是我們該安排其他活動了,她的書寫任務依然沒有完成。

跟家長反應這件事,提醒他們孩子磨蹭習慣不改的話,進入小學以後,他們陪讀過程會很辛苦。

聽我告狀,她母親的態度是希望老師多表揚,多鼓勵,她的爸爸則反問我:你看我們家**挺聰明的吧?

那天我回家,拿起手機,看到她父親轉發了一篇文章在班級群,大意是父母都應該享受孩子需要自己陪讀的這段時間,這將是孩子將來離開自己時最美好的回憶。

從那以後,我寧願內心煎熬,也閉嘴不談這件事。

孩子磨蹭的壞習慣可是會影響孩子一生的事情,必須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幫助其養成高效做事的行為習慣。

孩子磨蹭有可能是這幾方面問題:

1、缺乏時間觀念。

2、行為習慣差,專注力不好。

3、缺乏任務意識和責任意識。

4、獨立能力弱,依賴心理太強。

5、家長包辦代替過多,或者父母也有磨蹭行為。

建議家長分析一下孩子磨蹭問題的具體原因,制訂針對性地改進計劃,一點一點從陪讀的事務中抽身,耐心等待孩子的進步,逐步引導其能夠做到獨立學習。

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其實都與生活中的問題有關,請家長們千萬不要孤立地看待學習這件事。


媽咪老師


我兒子也這樣,天天做作業一點點都搞到10點以後,他就是一邊做一邊玩,看著他做都一邊做一邊玩,開始我還能忍著,後來實在忍不了就發脾氣了,天天都是這樣,實在是讓人崩潰~~

前天看了一個經驗介紹,允許孩子完成作業後可以做一件自己最想做的事,可以是下樓玩,可以是玩遊戲,也可以是和爸爸媽媽做遊戲,反正是孩子選的他最想做的事,然後在做作業前先估計每項作業需要的大概時間,各個小目標逐個擊破,最終順利的完成全部作業~

前天和昨天都是順利的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了作業,前天8點10分完成作業後玩了半個小時的平板遊戲,昨天作業少一點擅自加了點閱讀的作業,7點50完成作業後下樓玩了半個小時~星期五有點懶散然後他爸爸週末才回家的,跟爸爸玩去了,只完成了一項作業~

下週再繼續~養成習慣就好了就省心了~


繁星點點映光輝


題主問大家:我兒子一年級,寫作業磨時間,家長不盯著,永遠寫不完,請教各位家長,有沒有好辦法?

來來來,分享一下我家表姐的做法,表姐家娃,從小被表姐"放養",但一點都不妨礙他一路成為學霸啊!

方法一: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

表姐和表姐夫,工作都很忙,她家娃,從小學一年級起就要自己上下學。

表姐5點下班,娃卻是3點多就要放學的,中間的這2個多小時,表姐其實是完全無法管理孩子的。

所以打小,表姐只能不斷地對娃灌輸這個理念——我的工作是我的事情,你的學習是你的事情!

表姐家娃的聽寫——從來都是娃自己默寫完成的。

表姐家娃的閱讀——從來表姐都是隻問一句“讀過了嗎”,得到確認後就簽字的。

方法二:完成作業了——你就可以玩了!

表姐的放養——其實是放手不放眼的。

表姐對孩子的規矩其實都是事先雙方確定好的——完成作業了,你就可以玩自己喜歡玩的了!沒完成,當然不能玩囉!

在同班同學家長抱怨作業多,晚上十點孩子還沒完成時,表姐家的娃,作業竟然基本都是在學校裡,利用下課時間完成掉的!

方法三:有問題自己解決

娃學習,難免有不懂的地方,問表姐,表姐的回答永遠只有一個——這個媽媽問題也不會啊!你自己想辦法解決吧!比如問同學、問老師、看課本、上網查等等都可以啊!

媽媽工作上遇到難題,也都是媽媽自己想辦法解決的啊!

表姐真的是說到做到——表姐家娃偶爾上學忘帶書本,在樓下喊表姐送下去,表姐從來都是明確拒絕的——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做,你自己犯的錯你自己承擔。

哈哈哈,表姐家娃就是這樣一路被表姐訓練成學霸的!

我是張薔薇,一位從醫嘮叨主婦。

喜歡我可以關注我,每天聽我講述世間故事,分享人生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