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的簡單本質是什麼?由“用戶”與“商家”構成的生態系統


商業的簡單本質是什麼?由“用戶”與“商家”構成的生態系統


構建用戶生態系統

當今,世界正在急劇變化。

技術革新飛速發展,商業環境瞬息萬變。出現令人意想不到的革新,推翻過去的霸業,這種事也屢見不鮮了。我們甚至不知道目前的工作在5年後、10年後是否還存在——如今我們正生活在這樣的時代裡。

前景,看不清……

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呢……

大家心裡都懷著不安,不是嗎?

我當然也不例外。

尤其是日新月異的互聯網行業,對於身處其中的人來說,短短3個月後的狀況都是不確定的。這種不安或多或少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我們需要不斷更新知識庫,掌握最新發展動向,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事實上,由於不知明天會發生什麼,消除不安不過是一句空話。我認為跟消除不安比起來,接受“那就是現實”“是理所當然的事”更為重要。正因為心中不安,我們才會以自己的方式去努力推測未來,做好在變化發生時迅速應對的準備。在我看來,不安反而會幫助我們。

尋求渾渾噩噩的安心感才叫危險!

在大企業工作就一輩子高枕無憂了;

按大人物的話去做就不會有問題;

出人頭地的話就安全啦……

我認為沒有比這更危險的生存方式了。

因為它脫離了商業的本質。

商業是什麼?商業是非常簡單的。用戶與商家構成的eco-system(生態系統)——這就是商業的本質。

給飢餓的人送去美食。

在寒冷的冬天遞上溫暖的衣物。

為閒得無聊的人提供簡單有趣的遊戲。

任何事物都可以。能滿足大眾需求的人,在任何時代都能活下來。我認為這是商業的唯一原則。

重要的是不斷磨鍊對“大眾真實需求”的感知能力和使之實體化的技術。在大眾需求發生變化時,能迅速察知並輸送新的事物。除了專注於這些工作外,我想不出其他擺脫不安的法子。

只要在大企業工作,只要按大人物的話去做,只要出人頭地……

人若是貪戀這種渾渾噩噩的安心感,早晚會被生態系統淘汰。這不就是自然的法則嗎?

​商業與音樂

商業的本質和音樂很像,這就是我的觀點。打個比方說吧,公司就挺像樂團的。擅長唱歌的人,擅長彈吉他的人,擅長彈鋼琴的人……擔當各種角色的“高手”會聚一堂,齊心協力奏響優美的樂曲。演奏出色的話,不僅樂團成員感到愉悅,聽眾(用戶)也會很快樂,所有的人都能開心起來。

想創造好的音樂,最重要的是要直視以下兩個問題:

聽眾想要什麼樣的音樂?

為此該如何演奏?

樂團成員之間的爭鬥沒有意義,與別的樂團爭鬥也毫無意義。只要人人都潛心練好自己的樂器,共同彈奏出美妙的和聲,聽眾們必會滿心喜悅。我想,這就是音樂。

當然,在現實的職場上,戰鬥是不可避免的。

別的公司做出了優秀的產品,我們就必須做出更好的產品,否則我們難以生存下去。此外,如果開發新產品的速度比別的公司慢,我們也會處於劣勢。這就是所謂的競爭,所謂的戰鬥。然而,我認為這並不是商業的本質。

視競爭為本質的話,反而會誤入歧途吧。因為你的目光偏離了用戶。

“把對手的市場份額搶過來!”“比對手定價更低!”“讓我們的利潤率超過對手!”……光顧著這些競爭,就會把對手看得比用戶更重。於是目標就變成了“戰勝對手”。可是,用戶才不會管這個呢!他們只想聽到“好的音樂”。

因此,我認為經商不是打仗。單純地思考用戶的需求,這才是最重要的。然後再集中精力創造“用戶真正想要的東西”,其結果就會為我們帶來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