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海上鋼琴師》:與自己和解,與世界和解

1998年,電影《海上鋼琴師》在意大利上映,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作品,直到2019年,《海上鋼琴師》走進中國內陸的電影院裡,甚至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4K修復,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尊重經典、延續經典。時隔21年,這部影片的口碑仍然經久不衰,豆瓣九十多萬人評價,豆瓣評分9.2分,證明了影片本身的價值。

熱愛鋼琴的純真靈魂

影片講述了活在輪船上的鋼琴師1900的傳奇一生。

一切要從一艘輪船上發生的故事說起,黑人丹尼爾是船上負責添加煤炭燃料的工人,他偶然在頭等艙的鋼琴上發現了一個白人棄嬰,為了紀念新世紀的到來,他給這個孩子取名為1900。

從小到大,1900都只在輪船上度過,從來沒有下過陸地。對他而言,外面的世界似乎不存在,自從他偶然邂逅到船上的鋼琴,人們便被他所彈奏的曲目所吸引,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人們都知道在輪船上有一位技藝高超,卻從沒有下過輪船的鋼琴師。

1900註定是孤獨的,沒有父母,收養他的丹尼爾也因意外去世,然而他卻很幸運的找到了自己熱愛的事,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生活,找到了與自己和解的方式。對他而言,權利、名譽、金錢,都不重要。他的世界,就是那艘輪船,彈鋼琴就是他喜歡的事情。他為旅客彈奏鋼琴,眾人因他而歡樂,他也就感到很有成就和價值。這就是他的生活。

重溫《海上鋼琴師》:與自己和解,與世界和解

影片中一個場景令人印象深刻。小號演奏者康恩,也就是影片中的男二號,在船上因海浪顛簸暈船不止,1900於是將他拉到鋼琴上,為他演奏鋼琴,聲稱是治療暈船的良藥。在人人都站不穩的船上,1900帶著康恩沉浸在美妙的音符中,彷彿一切災難、恐懼以及周圍的一切都並不存在。這是何等的熱愛與專注,以至於這一剎那,整個世界除了鋼琴,其餘的萬物都消失了。

1900美妙的鋼琴之聲引來了眾多旅客前來聽他演奏,甚至吸引了自稱是“爵士樂創始人“的鋼琴手傑裡向其發起挑戰。1900在聽到黑人鋼琴家演繹的爵士樂後,感動的熱淚盈眶,感到由衷的欽佩,為了再聽到他演奏的作品,1900在對決中演奏了極其簡單的作品,讓眾人唏噓不止。直到對決的最後,1900才展現出真正的實力,以至於驚呆了對手與觀眾。也許在1900看來,所有的一切無關對決,只有音樂。

然而平靜的一切從1900遇到一位姑娘之後悄然生變。這一天,因為1900演奏的美妙音樂,唱片公司找到了1900。而就在這時,1900在船艙內看到了一位心儀的姑娘,隨著情感的流露,1900即興演奏了一曲歡快動人的旋律,唱片公司的人則剛好用留聲機將美妙的旋律記錄下來。1900拼死將唱片搶奪過來,最後當成禮物送給了那個姑娘。1900表達感情的技巧是生澀的,

對他來說,音樂就是一種表達情感的方式。最終,姑娘在臨下船之際,邀請1900上門拜訪,這也堅定了他走下船,去往陸上世界的決心。

活在琴鍵之中的有限人生

然而影片的結局是可悲的,1900始終沒有走下活了一輩子的輪船,最後選擇和輪船一起沉沒。在1900踏上走下輪船的踏板的時候,他望著遠方的大都市若有所思,眼神如浩瀚雲海裡的某一朵白雲一般變幻莫測:時而迷惘、有有些純粹、時而痴迷,還伴隨著些許孤獨,最終沒能繼續往外走出去。

重溫《海上鋼琴師》:與自己和解,與世界和解

1900對康恩如此說道,阻止了我的腳步的,並不是我所看見的東西,而是我所無法看見的那些東西。你明白麼?我看不見的那些。在那個無限蔓延的城市裡,什麼東西都有,可唯獨沒有盡頭,根本就沒有盡頭,我看不見的是這一切的盡頭,世界的盡頭。

一個人的世界有多大?有的人一直都沒給出一個標準的答案,因為在不斷地探索著,但是1900知道,一架普通鋼琴上屈指可數的琴鍵,一艘上千人的狹小輪船,構築了他整個的精神世界與生活。

但其實外面的世界其實很大。生於互聯網時代的我們,無不面臨環境適應性的問題,也面臨著無限的人生。即使看不到盡頭,也應奮力生長,在這過程中,將個人意志與社會相結合。我感覺,這部電影除了讓我們在驚歎男主人公對鋼琴的熱愛與才華外,更讓我們瞭解到如何與自己和解,與世界和解。

當選擇一種迎合世界的生活方式的時候,就已經無法“活出自己”了,而說出這種話的人,誰又能真正地做到不迎合世界而孤立地存在呢?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1900,但是我們也要堅強的在社會中生存,堅守自己的初衷,努力達成自我和社會的平衡,在崗位上做到無愧於心,這也是這部偉大的電影給予普通觀眾的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