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改變大學生普遍在大學期間睡懶覺,玩手機、玩遊戲的現狀?

野火火火燒不盡


沒有必要改變。

你說的這個情況,在大專比較明顯,在本科學校要好多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做的非常好的。

人的能力是有三六九等的。這個三六九等除了天資,就是因為各人的努力和定位不一樣。

所以不需要強迫別人都好好學習,或許人家有更好的方式,或許人家的目標跟你是不一樣的,。


蘇霍姆林斯基


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學生三個人群相比,大學生的生活最舒服,這是現如今大家的共識。其次是初中生,最悲慘的是準備高考的高中生!原因也很明瞭:


一是: 因為大學生沒有升學壓力,考試60分萬歲!高中努力學習的孩子們,到了大學就開始天堂般的美好生活!上課睡覺,玩手機,談朋友。即使掛科了,還有補考,反正在最後大學畢業的時候,都能讓你畢業,畢業證書都能發到手裡。

二是:沒有經濟負擔。學費家裡早已經交上,生活費家裡月月打卡,談個朋友還有專項補貼。20出頭的年輕人,沒有學習和生活的壓力,自然沒有奮鬥的動力,整天無所事事,從進入大學那天起, 就開始了混日子,知道大學畢業才恍然大悟,為了一份工作,跌跌撞撞,四處碰壁!


要想改變目前一些大學生的現狀,就要從這兩個方面下手:

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考核要求。

比如,取消補考,和所謂的清考,學習不過關,就不發畢業證,讓學生們不敢荒廢自己的前程。

對於違反校規屢教不改的學生,給予開除! 讓在校學生,遵規守紀,認真學習,不荒廢大好時光!

家庭要加強對孩子的教育。

孩子已經成年了,是時候讓他們承擔生活的責任了。鼓勵學生參加勤工儉學的活動,既能豐富自己的課餘生活,又能獲得一些收入,為學生將來走向社會做準備。

高中學校的老師也要注意,不要再和學生說,類似於上了大學就可以好好放鬆了的話了!高中時代學習為了上好大學,大學裡好好學習是為了找到好工作,都不能放鬆自己。


肖老師英語課堂


還是先弄清楚原因吧。

第一,初高中變態的升學壓力讓學生們痛惡學習(其實他們痛惡的並不是學習本身,而是考試)再加上老師家長的開導:“等你考上大學,想怎麼玩兒就怎麼玩兒,沒人管你”。等到進入大學,突然沒人管了,便會報復性地做想做的事,睡覺、遊戲、談戀愛等等。

第二,我國大學普遍嚴進寬出,大家擠破頭考上大學,不用太努力就可以輕輕鬆鬆畢業,誰還會用功讀書?

第三,教育制度問題,應試教育必然的結果。學生、老師、家長一切以成績為本,常常忽視了孩子的素質教育,導致孩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甚至愛情觀沒能樹立好,大學以前以成績為目標,到了大學一下子沒有目標了,自然就頹廢了。

所以呢,要想改變現狀,最根本的還得從教育制度以及老師和家長的觀念上做出改變!最直接有效的解決辦法就是收緊大學畢業的條件,你不學就畢不了業!


挨踢的蘋果


想改變大學生在大學期間睡懶覺、玩手機、玩遊戲的現狀,本身並不是什麼難事,只需要增加考試難度,不允許補考,掛科即淘汰,你看還有大學生敢再昏昏沉沉混日子嗎?

事實上,教育部從2019年開始就已經在嚴肅整治高校學風和考風,以“嚴進嚴出”為根本原則,嚴格抓考試紀律,從清考開始,已經有不少大學主動曝光清退名單。這一切都說明只要動真格的,來點狠勁,是可以讓大學生們重視在校期間的學習。

但是,光靠學校抓學風還遠遠不夠,還需要學生家庭行動起來,如家長們改變觀念,把以往全方位保障孩子讀大學,到半供讀。即家長只給孩子提供大部分,其餘的要靠孩子自己去勤工儉學掙錢,才能確保順利讀完大學。如果不這樣做,大學生們就會無生計之憂,只要缺乏家庭責任感,再少了自控力,保證仍然會混日子。

事實上,絕大多數家長真的難以改變育兒觀,總是擔心降低孩子的保障標準,會讓孩子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也恰是家長的不理性,才會嬌寵著孩子。現在有一些家長確實改變了觀念,只給孩子大部分學費保障,明確告訴孩子你如果不好好學習,我乾脆就斷了你的供,結果再看孩子保證都認真學習了。

如此說來,想讓大學生在校期間不睡懶覺、不玩手機、不玩遊戲,最好的辦法仍然是家校合作,即學校嚴格抓學考和考風,家長改變觀念有限保障孩子上學費用。


寒石冷月


感謝 @悟空小秘書 邀請!

怎樣改變大學生普遍在大學期間睡懶覺、玩手機、玩遊戲的現狀?首先筆者並不贊同這個“普遍”的說法,很多優秀的大學生,大學生活是非常充實的,忙得不亦樂乎!例如,不少學子在學好專業課的基礎上,有的忙著創業,有的忙著考證,有的忙著準備考研或第二本科,有的忙著學習職業技能,凡此等等不勝枚舉;而真正無所事事、混天撩日的大學生還是少數學生罷了,大家都不傻,真傻的也真上不了本科大學不是!那麼如何讓這少部分大學生在大學期間不再睡懶覺、玩手機、玩遊戲而轉向開始“務正業”呢?筆者談三點:


其一、大學專業課要更加“專業”,而不是過去那種無聊的口水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大學所謂的“水課”突出表現在:不少課程教學內容空洞陳舊、脫離實際,教師的教學方式單調乏味,教學過程隨意任性;學生不重視,上課睡覺、玩手機或乾脆翹課,無需投入多少時間精力卻可以輕輕鬆鬆拿學分、得高分,沒有了獲得感不說,甚至還有很大的失落感,有人甚至認為:“對照歐洲的標準,中國大學80%的課堂是水課”!大學水課眾多的根源,在於“重科研而輕教學”的大學教育傳統習慣,要改變這種局面,最該改變的恰恰是大學教育制度本身,大學老師不能把科研作為主業,而把教學當成副業,講師、教授、導師們都不拿教育教學當一回事,如何讓大學生孩子把學習當回事呢?這一點上,筆者覺得大學老師應該向基礎教育階段的老師學習,努力把課上的更精彩,對學生有吸引力!


其二、國家要進一步強化“打擊”力度,不給那些大學混日子的學生任何可乘之機。2018年11月3日,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的“2018高等教育國際論壇年會”在寧波開幕,本次論壇的主題是“加快雙一流建設,實現內涵式發展”。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在會上提出:大學要實現三個“一去不復返的日子”。首先、讓一部分學生天天打遊戲、天天睡大覺、天天談戀愛,“醉生夢死”的日子一去不復返;其次、讓一部分教師“認認真真培養自己、稀里馬虎培養學生”的日子一去不復返;再者、讓一部分學校“領導精力投入不足、教師精力投入不足、學生精力投入不足、資源配置不足”的日子一去不復返。我們都知道,在接下來的整個2019年,高等教育的“清退”寒潮震懾了所有大學老師和學生,“清退”浪潮洶湧澎湃、席捲所有高校,讓那些大學的教書混子和學混子們不寒而慄!


其三、家庭不要太嬌慣著大學生,儘量讓他們能夠增強自食其力的生活能力。近年來,網絡上經常討論家庭每個月給大學生多少生活費才合適夠花?有的家庭每月給孩子5000元零花錢與生活費,孩子還嫌少不夠花;有的家庭每月給孩子2000元零花錢與生活費,孩子還都花不完,甚至會積攢下來不少。有的家長可能會說了,我們家庭收入高、家境好,不願意讓孩子受罪,心甘情願每個月給孩子上萬乃至幾萬的花銷,別人管得著嗎?確實,有錢任性,真跟別人沒什麼關係,可是孩子混在大學裡、一無是處,等著被“清退”,就不要再抱怨這抱怨那的了,大學可沒人逼著你們孩子去上,但是孩子能不能繼續在大學混下去,並不是有錢就能解決的!筆者還是建議,家長們給孩子零花錢與生活費要適可而止,不要把孩子當“豬”一樣養,否則他將來的下場就真的跟豬一樣!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改變大學生普遍在大學期間睡懶覺、玩手機、玩遊戲的現狀”,需要高等學校、國家、社會、家庭、尤其是學生本人等多方齊抓共管,規範教育教學秩序,強化校規校紀,搞好家校共建活動,讓大學生徹底扭轉混在大學的思想,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造就社會有用之才!


自在人生wub


這是高校普遍性的問題,大學課堂低效。原因有很多,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1.主要原因是理論課枯燥乏味,學生很難集中注意力聽課。

2.其實對多數人而言,一節課最多能集中注意力20分鐘,所以“填鴨式”教學、教師一言堂的傳統教學方法不適用現在的大學生了。

3.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獲得信息和知識非常便捷,教師權威大受挑戰。

我曾經在高職院校任教多年,對於學生玩手機,我的經驗是這樣的:

1.使用手機收納袋,課前要求學生統一放在手機收納袋裡。

2.多帶領學生做實訓任務,讓他們沒有時間玩手機,同時增強他們的動手能力

3.利用手機學習、刷題

4.教師要豐富課堂活動,多和學生互動,課堂以學生為主角,教師是導演。

在我講授“人力資源管理”這門課時,就是組織學生模擬各類人力資源管理活動如“校園版職來職往”、“模擬入職培訓”“模擬績效考核”“模擬勞動法庭”等。



海邊的駱駝刺


題主能提出這樣的問題,想必是對大學生這樣的現象看不慣吧!

作為一名大學生,倘若不思進取,不學無術,整日睡大覺,玩手機、玩遊戲,能畢業嗎?將來能找到工作嗎?

老穆曾看過這樣一篇文章,名叫《沉睡中的大學生,你不失業,天理難容!》,文章直指大學生懶散,沒有目標感現狀……


前段時間,教育部高教司司長直言,要讓學生畢業和課程難起來,讓那些“天天睡大覺、打遊戲、喝大酒的醉生夢死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教育部都發話了,學生們能不緊張起來嗎?

或許有的學生會說:“掛科怕什麼?反正畢業前補考合格就行了……”

我想,你們的如意算盤發錯了!

2019年10月份,教育部發布《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明確提出,將嚴把考試和畢業出口關,針對畢業前補考等“清考”行為要堅決取消。

老穆認為,這對那些天天睡大覺、玩手機、玩遊戲的學生,絕對是個致命打擊,必能激活他們的學習鬥志!

【結束語】

題主想到的問題,教育部又怎能看不見呢?

大學生們,努力吧!加油哦!


老穆說語文


一句話總結,學校注重教育內容與企業需求相適應,學生珍惜學費和青春時光,老師提高講課水平。

1.考試難度提高,讓學生不能一週甚至一天速成,掛科變多,學生就不得不聽課了。當然這有點治標不治本的感覺,其實是開玩笑的。

2.課程內容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很多大學課程與企業需求並不匹配,學生學了等於白學,當然沒有興趣聽課了。如果學校的課程可以教給學生日後在工作中可以用上的東西,學生就會願意聽。

大學培養的是高素質人才,教學內容應該更專業化,大學要與企業端更好地溝通,培養真正對社會有用的人才,不要讓學生“畢業即失業”。

3.老師講課風格多樣化,個性化。講課有趣的老師總是受同學歡迎,念ppt,邏輯思維混亂,講課水平有待提高的老師課上往往看手機的學生比較多。

大學老師有些研究能力強,講課水平不如高中初中小學老師。建議大學老師也考教師資格證,學習如何講課,hhhh開玩笑。

大學老師其實在專業上有很深的造詣,也有自己的個性,關鍵在於怎麼把個性發揮出來,怎麼把專業知識教給學生。

4.學生自己當然要加強自覺,尊重講課的老師,不要讓學費和青春白白流走。

以上。


不再書荒


對於這個問題,我說一說自己的看法。

大學生在高中時學習非常用功,做到早起床晚睡覺,不知讀了多少書,做了多少題,為了考大學付出了艱辛的腦力勞動。考上大學後有的學生學習刻苦,準備考研;有的就像題幹中所說,失去了進取心,出現了混日子的情況,實在令人擔憂。

學生將來進入社會找工作,需要通過招聘考試,才有可能被錄用,沒有真才實學,如何找到理想的工作。父母拼死拼活掙錢,供學生上學為了什麼,不是為了學生的前途嗎?希望這樣的大學生要有深思遠慮,趕快轉變思想,珍惜學習機會,刻苦學好文化知識,不能愧對父母、國家的支持與培養。

大學也要採取一些措施,加強過程性管理,提高學生畢業的門檻,比如考勤、作業量、考試難度、畢業論文等方面,要求再高一些,讓不努力學習的學生難畢業。

總之,學生考上大學不容易,從大學走出去更不容易。大學教師要向高中的教師那樣嚴格管理學生,讓學生學到專業知識,提高能力,將來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葉立存


大學生在大學期間睡懶覺、玩手機、玩遊戲的現狀是否是“普遍”現象有待商榷。

當然睡懶覺、玩手機、玩遊戲這種現象也的確存在,造成有些學生不思進取,得過且過的原因,是很多學生貪圖安逸,定位不準,目標不明確,也有很大一部是高中老師、家長和社會的宣揚有關。

比如說,很多高中教師、家長常常會向學生灌輸這樣一種思想:你們好好學習,到了大學,就可以隨心所欲睡懶覺、玩手機、玩遊戲了。

於是很多高校把“玩手機、玩遊戲、談戀愛”成為學習動力,進入高校之後,便可以肆無忌憚,為所欲為,這從心理學上是一種“補嘗機制”。

針對這種情況,家長和中學老師首先要灌輸給學生這樣一種認識:進入高校不是學習的結束,而是學習的開始,一個人本領越大,對社會貢獻也就越大,那麼要學習的東西也就越多;高中學習是為考試而學,進入大學才是真正的為自己而學習,為前途而學習。

其次,孩子進入高校之後,家長也不能因為孩子已經成人不再關心孩子學業了,而放棄對孩子的教育。

著名翻譯家傅雷是通過書信的方式與孩子談人生、談藝術、談理想。因此每一個家長也應當盡到做父母的責任,要經常蒐集各種富有教育意義的正反面材料給孩子,幫助他們豎立遠大理想,刻苦學習,而不要成為那個被勒令退學的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