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一女生,每月要求父母給我4500元生活費,過分嗎?

老哥聊生活


我認為「過分」說過分也過分,說不過分也不過分。你現在沒有經濟來源,還是個消費者。一個月4500,也不多!除去學費,書本費等必須開銷外,2000元的生活費也不高,但是,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要學會為家長分擔壓力,能給家庭減輕負擔儘量減輕負擔。多參加課外活動,有勤工儉學的機會還是要參加。總之,學生以學業為主,消費也應該以滿足生活必須為前提,不跟同學攀比,學有所成是你父母最大的願望。


東北1960


我認為「過分」有點過分,說實話,但是這個要看自身家庭情況。說實話,如果真的是隻是生活,4500的確有點偏高。吃飯1500足夠,用品300足夠,話費200足夠,服飾500差不多。一個月2500完全足夠。我表弟研二,一個月不超過1000元,沒有向家裡要一分錢,全是自己的項目獎金和比賽獎金,年底還有存款。


司馬無雲


我認為(過分)

我叫小豆。家裡比較窮 2姐妹生活費 還有爺爺奶奶生活費 學費各種支出都是老爹一個人支撐 母親不管事 不問家裡拿錢已然不錯

父親也不是什麼大人物 工地工作很辛苦

本人女 17歲 高一選擇了挫學 外出車費自付 借得同學的 成績一般 選擇外出就業 那時候上當吃虧不少。除掉生活開銷 一年也存了9000元 回家 自己留了2000 其他全部上交 !

後面也為家裡減少了不好少開支 今年20 一年掙的也很少。大概除掉開銷 還能存大概3-4萬吧

每月會給家裡寄點 [流淚]

但是同學都還在上大學 確實不知道自己是賭輸了 還是贏了

不過不用家裡人拿錢 還能分擔一點 感覺還不錯!賺確定很辛苦 希望大家可以省著點用!


豆豆愛吃肥牛


我認為「過分」

我農村來的,家裡三個兄弟姐妹,我07年上的大學,一個月少的時候用100多,一般不超過500塊~

父母一年加上學費給我10000塊左右,我們學費便宜,加上住宿費才四千多,每週末的勤工儉學自己暑假的打工,我手機自己買的,電腦自己買的,最後大四畢業後還剩2萬元~

不懂您家裡多富有,我想上了大學就已經成年了,知道父母的不易~花錢不應該大手大腳,不然以後出了社會還得向家裡要錢~


謝咯咯哦


我家男孩大三,每月支付一仟八百元生活費,有時還不到,他自己兼職,從上大學以來他就自己掙錢換了手機,買了平板。並不是誇他有多優秀,只想對你說,父母一月給你四仟伍百元生活費,他們心甘情願,那就不能說過分不過分,因為全天下的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可是作為一個大學生,你能體諒你父母的不易嗎?我是一名母親,也是一名有正式工作的人,我知道四仟五佰元對一個普通家庭來說意味著什麼。當然孩子,沒別的意思,你爸媽若願意,你也樂意,那就不管大傢什麼事了,祝你平安健康。


麗麗安的日常生活


我覺得有點過分了

我自己也是大學生,我一直以來生活費也只有一千五,偶爾我爸媽在給我發大紅包,一個月兩千,滿滿當當的,再說你上學要那麼多錢幹嘛啊,好好學習不行嗎,想花錢自己去掙啊。沒那個能力你想啥呢一天天的。


比頭大沒輸過


作為大一女生,每月4500元生活費到底過分不過分呢?下面來分析一下:

一、 4500元都消費在什麼上面了?

作為大一的學生,你並沒有多少花費。除了伙食費、護膚、服裝以外,別的應該都是小事。

而作為一個女生來說,每月的生活費是花不了多少的。而一套護膚品也可以用一段時間,不是每個月都需要買的。衣服也一樣,換季買就可以。而且一件衣服只要好好保存,穿二、三年完全沒有問題的。

所以一個女孩子每月要4500的生活費確實太高了。

二、 富足家庭的子女也應該惜衣惜食

提出每月4500元生活費而不覺得過分,也許這個女孩子出生於富貴之家。從小錦衣玉食,對錢並沒有多少概念。

然而不要忘了,惜衣、惜食不為惜財,而是為了惜福。

吃的再好,享受的也是一個胃,最後同樣變成糟粕排出來;穿的再好,人們看重的也是內在的氣質。只要氣質優雅,粗布衣衫也掩蓋不住絕世風華;化妝品再好,也難掩歲月造成的痕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容顏是最清純、最動人的。

所以生在富足人家的女兒,每月4500元的生活費同樣過分了。

三、 貧窮家庭的女兒,每月4500元生活費太不應該了

對於貧窮家庭的女兒來說,每月4500元生活費簡直太過了。說不定父母的收入還沒有4500元呢,你又怎能張口向他們每月要這麼多錢呢?

作為貧窮家庭的女兒,應該知曉父母的不易,儘量節約自己的生活費。這並不是說不讓吃飽飯,而是想辦法用一己之力去賺取生活費,儘量減輕父母的負擔。

我們小區有一家生活條件非常不好。父親因為意外失去了左腿,母親體弱多病也做不了什麼事。女兒上大學申請了助學基金,在學校除了學習,其餘時間就打工掙錢,多的時候一天打兩份工。

這個女孩子四年大學,拿了三次8000元的一等獎學金,再加上打工的收入,四年時間她完全在靠自己。

四、每月要4500生活費,可曾想過工作以後的生活狀態?

大學生畢業後,每個月的工資都不高。很多地方3、4千元,高一些的5、6千元。如果在外地工作需要租房的話,除了4500元生活費,你還有啥?還能阻房嗎?甚至你的工資夠生活費嗎?

因此每個月向父母要4500生活費不是過分不過分的問題,而是應該不應該的問題。

人應該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並且對生活做出合理的規劃。這樣在未來的日子裡才能遊刃有餘,從容走過。

我是@紅塵一朵蓮,優質美文領域創作者,歡迎大家關注並留言評論。


紅塵一朵蓮


這要看家庭收入,要是一個普通農村家庭一月2000塊都很累,如果是王思聰的孩子,一月生活費45萬也不算多。



多彩五花


首先吧,我得說,你這個問題是蹭熱度,你看看你的賬號,要是大一學生也就罷了,非得搞這麼個話題,挑起大家的關注

其次吧,你這個話題調的太好了,大家確實都被挑逗起來了,不算家庭情況,不管有多少錢的家庭,都不應該花這麼多,哪怕你家一個月給100萬零花,也應該知道自己在大學是要幹什麼的,你是來學知識開眼界的,不是來花枝招展,當交際花的,富家子弟,就體驗下生活,窮家子弟麻煩了解下勤工儉學,為以後走向社會打下基礎,憑自己雙手和腦子掙錢不丟人,憑身體掙錢才丟人


沸騰的冰河世紀


太少了,4500是最低檔次消費,6000稍微好點,8000剛好,一個月給10000才能夠過的滋潤。所以你應該一個月給你父母最少要一萬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