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愛吃什麼?我想它喜歡吃的食物裡面會有病毒預防的答案嗎?

不學則無為


穿山甲的食物和病毒沒什麼關係,搞清楚什麼是中間宿主和病毒,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滿足你的好奇:穿山甲愛吃什麼?

穿山甲的牙齒退化了,所以它們是靠一條細長的舌頭進食,這條舌頭的長度可達30到40釐米,方便它們把舌頭伸進蟻穴裡舔食白蟻。有時,穿山甲也會用自己有力的前爪打破白蟻的蟻穴,或者開挖蟻洞,以設法吃到更多的白蟻。所以,白蟻較多的熱帶、亞熱帶溼熱地區是穿山甲的主要棲息地。

穿山甲是唯一有鱗片的哺乳動物,但這身鱗甲並沒能成為它們的保護,反而讓它們身處險境。穿山甲白天會縮成一團睡覺,天黑後喜歡獨自夜行,用靈敏的嗅覺尋找白蟻洞穴,如果遇到危險就會本能地縮成一團一動不動,這樣的食性和習性讓它很容易身處危險之中。

中間宿主和病毒

病毒的結構很簡單,它自己無法進行代謝,也不能獨立生存,病毒想要存活,必須要有一個宿主供它們繁衍。所謂宿主,就是給病毒提供生存地的生物,宿主分為自然宿主、中間宿主和最終宿主。

自然宿主中最“出名”的就是蝙蝠,作為唯一能飛的哺乳動物,蝙蝠有許多特殊性,快速的新陳代謝造就了超高的DNA修復水平,進而使它的免疫系統一直處在工作中,所以即使它攜帶上百種病毒也能安然無恙。但是一些病毒可能不會直接傳給最終宿主,將二者聯繫起來的就是中間宿主,比如果子狸就是SARS病毒在蝙蝠和人之間的中間宿主,駱駝則是MERS病毒在蝙蝠與人之間的中間宿主。

具體到新型冠狀病毒,科學家推測它的自然宿主可能為中華菊頭蝠;它的最終宿主,截止目前來說是人。至於中間宿主,已經公佈的猜測有,水貂、蛇和穿山甲,雖然不是最終結論,但是根據華南農業大所公佈的消息,科學家們在檢測後發現,穿山甲樣本分離出的毒株與目前感染人的毒株高度相似,因此給出了穿山甲可能為中間宿主的結論。

最後要說,寫這個回答的時候挺難過的,因為早在數年前,分佈於亞洲、非洲的八種穿山甲,就被分別列為了瀕危和極危物種,而如今據保守統計,每年仍有幾萬只穿山甲被捕殺,人類真的不能讓存在了8000萬年的動物,就這樣走向滅絕。最後的最後,推薦一部紀錄片給各位——《穿山甲:被捕殺最多的動物》。


FUN知識點


2月7日,華南農業大學在其官方微信稱。通過他們的研究,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潛在的中間宿主。也就是講傳染給人類的這個新型肺炎病毒是由穿山甲帶來的。

既然是穿山甲帶來的病毒,那肯定有人吃了它的肉或者捕獲過它 。否則,怎麼會有它帶來的病毒呢?不可能它自己跑到武漢這座大城市的吧?再說,它也沒長翅膀,而且還是國家保護瀕危的野生動物。

當然,華南海鮮市場所賣的動物非常多。有人說海陸空都有,意思是講,水裡遊的各種魚類,陸地上爬的各種動物,空中飛的各種鳥類,應有盡有。

不管是穿山甲還是蝙蝠,都沒有過錯,它們其實都是無辜的。因為它們本身就攜帶著各種病毒,並且在這個星球生活了很多年,根本不會對人類造成傷害。而由於人類侵犯了他們,食用了它們才造成自身感染的,這又能怨得了誰呢?

現在舉國上下,全力抗擊疫情,與病魔作鬥爭。而那些貪吃的人更要清醒了,不是穿山甲攜帶的病毒害了我們,而是人類自身傷害了自己。


耿老師在種草


穿山甲最喜歡的是找白蟻食,,偏偏白蟻是腐食性動物,穿山甲,喜歡生活在山林裡面,而山上的白蟻喜歡的是人的屍骨駭,又其風水差的山墳比較常見,而埋葬的屍體大多是病死,而白蟻進入墳裡啃骨食肉,人體病毒的骨頭,帶磷,白蟻食了也就產產病毒,穿山甲喜歡食白蟻,間接成了病毒傳播者,人食了穿山甲,自然產生了病毒,病毒自然對人體呼吸器官形成影響,輕重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