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噴施尿素一畝地最多用多少比較好?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

用戶2180405739709


氮磷鉀肥是小麥正常生長髮育所必需的三大營養元素,只有配合施用,才能互相促進,增產效果是單度施總其中任何一種養分所達不到的。氮肥在小麥的生長髮育過程中,對苗期根,莖,葉的生長和分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拔節期對綠葉面積尤為重要。

小麥的氮肥施用,除基肥和追肥之外,我們也經常用尿素做根外追肥施用,這是與尿素的特殊性質有關。

一,合理施用尿素

尿素適用各種土壤和作物,可作基肥和追肥,一般不作種肥。旱地作基肥時每畝20公斤溝施或條施,水田作基肥時每畝15–20公斤在灌水前的5–7天撒施,耕翻入土。旱地作追肥時每畝10公斤溝施或穴施於7–10釐米深處。

當尿去用作水田作追肥時先排水,再將尿素每畝8公斤左右施於表土後隨即灌水。尿素作追肥時一般要比其他氮肥提前3–5天施用。

尿素也可宜作根外追肥,噴施濃度因作物而異。一般大田作物常用1%左右,生長不良或幼苗期可適當降低。露地蔬菜較大田作物濃度低,果樹和溫室蔬菜再低一些。

那麼在小麥上噴施尿素所用的濃度為1%—2%,一般是在小麥的開花到灌漿初期噴,在生長勢弱或者是小麥幼苗期噴施時,濃度要適當降低。尿素噴施於小麥時,一般畝用溶液量為50–75公斤,隔7–10天噴一次,共噴2–3次即可。那麼可以計算出,每畝小麥每次用尿素1–2斤,加水100斤作葉面噴施即可。

小麥葉面噴施尿素溶液,只可適用於植株營養不良時,僅可作為調節補充,有增加粒重效果,一般麥田噴施尿素溶液等氮肥增產效果較好,高產田由於氮素營養充足,噴磷能增加粒重,如噴2–4%的過磷酸鈣溶液,或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等。


二,怎樣提高尿素追肥的效果

1,根據土壤肥力缺定追肥數量

我們就拿需氮肥量最多的玉米而言,在高肥力的土壤上,每畝追施20公斤,中等肥力的地塊每畝追施23公斤,低產土壤則應每畝追施27公斤。

2,在作物營養盛期追肥

儘量做到在作物的營養盛期追肥,如玉米應在拔節至大喇叭口期,高粱應在拔節至孕穗期,小麥在三葉期,大豆在初花期。

3,做到深施覆土

用尿素給旱田作物追肥時,最好是刨坑或開溝深施10釐米以下,這樣才能使尿素處於土潮溼土壤中,有利於尿素的轉化,也有利於氨態肥被土壤所吸附,減少揮發損失。

4,與作物要保持一定距離

在追肥時,要防止把尿素施在作物根系附近,更不能把尿素掉進作物的心葉裡,以免燒傷幼苗,影響生長,要與作物保持一定距離。

5,比其他氮肥提前施用

用尿素給作物追肥時應比其他氮肥提前7天左右施用。

6,切忌與鹼性肥料混施

尿素屬於中性肥料,追肥時切忌與鹼性化肥混合施用,以防降低肥效。

7,追施後不宜馬上灌水

尿素施入土壤後,在未被分解轉化前不能被土壤所吸附。如果在追肥後馬上澆水,會造成尿素流失。

8,做根外追肥

尿素對作物葉片損傷較小,又易於水,擴散性強,容易被葉片吸收,進入葉片後不易引起質壁分離現象,因此很適於根外追肥。

禾本科作根外追肥的濃度為1–2%,用於雙子葉作物根外追肥的濃度為1%。一般每畝用尿素根外追肥數量為1–3斤即可,噴施時間在下午4點後進行為宜。


三,施用尿素的六大誤區

尿素含氮46%,是使用較多的優質化學肥料,但在尿素的施用過程中,存在著六大誤區。

誤區一,尿素與碳銨混用

因尿素施入土壤後,要轉化為氨才能被作物吸收,其轉化速度在鹼性條件下比在酸性條件下慢得多。碳銨施入土壤後呈鹼性反應。農田混施碳銨和尿素,會使尿素轉化成氨的速度大大減慢,容易造成尿素的流失和揮發損失。因此,尿素與碳銨不宜混用或同時施用。

誤區二,地表撒施

尿素撒施於地表,常溫下經過3–5天轉化過程才能被作物吸收,大部分氮素在尿素轉化成銨的過程中被揮發掉,利用率低,如果在鹼性土壤中撒施,氮素的損更快更多。所以,氮素不能地表撒施。

誤區三,尿素作種肥

尿素在生產過程中,常產生少量的縮二脲。縮二脲的含量超過2%,就會對種子和幼苗產生毒害。尿素進入種子和幼苗中,會使蛋白質變性,影響種子的發芽和幼苗生長。

誤區四,施尿素後馬上澆水

尿素是酰胺態氮肥,施後必須轉化成銨態氮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轉化過程因土質,水分和溫度等條件不同,時間有長有短,一般要經過2–10天才能完成,如果尿素施後馬上灌排水或旱地在大雨前施用,尿素就會溶於水中而流失。

誤區五,尿素與鹼性肥料混施

尿素施後需轉化成銨態氮肥才能被作物大量吸收利用。銨態氮肥在鹼性條件下,大部分氮素會變成氨氣揮發掉,所以尿素不能與石灰,草木灰,鈣鎂磷肥等鹼性肥料混施或同時使用。

誤區六,尿素施於芹菜上

芹菜在整個生長期間需要追施大量的氮素化肥,但不可施尿素。因為施尿素,芹菜纖維增多變粗,植株老化,生長緩慢,且食用帶有苦味,品質低劣。

芹菜適宜施碳酸氫銨,氨水,有機肥料,有利於提高品質。


總之,尿素作為一種氮素肥料,用於葉面噴施時,其效果好於硝態氮肥和銨態氮肥。但在用尿素做葉面肥時,常會出現被施作物葉尖發黃的情況,主要原因是因為尿素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縮二脲,或者是多次噴施尿素,縮二脲累積過多導致的,因為縮二脲不易分解而使植物中毒。這種葉尖黃化的中毒症狀是永久性的,不可逆轉,只有新生葉片才沒有黃化,葉尖黃化大時,會影響光合作用,其中馬鈴薯,菸草等對縮二脲較敏感,容易中毒,注意慎用。


努力就好


尿素屬於大量元素,含氮量46%,一般用於追肥,也可以低施,如果葉面噴施建議一桶水30公斤用量不超過200克為宜,因為尿素含有縮二脲成分,用量大的時候會燒葉,特別是溫度高的時候,燒葉會更嚴重。所以一般噴施尿素要避開中午高溫,下午17點後噴施更好。也不宜用量過小,最少每桶水100克,少了效果不好。純手打,請多多支持。



花生三遍藥液體氮肥


小麥在生長期,由於一些營養元素缺失,為了保證其能正常生長,我們要噴施尿素,為小麥提供必要的養分。說到尿素,是咱們農民朋友種植過程中經常使用到的肥料。它應用廣泛,它適用於一切作物和所有土壤,可用作基肥和追肥,旱地、水田都能使用。尿素除了可以用作基肥和追肥外,還可以用過葉面肥,尿素葉面噴施後半小時即可被葉片吸收,吸收率可達70%至100%。

而小麥在噴施尿素時,也要注意,正確噴施會帶來增產的效果,如果錯誤噴施,就是起不到效果亂花錢了,有時,噴的時期不對,還會影響小麥正常生長,那麼小麥怎麼樣正確噴施葉面肥呢?小編從以下幾個方面說說:

1、尿素可以打多次,根據小麥長勢決定。

2、小麥揚花期最好不要噴施尿素,會影響授粉。可以在小麥揚花後(灌漿期)葉面噴施300倍液的尿素和磷酸二氫鉀的混合液(每桶水加入1兩尿素、1兩磷酸二氫鉀),每隔7-10天噴一次,提高產量在所有氮肥裡面尿素是最理想的葉面肥。噴施尿素作物合成蛋白質的數量和速度都超過其它氮肥。

3、尿素噴施濃度為1%-1.5%。作物生長前期和中期,噴施尿素濃度為0.5%-1%,苗期噴施濃度為0.2%。如果是水稻小麥等禾本科作物,尿素噴施濃度可在1.5%-2%。但是,葉面噴施時切忌尿素溶液濃度過大,否則會燒壞葉片也會毒害植株。通常對小麥玉米噴施的濃度以 2 %為宜,蔬菜、瓜類以 0. 5 %- 1. 5%為宜。

4、噴施尿素時,一般選擇陰天進行,如果選擇晴天,要避開中午太陽比較強的時期,以免藥液蒸發過快,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另外,如果噴後遇到下雨,等天晴後,可以補噴。




爾等所用


小麥一般在返青後隨水澆施尿素每畝用量在30-50斤,在特殊情況下可以用0.3%的尿素水溶液噴施,特殊情況是指小麥在澆施尿素7-10天苗情不好的情況下才噴施,否則不用葉面噴施尿素。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尿素施用量不可過多,   現在廣大農民在小麥追肥時平均畝追施尿素80斤,這是很不科學的,對小麥的增產很不利,在大家的意識裡,尿素施的越多小麥產量就越高,這是極其錯誤的,任何作物所需要的各種養分都是有一定的數量的,當肥料的施用量大大超過其作物本身的需求量時就會產生反作用,返青期施肥是為了促進小麥快速返青,合理分孽,正常拔節,正常的尿素施用量為40斤左右,當尿素施用量超過40斤低於60斤時對產量沒有大的影響,即多施了20斤尿素以後小麥產量並沒有增加,但是也不會造成減產,只不過是我們的施肥成本增加了。但是當尿素的施用量超過60斤時小麥的產量不但沒有增加反而還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減產,施用越多減產越嚴重,這是為什麼呢?這就要從尿素的根本作用談起。氮素在作物體內是蛋白質、核酸和葉綠素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促進葉綠素的形成、增強作物光合作用的能力。氮素還是多種酶的成分,作物體內的各種代謝過程都必須在酶的參與下才能完成,如果氮素不足細胞的形成就會受到抑制,作物的生長和發育就會減慢或停滯,作物的一切代謝功能都要受到相應的影響,豐收的目的就會達不到。但是氮素養分也不是越多越好,要有一定的比例,如果其它養分跟不上,猛施氮肥也是不行的,氮肥過多時莊稼葉色一片濃綠,葉片多而下垂,秸杆柔軟,導致作物抗寒、抗病性能降低,開花和成熟期延遲。小麥施用氮肥過量以後(畝施尿素超過60斤)其長勢就會過旺,葉片多而大,無效分櫱也會增多,株形相對增高,造成早期下部廕庇,於是帶來兩大危害:一是由於葉片增多,下部溼度和溫度相對提高,通風不好,給病蟲害的發生提供條件;二是小麥總分櫱增加,無效分櫱的莖杆柔軟,到後期經不起本身的重量,遇大風或澆灌時就會倒伏,帶來嚴重減產。大家可能對往年施用尿素的效果都有記憶,在大家每畝施用尿素50-80斤時小麥生長勢特別好,特別密,地裡密的進不去人,小麥一片濃綠,大家以為這樣的小麥一定高產,但最後小麥產量也沒有多少,原因就是我們以上講的兩點危害,同時大量的無效分孽會帶走很多的磷和鉀,造成肥料浪費,在小麥灌漿時籽粒特別秕瘦。產量會因為多施氮肥減產在50-100斤左右.


辰時果貼


小麥在生長期,由於一些營養元素缺失,為了保證其能正常生長,我們要噴施尿素,為小麥提供必要的養分。說到尿素,是咱們農民朋友種植過程中經常使用到的肥料。它應用廣泛,它適用於一切作物和所有土壤,可用作基肥和追肥,旱地、水田都能使用。尿素除了可以用作基肥和追肥外,還可以用過葉面肥,尿素葉面噴施後半小時即可被葉片吸收,吸收率可達70%至100%。

而小麥在噴施尿素時,也要注意,正確噴施會帶來增產的效果,如果錯誤噴施,就是起不到效果亂花錢了,有時,噴的時期不對,還會影響小麥正常生長,那麼小麥怎麼樣正確噴施葉面肥呢?小編從以下幾個方面說說:

1、尿素可以打多次,根據小麥長勢決定。

2、小麥揚花期最好不要噴施尿素,會影響授粉。可以在小麥揚花後(灌漿期)葉面噴施300倍液的尿素和磷酸二氫鉀的混合液(每桶水加入1兩尿素、1兩磷酸二氫鉀),每隔7-10天噴一次,提高產量在所有氮肥裡面尿素是最理想的葉面肥。噴施尿素作物合成蛋白質的數量和速度都超過其它氮肥。

3、尿素噴施濃度為1%-1.5%。作物生長前期和中期,噴施尿素濃度為0.5%-1%,苗期噴施濃度為0.2%。如果是水稻小麥等禾本科作物,尿素噴施濃度可在1.5%-2%。但是,葉面噴施時切忌尿素溶液濃度過大,否則會燒壞葉片也會毒害植株。通常對小麥玉米噴施的濃度以 2 %為宜,蔬菜、瓜類以 0. 5 %- 1. 5%為宜。

4、噴施尿素時,一般選擇陰天進行,如果選擇晴天,要避開中午太陽比較強的時期,以免藥液蒸發過快,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另外,如果噴後遇到下雨,等天晴後,可以補噴。






職業農人


你給小麥噴施尿素幹什麼?

小麥根外施肥有各種營養調節劑,有磷酸二氫鉀,有腐植酸面葉肥,這些製劑對植物根外施肥都比尿素效果好的多,而且尿素如果使用不當,還有可能燒壞葉子。

但你如果一定要用,每畝用量不能超過1000克。


痴騎朽翁


冬小麥需要進行追肥,那小麥追肥都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一、根據苗情施肥。冬小麥的苗情可分為群體和個體兩個方面,將群體與個體綜合起來看苗情,如果麥田屬於群體大、個體旺的苗情,首先要適當控制其長勢,畝用15%多效唑可溼性粉劑30-40克加水30公斤噴霧,控制旺長。其次,這類麥田應將追肥時間向後推,當麥苗長到倒二葉時,就是小麥穗分化到四分體時進行追肥,恰到好處。過早追肥不好,過晚也不利於產量形成。對於晚播瘦弱小麥,多在3月上旬,小麥植株主莖第一節間長度已經定長,第二節間正在起身伸長時施肥,這樣不會造成莖部節間太長而削弱植株抗倒伏能力。

二、冬小麥年後追肥的數量應統籌考慮土壤肥力和麥田前期底肥施用情況。根據麥田生長的實際情況,小麥生育期氮肥的總用量一般為13公斤/畝左右,如果基肥施入的氮量已達到13公斤/畝,而且施肥位置較淺(10cm),麥田群體過旺的話,可考慮不施或者少施氮肥。從越冬苗數來看每畝有40萬頭以下的麥田或仍處於單根獨苗的麥田是施肥的重點,施肥數量以畝追尿素8-10公斤為宜。

三、要根據天氣條件和肥料種類,採用相應的施肥方法。天氣晴好,麥田比較乾旱,必須以澆水為主,推後追肥。對墒情好的麥田,以畝施磷鉀複合肥5-7公斤為宜。

四、大顆粒尿素與小顆粒尿素追肥選哪個?大、小顆粒尿素,有效成分都是水溶態速效性氮素分子,而且含氮量都是46%。只是兩者的粒徑大小不同,大顆粒尿素相對小顆粒尿素粉塵含量低,抗壓強度較高,流動性好,可散裝運輸,不易破碎和結塊,適合於機械化施肥。

尿素都是分子態氮,它們直接被作物吸收的數量不多,要在土壤中轉化成銨態氮後才可以大量吸收。所以尿素無論顆粒大小,做追肥施用時都要比碳銨提前幾天。

注意,大小顆粒尿素都不能與硝酸銨、硝酸鈉、碳酸氫銨等吸溼性強的化肥混合使用。

大顆粒尿素的溶解速度稍慢,適於做基肥,不宜做追肥和衝施肥施用。它的顆粒大小與磷酸二銨相匹配,可以用做摻混複肥的材料。

小顆粒尿素適用於各種土壤和各種農作物,是含氮高的氮肥,可作為基肥和追肥施用。將小顆粒尿素作追肥使用時,最好是條施或穴施,儘量不要撒施。若無法條施或穴施時,則最好在小雨前後,土壤溼潤時撒施。作返青肥時用量不宜過多,作分櫱肥、穗肥時要施足。作根外追肥時也有一定增產作用。











農村巧姐


個人覺得一畝地需要一大袋,大概有一百斤,需要注意的是在麥苗矮的時候用,因為麥苗初期還露著地面,澆水的時候灑上尿素這樣就用水給稀釋溶解了,滲到地下從而起到施肥的作用。麥子高的時候不建議用因為這時候地面已經被麥子擋住,灑上去的尿素會停留在麥葉上導致麥子燒黃會減產。


剛4400


小麥追施尿素對小麥的生長有很好的幫助,但是如果在小麥追施尿素時不注意施用方法,而得不到很好的效果。提醒農民朋友,用尿素追施小麥時應該做“六要”和“三忌”。

小麥追施尿素的六要

(1)要掌握好用量:最適宜的畝施用量為8-12公斤。

(2)要施用均勻:使用不均勻會造成小麥燒苗,還會造成肥料浪費。

(3)要深施覆土:應儘量深施覆土,以10-15釐米深為宜。

(4)要提前施用:春季追施小麥時,應比其他氮肥提前5-8天。

(5)要與磷鉀肥配合施用:要配施磷、鉀化肥,才能滿足小麥對養分的需要。

(6)要根外追肥:小麥中、後期根外噴施尿素,濃度為2%,即在50公斤水中加1公斤尿素,可噴施1畝麥田,共噴3-4次,間隔8-10天。

小麥追施尿素的三忌

(1)忌和鹼性肥料混合施用:用尿素追施小麥時,不能和氨水、碳酸氫銨、草木灰等鹼性肥料混合施用。

(2)忌施於地表:尿素易溶於水,撒施地表不覆土,養分溶於雨水而流失,還會黏在葉面上造成小麥燒傷。

(3)忌施後大水澆灌:尿素在土壤中以分子狀態溶於水中,雖能被土壤吸附保存,但施後大水澆灌、串灌,尿素未被吸附就會被衝失掉。應於細水浸調為佳。

尿素怎麼施才不浪費

尿素含氮量高,在農業種植中用途非常廣,尿素除用於作物的底肥外,絕大多數用於作物的追肥。但是實際操作過程中有很多的浪費情況發生,那麼,用尿素追肥咋施不浪費呢?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根據土壤肥力確定追肥數量。實踐證明,對中低產田地塊增加施肥量,可以顯著地提高產量。對高產田塊則保持一般施肥水平即可。

二、在作物營養盛期追肥。提高追施化肥利用率的關鍵是要掌握各種作物對養分吸收的臨界期和最大效率期,儘量做到在作物的營養盛期追肥,才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三、做到深施覆土。實踐證明,把尿素施在地表面常溫下4~5天后,大部分氮素便氨化揮發掉,其利用率只有30%左右,尤其是在石灰性和鹼性土壤的表面,其氨的揮發損失更為嚴重。因此,在用尿素給旱田作物追肥時,最好是刨坑或開溝深施10釐米以下,這樣才能使尿素處於潮溼土之中,有利於尿素的轉化,也有利於氨態肥被土壤所吸附,減少揮發損失。

四、要與作物保持一定距離。因尿素含氮量高,養分濃度大,具有很大的吸溼性。因此在追肥時,要防止把尿素施在作物根系附近,更不能把尿素掉進作物的心葉裡,以免燒傷幼苗,影響生長,一定要與作物保持一定距離。

五、提前施用。因尿素是一種低分子的有機化合物,施入土壤後要有個氨化過程,轉化為一種揮發性很強的碳酸銨後,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因此,用尿素給作物追肥時應比其它氮肥提前7天左右施用。

六、不與鹼性肥料混施。尿素屬於中性肥料,追肥時切忌與鹼性化肥混合施用,以防降低肥效。如果與鹼性肥料非混合施用不可時,也要錯開施肥日期,一般隔3~5天即可。但尿素與氯化鉀、磷礦粉和過磷酸鈣等肥料混合施用時,其增產效果很顯著。

七、追施後不宜馬上灌水。尿素施入土壤後,在未被分解轉化前,是不能被土壤所吸附的。如果在追後馬上灌水,會造成尿素的大量流失。

土壤缺水嚴重,非灌水不可時,也要做到小水勤灌,切忌大水漫灌。在給水稻追肥時,應考慮到尿素在轉化前流動性較大的特點,追施後更不能馬上灌水,一般在追後3~5天灌一次小水為宜。

八、宜做根外追肥。尿素對作物葉片損傷較小,又易溶於水,擴散性強,易被葉片吸收,進入葉片後不易引起質壁分離現象,因此很適於根外追肥。但要選用縮二脲含量不超過2%的優質尿素,以防損傷葉片。

用尿素做根外追肥的濃度因作物種類不同而有差異,禾本科作物根外追肥的濃度為1.5%~2%;用於雙葉子作物根外追肥的濃度為1%,在作物開花期濃度還應小些。一般每畝用尿素根外追肥數量為0.5~1.5公斤即可。

噴施的時間在下午4時前後進行為宜,此時蒸騰量少,葉面氣孔逐漸張開,在一夜間基本上可把稀釋的尿素溶液吸收完,大大提高尿素的利用率。







深夜哭泣的幽靈


尿素是一種速效肥料,也是小麥春季生長所必需的一種肥料,它可以為小麥的生長提供充足的氮素,保證小麥中後期光合作用所需要的養分,那麼一畝地小麥到底需要多少肥料呢一這要根據你的地力水平,小麥的長勢,以及你的目標產量和小麥播種時候施肥量的多少來決定。

一般來講,小麥的施肥時機有兩次,一次就是小麥播種時或播種之前深入的複合肥,它可以為小麥從播種到春季生長提供充足的氮肥,以及全生育期所需要的磷肥和鉀肥,施肥量根據地理水平,一般每畝地施50公斤的三元複合肥,氮磷鉀的比例根據土壤地力水平決定。

另外一個好的施肥時機是春季,速效型的尿素為主。如果播種之前已經施入了足量的複合肥,那麼春季建議追施尿素,最好不要超過25公斤。太多了,會造成肥料的浪費,以及小麥後期貪青晚熟。另外在施肥方式上,建議返青期追施10公斤左右,拔節期追施15公斤左右。分次肥施肥要比單次追肥,小麥產量要提高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