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了,還是一事無成,你恐慌嗎?

321愛家


我不知道到底多少歲算是中年,但是我現在30歲,沒房貸沒車貸(因為買不起),結婚一年,還沒生孩子,父母健在,暫時不需要贍養。

儘管如此,一事無成的我依然感到無比恐慌。

1、在實現自我價值的路上走了很多彎路

從我畢業到現在,已經7年時間了,這期間我做了很多份工作,最長的一份工作,便是在家鄉小縣城做基層公務員。

一個月收入也就兩三千,雖然不高,但是有五險一金,而且在小縣城也很安穩。房價也不高,開銷也不是特別大。

第2份最長的工作就是之前的一份工作,做了不到一年半。

儘管公司氛圍很好,領導也很器重,但是自己真的不喜歡被人管束。所以去年12月的時候毅然辭職,想要回家做自由職業者。

可自由職業者哪是那麼好做的。找不到方向,不知道應該從哪裡突破還是小事情。最重要的是一點也自律不起來。沒有了,固定的上下班時間,有時候早上可以睡到十一二點。有時候突然打了雞血一樣,又可以,六七點就起床學習。

報了很多課程,學閱讀,學寫作,想要靠著寫作、寫聽書稿來養活自己。

但內心那種不容易察覺的壓力,讓自己變得很焦慮,很多時候沒辦法靜下心來去做事情,學了寫作課也不能安心去寫,學了閱讀也靜不下心來去讀。

看著很多同學,剛開始寫,就過稿大平臺,很多比我開始晚的,都已經簽約了。而我依然在默默聽課。總是讀不完書,下不了筆。

同學提醒我說,如果難的話,哪怕一個月只看一本書,只寫一篇聽書稿還不行嗎?

我知道她說的有道理,她戳到了我的痛處。我只是在逃避,我害怕寫了之後被拒稿,我害怕失敗,我對自己想靠寫作賺錢的想法產生了很深的懷疑,想法總是變來變去,始終沒有辦法讓自己行動起來。

直到我開始上閱讀課,在課程中學到一個模型,大概意思就是說:降低難度或者找到動機,能促進我們的行動。

於是,我發現自己之所以不願意行動,是因為總想著一次把事情做好,所以總在心裡想著要寫出完美的稿子。

這怎麼可能呢?沒有哪個文章寫得好的人,不是反覆修改反覆打磨的。於是我降低了對自己的要求,我開始要求自己,先把書讀一遍,哪怕什麼都記不住,只要我翻完一遍就可以。我要求自己開始去寫,哪怕寫得像一坨狗屎,大不了我不拿給別人看。

接著,我慢慢看了幾本書,從書中也獲得了許多的能量。特別是《小狗錢錢》中講的,只有我們堅信自己可以做到,才真的會去做,然後才會有結果。

接二連三的,我看了將近20本書,完成了自己第1篇聽說稿和第1篇拆書稿的試稿,儘管還沒有收到回覆,不知道結果如何,但是我知道這一次自己是真的開始行動了。

說了這麼多,我好像只是想表達:我們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因為只有真的相信,我們才會去行動。所以如果有什麼想做的事情,就大膽的去做吧,不要怕失敗。即使是失敗了,我們也可以從中找到值得學習的地方,加以改進之後再繼續。如果你覺得太難,可以先從最簡單的開始。

2、錢太重要,所以一定要想盡辦法多掙點,但也要有耐心

對於很多有錢的人來說,他們會說,錢夠用就行了。

好像對於我們大部分普通人來說,錢真的不夠用。

沒錢,我們就沒有辦法孝敬父母,哪怕有時間也沒有錢帶他們出去旅行,心中充滿了內疚。生怕他們身體有哪裡不舒服,自己沒錢給他們看病。

沒錢,我們連孩子都不敢生,沒有辦法做月子中心給他好的護理,沒有辦法買好的奶粉好的紙尿褲。未來還要擔心上不了好的學校。

沒錢,就捨不得花錢提升自己,更捨不得花錢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看到一些想報的課程,卻被高昂的學費嚇到;想要去自己喜歡的地方旅行,看一看存款又默默放棄了。

確實錢不需要掙太多,但至少得夠用呀。

所以,即使已經人到中年依然一事無成,就要放棄努力,就要接受這種一事無成的生活嗎?

必須不能啊。還不得比別人更努力,更拼命。是比別人浪費了很多時間,花了更多的代價,才意識到努力的重要性。

但這並不能代表什麼,過去已經過去了,我們沒有辦法再回去,但是現在和未來還在我們的手中。如果真的肯花工夫、想辦法、努力拼,就一定可以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看到別人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當然也很羨慕,但是我們總不能一直去跟別人進行比較,抱怨生活不公,然後縮在自己的小世界裡不願意努力。

生活是自己的,人永遠只能跟自己比,如果今天比昨天進步了,哪怕只是一點點,哪怕慢一點,又有什麼關係呢。

也不想說什麼大器晚成之類的話,畢竟我們還在解決溫飽的問題。所以,先掙錢吧,有什麼能做的、能掙錢的,就好好努力做。

恐慌歸恐慌,但不耽誤做事情,兩者不衝突。

做就是了。


吉祥君的成長日記


我的經驗和閱歷告訴我不會恐慌,反而增加了我的自信,因為在年少無知的時候讓我嚐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讓我遇到了人間的冷暖,經歷年少到中年會讓我在痛苦和失敗中吸取寶貴的教訓,當你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教訓在以後的發展過程就會一帆風順,少走彎路。所以當你到中年的時候不必擔心和恐慌,我們身邊有許多案例都是中年或步入中晚年才發展自己的事業而且都是很成功的。馬雲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他的成功發家致富是在中年以後。他曾經說:總是認為你的對手很強大,即使很弱。堅定信念,鎖定目標;執著態度改變命運;冷靜思考,衝破困惑;樂觀是成功或失敗的關鍵。努力程度決定結果;自我奮鬥,創造精彩!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三個因素,視野,心胸和力量!





龍的生活VLOG


答案肯定會啊,30歲的我本來是身價千萬開著奔馳,可我卻還在工廠幹著倉管,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經驗。

1.我今年剛好進入30的中年大隊,前一秒回想自己還是小孩呢,現在怎麼突然就要變老了,而且現在一事無成,感覺自己是個廢物。

2.很搞笑的一件事,我與財富擦肩而過,2006年我來到深圳打工,那時候深圳還不是現在這樣工廠最多,我進了一個工廠是做數據線的,當時工資是1500加加班費還不錯一個月可以賺兩三千。我當時17歲,上了一年班不想住宿舍了,就和同事搬到外面的租房,當時租的是一個兩層老房子,很舊可是便宜,300,房東是個五十歲的老頭,那房子當時就我和我同事住,住了一年,房東很少來看,他在別的地方買了新房子,可能同事還養了狗,拉了好多屎,好臭,有一次房東過來看實在受不了了,叫我們搬走,我們不想搬,因為找不到這麼便宜的了,後面房東就說我把這房子買給你們吧,20萬。

我們當時就想這老頭真坑,兩層房子,長滿了青苔還要20萬怎麼不去搶,還漏水。後面老頭說不買你們就搬走,我們周璇了幾個月,還是搬走了,😂因為到時年紀小不懂,去年去哪裡看一下那個房子拆了,賠了一兩千萬,這就是命。




深圳小敏




尼哥生活日記


也確實人到中年啦,也確實一事無成。恐慌嗎,恐慌,確實恐慌。

恐慌多啦,發現恐慌沒用,或者已經習慣了恐慌,也就不恐慌啦。

前兩天剛過的駕照科目二。

平時練得很好的年輕人,就是沒有過。反而我這種,晃晃悠悠,一路頭歪歪的過了。

下了考場,一起去的四個人,教練偏偏就過來問我過沒過。

我就說,怎麼不問他們?

教練說:練車嘛,不好好練,考試又攤上最爛的車,所以擔心你不過。

我說,我過啦。

我都沒搞懂,考試前等待的那兩個小時裡,不停的上廁所,到底是因為水喝多啦,還是因為緊張,或者恐慌的。明明心不跳,明明曉得緊張沒個卵用,更不會因為心疼補考費而擔心。

考試的時候,來了三遍。第一遍,掛在了左側方入庫。教練教的方法,直接壓線。第二遍,反著教練教的方向,勉強過關。結果,有一項沒有計入成績,所以需要重新來下。

如此搞的第三遍。車子是真的爛,儀器反應都有問題。

有錢人呢,拼命的裝窮人,窮人拼命的裝有錢。真的緊張的人,表現出不怎麼緊張;真的恐慌了呢,那就做點什麼吧。

未必做什麼都能成功,但至少證明了這麼做會失敗吧。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已經註定辜負老人家的希望啦,多花點心思在孩子身上吧。

努力的賺錢養家,然後給自己的無能為力找個合適的藉口。


塵緣未了話江湖


感覺這個問題就在說我,這兩天和前同事到青海考察工作,玩笑中他提醒我說:都四十歲了,別好像不知道似的。意思是,我也到了中年了唄。

中年了,有啥成就呀,想想看,真的啥都沒有。就會寫寫字,如果沒人邀請自己寫點東西,都沒飯吃呢。但孩子卻一天天長大,二三十歲時,怎麼也想不到自己中年時會是這樣的狀況。

但你要說恐慌嗎?30多歲的時候倒是有點,競爭不過人家,別人有的自己沒有,自己的事業方向也高大上不到哪裡,有那麼一段時間,自己其實是恐慌的,心裡沒底,就有些著急。

現在好多了,更清楚的認識到人生的唯一性,清楚不用攀比,不用自己沒事找事,調整心態,認真過每一天才是最真實的,反而在邁進40歲的過程中,心裡越來越不會恐慌,越來越懂得珍惜現在,懂得感恩自己的獲得了。

身邊也有不少人,到40歲前後覺得之前十多二十年的工作沒有意思,又不知道轉到哪個行業,是很緊張。還有一些人,因為在一些事情上陷得太深,明明知道繼續投入進去,三年、五年,乃至十年,越投入越痛苦,但身不由己沒辦法拔出來,很是折磨。

所謂的恐慌,都是對沒有發生的事不必要的擔心而已,其實就不願意從零開始,或者說不願意接受從負的開始,接受最差的結局,一步步變好,這不就能稍微踏實點了嗎。

我反正只有一個底線:不會餓死就行,我想現在如此綜合的社會,各種社會條件支撐著,都不至於餓死,那麼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有些人擔心老人,擔心孩子,其實說到底都在轉移注意力,深層次都是給自己開脫呢,看似承擔著責任,自己的問題都沒解決,你認為所謂的責任,能完成得好嗎。

好好過每一天吧,能吃好,能有人說話,能做一點事,就是幸福人生了。


財經作家邱恆明


我八二年的,算是步入了中年生活的人了。我現在的工作像打游擊戰一樣,東邊放一槍,西邊放一槍,沒有固定的工作場所。收入方面呢,不是很可觀,但在我們農村這種生活水平,馬馬虎虎勉強過得去,反正是別人家穿什麼吃什麼,我們一樣也不落下。掙錢這事對我來講還是有點壓力,好在我有一個溫馨的家庭,每天結束了一天的行程回到家裡,便能吃上老婆早已準備好的飯和菜。一家人愉快得談論著一天所發生的趣事,便把煩惱的事拋得無影無蹤了。

我的中年生活就是這樣,有人說人到中年就要成家立業,這樣說來我已完成了一半的任務,我已成家了,不能說一事無成。先成家後立業,關於立業這事,人到中年已經經歷過大風大浪,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正是立業的好時機。華為集團董事長任正非是從中年開始創業的,柳傳志也到了中年才開始創辦的聯想。所以不能說人到中年一事無成就恐慌,沒有這麼嚴重,只要我們不隨波逐流,碌碌無為,我們要振作起來,梳理一下我們的經驗和人脈,從實際出發,一步一個腳印,成功二字到時候會水到渠成。


小石五筆


恐慌?我真正感覺到恐慌的是從去年暑假開始的,由於兒子在去年中招考試,報錯了學校,怕沒有好的學校上,一個暑假,我們都在焦慮和等待中度過,直到收到通知,讓去學校報到,懸著的心終於落下了!

本以為孩子到了高中可以更踏實,更努力,希望孩子有進步,能安安心心的讀書了。

上初中的時候他是走讀生,他當時很羨慕住校生,可以不用每天幾次從家到學校來回跑。可是到了高中,他剛住校的前一個月還好,到後來孩子很排斥去宿舍,這也使他不能安心學習,成績一直在下降,大半年了,他還是沒有調整好自己的狀態!

住校有那麼痛苦嗎?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我覺得連這點兒困難都克服不了,以後走向社會遇到問題怎麼辦?

這使我很擔憂,我是一個陪讀媽媽,這讓我感到是我沒把孩子帶好,我覺得自己很失敗!

甚至讓我對以後的生活產生恐慌,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


中原陶陶


我今年26歲,我老公28歲。

90後的我們已經提前步入了中年危機。一刻不敢停下來,因為一停下來就感到無比恐慌,如果我今天沒有賺錢,那我今天活著的意義在哪裡。

誰都不想忙成這樣,可是我們不得不向前,雙方父母都是普通農民,沒有退休金沒有保險,靠著出賣體力賺著微薄的收入,如果我們一事無成如果沒有工資那我們的家人怎麼辦。

這一代的年輕人過的太累,別說中年人,就是我們這些90後,當初被稱為垮掉的一代,現在已經默默開始承擔起養家餬口的重任。


小番茄日記


恐慌也沒用呀,說實話我這一輩子,從來都沒有拔尖過,人到中年一事無成,也沒啥可抱怨的,本來就沒有那個雄心壯志,現在平平淡淡生活也正常吧。如果說我從小就出類拔萃,刻苦付出,結果到了中年,一事無成,那或許是懷才不遇,或許是壯志未酬,或許是時運不濟。像我,沒有付出,哪有才華,未曾耕耘,何談收穫。

不是說人到中年就應該有事業,而是有付出有努力,肯堅持的人到了中年,未見起色的人需要平衡心態繼續努力,或者適當調整方向。

像我這種,讀書時候不用功,晃晃悠悠考了個二本,工作以後不懂察言觀色,專業又不突出,照顧孩子照顧家庭,十幾年都在底層打混的人,去談自己人到中年一事無成,我覺得很滑稽。工作,事業不是論資排輩,不是像熬粥一樣,熬的越久就越好。工作是看你個人能力的提升,你的判斷,你的價值,綜合能力的。

所以我不會迷茫,也不會抱怨,人還是要清楚自己要什麼。要事業還是要家庭,這個必須要平衡,如果要家庭,那麼在顧好家庭的情況下事業想要做到什麼程度,如果升遷無望,應該怎麼做。條條大路通羅馬,怎麼都是個活,選準自己要走的那條路,然後踏踏實實地走下去,這也許就是最適合自己的活法。不要與人相比,想辦法突破自己,多說無益,認準目標,行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