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掃我,還是我掃你?”

#開往春天創作季#

據網絡媒體報道,一箇中國客人在日本飯店吃飯,結賬時,隨口一句“你掃我,還是我掃你”,讓飯店老闆慌亂了……

“是你掃我,還是我掃你?”

而當下,“你掃我,還是我掃你”早已成為中國網絡數碼時代的流行語,早已成為國民結算、支付的流行方式,就連居民購買小菜,小菜農都能利用微信收付等先進方式嫻熟的操作和收付款,給我們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讓我們的生活多了許多灑脫和利索。

記得1994年4月,我奉命陪司機從廣西金城江到重慶去接車。由於提車還需支付兩萬多元費用,而當時支付方式只有兩種,要麼通過電匯或信匯轉賬支付,要麼自帶現金支付,單位轉賬支付較慢,而自帶現金,又不方便,也不安全。且當時最大面額只有十元,兩萬多元現金至少也有20砸,分到我們每人身上揹帶,至少也有10來砸,鼓鼓脹脹的,既不方便也不安全。為了儘快接車走人,我們選擇了自帶現金支付方式,以圖快點支付提車走人。

那天,我們是下午五點從廣西金城江上的車,坐的是綠皮火車,人多車慢,打的票是站票,沒有座位,七百多公里的路程,預計需要20來個小時,到達重慶要到第二天中午一點半左右。當天我還感冒生著病,身上又鼓鼓朗朗的揹帶著10來砸面額十元的現鈔。四月的天氣,要冷不冷,要熱不熱,穿的衣服也不算多,生怕被人盯上,因此我們站著乘車,既要保護好身上的鈔票安全,又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全身神經繃得緊緊的,生怕單位鈔票有啥閃失。

“是你掃我,還是我掃你?”

夜深了,綠皮火車老牛負重似的在雲貴高原上不緊不慢的爬著,我們也有氣無力的靠著別人的座位隨車顛簸的站著。凌晨一點多,到了貴陽車站,本希望到此大站下的人多,能找到個空座位坐坐,可偏偏還是滿滿的一車人,座位沒有鬆動,我們只好繼續艱難地站著。此時,一位大姐帶著的孩子哭了,她見我一直站著,七八個小時了,還咳嗽著,就硬要我到她位子上坐一會兒,說反正要哄小孩,也坐不了,坐會兒沒關係,我感激的連連道謝。

凌晨三點多,火車到了遵義站,我們好不容易才找到空位坐下,但還是不敢放鬆繃緊的神經,還得聚精會神的守護好身上的現鈔。

火車在“咚咚、咚咚”聲中繼續前行,直至中午一點半才到達重慶火車站,至此我們的本次“護鈔”之旅才算順利完成。

那次重慶的“護鈔”之旅讓我終生難忘,心神疲憊至極。

如果趕上現在這個年頭,何來這麼辛苦?何須這麼勞頓?

“是你掃我,還是我掃你?”

現在的高鐵時代,朝發夕至,一人一座,安全、快速、準點,輕鬆自如;

現在的電子支付時代,區區一兩萬費用,微信、支付寶輕輕一點,即可完成,安全、方便、快捷。

這就是網絡數碼時代的優越,這就是網絡數碼帶給我們的紅利,它打破了以往時間和空間的制約和限制,提供了我們快捷、便利的工作生活方式,讓我們在快捷中見管理,在管理中要效益。

現今,我國的網絡數碼飛速發展,從2G到4G、5G,走在世界前列,給我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紅利和便捷,也給我們的老年朋友們帶來了歡娛和快樂!

當前,我國老齡人口已超10%,早已步入老齡化社會,老齡朋友的關懷和管理已成為目今較為重要的社會問題。然而,便捷的網絡數碼,從某種意義上使這個重要的社會問題得到了一定的緩解和舒展,因為便捷的網絡數碼給老年朋友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娛樂平臺和機會。

“是你掃我,還是我掃你?”

卸下了工作重擔的老年朋友們,平時除了跳跳舞、健健身,走動走動外,還可以利用數碼網絡隨時和遠在異鄉的兒孫們聊聊天、視視頻,這樣一來,無形中拉近了老人和孩子們的時空距離,以慰寂寞之心,增加歡娛之樂。

同時,老年朋友們在自己身體條件和視力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網絡數碼廣交朋友,暢談天下。比如今日頭條就為廣大老年朋友們提供了一個絕好的平臺和機會,

能讓老年朋友們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做以前不能做的事,續以前不能續的夢:能寫的,可以盡情抒發;能拍的,可以隨意展姿;能唱的,可以引吭高歌……

在網絡平臺馳騁過程中,老年朋友們忘記了孤寂,增加了歡娛;增進了友誼,收穫了快樂;活躍了大腦,寬闊了心身;活動了筋骨,遠離了疾病……

“是你掃我,還是我掃你?”

記得有位老年朋友在頭條上這樣寫道:頭條安慰了我孤單寂寞的心靈,功不可沒!寬敞的房間,只有我一人居住,如果不開電視,連個說話的聲音都沒有。是頭條陪我度過了寂寞的時光,不論白天黑夜。我從頭條收穫了愉悅,收穫了全國各地朋友們的安慰,收穫了寫悟空問答的成就感,收穫了搞笑視頻的歡樂,讓我有了久違的哈哈一笑,我愁苦孤單的心釋然了……

#開往春天創作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