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央視元宵晚會“不設觀眾席”蘊藏的防疫科普與溫暖力量

收看元宵晚會是普通群眾度過元宵節的家庭必備環節,今年的元宵節因新冠肺炎註定與往年不同,“不出門、不聚集”規則已成恪守。然如何讓這個元宵晚會既歡樂又安全,湖南衛視推出“不設觀眾席”的做法,贏得網絡和社會一片叫好。

讀懂央視元宵晚會“不設觀眾席”蘊藏的防疫科普與溫暖力量

眾所周知,減少人員流動、居家隔離觀察是遏制病毒傳染的最原始、最有效路徑。“不設觀眾席”本身出於對演員和觀眾的人身安全考量,細微的思考、細節的舉措,以切面窺視出理性防疫的理念。

當然,“不設觀眾席”並非割斷了元宵晚會的溫存與熱度。恰恰相反,湖南衛視“首創彈幕式觀眾席”的誕生創舉,不僅滋補了線下“無觀眾”的冷清,而是以網絡技術創新的方式,讓防疫信心與力量在線上相互傳遞與分享,“千里共彈幕”,溫暖和虹吸更多心心相印的情懷共守。

讀懂央視元宵晚會“不設觀眾席”蘊藏的防疫科普與溫暖力量

足見,秉持科學防控、理性思維,就能找到合理可行的支點,撬動一場“無現場觀眾”且精彩紛呈的元宵晚會。

有人說,湖南元宵晚會將呈現教科書式的防疫科普。其實,“不設觀眾席”到“首創彈幕式觀眾席”的創新轉變,只是本次湖南元宵晚會幕前可觸的做法之一。諸如,採取科學、無死角消毒措施,工作人員人手一冊“抗疫防護指南”,節目現場僅限內部工作人員進入,派駐專門醫護人員入駐等等,幕後的用功與努力、縝密與謹慎同樣不容忽視。

讀懂央視元宵晚會“不設觀眾席”蘊藏的防疫科普與溫暖力量

防疫是一場硬仗,組織一臺安全科學、氛圍濃厚的晚會更是“硬中之硬”,“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科學預判與嚴密舉措讓舞臺充盈“科普味”,返潮起的價值觀念與防疫導向更是耳目一新、可觸可見。

萬家燈火璀璨,是歷屆元宵晚會烙印在人們心中的模樣,或許今年的元宵晚會缺少燈火通明的熱鬧、煙花四起的絢爛,但真情、執著、頑強、團結的精神必然會時刻在線。正如有網友留言,“腦補一下滿屏彈幕的歡樂”。

儘管無法到現場觀看晚會,宅在家中與家人一起收看,一邊“居家戰鬥”、一邊暢享愉悅。“彈幕式觀眾席”串聯起千萬個家庭,鏡頭拉近防疫一線和晚會現場的距離,力量在其中、溫暖在其中、信念在其中,彈幕不再是一句簡單的話語,是科學防疫思考下的線脈邏輯,是鴻雁傳書的共情認同,以致在晚會節點彼此碰撞出化學反應,凝結更加篤定的信心基石。

細心的觀眾會發現,2020年湖南元宵晚會由“元宵喜樂會”更為“元宵一家親”。很容易讓人想到一句話,“宅在家裡就是做貢獻”。防疫戰鬥仍在爬坡過坎,任何人、任何時刻都不容輕視,然“人間自有真情在”,或許來一場溫暖與信念、科學與理性共融共建的元宵晚會,才是“此中有真意”的書寫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