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薑死苗用什麼農藥?

用戶4642033238783


生薑死苗的原因有多種,如病蟲為害、藥害、肥害、漬害等因素都可以引起死苗,要根據田間具體調查認真分析找準原因,有針對性的採取有效措施。下面介紹生薑死苗的主要原因及防控措施:



一是病害引起。生薑種植中發生最多、發生最重的病害是是姜瘟病,防治該病要在發生初期及時用藥,藥劑可選擇88%水合黴素、72%農用鏈黴素、3%中生菌素、20%噻唑鋅等藥劑,兌水噴淋莖基部或灌根防治。另外,姜枯萎病也會導致生薑枯死,防治該病同樣在發病初期用藥,藥劑可選擇5%水楊菌胺、70%惡黴靈、4%嘧啶核苷類抗菌素等藥劑,兌水灌根防治。


二是蟲害引起。生薑蟲害主要是姜螟蟲,以幼蟲咬食嫩莖,鑽到莖蟲取食為害,引起生薑枯萎。防治姜螟蟲的最佳時期在卵孵高峰期,幼蟲尚未鑽入心葉蛀食之前,防治可選擇氯蟲苯甲酰胺、阿維菌素、甲維鹽等藥劑兌水莖葉噴霧防治。

三是藥害引起。生薑田除草劑使用不當,病蟲防治用藥過量,或噴施過重等引起的莖葉枯死,發生藥害後要及時噴施蕓薹素內酯加磷酸二氫鉀或氨基酸酸類葉面肥緩解藥害,促進生薑緩苗生長。



四是肥害引起。基肥施用不當,使用未腐熟的有機肥造成的生薑漚根枯死,要及時中耕鬆土,增強土壤的透氣性促進根系生長;追肥施用不當,施肥不均,引起的葉片失水枯死,要及時大量進行澆水,稀釋肥液對生薑的肥害。


五是漬害引起。田間整地不平,高低差大,個別地方長期積水引起根系生長不良,甚至漚爛根系引起的枯死;田間排水系統不暢,積水不能及時排出來,特別是連續陰雨天氣,土壤積水引起的枯死。預防措施是疏通水渠,做好排水系統,精細整地,及時清理田間積水,為生薑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

上述為引起生薑死苗的主要原因和具體對策,生薑出現了枯死切記不能盲目用藥,一定要根據具體原因有針對性的採取有效措施進行防控。


雲時代三農


  生薑死苗話應該是由多種原因形成的吧!來看看要怎麼防治

  一、姜瘟病害。

  多由種子和土壤帶菌,防治沒跟上形成的。預防方法如下:

  1、曬種:種姜收穫後,先曬幾日,再放到20-30℃條件下處理7-8天,促使傷口癒合,可減少貯藏期姜瘟病的發生。

  2、浸種:選擇姜塊肥大豐滿、皮色光亮、肉質新鮮、質地硬、無病害的老薑作種姜。在催芽前用0.2%硼砂+0.5%磷酸二氫鉀+50%多菌靈800倍+殺毒礬800倍混合液浸種15-20分鐘。

  3、避免輪作:生薑根系不發達,輪作根莖小,易發腐爛病,因此,應與水稻、十字花科、豆科作物等進行3-4年的輪作。

  4、土壤消毒:整地時每畝撒75-100公斤生石灰進行土壤消毒。

  5、病後處理:發現病株及時拔除,並在病穴內撒施生石灰。全田用殺毒礬500-600倍液或72%農用鏈黴素100個單位灌窩。嚴防病田的灌溉水流入無病田中。

  二、過量上肥和上肥方法不當形成肥害。

  一些姜農認為生薑耐肥,上肥越多產量越高,因此盲目重施化肥,偏施氮肥,集中上肥,有的甚至幹施尿素、複合肥等,形成肥害、麻腳姜和嚴峻的爛姜死苗。生薑應以施腐熟農家肥為主,一般在整地時每畝施腐熟豬牛糞3000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鉀肥15公斤作基肥;苗高30釐米左右時施1次肥,每畝施豬糞水750-1000公斤;夏至前後姜苗發到3-4根苗時,每畝用腐熟枯餅50-100公斤拌灰300-500公斤點蔸,或施豬糞水1000-1500公斤,上肥後蓋一層細土或土渣肥;大暑前後每畝施豬糞1000-1500公斤、尿素4-5公斤。

  三、田間積水形成漬害。多因土壤耕作層淺,排水溝淺和白沙土雨後瀝沙板結不透氣形成漬害,高溫高溼致使爛姜死苗。

  預防方法:

  ⑴在霜凍前翻挖姜田35-45釐米深;同時挖主溝深55-60釐米、邊溝深50釐米的排水溝,做到排水通暢,雨停溝幹,栽培溝窩無積水或暗漬。

  ⑵選擇土層深厚、透氣性好、有機質豐富、保水保肥力強的壤土、粘壤土栽培,避免用易瀝結的白沙土栽培。


搜了共享農莊


先搞清楚原因,是病害導致死苗,還是自然災害,還是人為原因。大致可分為這三種,具體如下!

生薑死苗爛姜減產的原因

一、姜瘟病害

多由種子和土壤帶菌,防治沒跟上造成的。預防方法如下:

1.曬種:種姜收穫後,先曬幾日,再放到20℃~30℃條件下處理7~8天,促使傷口癒合,可減少貯藏期姜瘟病的發生。

2.浸種:選擇姜塊肥大豐滿、皮色光亮、肉質新鮮、質地硬、無病害的老薑作種姜。在催芽前用哈茨木黴200克/畝兌水或0.2%硼砂+0.5%磷酸二氫鉀+50%多菌靈800倍+殺毒礬800倍+天達2116浸拌種專用型600倍液混合液浸種15~20分鐘。

3.避免連作:生薑根系不發達,連作根莖小,易發腐爛病,因此,應與水稻、十字花科、豆科作物等進行3~4年的輪作。可以使用土壤改良劑有效改善土壤質量。

4.土壤消毒:整地時每畝撒75~100公斤生石灰進行土壤消毒,7天后可以使用枯草芽孢桿菌和複合木黴菌搭配使用,可提高作物在以後生長過程中提高抗病能力

5.病後處理:發現病株及時拔除,並在病穴內撒施生石灰。全田用複合木黴菌1千克+枯草芽孢桿菌1千克隨水澆灌,注意嚴防病田的灌溉水流入無病田中。

二、過量施肥和施肥方法不當造成肥害

一些姜農認為生薑耐肥,施肥越多產量越高,因此盲目重施化肥,偏施氮肥,集中施肥,有的甚至幹施尿素、複合肥等,造成肥害、麻腳姜和嚴重的爛姜死苗。生薑應以施腐熟農家肥為主,一般在整地時每畝施腐熟豬牛糞3000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鉀肥15公斤作基肥;苗高30釐米左右時施1次肥,每畝施豬糞水750~1000公斤;夏至前後姜苗發到3~4根苗時,每畝用腐熟枯餅50~100公斤拌灰300~500公斤點蔸,或施豬糞水1000~1500公斤,施肥後蓋一層細土或土渣肥;大暑前後每畝施豬糞1000~1500公斤、尿素4~5公斤。

三、田間積水造成漬害

多因土壤耕作層淺,排水溝淺和白沙土雨後瀝沙板結不透氣造成漬害,高溫高溼致使爛姜死苗。預防方法如下:1.在霜凍前翻挖姜田35~45釐米深;同時挖主溝深55~60釐米、邊溝深50釐米的排水溝,做到排水通暢,雨停溝幹,種植溝窩無積水或暗漬。2.選擇土層深厚、透氣性好、有機質豐富、保水保肥力強的壤土、粘壤土種植,避免用易瀝結的白沙土種植。

你的情況,你對應這幾種情況,有相應的解決辦法。具體如下!

生薑死苗爛姜減產的預防措施

1.輪作、不連作。有姜瘟病的土壤,第二年不能再種植生薑,此病在土壤中可存活2年,形成土傳病。連續間隔2年後,第三年種植生薑,可減輕姜瘟病、根線蟲病、根腐病和莖腐病的發生。

2.土壤消毒。整地前每畝用生石灰50千克均勻撒在土表,再翻入土中或每畝施用雷力TD菌肥3~4千克,能較好地控制死苗爛姜現象發生。特別是TD菌肥,每千克含有生物菌5000億個,每畝施用3~4千克能抑制土傳病害和降低死苗爛姜作用。

3.種姜消毒。種姜皮層附著有病菌和蟲卵,種姜不消毒就會帶病、蟲卵入土,引起生薑死苗爛姜。按金病毒1瓶(防病)+一窩端2支(防蟲劑)+根旺2包+極可善2包+水20千克配成藥液浸種3-5分鐘,能有效地抑制病菌、殺死蟲卵,促進生根和修復種姜傷口,使出苗整齊、粗壯。

4.重施底肥。生薑為肉質根系,鮮姜產量高,喜疏鬆肥沃土壤,在播種前要重施底肥。每畝施腐熟豬牛糞2000千克+“雷力海藻肥(10-6-9)”50千克+“雷力海藻肥(2-2-2)”80千克+多保10千克,混合均勻,撒施土表,翻入土中,10-15天后即可播種。只有土壤肥沃疏鬆,含氧量高,土壤中蚯蚓就多,有益菌多,生薑才能優質高產。

5.合理追肥。優質高產生薑一般年施肥4次。第一次:出苗後(未展葉),按根旺2包+極可善2包+苗不死1瓶+一窩端2支+水25千克的比例淋蔸一次,促進根系生長,抑制土傳病害,殺死地下害蟲、防止死苗爛姜發生,使幼苗生長整齊、粗壯。

第二次:幼苗生長期(展開葉片3片以上),追一次壯苗肥,施用雷力高氮衝施肥。按1包4千克加水750千克的比例,潑施、衝施或淋施在生薑地內,促進幼苗粗壯。第三次:8月上旬,幼姜生長迅速膨大期,需要養分量大,施用雷力海肥施高K衝施肥。按1包4千克+水750千克的比例,施肥方法同第二次。第四次:9月中旬,是新姜營養積累高峰期,是增產提質關鍵期,施肥量、施肥方法同第三次施肥。

6.噴施葉面肥。葉面肥具有快速吸收利用的效果,能促進葉色轉綠,葉面增厚,表皮有光澤,提高光合作用,增強抗病能力。幼苗期,用“雷力2000”3包+極可善3包+精品高氮1包+水50千克的比例噴霧,促進幼苗健壯,10天一次,連續3次。8月份用“雷力2000”3包+極可善3包+精品高鉀1包+水50千克的比例噴霧,加快嫩姜膨大,10天一次,連續2次。9月份用海得豐l包+水15千克的比例噴霧,促進姜塊膨大,提高產量,10天一次,連續2次。

7.加強病蟲害防治。生薑地下病蟲害主要有姜瘟、根腐病、莖腐病、根線蟲病、地老虎(土蠶子)、蠐螬(泥蜂子)等;地上部主要有紋枯病、灰黴病、炭疽病、斑點病、姜螟(鑽心蟲)、薊馬等。地下病蟲害用金病毒+一窩端+根旺+極可善灌根1-2次,或單用1:1:200波爾多液灌根一次(即0.5千克硫酸銅+0.5千克生石灰+水100千克比例),再用樂施苯+硫酸鏈黴素一次殺死地下害蟲。地上病蟲害用阿維菌素+紋枯淨+死苗爛根一次淨或五嶽神功+煙酰胺+硫酸鏈黴素防治。





息烽農投李凌


生薑在種植過程中會出現死苗現象,它會嚴重造成生薑剪除,對農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生薑死苗呢?該如何預防?一起隨小編來看看詳細介紹吧。

生薑死苗原因及預防措施

1、姜瘟病害

很多種子未經過消毒措施,會攜帶大量的病菌,在種子發芽時侵入,而幼苗抵抗力弱,極易發生。或者是土壤沒有經過嚴格的消毒滅菌措施,在種子萌發時也會侵入,從而出現死苗現象。、

預防方法:在種姜收穫後,將其曬幾天,在放置在20-30度環境下一週,使其傷口癒合,減少姜瘟發生。在種植前可用硼砂溶液和多菌靈、殺毒礬浸泡15-20分鐘,徹底消滅年均,在種植時避免連作結合整地每畝施入75-100公斤生石灰進行消毒。發現病株要及時拔除,並在病穴附近撒施生石灰。

生薑死苗原因及預防措施

2、施肥不當

很多農戶在種植時認為施肥越多產量越高,所以盲目施用化肥,偏施氮肥、集中施肥,導致生薑產生肥害,嚴重時出現死苗現象。

預防措施:生薑施肥應以腐熟的農家肥為主,一般每畝施入農家肥3000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鉀肥15公斤作為基肥。後期追肥以有機肥為主,搭配適量的化肥,早呢更加土壤有機質含量,促進根莖膨大。

生薑死苗原因及預防措施

3、積水漬害

在澆水過多或者雨後未及時排水時,土壤極易板結成塊造成漬害,高溫高溼的環境下極易到根莖腐爛,導致死苗。

預防措施:種植時要選擇土層深厚、通透性好、排水良好的土壤種植,切勿在粘土壤上種植,在整地時要挖好排水溝,確保排水通暢,澆水不宜一次澆水過多,雨後要及時排水。

生薑死苗原因及預防措施

4、姜螟

姜螟又名鑽心蟲,是一種雜食性害蟲,從幼苗出土直至收穫皆可危害,以幼蟲蛀食危害,幼蟲孵化2-3天后會從葉鞘與莖杆縫隙或心葉處侵入,不斷的向上鑽蛀取食,導致莖杆空心,使水分和養分運輸受阻,時間一長就會導致植株死亡。

預防措施:可以採用人工捕捉,由於姜螟為蛀食蟲害,藥劑防治對其效果不太好,而去老齡幼蟲抗性較強,所以提倡人工捕捉。

生薑死苗原因及預防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