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蜜蜂採蜜都在直徑一公里左右,但通常蜜蜂採蜜的最近距離是多少?

ty栗子225657779


關於蜜蜂採集在直徑一公里之內的說法完全是錯誤的,到底蜜蜂採集的距離是多少,用事實說話,才是真理。就在去年六月份的時候,我蜂場突然幾天大流蜜把箱內所有巢脾裝的滿滿的,並巢脾加高發白了,其它年份這種情況沒有,根居蜜蜂飛行的方向找下去,在離我蜂場西邊直徑三公里多的地方一片有十幾畝大的棗樹開花了,上面蜜蜂採集凡忙。又根居它飛回的方向正好是我的蜂場,這確實是我的蜂場的蜜蜂在採集。根居距離我是順著我們之間的直路過去的,並且路上有公里路標為準,標標準準在三公里的地方,所以說蜜蜂在平原直徑採集可飛行三公里是準確的。距體最近距離是多少,在我蜂場最近十幾米的地方,又一片約一分地的地方,我每年春季都種上油菜,在油菜開花上粉的時間,上面就有大量蜜蜂採集花粉和蜜,這又證明在最近十幾米內蜜蜂照樣採集。這就是蜜蜂最遠和最近的實際飛行距離。


純正農家蜂蜜


蜜蜂需要到外界採集蜜源來滿足蜂群的日常生活需要,所以在蜜蜂養殖中我們往往會聽說各種各樣的蜜蜂採集半徑,有的是三五公里,有的說一兩公里,也有的說數百米,更有說採集到十公里之外的,總之,各種說法各不相同,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說法呢?上面的說法究竟哪個是真的?蜜蜂採蜜的最小半徑究竟是多少?

一、影響蜜蜂採蜜半徑大小的原因

其實在蜂部落看來,或許上面的答案都是正確的,也就是說蜜蜂的採蜜半徑是無法確認的,因為蜜蜂採蜜半徑由多種因素決定,在蜂部落看來,影響到蜜蜂採蜜半徑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蜂種。就我國目前的主要蜜蜂來說,也包含了中蜂和意蜂,而且在南北之間還夾雜了其它區域性特點的蜜蜂,比如東北黑蜂、新疆黑蜂等等,這些蜜蜂都有自己的特點,在飼養和管理上也略有差別,比如南方地區氣候條件好,蜜蜂不容易飼養大群,但是在往北的地方由於氣候逐漸寒冷,蜜蜂開始慢慢傾向於大群飼養,所以在蜂部落看來,蜂種是影響蜜蜂採蜜半徑的一個原因。

第二:地理環境。正如我們搬離蜂群避免回蜂常用的數據,山地地區3公里以外,平原地區5公里以外,所以說在山地地區蜜蜂的採蜜半徑一般不會超過3公里,而平原地區不會超過5公里,否則我們的蜜蜂就可以找到回家的路,就算我們搬離蜂場以後也會有大量回蜂,而我們這裡選擇的是安全距離,也就是說,實際上蜜蜂的山區採蜜半徑並沒有三公里,一般在2公里左右。

第三:蜜源情況。由於外界的蜜源結構具有區域化的特點,比如平原地區種植了一塊非常大的油菜,蜜蜂在這麼豐富的蜜源環境下自然不會到很遠的地方採蜜,但是如果平原地區沒有雜花,也沒有大量的農作物蜜源,蜜蜂必然會到更遠的地方進行採蜜,所以這個採蜜半徑與蜜源的關係巨大。

二、蜜蜂最近採蜜半徑

其實要說蜜蜂最遠採蜜半徑,通過上面的實例我們不難想到,或許幾百米、幾公里,甚至十公里之外都是有可能的,比如在當地一個分蜂性較弱的蜂種來說,如果外界蜜源匱乏,蜜蜂只有擴大采蜜半徑,這樣對於平原地區來說,還真有可能達到10公里之外,記得曾經有研究人員追蹤過蜜蜂的採蜜,在外界蜜源匱乏時,有的蜂種可以達到14公里之外。

當然,對於我們本土的中蜂來說,可能達到4公里都是相當困難的,畢竟中蜂一般在山區生長,而且山區雜花較多,蜜蜂採蜜具有就近原則,越接近蜂場的蜜源,蜜蜂越是優先採集,從蜜蜂的就近原則來說,蜜蜂的最近採蜜半徑也是無法確認的。

蜜蜂的最近採蜜半徑如果要嚴格的說起來,其實應該算是我們給蜜蜂飼餵的蜜蜂飼料,蜜蜂飼料是我們人類對蜜蜂的稱呼,對於蜜蜂來說,不管我們餵養的是糖漿還是蜂蜜水,都是一個蜜源,所以要嚴格說起來,蜂部落認為蜜蜂最近的採蜜半徑是不存在的,只要我們對蜂群進行飼餵,這個距離就是蜜蜂最近的採蜜半徑。


蜂部落


以蜂巢為圓心,蜜蜂的行動距離為半徑,畫一個圓,這就是蜜蜂的採蜜範圍。

有些書說理論上中蜂在平原可以飛到五公里遠採集,山區和丘陵地區只能飛到三公里遠採集。空中直徑範圍。

中蜂正常2公里,意蜂就會遠1-1.5公里左右,再遠的距離,蜂蜜採集效率就大大降低,死亡率也是,距離是指蜂箱開始算,一直到蜜源的地方,蜜蜂飛行的距離

飛多遠要看蜂,發達強壯的蜂去採蜜能飛三四里,五里可能也會去,但個把蜜蜂就沒什麼意義了。

如果是貧窮的蜂,或者斷子了,你叫她們去採粉,兩裡她們都會嫌遠,即使兩裡外有大宗粉源。貧困的蜂採蜜也飛不了多遠,最多三里,超過沒什麼效果。

蜜蜂採蜜的距離和季節也有關,春秋季能飛的遠些,高溫和低溫季節兩三里都是問題,當然強壯的蜂能遠點

越是缺蜜粉的蜂採集距離越短。






雪山老紅


對於蜜蜂採集的飛行距離到底有多遠,眾說紛紜,有的說兩公里範圍,有的說三公里。那麼究竟是多遠呢?下面就讓我們來討論討論吧。

以本人這兩年尋找野蜂的經驗來看,半徑為一公里範圍內的最為多,當然兩公里、三公里、甚至更遠都有。

蜜蜂的採集範圍是由蜜源地而定的,並不是由蜜蜂本身,例如:離蜂巢最近的蜜源是在1.5公里開外,那麼這群蜜蜂就得飛到1.5公里開外來採集,否則就得餓死。

其實蜜蜂也和人類一樣也懂得計算勞力,往往有很多情況都是環境所逼,飛得遠了有些蜂兒就會累死在半路,有時半路遇到狂風暴雨,採集到噴灑過農藥的花等等,這都是蜜蜂逃不過的劫。

如果一個蜂巢緊緊挨著蜜源地,那麼這群蜜蜂是絕不會捨近求遠的去採集的。

所以說蜜蜂採集的範圍是由當地蜜源及粉源而定的,並不能統一成一個標準的數據,因此我們知道,想讓自己的蜂群強盛,那麼就必須給它們創造這粉蜜源充足的良好環境。

以上便是本人的心得,若說的不對或者有冒犯之處,還請多多諒解!


覓蜂緣


蜜蜂採集距離不是一公里左右啊!這得看蜜源花開有多遠,蜜源花近當然蜜蜂就近採集,越近越好。蜜蜂不是傻瓜,不會捨近求遠的!

我們只需知道蜜蜂所能飛行的半徑就可以了,蜂場儘可能靠近蜜源花,這樣才能有利於蜂群採集。

不同蜂種所飛行的距離是不一樣的,體力和認巢能力限制了蜜蜂所能飛行的距離。中蜂個小體弱,飛行距離要比意蜂短。一般中蜂採集半徑是1--2公里,意蜂是2--3公里,直徑就加上一倍。但這說的是最大飛行距離,不是無蜜粉採集,蜜蜂不會跑那麼遠的。

所以中蜂三五公里是屬於自己的採集範圍,意蜂五六公里是採集範圍。在這範圍之內,蜜蜂都是哪近哪蜜粉源好,就去採集。絕對不會是距離太近放棄採集的。

比如意蜂轉場時,如果有可能,就把蜂場社在花海中間,這樣出門就採集,蜜蜂省勁,也採集快,次數多,會大大提高產量的。


中蜂也是一樣的,能省勁就好,不會有什麼原則放棄最近的花蜜的。

所以,蜜蜂沒有最近的採集距離的,越近越好,花開在巢門口也會去採集的。我們看到蜂場旁邊的花蜜蜂採集少,那是早起的蜂已經採光花蜜了,花開流蜜一次,採了就不會再有的。

蜂場越靠近蜜粉源花越好,可以減輕工蜂負擔,不用遠距離飛行,可以多采幾趟,不僅工蜂勞動量少了,產蜜量還會大大增加的。


追花精靈


拿我來說吧,我養的是中蜂,山烏桕離我蜂場約直線約300O米,到周圍沒有闊葉林,更別說山烏桕了,可到大流時採蜜也非常好,但流蜜後蜂群衰敗的利害,可見中蜂最大采蜜可以認為5公里為極限,後來把蜂移至山烏桕密結的山林後蜂后期衰敗現象稍好。


蜂之友


蜂蜜的飛行距離還是比較遠的,春季 夏季採蜜期間由於附近資源較充足通常在二公里範圍裡,當進入冬季採蜜時資源缺乏,且蜜蜂數量強大蜂蜜們會不斷往外探索更多資源,一旦找到就會鎖定目標來回採集,只是太遠時中途會停留在樹上休息多次。每當這時鳥兒就會來吃蜜蜂,養蜂場附近的山腰間經常能看見這種景象


蜂蝶舞人生


正常二到三公里,但還是近了好,少數能飛五公里採集,但價質不大,幾十米或幾百米內最好,近了增大了採集次數還減少了消耗


啥文


要看天氣,多數就近蜜源。


佛山捉野蜜蜂教授


閱讀過較多的資料,實驗顯示,半經750米外採集蜜蜂會大幅度減少,1500米外只有很少一部分,缺蜜時期3000米的花蜜蜂依然可以採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