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人說寧願在農村吃300元一桌的酒席,也不願意去酒店吃1000一桌的呢?

農夫也瘋狂


農村300元一桌的酒席是實打實的,而城裡1000元一桌的酒席價格虛高,看著好看,吃起來不值。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瞭解更多農村趣味知識。

現在好些人有個習慣,去吃了酒席後就會到處去議論別人的酒席辦得怎麼樣,刺楸是四川農村的,對這點深有體會。到了城裡,大家關心的不是菜的分量、味道,而是價格,覺得越貴的酒席越有面子,殊不知,城裡上千一桌的酒席還比不上農村三四百一桌的,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一、成本不一樣

農村酒席的成本低,主要有親友和村民免費相幫、請「一條龍」做包桌兩種形式。

1、免費相幫。這其實是換工互助,並有義務的含義,去幫了別人,以後輪到了自家有事也就不用愁沒人幫忙了。由於沒有工錢,成本就都省了,所有錢都花在刀刃上,買食材也挑好的買。一桌花了三百元錢的酒席,如果把人工費和算上,怎麼也得五百元吧。

2、「一條龍」包桌。所謂一條龍,是隻從食材採購到飯菜端上桌都是一條龍式服務,主家只需要出錢即可。這雖比請人相幫要多花錢,但「一條龍」團隊的幾個人也就賺點人工費,當然帶頭的老闆要多賺些。



3、酒店。而城裡不同,酒店是盈利性質,除了有眾多員工要養活,還有水電、門面房屋等不小的成本開支,除了最基本的成本,酒店的老闆還要有比員工工資高得多的賺頭,所以酒店的酒席貴得有理。雖有理,但1000元的酒席也許還真當不了農村300元一桌的。

二、農村是現做的酒席,酒店的則不好說

農村酒席都是自己人做給自己人吃,大家都用心在做,而即便是花錢請的「一條龍」包桌,別人也是在眾目睽睽之下用新鮮的食材現做。農村酒席基本上也就幾十桌,有做酒席經驗的「一條龍」包桌團隊也要熬夜忙得跳,可見做幾百人的飯菜真的很累。

酒店則不好說,賓客進不了廚房,但只要提前定好了酒席,不管幾十桌還是上百桌,沒幾個廚師的酒店也能按時把飯菜端上桌,多出幾桌賓客時還能臨時加桌,而少來幾桌賓客也能退掉。那問題來了,大多數菜都是現做的嗎?多定的幾桌退掉後又去了哪裡?



三、食材有差別

刺楸這邊辦酒席,基本上都會殺豬,要麼是自家喂的,要麼是買其他村民喂的豬,這種豬肉肯定比城裡買到的豬肉好吃。此外,雞鴨魚都是在農村集市買的,雖不能保證土雞土鴨和野生魚,但起碼沒喂雜七雜八的東西。


而城裡則不同,所有食材幾乎都是從菜市採購或者有特殊的供貨渠道提供。

以上就是刺楸對農村300元每桌的酒席比城裡酒店1000元一桌好吃的分析,如果覺得回答得還行就點個贊,並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

刺楸


為何有人說寧願在農村吃300元一桌的酒席,也不願意去酒店吃1000一桌的呢?

這句話太確切了,咱們不說是五星級酒店,咱們說不帶星的飯店就行,姑姑家孩子結婚,在我們山東曹縣一千元的標準,曹縣磐石賓館,以前的縣委招待所,一千塊錢在縣城應該可以了吧,起碼青菜應該充足吧!三下五去二結束了,我爸爸氣的直接說這是什麼玩意,這不是坑人嗎?

一個肘子小的可憐,我們老家是他的三倍,一個菜花、最後上的甜米,反正值錢的不多,最後吃的空盤,絕對符合空盤標準,當然環境要比老家好很多,有空調,環境優雅,專門的服務員服務,我們不是講享受的,我們是來吃飯的。

農村300元一桌的18個菜,雞、魚、肘子、羊肉、牛肉、大蝦、樣樣齊全,最後吃飯的時候獅子頭、甜米、滾蛋湯,絕對實惠,參加過農村宴席的人都是讚不絕口,每次宴席結束我姑姑都是兜一大兜子菜回家,她說好吃。

城裡擺宴席講究排場,農村講究的是實惠,所以出發點不同 ,城裡1500元的宴席不如農村350的,這就是差距,很多時候城裡人沒有辦法,他們也知道不實惠,怎麼辦呢?總不能回鄉下襬宴席吧!

農村確實實惠 ,但是條件稍微差一點,總得來說還是合得來,所以很多即使住在城裡的農村人也喜歡在農村老家擺宴席,畢竟講究實惠的人多,農村擺宴席很隨意大街上,洪洞口,隨處都可以,所以農村也可以稱之為大排檔,確實熱鬧,氣氛特別好 ,我家是農村,我最喜歡家鄉的味道。


大海傳媒


我是“農村戶口就是好”,這個問題我來回答,歡迎大家點贊評論!

農村300元一桌的酒席和酒店裡1000一桌的酒席根本沒有可比性,不管是在色香味形這四個方面,都有很大的區別。

還記得我小的時候,在農村,不管誰家有紅白喜事,都是請村裡的大廚來做,自己家人和幫忙的人一起去鎮上買菜,買各種需要的東西。然後回來就開始準備,周圍的人都會來幫忙,尤其是喜事,別提多熱鬧了。其實大家並不是要吃的有多麼的好,而更多地是想要一種喜慶的氛圍。遇到白事,鄰里朋友都回來悼念,幫忙,送逝者最後一程。

現如今,尤其是在村裡的喜事,酒席一般都會包出去或者酒店,現在也出現了上門包桌這一行,人傢什麼都不用你管,只用你提供場地就行。婚禮的事也都委託婚慶公司代辦。所有的事情也都簡單化了。但還是會在婚宴的前兩天在家開火,請幫忙的人來家吃飯,做大鍋飯也不是一般人都會做的,如果讓酒店的大廚來做,也不一定會有村裡大廚做的好。

在城裡,婚宴幾乎都是在酒店,也少了很多結婚時喜慶的氛圍。還記得之前上班的酒店,婚宴一桌大概八九千甚至更高,親戚朋友來了也都是隨了份子錢,吃完就走了,就少了很多喜慶的氛圍。

在菜品方面,不管在哪都會有個等級差別。

在農村也會有三百,五百,七百的差別,但大多數都是雞鴨魚肉什麼的,種類算不上很多,衛生情況有時候也值得考慮,服務就更不用說了。在城市裡幾千一桌的菜品,水裡遊的,天上飛的,可以說應有盡有,衛生服務也都是面面俱到。但是氛圍卻比不上農村。

其實,不管在哪,只要自己喜歡,不嫌棄就好。


農村的小孩兒


老胡這輩子吃過許多次酒席。不但在農戶人家吃過,也在鄉鎮或城市的大飯店吃過。我的體會是:飯店越大,飯菜的色香味越“正宗”。但是,非常不實惠。如果點菜少了,興許還吃不飽呢!

農村的酒席,一般都是家常菜。農村的廚師也做不出花樣來。但是,農村的酒席非常實惠,盤子都裝的滿滿的,你可以敞開肚皮來吃。



前幾天,我還參加了一個在鄉鎮飯店承辦的酒席。一桌16個菜,兩個湯,450元。這樣的酒席雖然比農戶自家辦的酒席貴一些。但菜的量也很足,味道也不錯。比在農戶自己家辦酒席省事多了。


然而,鄉鎮飯店這種450元的“席面”,如果放在市裡的飯店裡的話,少說也得貴一倍。因為,市裡飯店的房屋租金、員工工資肯定要比鄉鎮飯店貴很多。

現在,農村流行一種流動酒席。這種流動酒席非常方便,況且也不貴。在我們這裡三四百元就可以辦一桌。所以,很流行。


當然,流動酒席與鄉鎮飯店的酒席相比還是有些遜色,更是無法與大飯店的酒席相提並論。不過,對於農民來說,便宜才是硬道理。

其實,現在的酒席已經沒有了傳統的味道。我們小時候的酒席大多都是燉菜,有燉白菜、蘿蔔、海帶等,另外,廚師也能把各種麵食過油後做得有滋有味,吃著特別香。尤其是酸辣海帶湯,大家都搶著喝,不一會兒,一鍋湯就會被搶一個底朝天。


好啦!就絮叨這麼多吧!總得說來,大酒店的席面雖然很貴,但“不經吃”,菜量很小,許多人都會吃不飽。因此,許多農民朋友都不喜歡去大飯店“吃席”。而鄉鎮飯店或者流動酒席的席面雖然便宜,但菜量很足,能讓人吃飽。因此,許多農民朋友都喜歡吃這樣的席面。


老胡說三農


為何有人說寧願在農村吃300元一桌的酒席,也不願意去酒店吃1000一桌的呢?

這個問題,我覺得我有話語權,因為我曾經遭遇過這樣的場景。現在農村經濟也越來越好,農民越來越富裕,但是辦酒席的時候還是會選擇在家裡辦,除了附近酒店不多這個因素之外,更多是考慮到來吃酒席的喜好,以及農村酒席更加實惠。作為農民,寧願去吃農村300元的酒席,也不願意去吃1000元的大飯店,是何緣故呢?

一、農村酒席價格雖然便宜,但是菜很實惠;酒店酒席價格雖然貴,但是吃的是環境和氛圍

去年的時候,我去一個朋友的結婚宴席,據說酒席的標準是2000元/桌,在一個五星級的度假酒店,聽到價格心裡真是滿是期待,還沒有吃過這個貴的酒席。等上菜的時候,發現2000元標準的酒席好像也不過如此,只是食材更高檔一些,環境更好一些,並沒有覺得比農村酒席有多好。很多農村人去赴宴,都是抱著這樣的一個心態,農村酒席吃的是實惠,雖然價格便宜,但是因為成本相對更低,菜的分量很足,這對於飯量大的人來說,是很划算的。

而有時候,我們親戚一起去酒店赴宴,就要開玩笑地說,要分開坐,不然能吃的都湊到一桌了,別到時候吃不飽。這實際上反映了農民為什麼更青睞家裡酒席的原因。還有城市酒店的酒席都是一頓制,無論中午還是晚上,反正就吃一頓,吃完走人,而農村最少是兩頓,中午和晚上,基本上都差不多,菜的質量都還可以,所以在農村可以吃兩頓,在酒店只能吃一頓,那個更好立竿見影了。

二、農村大多在附近上班,在家吃酒席很方便,下班回來去吃正好;去酒店可能距離較遠,不方便不說,可能還要耽誤一天的工作

因為農民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在農村附近,下班吃酒不耽誤工作是正常的行為,而如果去市裡酒店,由於交通較遠,不方便去就算了,還得耽誤一天的工作時間,很多人覺得虧大了。所以,我們看到,在農村辦酒席,來的人比較多,而去城裡酒店辦酒席,來的人就相對較少,也是這個道理,總不能都停下來去吃酒啊。

去年的時候,按照習俗,結婚之後的第一個生日,一定要請家裡的直系親屬吃個飯。當時我們就想著定在酒店,也不遠就在鎮上。想著可以邀請家裡的長輩一起吃個飯,讓母親去通知,但是最後居然沒有人過來,母親的答覆是太遠了,不方便,去吃飯必須包接包送,因為那時候比較忙,就一輛小破車來回也太麻煩了。這實際上反映部分人的心理,在家旁邊吃酒席更方便。

三、農村的酒席雖然環境不咋地,但是氛圍輕鬆;酒店酒席雖然環境很高檔,但就是不自在

相信部分村民會有這樣的感受,在農村參加酒席,來的好多也都是剛剛下班回來的,簡單收拾一下就可以過來,吃飯聊天都非常的放鬆,也很自在,可以點個煙,能喝酒的還能多喝一點。而在酒店就不同了,那麼好的環境,你覺得穿的簡陋心理不會覺得不自在嗎?這個環境,你好意思抽菸嗎?距離家那麼遠,吃完還得坐車回來,你能喝太多嗎?

種種的這些,都讓人感覺到些許的不自在,雖然吃的是很好,但是就是沒有家裡的感覺。而且還有一個關鍵就是,農村酒席不僅可以吃飯,還可以在主家做一做,找熟悉的人攀談一會,酒店就不具備這樣的環境了,吃完大家都各奔東西了,和誰聊?所以,作為農村人更願意參加農村酒席。

綜上所述,作為一個農村人,也作為一個籌劃酒席的人,無論是在價格方面、菜的實惠程度方面,還是參加酒席的方便程度方面、自在的環境方面,都更加願意參加農村300元的酒席,吃好喝好、吃的自在,比什麼都強。


指尖三農


我就是農村的,其實我們這裡早已不存在三百元一桌的酒席了,如果菜品加酒水,加紅包,早已過千元每桌了,但農村酒席比酒店好吃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恰巧不久前我在酒店吃過一次,就幾個菜品選料到上桌簡單做一下對比,比如扣肉,農村酒席的扣肉一般到肉販那裡批發,新鮮不說量還足,廚師辦廚必先把肉放大鍋煮,然後上色,油炸,上蒸籠,這環節少一個不行,又加之大火柴牡,其做出的口味,是城裡的大廚永遠做不出的,就是我們自己做,也出不了那味,那味必須要大鍋大灶,柴火猛火急煮猛蒸,才出上品,再一個是蝦,酒店端上的蝦,大部是死蝦,量還少,而農村自已去批,死的不新鮮的不要,同樣的菜品,其口味,你說呢。

不說了,給酒店留點什麼吧,說實話,論口味,論量,酒店不是一個好去處,只是條件好,芬圍好,有面子,更重要的是省事,在酒店辦酒席,吃完嘴巴一抹,萬事大吉,只是肚裡真沒多少東西。




驟雨瀟湘


我並不認同這種觀點,客觀事實的來說農村300一桌的酒席,不管是從質量還是健康程度都遠遠不如城市1000一桌的。

首先來說現在農村家裡面有婚喪嫁娶事情的,已經很少有自家做菜的,小小李我所在的魯西南農村基本上所有的大事小情,都是以包桌為主,喜事的包桌價格一般在300元,而憂事的包桌價格在150到200元。

過去農村辦酒席,都是自己請村裡專門幫廚的人做,菜是自己家裡面種植的或者是新鮮買的,肉都是殺自己家裡餵養的豬,有或者是去專門購買,小小李我自己結婚的時候,殺豬宰羊都是在村子裡面購買的,完全保障了食材的衛生。

現在的農村包桌300元,16個菜,全部是雞鴨魚肉沒有一個素菜,甚至是一些海鮮之類的都有,如此名目繁多而又價格低廉可以想象一下,你吃到的東西到底能有多方放心那?

包桌辦酒席的人都有專門的進貨渠道,量大是有一定的優勢,但歸根結底來說肉不新鮮才是主要原因,沒有疑問都是凍肉,都是從冷庫裡面大批量的進貨,至於沒有蔬菜的原因很直接,就是蔬菜價格貴,不容易保存。

做菜的廚師沒有健康證明同樣是很可怕的事情,農村人自己做菜,一個村子裡面的人都互相熟悉,而請的人你根本就不知道對方是不是有從業資格,有沒有傳染病的病況,傳說農村辦酒席的人一年輕鬆幾十萬,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

當然並不是說這種食材吃了就一定不好,小小李我自己一直農村生活,所參加的宴席也大都是如此,正是因為吃的多,才有了這種莫名的擔憂,希望我想的都是無稽之談是多餘的。

城市宴席每桌一千元所包含的費用是一個綜合的收費,不管是廚師服務員的工資、還是每個月的稅務都會添加在裡面,我們享受了他的全方位服務,自然要接受他昂貴的價格,在農村露天場所吃飯,飽受塵土風吹雨淋日曬的困擾,和城市大廳裡面涼爽的空調屋就餐的感覺肯定不一樣吧,尤其是夏天,烈日當頭室外將近40度的高溫,面對滿桌子的肉你根本就沒有吃的慾望。

在農村如果是自己買菜坐席的飯菜,如果每桌的成本能夠保證在300元,在不考慮環境因素的情況下,是絕對比城市1000元的標準吃起來更加享受,但是很遺憾的就是,農村自家做菜的習俗以後會慢慢的減少直到消失,快節奏的生活狀態,人都忙著省事掙錢,對於一些司空見慣的小問題也就變得見怪不怪了。

我是農村小小李,如果你對我的回答有些許滿意,希望你能給我一個點贊關注,你的鼓勵是我打字的最大動力。


農村小小李


首先說農村300元一桌的並不一定比酒店1000的差

說一件我遇到的事情,我們那邊結婚原來都是在老家坐席,村裡的紅案做(結婚的時候負責做飯的)一個村的結婚幾乎都是他們做,味道非常好吃(個人感覺)而且量也非常足。近幾年為了省事才去外面飯店坐席。我還記得我們村第一次去飯店吃飯舉行婚禮,我媽也去坐席了,回來跟我們說不行,菜品不好吃而且也不多,不說每一盤菜量不多就是饅頭都不夠一人一個的,那次很多人都不怎麼滿意,後來幾年都沒人去飯店近幾年才又開始去的


雲雀


我看了不少人的回答,都說農村300的菜,會不輸給城市上千的菜。我也是挺無語的,雖然不能否認城市酒店需要利潤,但300和1000的菜還是有差異的。其實農村的人,寧願在村裡吃自辦便宜的菜,和吃的是什麼好與壞,並沒有直接的聯繫。那為什麼農村的人,寧願吃300一桌的菜,也不願意吃酒店1000的菜?原因我下面和大家講下:

一、說真的,我是沒吃過300一桌的菜,在我們那一桌最少是坐8個人的八仙桌。現在承包出去有10人一桌的圓桌子,一個酒席最少有12菜道,多的達18個菜以上。300一桌我們就不算菸酒、飲料以12道菜為例吧。

二、300除以12道菜,一道菜的成本需要25元,25元在南方只能買半斤或6兩多的排骨。我去過北方,那邊鄉下排骨在15元左右。25元一盤也就是一斤多點,那邊一桌是10人不是八仙桌。市場賣的毛雞是在8元一斤(2015年我在周口沈丘的價格),25元能買三斤多點的雞,去毛內臟也就是2斤左右,2斤分給10個人吃,一人只能有2兩肉。

而我在沈丘時,參加當地朋友的酒席是在當地最高級別的華豐國際酒店,套餐是688元中等的,最高的要1200多一桌。但菜品並不像某些人講的都是湯湯水水,那邊菜的量都很足,一盤菜以我的飯量來講,我都吃不完。雖然當地的人食量比我高,但我參加過幾次,都發現有剩菜,這些剩菜中也有不少肉類的。因此不存在農村300元的酒席,吃的會比酒店1000左右的要好。

那農村人為什麼,寧願吃的少些差些,也不願意去酒店。我分析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 農村的人總覺得自己在家做的才是最乾淨的,酒店有太多的調味料,去酒店吃雖然看著菜品好看,但他們覺得都是加了各種調味弄成的。並且在他們的認知中,酒店雖然看著乾淨,但後廚衛生很差,後廚人心都是壞的,都會將不新鮮不衛生的菜品,弄給別人吃。

  • 酒店不像家中那樣熱鬧,在農村主人家你可以放肆的大聲划拳、吆喝,都是鄉里鄉親的,沒有人會怪罪你。但在酒店卻不一樣了,人家會提醒你:客人不要影響其他消費者的用餐,請安靜。有些人就覺得面子掛不住了,自己的某某某,有個喜事還不讓我盡情的發揮。感覺受到了約束,吃的再好有啥用呢?還不如在家自己吃的簡單些,來的自由。

綜上所述,農村人寧願意在家鄉吃一桌300的酒席,也覺得好過城市的酒席。無非就是對城市的酒店有偏見,覺得雖然菜品好看,但不如自己大鍋飯弄出來的香。也不喜歡在酒席上受到各種約束,自由習慣了。


果鄉農人


您說的太對了,農民們確實是這個心理,在農村,哪怕是在大街上擺酒席,一桌只有300元錢,農民也是吃的開心,酒店的1000多反而讓大家吃的不舒服。


用事實說話,今年春天我們家青島親戚回來擺了兩桌酒席,在本地五星級大酒店,親戚家是因為生了二胎,二胎喜得千金,大小子今年十三歲,一家六口人回來擺了兩桌酒席慶祝。

說實話,五星級大酒店氛圍確實是好,獨立的衛生間,房間裡雅緻的擺設,青春漂亮的服務員,觸目所及之處,處處養眼!親戚要的是套餐,每桌一千二,沒外人都是我們家親戚關係比較近的人,坐在這樣環境優雅的地方,好像我們有些格格不入。

可能那天酒店客人太多吧,反正那天酒店怠慢了我們,從要菜到上菜,大概用了一個多小時,幾個孩子餓的心煩意亂,從屋裡竄出屋外,再從屋外返回屋裡,一個勁督促服務員。甚至青島大小子沖服務員喊道:五星級大酒店上菜速度太慢,應該抹掉一個星!


菜緩緩到來,碟子相當大,說實話看到大碟子那會兒,我有些心疼身體單薄的服務員,端那麼重的陶瓷碟子,一天下來,纖細的手腕恐怕受不了,大碟子一被放下,餓紅了眼的幾個孩子趕緊轉著桌子夾菜,幾個孩子每人夾一大下,居然給夾完了,大人們連動筷子的機會都沒有。

於是青島小子衝著服務員喊道:五星級酒店的菜量太少了,再給你們抹掉一個星!後來菜一個一個緩緩到來,每一份菜都是中看不中吃,量也太少,總是沒幾下就被夾完了,青島大小子正是長個子時候,總嫌棄菜量少,菜做的慢,到最後大家是吃著菜喝著水,用菜不夠水來湊的方式來填自己肚子。


偏偏到了最後,最後一道硬菜上來了,半隻大豬臉,讓肚子不再餓了的我們看著油膩,青島大小子此時搶菜搶的小肚子鼓鼓,他看著豬臉嘆口氣說道:這菜應該一開始吃飯時上來。於是憤憤的扭頭衝著站在一邊的服務員喊道:上菜順序不合理,再給你們扣掉一個星!!服務員只是一臉尷尬的笑。

那天到最後,飯桌上盤子碗都吃空了,大家還覺得沒盡興,認為這麼貴的一桌酒席竟然吃到如此地步太不合理。青島大小子給人家扣了一個價格不合理的星,到走時,我們算了算,五星級大酒店讓大小子扣成了一星級,一行人對此行吃飯特不滿意,大夥一致認為五星級酒店是中看不中吃的酒店,還不如在家自己炒幾個菜實惠。

咱再看看農村300塊錢的酒席,客人一坐下,最先把硬菜上來,燒雞,丸子,扣肉,還有蒸魚,大家吃硬菜的功夫,涼菜蔬菜會在不到一個小時之內上完,這樣的吃法,桌上永遠是吃不了的菜,菜品雖然不漂亮,甚至大家有時候是坐在大街上吃酒席,但菜的量很足,而且味道也是農民喜歡的重口味,因此每一次吃酒席,大家都會吃到心滿意足,最後還能打包回來。

因此農民們聽說到大酒店吃飯,心裡是牴觸的,只不過事主怎麼安排怎麼吃,沒法計較而已。農民們吃酒席圖的是實惠,大酒店要的是氛圍,因此不注重氛圍的農民們更喜歡吃300元的酒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