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美國一盟友倒向俄羅斯

關鍵時刻,美國一盟友倒向俄羅斯

在國際地緣博弈當中,最重要的是獲得關鍵國家的支持,誰手中有更多的棋子,誰就能贏得地緣優勢。就在最近,美國在中東的重要盟友,就選擇倒向華盛頓最強大的對手俄羅斯,這或將嚴重影響中東的力量格局。

據美聯社2月7日的報道,在與美國關係持續緊張的背景下,伊拉克陸軍參謀長奧斯曼·加尼米與俄羅斯大使馬克西姆·馬克西莫夫舉行了一次會議。加尼米參謀長盛讚俄羅斯在打擊恐怖主義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稱莫斯科向伊拉克的武裝部隊提供了“先進且有效”的武器裝備,而這些裝備在許多戰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俄羅斯大使馬克西莫夫則邀請加尼米參謀長訪問莫斯科,就加強兩國的軍事“合作與協調”進行會晤。

自從推翻薩達姆總統的統治之後,美國就控制了伊拉克,不論巴格達方面是否願意,伊拉克事實上已經成為了美國的“盟友”,是美國中東戰略的重要一環。美國與俄羅斯是戰略對手,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雙方在包括中東在內的全球各個地區進行著激烈的博弈。伊拉克公開與俄羅斯討論雙方的軍事合作,毫無疑問是對美國的背叛,是一種“臨陣倒戈”的行為,那麼是什麼促使伊拉克義無反顧要投向俄羅斯的懷抱?

關鍵時刻,美國一盟友倒向俄羅斯

應該說,伊拉克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選擇,和最近伊朗名將蘇萊曼尼被美國暗殺有關。1月3日凌晨1點20分,美國悍然出動“死神”無人機,在伊拉克巴格達機場,炸死了剛下飛機正準備乘車離開的伊拉克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這一事件嚴重惡化了伊拉克與美國之間的關係,因為美國此舉不僅粗暴踐踏了伊拉克的主權,而且在暗殺過程中,還殺死了伊拉克什葉派武裝的2號人物阿布·馬迪亞·穆罕迪斯。

美國的這一行動,直接導致了1月8日伊朗對伊拉克境內美國軍事基地的大規模軍事報復,位於伊拉克北部的阿薩德空軍基地以及西部的埃爾比勒基地,分別遭到了16枚、5枚彈道導彈的轟炸。在這次襲擊當中,雖然有至少60餘名美軍士兵不同程度受傷,但伊拉克方面遭受的傷亡也不小,可見美國的暗殺行為,損害了伊拉克的國家安全。早在1月5日,伊拉克議會就召開了緊急會議,通過了總理馬赫迪驅逐美軍的議案。

關鍵時刻,美國一盟友倒向俄羅斯

當時伊拉克政府就是考慮到伊朗肯定會對美軍發動報復,繼而襲擊伊拉克境內的目標,但美國堅決不肯撤軍,隨即引發了伊朗對伊拉克境內美軍目標的大規模襲擊。因此,美國在1月初暗殺蘇萊曼尼並導致伊拉克什葉派武裝領導人死亡的行為,嚴重惡化了美國與伊拉克的關係。據美聯社2月6日的報道,3名不願具名的伊拉克軍方人員表示,此事之後伊拉克軍方已經決定在打擊恐怖主義方面,“減少對美軍的依賴”。

美國領導的國際聯軍發言人邁爾斯·卡金斯也承認,自從暗殺蘇萊曼尼之後,伊拉克人就“再也沒有請求空襲援助”,雙方的聯合空襲次數是0,而在10月、11月份,雙方進行了多達45次聯合軍事行動。可見美國暗殺蘇萊曼尼這一事件,對美國與伊拉克的關係產生了長遠的毒害,如果說伊拉克此前還對與美國構建平等的盟友關係存在幻想的話,這一幻想也被殘酷真相取代,那就是美國壓根不尊重伊拉克的主權、利益和安全。

關鍵時刻,美國一盟友倒向俄羅斯

正是認清楚了美國的真實面目,深感不能再這麼下去的伊拉克政府才決定“去美國化”,不僅要求驅逐美軍,而且還要加深與俄羅斯的軍事關係。據《華爾街日報》1月11日的報道,在美國暗殺蘇萊曼尼並導致伊拉克高級軍官死亡之後,不少伊拉克議員表示,伊拉克正在考慮採購俄羅斯的S-400防空導彈系統。毫無疑問,一旦俄伊兩國這樁軍售訂單做成了,俄羅斯與伊拉克的軍事關係將大幅加深。

薩達姆倒臺之後,伊拉克國力大損,至今未恢復元氣,但伊拉克依然還是中東舉足輕重的大國。一旦伊拉克倒向俄羅斯,那麼中東的力量格局將面臨新的洗牌,莫斯科將重鑄伊朗-伊拉克-敘利亞構成的“什葉派之弧”,將具備在中東與美國“分庭抗禮”的能力,因此伊拉克政府的立場相當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