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僅靠美國保護是個大陷阱,日本該準備“B計劃”了

參考消息網3月4日報道“我們究竟要在多大程度上把自己的安全託付給美國?”近兩年,這個問題已經成為美國在全球眾多盟友們不約而同的擔憂。

數十年來,美國在全球的盟友網絡一直被視為確保其長期優勢的外部根基。但自2017年以來,除了一系列“退群”事件,美國還不厭其煩地開啟了針對大小盟友的“討債”模式——隨著重談自貿協定、分擔安全支出等要求的陸續提出,“小夥伴們”對美國的信任急轉直下,美國“盟主”正在變得“日漸可疑”。

而作為美國在東亞最為重要的盟友,日本的焦慮感尤為明顯,“美國是否可靠”正成為日本人不得不考慮的問題。日前,《日本經濟新聞》評論員秋田浩之以《單純依賴美國是個大陷阱》為題撰文認為,日本國力有限,應當多留後路,依賴於美國的安保戰略早晚會有走不下去的那一天,日本應該儘早討論和準備“沒有美國存在的B計劃”。參考消息網現編譯文章如下:

美式保護難以兜底

我們究竟要在多大程度上把自己的安全託付給美國?近來在與亞洲和歐洲的戰略家談到這一問題時,總會不時聽到這樣的擔憂,可能有越來越多的盟國都出現了主張重新思考依賴美國安保政策的想法。

出現這樣的議論不是什麼壞事,甚至可以說很有必要。美國從奧巴馬執政時期開始就不再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了。即便特朗普在兩年或者六年後卸任,這股趨勢也不會發生逆轉。

對日本、澳大利亞和歐洲來說,維持與美國的緊密同盟關係當然是最好的結果,毋庸贅言,我們應當為此竭盡全力。尤其是在防衛領域嚴重依賴美軍的日本,一旦失去這個盟國必將面臨重大影響。

根據防衛大學教授武田康裕等人在2012年進行的測算,日本要在不依賴美軍的情況下維持相同水準的防禦體制,包括直接和間接開支在內,總共需要約23萬億日元(約合1.4萬億人民幣——本網注)。如果需要獨立研發並掌握核武器,成本還會進一步上升,安全等級還可能下降。

問題在於,我們固然想要維持緊密的同盟關係,但如果未來美方喪失了魄力和能力,又該怎麼辦?我們現在不能只用美國的保護來兜底,而是要為類似的危險早作準備。

考慮“不依賴美國的B計劃”

未來,當維繫堅固的日美同盟變得愈發不可能之後該怎麼辦?美國的“本國優先主義”在後特朗普時代還會延續嗎?依賴於美國的安保戰略早晚會有走不下去的那一天。所以,我們應當從現在就開始討論和準備“B計劃”。

對於這種觀點,一部分日本人抱有懷疑,認為“一旦缺少美國的核威懾力,日本和澳大利亞無法保衛自己,沒有美國存在的B計劃肯定行不通”。

但在澳大利亞,常年參與國防政策制定的前高級官員們於去年7月發表了一份“B計劃”,共包括10項內容。據說,這一計劃最初是在軍事戰略家之間討論的,執筆的彼得·詹寧斯是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所長。計劃的核心內容包括大幅增加國防開支和兵力,發展核潛艇戰鬥力。

同為美國盟友的法國,步子邁得更大。2018年6月,法國著手提出組建沒有美國參與的“歐洲軍”的構想,目的是在當歐洲外圍地區爆發危機之時,可以不依賴美軍直接採取干預行動。據說在法國的呼籲下,英國、德國、荷蘭等約10個國家決定參加。它們設想過最壞的結果,所以才會想要預先組建歐洲自己的軍事力量。

日國力有限 應多留後路

在日本看來,日美同盟的分量遠比美法和美澳重得多。

如此一來,在重視日美同盟的同時,我們就需要比其他國家提前作出更為切實的思考:一旦同盟解體我們該怎麼辦。

大體說來,日本的防禦戰略可以有如下五種選項:

第一種,以日美同盟為基軸,依賴緊密的日美雙邊關係;

第二種,美國主導的地區安全體制,以美國為主軸,與澳大利亞和印度等友好國家保持合作;

第三種,不依賴美國的多邊安全體制,在美國缺位的情況下與澳印及其他友好國家保持合作;

第四種,自主防衛,基本上以自己的能力保衛自己,但國家的實力有限;

第五種,接受中國佔優的秩序。

在以上五種選擇中,最有可操作性的就是“以日美同盟為基軸”,或者是可以稱之為前者變形版的“美國主導的地區安全體制”。雖然已是老生常談,但堅持和尋求這一路線理所當然是日本鐵定的準則。

但正如澳法所憂慮的,即便做出了這些努力,我們仍必須看到,未來美國可能對介入盟國事務力不從心。為了防止屆時出現恐慌,日本或許需要在私下對剩下的三個選項進行討論,仔細想想自己還有哪些不足。

如果考慮到財政困境和人口減少,日本想要像澳法那樣大規模增加軍事能力並非易事。我們應當深化與其他國家的防衛合作,穩定與中國的關係,對上述努力進行戰略性整合,思考出一條給自己留有更多選擇餘地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