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圓日,他們奮鬥在戰"疫"一線

文/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記者馬婷 王磊 唐紅梅 實習生林佳南 通訊員侯檑 圖/陳巖 蔣曉

2月8日,對一線抗疫工作者來說一個特別的元宵佳節。在戶外的冷風中執勤,他們的腳凍得生疼,只能靠踱著碎步來堅持;怕隔離服破損,不敢在裡面穿太多衣服;擔心測溫儀在低溫下失靈,把測溫儀夾在腋下保暖……

他們堅持奮戰在戰“疫”一線,他們不僅是警察、路政員、社區幹部、快遞小哥、保安、環衛工……他們更是抵禦疫情的一道道堅強堡壘。

團圓日,他們奮鬥在戰

2月8日,在烏魯木齊站站臺,烏魯木齊至北京西Z70次列車即將發車,乘務員堅守各自崗位等待乘客上車。

團圓日,他們奮鬥在戰

2月8日,在烏魯木齊站出站大廳,烏魯木齊站片區社區幹部利用休息時間吃頓便飯。

團圓日,他們奮鬥在戰

2月8日,在烏魯木齊站出站大廳,烏魯木齊站片區社區幹部和志願者利用休息時間靠在座椅上睡一會。

不畏冷風堅守一線

8日晚20時,烏魯木齊國際機場T2航站樓出口的大門打開了一下,一陣冷風襲來,坐在離出口不遠的烏魯木齊縣公安局刑警大隊付婷不僅打了個冷戰,這是她在這裡執勤的第九天。

付婷穿著隔離服、戴著口罩,坐在出口處,她拿出保溫杯,低下頭喝了一口熱水暖了暖身子,又開始對出站人員進行統計、核查等。

“隔離服很緊缺,為了防止破損,我們不敢在裡面穿太多。”付婷說,她每天早10點到次日凌晨2點在這裡執勤,面對寒冷只能自己克服。

同樣“奮戰”在抗疫一線,烏魯木齊縣公安局刑警大隊李志強說,自己在烏拉泊公安檢查站夜班執勤時,凌晨四五點是最冷的時候,有時能達到零下20攝氏度,他們擔心測溫儀在低溫下失靈,把測溫儀夾在腋下保暖。

“隔離服裡不透氣,我們站在外面冷,坐進車裡熱,只能帶一件大衣,下車穿,上車脫。”李志強說。

與警察們並肩奮戰在第一線的,還有保障戰“疫”物質運送車輛安全送達的路政員們。

烏魯木齊路政管理局烏拉泊超限檢測站站長孫學良說,他們24小時待命,隨時保障應急防控物資安全順利通行。在深夜裡有需要緊急送達的抗疫物資車輛,他們會從烏拉泊收費站開道運送140多公里到小草湖,保證抗疫物資車輛的安全、快速的通行。

團圓日,他們奮鬥在戰

2月8日,在烏魯木齊站出站大廳,烏魯木齊站片區志願者在為出站旅客服務。

不懼艱苦 迎難而上

很多人或許沒見過凌晨三四點烏魯木齊的樣子,但對於24歲的王琳來說,那是他工作開始的時刻。

王琳是烏魯木齊站五號安檢口的保安班長,每天凌晨3點40分到崗,這是一天中最冷的時刻,他要穿多件衣服、褲子、襪子,還要佩戴厚手套、厚帽子和口罩。

王琳說,按照烏魯木齊站片區黨工委的整體安排,他的主要工作是為過往的車輛消毒。最冷的時候,站半小時外衣外褲會凍硬,睫毛上的哈氣也凍住了。為了防止消毒桶的噴頭被凍住,王琳會每隔半小時卸下噴頭,重新換上新噴頭。

“我們會站好每一班崗,不辜負各方的信任。”王琳說。

和王琳一樣,天還沒亮,54歲的水磨溝區南湖南片區綠苑社區環衛工人王翠就和同事們開始清掃南湖BRT車站角落的積雪。

團圓日,他們奮鬥在戰

2月8日,環衛工人王翠(左)正在清掃南湖BRT車站角落的積雪。

抗疫工作開展以來,王翠和同事一直堅守在一線,每天奔波在大街小巷。

王翠說,天氣冷的時候,身體都是僵的。只好去超市裡暖一會,然後出來繼續工作。雖然路上的垃圾沒有以前多了,但還是要時刻保持路面的清潔衛生。路面打掃乾淨了,病菌也少了。她喜歡這份的工作,一干就是12年。

王翠說,這兩天,也會有陌生人看見她們在清掃馬路,會主動上前問候一聲“辛苦了”。

“我們嘴上不說,但心裡是暖暖的。”王翠說。

團圓日,他們奮鬥在戰

2月8日,在位於溫泉東路的華潤萬家超市,超市工作人員正在整理出售的蔬菜。

團圓日,他們奮鬥在戰

2月8日,在位於溫泉東路的華潤萬家超市,超市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消毒。

不怕辛苦服務到家

37歲的王軍是經開區(頭屯河區)北站西路片區北站路社區的包戶幹部,抗疫工作開展以來,他成了社區服務小組的成員,每天為居民採購蔬菜、水果、藥品等,並一一送到居民家中,已有十幾天未回家。

2月8日一早,王軍要為三位老人採購慢性病的藥品,從社區到火車西站有四五公里的路程,他和同事跑了四家藥店才找全老人們需要的藥品。

剛採購完藥品,又接到了居民需要蔬菜的電話,王軍在路邊蹲下來,再在隨身的本子記錄下來。

王軍說,他原來從來不穿高領毛衣和太厚的衣服,到了服務小組後,他專門買了保暖內衣和高領毛衣,防止在外跑的時候,風往脖子裡鑽,每天都會套上羽絨服和單位發放的厚棉衣。因為每天都要跑好幾個地方,動起來也不覺得冷了。

這兩天,京東快遞小哥王小軍的配送車上,大多都是些口罩、消毒水、防護服這類的防疫物資。

“一天最多送了80件,忙活了十多個小時。”王小軍說,不能讓客戶著急,要將防疫物資第一時間送到客戶手上。

王小軍是一名普通的京東快遞小哥,他的配送範圍是高新區(新市區)鯉魚山北路至長春中路。

王小軍還主動幫助附近社區承擔了配送任務。除了給客戶送件外,客戶會託他帶一些蔬菜、大米、清油等必備品。

後備廂裡、車廂裡,東西塞得滿滿的,一趟送不完,就來來回回多跑幾趟。

“我們辛苦一點不要緊,只願大家都平安、健康。”王小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