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吸毒姿勢有多野?偷襲罌粟田、抽菸、酗酒它們是樣樣齊全

近日,印度中央邦的罌粟果都成熟起來了。但到了收成的季節,當地農民卻高興不起來。

誰能想到,成群的鸚鵡竟捷足先登,讓當地罌粟種植業損失慘重。這些鸚鵡已經對鴉片成癮,正瘋狂掠奪著農民辛苦種植的罌粟果。


動物吸毒姿勢有多野?偷襲罌粟田、抽菸、酗酒它們是樣樣齊全


罌粟花凋謝便會結成蒴果,將蒴果割裂之後就能得到白色的乳汁。經過乾燥凝固之後,種植者就會得到一種可以入藥的粗製品——鴉片。

然而還未等到收穫,罌粟果就被鸚鵡盯上了。一朵罌粟花大約能產20-25克的鴉片,但這群鸚鵡卻每天都要光顧罌粟地好幾十次。

除了劃開罌粟果偷吃罌粟奶,有些鸚鵡更是猖獗,直接用喙和爪子剪斷整個果實帶走。

種植罌粟並非易事,想要拿到合法種植權就已經很難。為了保護罌粟,農民只能日夜守護著他們的財產。

但鸚鵡的來襲,他們根本防不勝防。鸚鵡就像忍者一樣,身上綠色羽毛能與罌粟田融為一體,並學會了躲在地裡不發出叫聲。農民嘗試過發出各種噪聲,如放鞭炮、開擴音器都沒什麼用。而嗑了藥的鸚鵡,經常會發生撞樹或“躺在田裡發呆”的情況。


動物吸毒姿勢有多野?偷襲罌粟田、抽菸、酗酒它們是樣樣齊全


苦不堪言的印度罌粟農民

這已經不是農民第一次受到鸚鵡的襲擊了。幾乎每年,鸚鵡們都會集體侵襲罌粟種植區,已經是一種慣例。

事實上,在地球上每一片罌粟種植地,都會遇到類似的麻煩。為毒品上癮的,不止是人類,動物界的癮君子也同樣自甘墮落。


動物吸毒姿勢有多野?偷襲罌粟田、抽菸、酗酒它們是樣樣齊全

澳大利亞,就種植了地球近半數的合法罌粟。而當地的沙袋鼠(Wallaby)嗑起藥來,是一個比一個瘋狂。

正常情況下,罌粟田安全問題的會議只針對人類。因為面對這些罌粟地,總會有犯罪分子鋌而走險想要實施偷盜。但在澳大利亞,沙袋鼠同樣讓人頭疼——安全會議上防止沙袋鼠進犯成了重要議題。


動物吸毒姿勢有多野?偷襲罌粟田、抽菸、酗酒它們是樣樣齊全


罌粟地外豎著的警示牌

近年來,當地出現的神秘“罌粟田怪圈”,正是這些沙袋鼠的傑作。

這種小型袋鼠會躲進罌粟地,縱情享用罌粟果。但嗑完罌粟果後,它們連正常的跳走都成了難事。

失去方向感的沙袋鼠,就開始在原地打著轉橫衝直撞。所到之處植物都發生倒伏,於是便出現了各種大小不一的怪圈。


動物吸毒姿勢有多野?偷襲罌粟田、抽菸、酗酒它們是樣樣齊全

澳大利亞人民發現的罌粟地怪圈

除了沙袋鼠,其他動物例如綿羊也會加入嗑藥大隊,成為罌粟地的破壞者。

農場工人形容,啃食了罌粟果的動物,就像人類喝醉了一樣,會處於飄飄然的興奮狀態。而且在罌粟地裡,它們很明顯只會對含有有效成分的罌粟果下手,其他莖稈等都視而不見。

等到嬰粟果的豐收季節終了,動物們就會顯現出戒毒過程中的不適反應。但在下一年,他們還是會前赴後繼地趕往罌粟地。


動物吸毒姿勢有多野?偷襲罌粟田、抽菸、酗酒它們是樣樣齊全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無數例子表明,一旦我們將成癮物質置於動物的活動範圍內,它們就會輕而易舉地讓自己上癮。而且,人類與其他動物之間,哪者最先開始吸毒的我們都說不好。

動物吸毒的行為,在某些程度上還造就了人類社會的某種特定文化。說出來你可能不信,聖誕老人的誕生可能就跟沉迷致幻蘑菇的馴鹿有關。


動物吸毒姿勢有多野?偷襲罌粟田、抽菸、酗酒它們是樣樣齊全


關於聖誕節的起源,有一個說法是這樣的。

在地球北極圈附近的一個古老的民族。在每年特殊的日子裡,最有名望的薩滿巫師們就會穿上白色斑點的紅衣服,駕著馴鹿雪橇外出搞事。他們會跟隨馴鹿的指引,在松樹下尋找大自然最神聖的禮物——毒蠅傘。


動物吸毒姿勢有多野?偷襲罌粟田、抽菸、酗酒它們是樣樣齊全

毒蠅傘

這種配色鮮豔的蘑菇,其實含有兩種神奇的致幻物質:蠅蕈素(muscimol)和鵝膏蕈氨酸(ibotenic acid)。

其中,鵝膏蕈氨酸在體內會轉化為蠅蕈素,後者有強烈的致幻效果。這會導致大多數人出現視覺扭曲,看東西忽大忽小、興奮、流口水、失憶等症狀。


動物吸毒姿勢有多野?偷襲罌粟田、抽菸、酗酒它們是樣樣齊全

拿著毒蠅傘的薩滿巫師

而薩滿巫師們,會將晾曬後的毒蠅傘,挨家挨戶地贈送給當地的人們享用。當然,他們也不忘自己磕上兩個。

毒蠅傘,其實是他們進行某種宗教儀式的必要道具。據信,食用這些致幻蘑菇,能夠拉近信徒與“神”的距離,實現通靈。

細看上面提及的元素,馴鹿雪橇、大雪、松樹、紅白的特殊服裝、紅白蘑菇、送禮物等,就與聖誕節如出一轍。


動物吸毒姿勢有多野?偷襲罌粟田、抽菸、酗酒它們是樣樣齊全


而讓這個聖誕起源更具說服力的,還是蘑菇的致幻效果。

在西伯利亞的神話傳說中,馴鹿吃下毒蠅傘後能夠飛起來,直接上天。事實上,毒蠅傘的英文名“fly agaric”中,fly可能還具有另一重意思。而薩滿巫師們則會騎著馴鹿雪橇,一起在天空中翱翔。

以上可能正是馴鹿與人類一起吃下毒蠅傘的幻覺,根本不存在什麼“通靈”。


動物吸毒姿勢有多野?偷襲罌粟田、抽菸、酗酒它們是樣樣齊全


其實除了這些“聖誕老人”,許多北方牧民都會食用毒蠅傘。但馴鹿,總是比人類先行一步。在大雪封山的情況下,牧民必須緊跟馴鹿的步伐,才能準確地找到這種神奇蘑菇。

為了獲得快感,他們還會等待吃過毒蠅傘的馴鹿的噓噓。

毒蠅傘被馴鹿食用後,其有毒的物質會被馴鹿代謝。但其中致幻的成分卻不會因此失活,最終隨尿液排出。相比於直接食用菌體,喝鹿尿能獲得一樣的致幻效果,卻多了一份暖暖的安心。

動物沉迷成癮物質是很稀鬆平常的,幾乎遍及了整個動物界。它們總是能以各種奇怪的姿勢,找出自然界中隱藏的各類精神類活性物質。

落基山脈的大角羊(Big horn Sheep)會攀上懸崖,尋找一種能讓它們愉悅的致幻地衣。為了將地衣從岩石表面刮下來,就算將自己的牙齒磨短到磕壞牙齦,它們都在所不惜。


動物吸毒姿勢有多野?偷襲罌粟田、抽菸、酗酒它們是樣樣齊全


澳大利亞的寵物狗,則終日吸甘蔗蟾蜍不能自拔。

上個世紀初,澳洲引進了上百隻甘蔗蟾蜍,指望它們能一直當地氾濫的甘蔗甲蟲。結果瘋狂繁殖的甘蔗蟾蜍,成了澳洲一霸。


動物吸毒姿勢有多野?偷襲罌粟田、抽菸、酗酒它們是樣樣齊全


這種蟾蜍的皮膚會分泌的致幻劑:蟾毒色胺(5-HO-DMT)和5-Meo-DMT,就讓澳洲的舔狗欲罷不能。

為了拯救澳洲的狗子,寵物主人還嘗試著幫他們戒毒。例如在仿真蛤蟆的背上塗上芥末,通過厭惡療法讓它們學會舔狗不得house。

再如,酗酒行為在大自然就最常見了。在自然界中,酒精比其他精神類活性物質更容易獲得,水果的天然發酵每時每刻都在發生。

而關於這些天然的酒精,就有科學家提出了一個“醉猴假說”。該假說認為,由於某個基因突變,人類祖先獲得了40倍的酒精代謝能力。

人類從而可在必要時候食用已發酵的水果,以度過食物匱乏期,對進化意義重大。而沒有進化出該特殊飲酒基因的動物,則容易發生醉酒和酒精中毒。

但這個假說,也有一個明顯的漏洞。那就是,酒精並不會使野外的非人靈長類望而卻步。

與之相反,它們甚至會主動出擊尋找含酒精的“飲料”,簡直嗜酒如命。有些猴子,甚至還會偷飲人類釀製好的酒類飲品。

除此之外,在動物王國中大象、蜜蜂、果蠅等,也統統都學會了喝酒

許多研究表明,不僅是大腦高度發達的哺乳動物,不同動物對成癮藥物的反應都是非常類似的。

在進化過程中,動物和人類都演化出了特定的受體,以調節各種情緒與行為。其他動物與人類的愉悅是共同的,只要能感受到快樂一天,成癮就幾乎難以斷絕。例如阿片受體就不只存在於人類身上,就算在地球上最古老的魚類身上都能找到。再如,科學家已經在哺乳類、鳥類、兩棲類、魚類等動物身上發現了大麻受體。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現今人類獲得關於成癮的信息,基本都源於有目的地觀察動物吸毒。動物的成癮實驗,樹立了許多醫學裡程碑。例如瞭解到底是什麼驅使動物吸食毒品,就能幫助我們理解成癮背後的具體原因與機制。

而一個被稱為“老鼠樂園”的實驗,就曾幫助人類更深層次地瞭解成癮二字。


動物吸毒姿勢有多野?偷襲罌粟田、抽菸、酗酒它們是樣樣齊全


身為被實驗室選中的研究動物,白老鼠上癮與戒斷等狀態,與人類是一樣的。最初證明藥物成癮的動物實驗,就是將老鼠囚禁於只有兩個水瓶的牢籠中,一個水瓶裝水,另一個水瓶則勾兌了海洛因。很顯然,老鼠選擇了靠海洛因來度過短暫而快樂的實驗。

但科學家很快看出了不合理之處:如果你生活在沒有其他娛樂的生活環境下,你也會選擇吸毒。


動物吸毒姿勢有多野?偷襲罌粟田、抽菸、酗酒它們是樣樣齊全


老鼠樂園

於是為了更嚴謹,科學家做了另一個對照實驗。他們創造了一個百倍快樂於小牢籠的“老鼠樂園”,裡面有美味的食物、充足的光照、各式各樣的玩具、還有許多同伴(包括異性)的陪伴。

而在這個樂園裡,同樣有一處普通水源和一處兌了毒品的水源。但結果顯示,“老鼠樂園”裡的老鼠並不會沉迷吸毒,反倒對毒品的攝取量收放自如。

這個實驗,就為人類對毒品和上癮的理解開啟了一個全新的視角。上癮並非只取決於藥物本身,還與環境等變量有關,更新了過去對成癮機制的片面認識。


動物吸毒姿勢有多野?偷襲罌粟田、抽菸、酗酒它們是樣樣齊全


除了科學家,我們還需要對獻身的動物心懷感恩。然而並非實驗動物才會被強制吸毒,其他的野生動物也常被引誘吸毒。

隨著人類對地球統治地位的加固,動物與人類的交集是越來越多。如果沒有人類,動物能在大自然中找到的精神活性物質是非常有限。它們頂多就吞下野生蘑菇、嚼個罌粟果、喝兩口天然發酵的果酒,偶爾能嗨個一兩回。

但現在情況卻不同以往。許多動物已盯上只有人類能夠煉製出來的成癮物質,這讓動物的嗑藥行為越來越瘋狂。

人類能創造出比自然存在的事物更為強烈的刺激,以影響動物的某些特定行為。例如人類的近親,在過去只會對一些天然發酵的果實感興趣,偶爾酗酒。但現在在一些動物園內,一些黑猩猩已養成了煙癮。

這源於一些沒有素質的遊客,亂向園區內扔菸頭。更惡劣的是,一些遊客看到黑猩猩會撿地上的菸頭抽,就覺得有趣。他們甚至還故意點菸,再扔進園區內就為了看黑猩猩抽菸,以此取樂。這種有悖於道德的行為是需要警惕的和杜絕的。

人類自己已走上了“歧途”,就別讓動物也繼續偏離正常的生活軌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