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怎麼樣?

那片紅葉


我今年23歲,來東莞已經15年了,而我的父母更是把所有的美好年華給了東莞,可能說我們是“新莞人”我在東莞從小學一直到大學畢業都在東莞,小時候在東莞塘廈石鼓上學,小學叫做新華學校,就在石鼓跨線橋旁邊,初中在華正學校,初中畢業後就去東莞東城讀了職業學校,得了一個大專文憑。可以說我的童年時光和少年時光以及青年時光到目前為止都留在了東莞。雖說現在東莞的人越來越少,但是我感覺他發展的空間還是很巨大的。是一個很有發展潛力的城市。


東莞阿囍


東莞我認為自己有發言權,老家湖北荊州監利,98年來廣東,99年到東莞石龍鎮,那時候東莞的錢比較好賺,各個行業稍微做好一點都可以賺錢,以前也賺了大幾百萬吧,也惹上了很多不好的習慣,賭嫖一些,在東莞不需要剋意溝女,水到渠成的,賭破產了,現在從頭來過,玩在的東莞可以說是最乾淨的城市了,花錢也找不到女孩子了,已經安家東莞了,主要是小孩讀書,現在這個年紀,上有二老下有三小,要努力從來再來了,現在很淡定,最美好的年華奉獻給東莞了,不後悔!


勇者無敵888


東莞,我的第二故鄉。我在東莞呆了17年。東莞的過去和現在都讓我用一個異地來莞打工的身份來告訴你我的切實體驗。

10年剛來的時候,就是感覺遍地的工廠,來自五湖四海的員工。還有到處都是人,找工作的,和已經有工作的。那時我們就叫他工廠與人。然後有一個特有的文化,抓暫住證。就是那時產生了牴觸情緒,對本地人的牴觸情緒,這麼十多年過來了,也不會講和聽粵語。然後就是出租屋的生態系統,老鄉竄竄門,小聚聚。

而現在呢?工廠少了,人少了。商品房高樓大廈多了,車子多了。九零後零零後多了,他們到那都是主人,沒有本地外地的區分了。工廠沒有年輕人了,都是越來十多年前的年輕人現在變老了呆在工廠。現在治安也好多了,沒有以前那麼亂和最典型的飛車搶奪了。

東莞在廣州和深圳之間,但他的管理是沒法和他們比的。廣州是省會,深圳是特區和移民城市,沒什麼本地人,東莞有一大群所謂的本地人,都是本地人在管理。這對一個地市的生態是有重要影響的。

東莞是一個浮躁的地方,是一個追求財富的地方,沒有人情味和歸屬感。但是東莞又是一個隨意又沒有太多規矩的地方。容易生存,機會多多的地方。東莞高像家鄉隔壁發達一點的鎮的感覺,可以容納你。而不像大城市,拒你之外。


東莞影像


轉眼間,在東莞漂泊已有八年,觸及這個題目,又不由地想起那首轟動一時的《廣東愛情故事》,感慨良多!現如今,只要提到東莞這個名字,很多人的腦海裡,就會立刻浮現出"世界工廠""性都""松山湖""濱海灣"新一線"等諸多歷史標籤和近年熱搜。有鑑於此,要介紹一下東莞,我們不妨從這幾個熱語開始逐一說起。

1.世界工廠:眾所周知,東莞是依靠勞動密集型生產製造業起家的,說白了也就是“三來一補”低端製造業,而東莞恰恰又是全國僅有的5個不設市轄區的城市之一,經濟活躍點異常分散。因此,大街小巷十里八村,遍佈著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正規工廠和家庭作坊,同時大量廉價勞動力湧入東莞,致使外來人口總量達到七八百萬之多,是戶籍人口的3倍有餘。有統計稱,當年全市32個鎮街80%以上的村莊都成立了工業園區,全境註冊企業一度達到55萬個,"東莞塞車,全球缺貨"並非一句玩笑,而是當時的真實寫照,世界工廠之稱也由此而來。然而,話分兩頭,也正是因為這種既分散又密集、近乎奇葩的產業結構,為一段時間內東莞黃業盛行、盜搶成風的治安狀況埋下了伏筆。

2.所謂“性都”:曾幾何時,江湖上流傳起了關於東莞特色服務神乎其技已入化境的香豔傳說,不知多少肉體凡胎為其所惑,以身試法之心蠢蠢欲動起來,奈何人地生疏心虛膽怯,遲遲不敢越雷池一探究竟,然而一場轟轟烈烈的掃黃風暴悄然而至,讓傳說永遠成為了傳說,從此錯過就是錯過,”身”“心”永隔~~~。言歸正傳,對於這張以點概面以偏概全的有色標籤,恐怕不論是老莞人還是新莞人都是非常排斥的,因為這是對辛勤勞作在各個崗位上的400萬其他女性同胞的另類輕蔑和隱性侮辱,在此正告諸位,傳說畢竟只是傳說,過去的已經過去,清淤除障後的東莞已煥然一新、生機勃勃更勝往昔。

3.松山湖:在東莞,松山湖彷彿是一種另類的存在,在某種程度上,它更能代表現在和未來蓬勃向上的東莞形象:漂亮的景區,寬敞的街道,有序的佈局,爽眼的綠化,正在踐行著“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與產業齊飛”的發展理念,並將理想一步一步轉化為現實。如今的松山湖,吸引了以華為、大疆為代表的一大批著明高新科技企業的入駐,2018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630元億元,恐怖的是17年它的國民生產總值只有380多億、位列全市排名第六位,不出意外,19年,松山湖將會超越老牌經濟強鎮虎門和長安登頂。與此同時,松山湖的迅猛崛起也帶動了周邊鎮街的快速發展,領頭羊效應明顯,松山湖片區1+6鎮和松山湖功能區1+9鎮協同發展的宏偉藍圖也越來越清晰,為東莞產業轉型之路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4.濱海灣:2019年東莞出鏡率最高的一個詞彙,無論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還是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有提及。濱海灣新區由威遠島、沙角、長安新區三塊組成,獨立成區,是東莞濱海灣片區(濱海灣新區1+4鎮虎門、長安、厚街、沙田組成)的核心,暢連深圳和廣州,舉全市之力而建,大名鼎鼎的粵港澳大學已經確定落戶於此,起點之高,唯松山湖可與其相提並論。而且兩者作為東莞“三心六片”發展規劃中“三心”的“兩翼”,必將成為區域內炙手可熱的投資新寵。如果你當年未能見證深圳的發展奇蹟,也錯過了松山湖崛起的大好時機,那麼不妨關注一下即將楊帆起航的濱海灣新區,5到10年後,這裡必將會成為東莞的另一張靚麗名片。

5.新一線:對於東莞這個最新的頭銜,包括同在珠三角區域的佛山在內的全國很多兄弟城市都會表示不服氣。那麼下面我們就聊一聊東莞為什麼有資格連續兩年進入“新一線”城市名單。首先來了解一下新一線城市的評選標準,不只是看GDP,而是通過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五大指標綜合評比後劃分。下面我們逐一來看東莞,

①商業資源集聚度:各大城市都相差無幾,知名品牌都有入駐,東莞的優勢是還向外輸出了嘉榮超市、真功夫、美宜佳等一批本土知名連鎖品牌。

②城市樞紐性:東莞緊鄰3個世界級大城市,香港、深圳、廣州,交通四通八達,更與其中兩個接壤,正在建設中的地鐵,5到10年後將實現與深圳和廣州地鐵的全面對接。截至2019年6月,經過的東莞的列車車次數量為219條。其他城市可自行對比。

③城市人活躍度:截至17年底,東莞戶籍人口210萬左右,常駐人口卻有800多萬,得益於入戶政策的開放,今後預計每年有十萬以上級人口入戶到東莞(18年已達15萬之多)。

④生活多樣性:東莞是歷史文化名城,人文景觀、文物古蹟眾多。境內大大小小各種公園近千個,森林覆蓋率近40%,除深圳外,在全國罕有匹敵。

⑤未來可塑性:東莞地理位置優越,產業結構與周邊三大一線城市可形成優勢互補,尤其與深圳的經濟同城化指日可待。近年,東莞自身按照“多中心、分片區、網絡化”的發展理念,在加快建設中心城區、松山湖、濱海灣新區“三位一體”的都市核心區空間格局。目前,莞城、東城、南城、萬江組成的中心城區已初具規模,松山湖和濱海灣新區則是東莞的經濟騰飛的兩翼,全境城市化的宏偉藍圖已拉開序幕。正應了那句“今天你對我愛搭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

通過上面的介紹,可以發現東莞是一座很容易被人誤解的城市,只有真正融入進去的人才能瞭解它鮮為人知的另一面。如很多在東莞打過工的人,每天三點一線,除了身邊事,對周圍的變化漠不關心,甚至連周邊鎮街都沒有去過,他們對於東莞的印象自然仍停留在村內工業園的範疇,始終無法窺其全貌,這恐怕也是造成很多人對東莞產生誤解的原因。想了解東莞,不如親自去坐一坐,吃吃誘人的大嶺山燒鵝、瞻仰下虎門的鴉片戰爭紀念館、騎行一下秀美的東江沿岸、再去松山湖於夜幕中欣賞一下如夢如幻七彩噴泉~~~,何其快哉!

<strong>


遠古遺民79



這個要看你去哪裡待著!如果你在南城 那就是小都市嘍,除了沒有愛馬仕香奈兒這樣的shopping場所,但是有玉蘭大劇院啊,有紅糖罐啊 有8livehouse啊,還有sowhat livehouse!每天這麼多演出,你不去看還說這裡文化沙漠!

如果你在東城 去雍華庭感受一下還是很浪漫的 如果你在萬江 去下壩坊感受一下傳說中的東莞鼓浪嶼,不過現在有點糟糕,還好工農八號起來了。

如果你在大朗,買不盡的便宜毛衣還有牛逼哄哄的舞獅全國冠軍啊!

如果你在寮步!媽呀中國最大cba籃球館就在你那裡啊!不要以為東莞的籃球之都是蓋的!

如果你在清溪!那環境……水果玉米也只能從那裡種出來了,奇特的地形,超藍的白雲在東莞市區看不到在深圳也看不到,偏偏就在那裡,清溪的和雀花,美!

如果你在松山湖,額,沒啥好說的 松湖煙雨,空氣好到爆!fm88.5的線下演出就在松山湖,還有很多高新企業都在松山湖! 很多深圳人也在那裡買房,怪不得房價……還有東莞本土動漫拽貓,也是創造了幾千萬的價值!

如果你在長安 東莞GDP最高的鎮…… 繁華

如果你在厚街 老外多,紅木多, 製造業多 大酒店也多!

望牛墩,水鄉片區,沒什麼印象。

忘了莞城!太多人的回憶了!不然為什麼叫老莞城?

再說說其它的,後來逐漸知道東莞為什麼說製造業這麼牛了,南孚電池在東莞,雀巢咖啡在南城,雷朋眼鏡在寮步,rimowa 新秀麗這些箱子在厚街,諾基亞在南城(已倒閉),華為在東莞!不禁感嘆,好吧,原來這麼屌!

以上個人印象!長期在市區,還是喜歡東莞,不過是該發展下文化這塊了。

東莞戶口的那些事兒


東莞塞車,全世界缺貨——大家應該聽說過這局話吧。但是,曾被譽為世界工廠的東莞已經悄然轉型,漫漫地從“東莞製造”逐步升級為“東莞智造”。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國家發展戰略佈局,東莞這座擁有800多萬常住人口的大城市,唯一一個被廣州、深圳、香港三大世界城市包圍的城市,發展潛力巨大,已經晉升為新一線城市。


有人說自從掃黃過後,東莞的人越來越少了,經濟也蕭條了。但事實上,經過掃黃的陣痛後,東莞本地的科技企業也趁勢崛起,發展勢頭強勁。數據顯示,2018年東莞生產總值(GDP)8278.59億元,比上年增長7.4%,增速高於同期全國(6.6%)、全省(6.8%)平均水平,總量在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中排第4位,增速排第5位。


未來的東莞,更加值得期待。東莞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樞紐之一,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戰略佈局,收益最大的應該就是東莞了。在大灣區的刺激下,廣州已經規劃出了一條連通廣州-東莞-深圳-香港的科技走廊,這條軸線也被稱為黃金軸。


由於深圳、香港、廣州房價高企,東莞將會是承接這三個城市產業轉移的首選之地,以為相比於這三個城市,東莞的營商成本要低得多。而相比於其他城市,東莞又有地利和交通之便。


說到交通,東莞短期內將有4條地鐵與廣州對接,中期內有8條地鐵對接深圳。看到這裡,估計你已經激動不已,這就是東莞未來發展的潛力點,東莞的未來還用多說嗎?


莞人莞事


有人說過東莞的莞式服務ISO也應該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很多人聽了當笑話,可今天真的失傳了!一夜之間!斷層了!



那批技師回去嫁人了(按摩手法好),新的根本不知道為何物,只是個傳說了。那是那些曾經經歷過的男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以後再不會有,全世界沒有第二。



澳門怎麼樣?跟東莞比就是弱暴了;歐洲怎麼樣?簡直就笑掉大牙;泰國怎麼樣?那就是垃圾。沒有比那個時代更美好的了,電視裡報道的距離真實的東莞連百分之一都夠不上。




你無法想象在東莞30個鎮裡隨便一個鎮會有上百家標準莞式服務,你無法想象每一家有幾十個上百個手法好的技師。你無法想象他們的標準年齡在19歲左右,你無法想象原來中國有那麼多美女,你無法想象你只要花幾百元,就可以得到一套完整的ISO!



往事隨風,風輕雲淡。那時候真的舒服,精神和物質都很豐富。但是我們還是要相信斯卡拉大舞臺的一句話,那就是:朋友們,歡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當有一張XX的入場卷擺在你面前的時候,你應該毫不猶豫的握在手裡;如果給一個期限:那就是馬上。



當我們回首往事的時候,沒有因為碌碌無為而悔恨。也沒有因為虛度光陰而懊惱,一切都剛剛好。



但是東莞也有很多革命舊址和舊居博物館,大家也可以去看看。蔣光鼎的故居,革命烈士紀念碑紀念館,還有大嶺山革命老區根據地。


李三萬的三萬裡


大學畢業後就入職了東莞,到今年剛好十年整,經歷了東莞在08-09全球次貸金融危機中的漂浮沉蕩,也經歷了央視東莞掃黃後全國各地對東莞的“黃”與唱衰之聲飄蕩,但是不管怎樣,東莞都以低調務實的姿態不斷的調整自己的步伐,由以低端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不斷的轉型升級,騰籠換鳥,築巢引鳳,常住人口由高峰的一千兩百萬降到了今天的八百多萬,但高新技術產業,高端製造業也已成為招牌,再加獨特的地理位置,北傍省會大哥廣州,南托特色社會主義標杆城市深圳,外加粵港澳大灣區的宏觀規劃,前途一片光明


地理佬張小銘


東莞這個地方,南天勝地,煥煥佳境。

說起到東莞旅行,你們也許會不禁冒出邪惡的笑容和想像。可是這一次的東莞之旅,不僅不邪惡,而且還非常純粹。是一次到聖靈之地的祈福之旅。

下面,小小莎帶你一起發現不一樣的東莞:

說到觀音山,你們也許會想到的是青春叛逆的范冰冰和陳柏霖,還有李玉導演。可是這卻是真正的,有著一尊高33米,重達3000多噸的世界最大花崗岩菩薩塑像的靈山。

身為一個廣東人,一直被身邊的朋友吐槽經濟發達,文化沙漠,好玩之處寥寥。所以,為了自己,為了家人朋友,為了下次省外朋友再問起的時候可以說:“廣東真的有很多有意思,值得去的地方!”莎莎老師會努力的!

大家會被這個照片嚇到嗎,哈哈。題為:《我眼中的觀音山》不要說我有眼袋,那是臥蠶臥蠶!!!!

旅行攻略:

1. 交通:乘坐動車到樟木頭站後,搭乘出租車可到達景區酒店三正半酒店;

2. 行程:建議安排兩天一夜或者三天兩夜的行程,可以充分在山上吸吸氧氣,度過既休閒鍛鍊(爬山)又純粹的一個週末;當然,廣東省內也可以當天來回

3. 住宿:離景區最近的是半山上的“三正半山酒店”,五星,是當地最好的酒店

4. 餐飲:有客家餐廳如意餐廳,也有山上的齋菜館可以選擇

5. 門票:45元/人 (不知道最近有沒有變動)

DAY1:

上山有多種方式:1. 天氣好:適合步行上山,既能鍛鍊身體,又能感受沿途美景,需要四五個小時;2. 天氣欠佳時:可以乘坐小巴或者電瓶穿梭車上下山,大概需要二十分鐘。我們碰上了最近持續的廣東雷雨天氣,所以一直都是坐車上下山,很遺憾沒能爬山。不過山道上下坡都比較陡,有老人家小朋友最好選擇大部分時間坐車上下山。

南粵第一門樓(景區入口)

正門樓為公園標誌性建築物,坐落於筆架山大道公園入口處。佔地面積500平方米,樓高28米,長46米,寬18米。在牌坊的城垛上,拱托3層飛簷,四角挽翹起,氣宇軒昂、莊重肅穆,為仿古關隘式建築。這裡也是檢票進入景區的地方。

感恩湖

這裡需要步行一段山路才能到達。不過沿途也有很多很漂亮的景色。

籠罩在雲霧中的山

盈盈的山間瀑布

祥和的送子觀音……

最讓人感動的,是拿著一把香專門在雨天撐著傘去尋覓送子觀音的信眾。

相信,菩薩也會被她的誠心所感動的吧:)

百鳥園

百鳥園有孔雀、白孔雀、火雞、天鵝、鴕鳥……然後傲嬌的鴕鳥不喜歡吃香蕉

表示森森的嫌棄

沒有碰上美麗的孔雀開屏,比較遺憾。

會展中心

佔地面積5萬平方米的國際會展中心,可以設置600多個國際標準展位,目前,會展中心動感體驗旅遊區主要景點有:世界首家古樹博物館、“盛世觀音山”大型文藝演出,冰雪世界、歷險城、卡丁車賽場、清華大學拓展培訓基地、觀音山擂戰俱樂部等。因為下雨,加之央視剛好有節目組來錄節目,所以原計劃的越野活動取消了。

在暴雨如注的週六下午,我們就在會展中心參觀了古樹博物館和觀看了主辦方設置的歌舞及少林表演。

少林表演很精彩,就是有的部分看著替他們覺得肉疼啊!

大概是真的練就了金剛身吧,不然怎得抵禦這般“折磨”!

全國最大的“古樹博物館”

當時我們在會展中心棚下,還要穿著雨衣參觀古樹博物館,也是夠拼的。

瞬間藍精靈附體,有木有!!!

這是室內的部分被雨淋到的地面,還有古樹上飛濺的水花。大家可以自行腦補雨有多大了,呵呵。

館藏的古樹歷史很悠久,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周朝。古樹上的每一條橫豎環形的紋理,也許都是上千年的時光雕刻成的。它們是無聲的歷史和時光的見證人。

DAY2:

在觀音山的一夜,休息得非常好。回到酒店,早早洗完澡就睡下了。比平日的自己還要安分。是因為有菩薩的監督不敢任性嗎?

觀音廣場

觀音廣場位於488米的觀音山頂,佔地面積10000平方米,視野開闊,空氣也很清新。

去的時候是陰雨天,這個世界最大的花崗岩菩薩像市場籠罩在一片雲霧之中,顯得更具仙氣和靈氣。

觀音像前香火很旺。

很多有人都專程到此祈福許願

圖個吉利,寄託美好

鴿子們自在地找到棲身之處

在雲霧中的,如夢似幻的觀音廣場

這張表情看起來頗為嚴肅,那是因為我真的心裡在一個個把大家的願望念出來。生怕有遺漏,所以都忘了笑了

菩提樹下,許下心願。是否會更容易實現呢?第一次知道,菩提樹這樣的美麗。深深淺淺,入夏了仍有秋的詩意。

蓮花座附近的遊客。我們都是凡夫俗子,常被現實生活的愛恨情愁所纏繞,又被利慾所束縛;在佛前許願,也是把心裡的美好找到一個安身之處。

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聽心經

因為隔日便是佛誕,因此主持選在週日講經。活動10點開始,有不少信眾風雨無阻跟隨上山來聽經,穿上他們分發的深褐色袈裟。先是聽誦唱佛教歌曲和誦經,然後是主持講經。

上圖為誦經講經活動開始前,從素菜館旁的房間請出誦經所需物品到大悲殿的路上。

講經地點:大悲殿時間:約計1-1.5小時如果幸運,還可以趕上抄寫經書等參與感更強的活動。

聽經中的和尚

因為來的一路有很多朋友有心願讓幫忙帶到,有求姻緣、求事業、求子、求中標、求愛情、求世界和平、求家人平安順利健康…… 所以我就把大家的心願一起捐了一個兩年的消災福牌,在大悲殿裡供奉。

希望大家的願望都能實現。當然,實現了要自己來還願了喲~~

放生許願池

許願池裡有一些憨態可掬的烏龜,會努力破開一眾魚兒往前遊,甚是可愛

其實,放生不講究在何處,更講究的是,無論在哪,都保持著那顆不以善小而不為之的心。

祈福:祈福郵局

可以掛木牌,可以掛紅色許願絲帶,還可以掛愛情鎖,寄明信片……祈福的形式當然是多樣的。重要的是美好心願的寄託。

第一天的時候,我們在紅絲帶上寫下心願。我寫的是:“希望大家的願望都能實現。”帶著大家的願望來的觀音山,心願自然是要一起許的。

然後把心願打個結,掛在許願樹上。

愛情,是永恆的主題與追求。

在祈福郵局可以買掛飾,也可以從祈福郵局寄出觀音山專屬的明信片。

這裡有個有意思的花絮, 我在寫地址,小夥伴在給我拍照。誰也沒發現,有一隻蚊子在我的右眼角叮咬。直至寫完了看照片才發現那神器的一抹黑以及莫名覺得很癢

每到一處,我都會先給自己寄一張明信片。讓自己的旅行,有了更具象的記錄。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日,我以一種什麼樣的心情曾經在某處出現過。那個當下,永遠不會再出現,因此分外珍貴。無論是憂傷還是快樂,都是值得珍視的當下。

當然,也請珍惜在旅途中給你寄去明信片的朋友。首先,TA想到了你;其次,TA願意在忙碌的旅途安排中抽出時間與你分享旅途見聞;再次,TA對你的地址爛熟於心或者早已記錄下來隨時備查。總之,這不是真愛也絕對是好基友!!

喂鴿子

這裡有一個老和尚已經餵了這些鴿子好幾年了。他說鴿子真的是很有靈性的生物,也非常有感情。

看得出來,他對鴿子的真心喜愛和珍惜。一到餵食時間,所有鴿子都從四面飛來,非常壯觀。餵食結束後,它們又喜歡飛到菩薩像的蓮花座上休息。

老和尚很好地讓我們嘗試餵食鴿子。不過這些鴿子還是頗為認生,怯怯地不敢過來吃手上的食物。

這些粉紅色的鴿子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人為被塗上的;而是它們自己淘氣飛到了油漆還沒幹的地方染上的,哈哈。

藏經閣

藏金閣還在建,所以目前裡面比較簡陋。不過有一個慈祥的老和尚在駐守

可以求籤求解籤,不過要準備好香油錢喲親~

一 客家菜:如意餐館

樟木頭鎮作為傳統的客家古鎮,特色美食當屬客家菜最具特色,口味濃厚,迥異於粵菜的鹹鹹滋味,用料以肉類為主,水產品較少;突出主料,原汁原味,講求酥軟香濃;注重火功,以燉、烤、煲、釀見長,尤以砂鍋菜聞名;造型古樸,以其奇巧的烹飪技術窮其食物之美味,為人稱道。

個人很喜歡這個白切雞,因為入口非常嫩滑

如意餐館主打客家菜,但也兼容其他菜系

可以滿足一行天南地北的人的不同口味

個人認為雖然裝修,菜品特點不突出

但是勝在食材夠新鮮,農家樂的即視感

這裡還有非常粘人,也很貪吃的小貓貓們,萌萌噠~~~

二 素食:禪味素齋

齋菜食品,起源於古代寺院,乃寺院僧人招待前來膜拜的皇宮貴族而精心設計烹飪而成。如今齋菜被人們視之為有益於心性淡泊清爽、保持身體潔淨輕靈的首選食品,逐漸為大眾所喜愛。

觀音山齋菜館以三菇六耳、瓜果蔬菜及豆製品為基礎食材

有很多仿真肉,吃起來口感特別逼真

吃素食既是積福,也是給身體一個放鬆減排的機會

這個蜜桃我們女生都很喜歡,酸酸甜甜的,推薦之

假魚丸

齋菜館9:00-16:00開放

如果想在觀音山玩一兩天,住在半山酒店是最好的選擇。出行很方便,走路就可以到達部分景區。也有接駁小車接送。

1. 位置:地理位置很不錯,適合家人朋友休閒度假,在樟木頭鎮觀音山的半山處,從樟木頭動車站打車到酒店也就是二十塊,十幾分鍾就到了。酒店可以俯瞰樟木頭鎮景色,有一種從日常的喧囂中抽離出來的感覺,空氣也很好。

2. 服務:服務生很熱情,穿著充滿亞熱帶度假風情的制服和戴著寬簷帽,會主動幫忙開門,問好,提行李,負責辦理入住退房的工作人員就比較平常普通,沒有特別的熱情或者有禮貌,你們懂的。

3. 設施:設施吧,普通賓館的標準。我們入住那天晚上熱水還壞了,放了半天都是涼涼的。打電話去問,說是當晚剛好壞了剛修好,要過一段時間再試。

4. 洗浴:比較雷人的是,淋浴噴頭是在浴缸裡的,就是無論是否泡澡都需要站到浴缸裡去洗澡…… 這也許是酒店有些年份了,所以設計上很難再去變更和調整。浴室是透明的,但是可以放電動簾子,這個還是讚的

5. 客房:床非常硬,很板的感覺。當我在外玩了一天洗完澡準備歡快地蹦躂到床上的時候,本來預期自己還要稍微從床上彈起來一點點,結果就是噗地一聲,坐到硬硬的床上,沒有絲毫回彈(我這麼說你們懂麼!!!)不過喜歡睡硬床的除外啦…… 我是覺得床超出了我的預期,you know, in a bad way,不過真的睡著了就也還好,還是可以將就滴。房間VIEW還不錯,但是要朝遠處看,朝近處會看到大堂的屋頂,還是鋪著一些不整齊率毯子的屋頂。

6.大堂及整體裝修:還算是氣派,老式的那種。也有很多本地人選擇在這裡辦婚禮。

7.玩樂:這裡離觀音山景區算是很近。可以坐景區的接駁小車上山。到觀音山來禮佛或者休閒度假的,住這裡應該是最好的選擇。鬧中取靜,上山方便——這可謂是酒店最大的亮點,衝此特加一星!!!

8. 餐飲: 吃了兩頓早餐,我覺得早餐還是基本達到了五星的標準,當然,不能和奢華五星比。普通五星的標準還是可以的。

有一些小心思,比如西瓜和雞蛋是心形的,這個我很喜歡。

食材還比較新鮮,有先做的腸粉,湯麵,還可以選擇豬肝豬腰挺好的。

總之,早餐還是不錯的。

就餐環境也可以

餐廳名字

看完以上我的東莞旅行見聞,大家有沒有更瞭解這個地方了呢?


我是小小莎,一個熱愛旅行的人。

也因為機緣巧合,成為了一名環球旅遊博主。

想要與你分享關於旅行、關於時尚、關於生活、關於我的故事。


小小莎老師


東莞現在就是以前的深圳,以來料加工業為主打,正在遭受轉型的陣痛。深圳經過這一陣痛期,是在2008年左右,其後不斷以高租金將低檔次的、人力資源密集型的、來料加工型的企業“推”向周邊,著力發展單位GDP較高的先進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

此前深圳與廣州比,每年GDP增速差別不到1%。2008年金融危機,深圳“來料加工”轉型期的後遺症顯露出來,當年GDP增速與廣州的差距擴大到近2%,2009年更是猛的跌入深淵,GDP增速比廣州少了近5個百分點。之前兩座城市的GDP差別不過一二百億,甚至有人放言深圳趕超廣州,可到2009年深圳差廣州近1000億。

轉型期是痛苦的,但苦盡甘來。今日深圳的崛起就是痛定思痛,嚐到了創新和產業調整的甜頭。每年舉辦的高交會、專利申請數量連續一二十年全國第一、萬眾創業的低門檻和鼓勵政策等等,送走部分勞動密集型的“富士康”(十年前深圳總是被富士康概念束縛,好像就只有富士康一家獨大,生怕走了,成也富士康,敗也富士康),培育了華為、中興通訊、大族激光、華大基因、大疆等新興產業。尤為可喜的是,這塊土地對新興產業的吸引力,就連恆大也選擇到100公里外的深圳。2016年,在GDP基數翻了一倍的前提下,深圳的GDP只比廣州少不到200億,差距在進一步縮小。

東莞這個過程是必然要經歷的,相信在深圳、廣州的影響和帶動下,東莞會很快走出泥潭,擯棄所謂第三產業虛偽的光環和謊言,找準未來發展定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