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戰“疫”縮影——中路鋪鎮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張騫予

面對當前嚴峻的疫情形勢,基層農村作為戰“疫”第一線,是防控工作開展的關鍵,為做好外防輸入,內防擴散,中路鋪鎮黨委、政府主動出擊,精準摸排,織緊織好防控密網。

基层战“疫”缩影——中路铺镇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

戰“疫”一線黨旗飄

從源頭摸排到勸導居家隔離,從體溫檢測點到消毒防疫,難點所在就是黨員的衝鋒方向。“作為村支書,守土有責這四個字分量有多重,刻在我心裡怎麼也抹不去”即使身患尿毒症,也始終堅守一線,中路鋪村支書蔡鐵山一邊默默與病魔做鬥爭,一邊為村民扛起了疫情防控的重責,從年前到現在,一天都未曾離崗的他,在人前始終是那個讓村民安心、放心的“定海神針”。

適逢春節,面對返鄉熱潮,人員摸排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是全體鎮村黨員幹部立下的“軍令狀”。1254名村組長、黨員衝鋒在前,構建起三級網格管理的堅實基礎,精準識別涉疫源地返鄉流動人員及密切接觸者,從電話摸排,到入戶勸導,截至目前,共計摸排相關人員268人,並督促落實居家觀察。“每天要接好幾個鎮村幹部的慰問電話,村醫還天天來家裡量體溫、消毒,我反正這幾天都不出門,對我好對別人也好”從武漢返鄉過年的鳳形社區小馬這樣說到。

“你是從哪裡過來的?有沒有去過湖北?進村要找誰?”碧雲村支書陶偉一邊給進村的司機乘客量體溫,一邊發出連環三問,發現體溫正常後,隨即進行車輛登記以及消毒後放行,轉身又開始新一輪工作。面對當前疫情嚴峻形勢,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是防控工作開展的重中之重,中路鋪鎮21個村(社區)主動作為,在不影響交通的前提下,在村主幹道路旁設置體溫檢測點,對外來車輛、人員進行登記及體溫檢測,確保群眾安全。

基层战“疫”缩影——中路铺镇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

基層抗“疫”在行動

重點防控,全面鋪開的監管一刻也不能誤。對重點人員、重點區域的監管是疫情防控的關鍵,對與確診病例密切接觸的8人嚴格落實居家隔離14天,併成立以領導班子成員為組長,村醫、輔警、志願者等為組員的“七包一”工作組,並將相關情況做好公示提醒。同時在其居住的小區做好每日的消毒防疫,“我年紀也大了,能為大家做的也只有這些,只要大家都能安心過好年,我這樣也不辛苦”鳳形社區的老黨員蔡覺明已經連續半個月主動充當志願者,帶著口罩,穿著雨衣,揹著幾十斤的撒藥機,他的背影始終穿梭在社區樓棟間。

織好密網,疫情防控的緊弦一刻也不能松。“喂,是中路鋪政府不?我要舉報,我們村上有人在聚眾打牌。”接到群眾電話,鎮應急分隊副隊長王海軍放下手中剛吃一半的盒飯,急忙帶著隊伍來到聚集點,對打牌人員進行勸誡驅散。自1月25日(正月初一)中路鋪鎮發佈公告,關停鎮域範圍內的文化娛樂場所,趕集、舞獅、廟會等群眾聚集活動取消,除日常巡查外,還對外公示舉報電話,堵住每個可能出現的漏洞,堅決不讓疫情擴散有“可乘之機”。

基层战“疫”缩影——中路铺镇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

全民參與,暖心物資的支援一刻也沒有停。從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踴躍捐款購買防疫物資,再到商會、黨員、普通群眾,點滴愛心匯聚成海,數以千計的口罩,消毒液、噴壺、香囊等防疫工具都發到21個村(社區),為一線抗“疫”人員穿上“鎧甲”。“我們政府現在有多少N95口罩,清點一下先全部用於支援三醫院,我們都用普通口罩就好”在聽到鎮三醫院的專業防護口罩等物資所剩不多的消息,鎮黨委書記王鑫決定將專業防疫物資支援醫護一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