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官”理應先行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各地紛紛採取交通管制措施,助力疫情防控。然而,隨著春運進入節後返程期,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封路堵路的做法,造成人流物流不暢。作為經濟發展的“先行官”,交通不暢,百業難興。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個大局,“先行官”理應“先行”。

當前正值節後錯峰返程期,交通運輸疫情防控和保暢壓力疊加。從疫情防控來看,各地大力保障疫情防控物資綠色通道,落實“不檢查、不停車、不收費”,讓防控物資優先通行。從保暢來看,全國所有國省道運行基本暢通,但在一些地區尤其是農村地區,還是存在簡單採取堆填、挖斷等阻路方式,存在各地為政、擅自堵路的情況。一些地區雖道路暢通,但交通設施大幅停運,對經濟社會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當前,疫情防控絕不能鬆懈,經濟發展同樣要保質保量。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日前指出,疫情嚴重的地區要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其他地區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時統籌抓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要密切監測經濟運行狀況,聚焦疫情對經濟運行帶來的衝擊和影響。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組織推動各類生產企業復工復產。

作為國民經濟的“先行官”和“大動脈”,交通運輸不能不行。對此,交通運輸部門已明確要求對湖北省以外其他地區,有序逐漸恢復已暫停運營的交通運輸服務,並且不得禁止其他地區交通運輸工具通行。

政策有令,重在執行。各地應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進一步提高認識堅定思想,既認識到要堅決打贏疫情阻擊戰,也要打好經濟攻堅戰,科學分析經濟運行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為今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好基礎,貢獻力量。

中國曾經歷過“非典”的嚴峻考驗。今日,中國又站在同心戰“疫”的關口。如今的中國,經濟潛力大、韌性強、迴旋餘地大,這是我們最大的發展底氣。我們堅信,只要齊心協力、攻堅克難,就能夠取得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的勝利。

新華社北京2月7日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