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初雪小记

北方向来是四季分明的,所以多多少少期待着今年的冬季能早早的来一场雪,偶有气温骤降,狂风不止,便会喜出望外,觉得雪要来了,然而过早的期待却会有不如意的结果,冬季过半,雪的影子也没有见着。

其实我不是喜欢冬季的,一是因为冬季的寒冷会导致我的手脚冻的皲裂,因此体寒的人需要早早做好保暖的准备穿上显得臃肿的棉衣和皮革的手套,自己完全被束缚在一个套子里,失去行动的自由。二是因为冬季代表着肃杀,然而肃杀又使得万物的萧条,没有了生机,放眼整个北方,成片成片光秃秃的树枝以及遍布枝头的麻雀。这给了用弹弓打鸟人以可乘之机,导致肃杀的氛围更加强烈喽!

北方初雪小记


这几天接近“小寒”,到了小寒说明天渐寒,尚未大冷。俗话有讲:“冷在三九”,由于隆冬“三九”也基本上处于该节气之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讲法。伴随着气温降到最低,一场雪也纷纷扬扬的从天际飘落下来,当时整个北国漫无天际,见到的都是密集的雪花,街头的人影在雪花里恍恍惚惚的闪过,他们手里牵着的黄狗染成一条条白狗,追逐时嚎叫,咬住雪的机理,嘴旁边冒出的白气缠绕着鼻翼,总有孩子被卖毛蛋的小贩吸引出来,打着伞出来买鲜香十足的毛蛋,小贩有的远去,总有误时的乡民们追讨小贩离去的尾音。我们这里的习俗是到了小寒这天,将贮藏的白萝卜,白薯都拿出来熬成一锅粥,用羊肉和猪肉炖一锅姜肉汤,在家庭里按长幼排序大中小三种碗分粥,这是小寒的食俗,用来去除身上这一年来寒气,传说有去阴避邪的功效,三百年里这个风尚从未间断。

北方初雪小记


雪后是苍茫的银色世界,一条东西走向蜿蜒而行的小河流穿插整个村庄,北岸住房较少堤坝的沙丘上成排的杨树,雪给它们镀上了一层银粉,瞬间的精华让他们妖娆生恣,百态从生,背后的庄稼早已银装素裹,绿油油的小麦在雪下安静的睡觉,甘甜的雪水滋养着它们,期许来年的丰收。南岸是延伸的低地,七零八落的但错落有致的房屋镶嵌在低地处,横七竖八的过道,小径被雪印出了痕迹,像身体里血脉,又像命运的七星北斗点缀在这块宝地上面。邻村的赶路上推着自行车和路上的朋友走着说着,这雪下的及时,下的透彻,有种“别来无恙”的感觉,多少年没有这样的雪景了。大概他们感慨时光的匆匆流逝,能和这场雪相媲美的是一九八几年一幕幕踏雪上学的过往!

北方初雪小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