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必应,战必胜丨邢台“战疫日记”

召必应,战必胜丨邢台“战疫日记”

召必应,战必胜丨邢台“战疫日记”

金戈铁马的军旅生活,打造了他们的热血豪情,更是将一个信念铭刻到内心深处,“我是一名战士……”

如今,他们已脱下军装。可是,他们始终不曾“离开”。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一旦有需要,他们仍会第一时间冲上前去。因为,“我是一个老兵……”

召必应,战必胜丨邢台“战疫日记”

“不听劝”的九旬老军人 “特种兵”

召必应,战必胜丨邢台“战疫日记”

“现在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老军人、老党员,我有责任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2月5日,沙河市新城镇北掌村94岁李合的成为抗“疫”战线中一名最美“逆行者”。

李合的,解放战争期间入伍,曾立下二等功、三等功多次。他参军时便逢战必写“请战书”,这次也不例外。不管家人如何劝说,他强烈要求儿子替他写下“请战书”。

乡里、村里多次劝说无效后,决定设立一个特殊的防疫岗位。“从今天开始,您就是咱们新城镇疫情防控精神激励岗位的一员。”

“我服从党组织的安排调度,保证完成这次战‘疫’任务。”

防疫战场上的一抹军绿 “突击队”

召必应,战必胜丨邢台“战疫日记”

“哎。你干嘛呢?口罩都快掉下去了,赶紧戴好……”广宗县赵伏城村,赵贵修犀利的眼神关注着周围一切。

疫情发生后,赵贵修第一时间“请战”。他说,我是名老兵,要站在最前沿。

在他影响下,村里迅速成立退伍军人党员突击队。他们戴白色口罩,一身军绿大衣,红袖章上的“党员”俩字闪闪发光。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26岁。有的主动在路口站岗,守好街坊邻居的生命安全第一道防线;有的主动打扫街道公共卫生、喷洒消毒药品……

30名退役军人写下“硬核”请战书 “小分队”

召必应,战必胜丨邢台“战疫日记”

2月3日,桥西区30名退役军人共同写下“请战书”,自愿投入抗疫一线的战斗中。

当日,桥西区团结街道武装部辖区内的30名退役军人自发组织写下“请战书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曾经受过部队锤炼的转业军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投身到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冯延斌、李振宇等人一起在“请战书”上按下鲜红的指印。

最终,此次报名的退役军人成立了疫情应急处置小分队。他们分成十组,先后分到辖区各个社区,负责巡逻、排查、进出小区人员登记、测体温等防疫工作。

退伍老兵勇当抗疫先锋 “应急队”

召必应,战必胜丨邢台“战疫日记”

桥西区伍仲村67岁退伍老兵陈心兴,主动加入到疫情防控的一线队伍中。他积极向群众讲解疫情防控宣传知识,发放告知书。

陈心兴说,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抗击疫情不能袖手旁观。陈心兴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后,很快得到了其他老兵们的回应。

在陈心兴带领下,相继有5名退伍军人参与到伍仲村的抗疫一线,自发成立了防控志愿服务应急队。

冲在防疫战场最前面 “冲锋队”

召必应,战必胜丨邢台“战疫日记”

临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组织全县退伍军人,踊跃投入到这次疫情防控的战斗中,为全县的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

临城县黑城乡的退伍军人宋建峰、马鑫,就是此次疫情防疫工作中的“最美逆行者”。他们不是医生,却每日要赴村庄为村民测量体温;他们不是护士,却每日要电话实时关心村民身体状况。

马鑫说,我是一名党员,也是退伍军人,应该冲在最前面。

1254名“老兵”奔赴“战场” “全兵种”

召必应,战必胜丨邢台“战疫日记”

日前,平乡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出倡议书,号召退役军人,在做好自身防护前提下,积极投身一线。

全县广大退役军人积极响应,1254名农村籍退役军人组建党员退役军人“突击队”、“志愿服务队”等,主动配合乡镇、村街党员干部,在各村路口设卡值班、入户排查疫情。

他们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疫情防控的硬仗中,勇挑重担、再现军人风采。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这是曾经他们对自己立下的誓言,对祖国的承诺。如今,老兵们用实际行动履行自己的誓言和承诺。“召必应,战必胜”……

邢台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侯东杰 整理

召必应,战必胜丨邢台“战疫日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