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熱愛者,最近第一次試測了半馬,前輩們有哪些建議?

NI有毒啊


第一次刷圈半馬131,配速4分15秒,十公里成績39.5分鐘,按照4.7的耐力系數預測全馬成績為306,正常訓練,耐力兼顧力量以及速度練習,那完成這個全馬成績應該沒啥問題。

本來想說一些經驗,但是對於你這樣的高手,可能不需要我這樣的菜鳥來告訴你,實不相瞞,大部分回答者的水平以及大部分答主的水平都不一定趕得上題主

不過唯一有用的就是練練長距離,練習一兩次30到35公里,按照當下這個配速,跑一次你應該就能發現自己不足的地方,有可能出現耐力不足這種現象。

遇到這種情況,那平常就把速度放慢一點,多練習幾次這種長距離,平常在做一些簡單的力量練習,如果沒有,那恭喜題主,自己在把速度提高一點的話,勤加練習,破三指日可待。

下面附帶一個《大眾選手等級評定成績標準》,題主正常情況下在業餘選手中就是精英級。

然後像題主一樣的,估計業餘的評價標準還沒有到達自己水平的高度,所以按照專業組的方法,題主可以參考一下。

按照舊版本《運動員技術等級標準》,“田徑運動員技術等級標準”部分一共有5級,分別如下圖所示。新版本《運動員技術等級標準》(

不過這個具體來說只是意見稿,還沒正式發佈,但是不少人還是喜歡拿這個來分別馬拉松等級),“田徑運動員技術等級標準”有增加了半馬項目,同時對於全馬成績標準有所提高,這一出讓很多高手又開啟了勤加練習的模式。

男子

女子
按照新版本的意見稿,按照專業組來說,半馬成績題主穩拿五級運動員的名頭,全馬成績順利的話就是四級運動員啦。


真叫靜靜


題主這樣的配速在業餘跑者裡面已經是高手了,按照中國田徑協會的標準,屬於大眾精英選手,如果加以訓練全馬成績應該在310以內,下面把配速表發出來你自己對照一下成績,可以按照配速表制定目標成績在參賽時合理安排配速。

5km成績及對應訓練配速表

15km比賽成績及對應訓練配速

馬拉松目標成績及對應配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極限,訓練就是為了突破自我極限,每個人的起點都大不相同,所以也不要跟別人去比較成績,沒有多大意義。我們的目標只要比過去、現在的自己好,我們的目標就達到了。希望我的見解對題主會有幫助。


運動人生kofong


我是芝麻弟,專注跑步。

大兄弟,你這是大眾精英級別啊,我的水平沒辦法給你技術上的建議,但有一條,如果你跑齡不是很長的話,建議別太猛,循序漸進,安全第一,對運動損傷相關的東西適當去了解一點,因為馬拉松運動是運動醫學中損傷率最高的運動之一。。。

大眾精英級別

中國田協發佈的大眾選手等級評定標準中明確了各年齡段對應成績的對應等級,你可以對照看一下,無論你什麼年齡,是男是女,你這個半馬130的水平已經屬於大眾精英級別,我們菜鳥級別的愛好者沒辦法給你技術上的建議,而且馬拉松的成績提升幅度很小,倘若你想進一步提升成績,必須加強更專業的知識儲備,實施更專業的訓練方案,有些東西需要專業人員點播一下,或者圈內大神指導,一個人悶頭苦練很難有大幅度提升,也可以避免少走彎路。。。

稍加訓練,可以去拿獎金了

你這個成績其實已經可以在一些“低級別”賽事中拿到獎金,我們可以看一下2018年有些低級別賽事中半馬130的成績排名。以2018南京江寧春牛首國際馬拉松、2018南京六合竹鎮國際半程馬拉松為例,我們看一下其半馬的成績公示。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一個比賽中130處於30名左右的位置,另一個比賽中130處於60名左右的位置,而在有些獎金分佈比較寬泛的賽事中,前100名甚至更靠後的名次都可以拿到一定獎金或者獎品。所以,你可以驕傲地稱自己為大神。。。

因此我對你沒什麼建議,只有祝福,跑步是一項很有魅力的運動,恭喜你成為其中一員,馬拉松到一定程度,會出成績,也必然會不同程度的受傷,要妥善處理好跑步與家庭之間的關係,要妥善處理好跑步與健康之間的聯繫!

喜歡觀點關注聊個芝麻球,專注跑步,與槓精一起傳遞快樂體育!


聊個芝麻球


首先,體育場裡面里程數是不準確的,但是從你的跑法和能力來看,很有能力。

起跑應該慢,應該比預計比賽配速慢上15秒左右,平穩起跑。如果在比賽當中也能逐漸跑到開闊地,掌握好自己的節奏。

途中跑應該根據上下坡,風速等平穩的去掌握速度。

快到終點時切記不要快速衝刺,業餘跑者應該以平穩為主。緩緩衝過終點即可。

後半程的掉速基本上是不可避免的。控制好心率和節奏,走的配速一般是10分鐘每公里,而只要顛起來的跑最慢也是6,7分鐘每公里。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