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309號院”探祕記

號:莊裡文化

莊裡歷史古蹟 » 石家莊“309號院”探秘記

圖 網上搜尋到的309號院外景

莊裡歷史古蹟 » 石家莊“309號院”探秘記

圖 網上搜尋到的309號院內景

在網上搜尋石家莊歷史文化,發現了石家莊“309號院”的有關記錄,於是就有了強烈的前去探秘的衝動。上世紀八十年代,我還在縣裡工作,有一次到石市公幹,正好在“309號院”附近吃飯,就想前去一看究竟,因為當時還處於部隊管理之中,沒有如願。後來調到市裡後也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未能成行。現在退休賦閒,怎能不實現夙願,衝動之下,我挎上相機,立即驅車前往。

“309號院”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中山路與西建街交口,是一幢是由日本人建於20世紀30年代的建築,在解放初期,由於石家莊是剛解放的第一座大城市,各野戰軍首長到中央開會、彙報工作,都先到石家莊,再到西柏坡,然後再取道石家莊分赴各地。

由此石家莊的接待任務日益繁忙。為了適應需要,市政府專門成立了交際處。市長柯慶施親自選定了華安西街12號(現西建街1號)為交際處的一部分,特殊使用,代號“309號院”。

莊裡歷史古蹟 » 石家莊“309號院”探秘記

圖 1948年5月,朱德、彭真和華北軍區、中原軍區領導同志合影。據說就是在309號院外拍攝的

解放戰爭時期,在“309號房院”居住、工作過的領導同志就有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任弼時、彭德懷、鄧小平、陳毅、劉伯承等。“309號院”見證了石家莊在解放初期作為全國政治中心的那段輝煌歷史。


到了中山路與西建街交口,在市中醫院西側,首先看到的是兩幢新式建築,分別標記著1號樓和2號樓牌號,在其周圍打問多人,大都搖頭,語焉不詳。看到兩幢建築上掛著“石家莊房地產集團公司”招牌,進去問詢,有的搖頭不知,有的不理不採,一副事不關己拒之門外的態度。


莊裡歷史古蹟 » 石家莊“309號院”探秘記

圖 309號院就隱藏在這兩幢建築後面

只好繼續沿西建街向北搜尋。結果走了幾十米,竟發現一個破舊的向西開的大門,上面掛著“西建街15號”的招牌,看看四周新樓包圍,中間一片破舊的介於“拆”於“未建”的院落環境,心中大喜過望,我感覺我是找到“309號院”了。

莊裡歷史古蹟 » 石家莊“309號院”探秘記

圖 這就是309號院向西開的大門,上面掛的門牌號是西建街15號

院內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正在忙活他的牛肉板面的原材料,我上前搭訕:“聽說這裡有個“309號院”,你知道在哪裡嗎?”這中年人從忙活之中抬起頭,笑笑看我搖搖頭:“不知道。”然後又若有所思的說:“前幾年,這裡是有許多人來說是建紀念館,還是參觀什麼的……。”我心中驚喜,我知道我找對了地方。這是個安徽人,長年在此做牛肉麵生意,也難怪他不清楚石家莊歷史。漫談之中,我發現安徽人不單熱心,而且健談,說了些對文物應該修舊如舊,還說石家莊歷史短,應該著重歷史文物的保護等等,看來他對對保護歷史文物也有自己的見解。


我繼續向裡面走,在第二重向西開的大門裡面的院落,又有一向北開的大門緊閉著,在大門的上方,能看到院落裡的房屋頂部。我想拍幾張照片,可惜只能看到屋頂。

莊裡歷史古蹟 » 石家莊“309號院”探秘記

圖 這是向西開的第二進大門

莊裡歷史古蹟 » 石家莊“309號院”探秘記

圖 這是309號院向北開的大門


我又折回安徽人面前,想通過他的院子拍幾張照片。心想,誰讓他這麼好說話來著,安徽人熱情的讓我進院,並囑我注意安全。遺憾的是,在安徽人的院裡,我同樣不能拍到中意的照片。安徽人看我作難,熱心地指引我去市中醫院樓上,打開窗戶,或許能拍到院子裡面。



莊裡歷史古蹟 » 石家莊“309號院”探秘記

圖 從安徽人的院落裡拍的309號院西牆

我辭謝熱心的安徽人,來到市中醫院12樓,終於艱難的拍了幾張“309號院”的遠景。


莊裡歷史古蹟 » 石家莊“309號院”探秘記

圖 從市中醫院12樓拍到的309號院遠景

返到中山路,我回望被四周高樓和綠蔭遮蔽的“309號院”有些惆悵:自2008年確定石家莊“309號院”建為紀念館至今已有十多年過去,現在還是一如既往的破敗。我們莊裡的某些人,在關心莊裡文化建設方面,怎比不上一個外地人呢?但最終我作為莊裡人,此次探秘雖不圓滿,但終於如願以償以朝聖者的心情親臨現場,看到了現雖破舊但當年輝煌的“309號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