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院的出路到底在哪兒?

唐雲春


不瞭解您的這個問題是站在你個人角度的職業發展困惑,還是站在經營者的創業發展困惑,這兩種立場,有重合點也有差異點。

先看大環境

作為工程行業供應鏈上一個關鍵節點,提供的是純智力服務,興衰是隨著整個大行業的起伏而波動的,簡單來說,基建需求多了,自然設計需求也有了,設計院才有了相互依存的長足發展空間。


另外,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以及工程行業的市場發展要求,創新的設計理念以及結合市場擁有解決複雜問題能力的設計公司獲得客戶親睞的機會更大,之前市場的的高速發展,規模大小不等的設計公司也井噴式生長,競爭可想而知。


需求方的甲方市場,也慢慢向頭部企業聚集,比如房地產公司,它的開疆拓土無的背後金主大部分已經是全國百強企業,他們的發展也再隨著市場洗牌逐步走向精細化和創新化,更作為一個產品在打磨。


對於設計來說,如何具備跟的上市場需求的節奏和能力,不被淹沒在市場上眾多競爭對手的人海中,值得需要給自己的設定一個壁壘性的殺手鐧。



對於個人從業者


相對於設計院來說,優秀的設計師是核心資產,更是設計院對外競爭基礎,有時候出去投標,也許就是設計師的一個亮眼概念,就為公司贏得了一個業務機會的案例,比比皆是。



對於個人從業者來說,要做好力爭當設計院的臺柱子,而不是螺絲釘的鬥志,更是自己贏得未來自己一席之地的基礎,智力服務,思路和眼界決定出路,別人解決不了的,你能解決,給需要提供效益最大化的解決方案,那就是最大的競爭力。



相比其他行業,個人口碑佔比遠大於公司,未來即便轉行或自己創業,選擇的可能性更多,出路也是不言而喻。



對於公司經營者


作為工程項目的投資落地前的智力參謀,不僅僅提供的是一份圖紙,更是一份幫助客戶更好落地項目的實施思路,而不是單一的繪圖工作者,這樣客戶才會感到差異。



正如前面所說,作為項目建設的前端定位,越來越趨向於建設方的研發功能,什麼樣的產品是滿足市場的,什麼樣的產品經過前期實踐是不符合要求的,這些原來在建築設計口徑孤立的技術思維基礎上,是要有轉換的。



客戶要求的提高,市場競爭的激烈,按部就班的標準化製圖已然不是設計行業做大做強的根本,把每一份圖紙背後的項目作為一個產品來開發研究,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議和創新思維,更與市場貼合的商業加技術雙渠道理念的構建,或許會是設計公司經營者的發展的一個紅利點。



總而言之,設計行業作為工程行業的前端智力服務,不論是公司也好,還是個人從業者也好,想要長足發展,具備市場意識、創新意識才是持續發展的基礎。




歡迎關注【鏈上甲乙】,工程行業老司機,每天分享個人原創建築行業中的那些職場門道、經驗、教訓。

鏈上甲乙


設計出路?你有證跳出來自己組建一個工作室,掛靠大設計院,然後自己接單幹活,變成你以前老闆一樣。就這麼簡單。你要還在這圈子混,這就是最好的出路,做自己的老闆,你才會7712,才有無盡的動力。沒證,有關係能拿到項目也可以。其他的,要麼逃離這個設計院,要麼就渾渾噩噩畫圖混日子吧


missx4086


隨著城市化即將完成,傳統的大拆大建慢慢成為過去式,傳統國有設計院由於體制,極難做出精品,在民用市場會愈發困難。只能靠國有投資項目苟延殘喘。

有技術有能力的會自發出來自己組成建築設計院,建築設計事務所。優秀的私營設計院會有一個爆發。他們將以更高的熱情,更純粹的技術,更優良的經濟技術指標,幫助甲方完成所需產品。


老表阿春


設計院沒有那麼高大上,大多是重複勞動,中專生都能幹


祥銀704


一 人脈 積累

二 證書

三 尋找志同道合之友 創業或成立工作室


機電家族


設計院和房地產一樣會灰飛煙滅的


甘肅行者楊


掛靠或加入大型國企,最好是央企


該名字己存在己存在


畫圖沒意思


每個人都有它的宿命


提供資金,與業主合作,做EPC,包括銷售


末末4507


設計師終身責任制,最好出路,就是,自己設計的工程自己施工,設計施工一體化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