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進士進翰林院好還是外放為官好?為何?

墨海知客


以前回答過類似問題,現簡要作一答覆。

翰林院是清要機構,是國家儲備人才之地。唐初于禁中置翰林院,為內廷供奉之所。至唐玄宗時,始置翰林學士,翰林學士一出現,便分割了中書舍人的制詔(即草擬聖旨)之權。安史之亂以後,由於用兵頻繁,軍國多務,深謀密詔,皆出自翰林院,因此翰林學士的地位就更加重要了。宋代有翰林學士院,學士院的職權是負責起草朝廷的制誥,赦敕,國書及宮建所用文書,侍皇帝出巡,充顧問,實際上是皇帝的秘書處和參謀官員,地位清要而又顯貴。明代的翰林院更加顯要,瀚林院作為參預機務的內閣成員,因此翰林院與內閣實為一體,即現代意義上的一套機一構,兩塊牌孑。清代於順治元年置翰林院,掌院學士由內閣大學士,各部尚書,侍郎中簡選,廷試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入翰林院為修撰,編修,進士可選為翰林院檢討。入院經歷練考試後往往得到提拔重用。後來形成制度,沒有翰林出身者不得入閣。總其來看,翰林學士具有皇帝機要秘書的身份,被天子視為私人,接近皇帝的機會多,與皇帝比較親近,往往會被破格使用,升遷較快,所以中進士後多以入翰林為犖。

但是到了清末,政治越來越腐敗,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更加減弱鬆懈,地方官員大把大把撈錢,而翰林院成了清水衙門,中樞大員也多從地方督撫中選任,翰林院已不受重視,反而把入翰林當作無奈之選了。


陳老師224723857


泛泛而論的話,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中了進士之後,如果外放為小官,那顯然是在翰林院好,如果外放在易出政績的富庶之地,且是一地主官,那當然是外放好。

時人有一個共同的認知:翰林院是清貴之地,進翰林院是最為穩妥的道路。進士們的家長,肯定也是希望自家孩子入翰林院,尤其京城一帶的進士,外放代表著受罪。

進翰林院的好處是居於國家政治中心,離天子近,京中貴人也多,若真是才華橫溢,有無數條青雲之路;壞處是缺乏擔任主政官的經驗。

外放為官的好處是有處理實事的經驗,資歷上多加一筆,入閣可以多一分籌碼;壞處是離天子遠,如果朝中無人為自己說話,升遷到京城遙遙無期。

(大明文官)

以明朝為例,進士們的終極目標都是入閣,如果能成為內閣首輔,那就更美妙了。但能擔任內閣首輔的,並不全是從翰林院升上來的,也有外放再入京的官。

例如徐階,他是嘉靖二年的探花,起初被授以翰林院編修的職務,後來內閣大學士張孚敬為了諂媚嘉靖帝,提議去掉孔子的王號,同時還想降低祭祀孔子的標準,朝中眾臣都是儒家子弟,怒在心頭,卻都不敢出言觸皇帝和權臣的黴頭。

只有徐階大義凜然的站出來表示反對,然後就被貶為延平府(今福建南平)推官,因政績出色,後升遷為黃州府(今湖北黃岡)同知,歷官浙江按察僉事、江西按察副使,治理學政。

皇太子出閣讀書後,徐階終於得以回京,任司經局洗馬兼翰林院侍講,後又擢升為國子祭酒,歷任禮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禮部尚書、吏部尚書等職,嚴嵩倒臺後繼任大明首輔。

比較起來,徐階的弟子張居正的官途要比他順暢得多。張居正是嘉靖二十六年二甲第九名進士,才中舉就被授為庶吉士,從未外放過。

徐階欣賞他的才華,用心教導他經邦濟世的學問,後來還推薦他為裕王朱載坖的侍講侍讀,這位朱載坖就是後來的明穆宗,張居正等於是提前搭上了未來皇帝的線。

朱載坖一登基,張居正就以裕王府舊臣的身份,升為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進入內閣參與朝政。同年四月改任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徐階致仕後,接任首輔的是他的老對手高拱。

六年後朱載坖去世,十歲的萬曆帝登基,高拱得罪了萬曆的生母李太后,被貶回原籍,四十七歲的張居正一躍為大明首輔,開始了他人生的輝煌。

總之,仕子們中舉後入翰林院不是唯一的路,外放為官也不代表仕途就此打住,一切還要看個人能力以及機遇。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縹緲峰下一粒沙


翰林院為養才儲望之所,地位清貴,並非所有進士都能入翰林院。

以明代為例,規定一甲進士及第三人直接入翰林之制,狀元授修撰(從六品),榜眼、探花授編修(正七品),創庶吉士制度,選拔新科進士中優秀者入翰林院學習,三年後考試合格則留院,也稱“留館”,餘者外放地方為官,“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成為明代文官集團墨守之成規,翰林院成為培育高級文官的搖籃和高層次學者的場所。


牧荑


有道是“非進士不能入翰林,非翰林不能入內閣”,進士、翰林、內閣基本上成了一條線,自從明朝廢除丞相制度以來,首席內閣大臣就好比丞相一樣,位高權重是天子近臣,所以進了內閣就相當於進了國家權力中樞,所以進士當然是進翰林好一些,天天跟重臣打交道天天在皇帝眼前晃,出人頭地的機會大一些。

古代的進士分為三等,第一等只有三個人那就是狀元、榜眼、探花,第二等是進士出身,第三等就是同進士出身,進士出身的人也不是全都能入翰林,還需要更嚴格的考核,這也是考察進士裡面有沒有人弄虛作假的手段,所以進翰林院不是那麼好進的。

沒有進翰林院的進士外放官職不會很大,進了翰林院學習以後外放的官員一般都是肥缺,回來以後履歷好看皇帝也重用,進翰林院無論是前景發展還是結交人脈都是一等一的好去處,萬一將來進了內閣更是光宗耀祖的好事,所以要是有機會自然是進翰林院更好。


婉兮歷史


中國古代實行的是科舉制度進行選拔取士,科舉制中只有前二甲才能進翰林院,翰林院是掌管國家文獻資料編輯工作是一個清貴的衙門。而且只有在翰林院當過差才能當選丞相在宋朝,明朝一些閣老類的都必須是翰林院出身因此古代進士只有三甲以外外放地方多為縣為縣令,翰林院是文官晉升的最快途逕只要熬夠時間官職會隨時間而增長,外出地方還得地方功績考校而翰林院只要你不犯錯,隨著時間增長,你的官職只會越來越高。因此在翰林院為官是最好的。




白揚樹


位於中樞好過外出為官,不僅眼界寬,可以比較各地官吏功過,更能時時在帝王眼前晃悠,不易被外面的官僚影響自己的影響力。


林間小憩


各朝代進士從翰林院出來待遇不一樣,但是由於翰林院是為天子服務,起草詔書的顧問機構,與皇室關係密切,所以從翰林院出來基本意味著從此青雲直上,下面介紹歷朝歷代的情況:

1.翰林院從唐朝開始設立,唐憲宗以後,翰林學士承旨往往晉升為宰相。

2.宋朝元豐改制後,翰林學士承旨和翰林學士成為正式官職,正三品,不任他職,專司內製,例加知制誥銜。

3.明以後被內閣等代替,成為養才儲望之所,負責修書撰史,起草詔書,為皇室成員侍讀,擔任科舉考官等。地位清貴,是成為閣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員的踏腳石。

4.清朝自康熙時起,掌院學士歷由殿閣大學士兼領,地位更加突出。按清制,翰林官不僅升遷較他官為易,而且南書房行走及上書房行走例由翰林官為之,因而與皇帝、皇子及近支王公有較多接近機會,多蒙優待厚遇。入值上書房訓導皇子,皇子一朝繼位,翰林便成帝師。


柴創6


進士外放比較好。如果你是一個飽讀詩書有一定才華和有一定報負的人,就應該下到地方去,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用自己的才能造福萬民,鞏固社稷。才能揚名立萬名垂青史。就象歷史上的包拯,海瑞,施世綸。翰林院人才濟濟,且有先賢大儒充值其中,很難有出頭之日。況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落個人頭落地也未可知。


竹影臨風


外放為最好,因為好面油水大,在宮中做官,只有油水一點點。


用戶3557666943057中


我認為入翰林比外放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