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繞太陽有一年四季,大陽繞銀河系有什麼?會不會轉到一定位置地球不再適合人生存?

雄山納海


這個問題不難回答。首先,地球四季的形成,是因為地球在繞太陽公轉時始終保持了一個66.34度的偏角,也就是說它是傾斜的繞太陽公轉,這就使太陽直射光在地球表面發生變化,地球上不同地方接受太陽熱量隨著發生變化,從而產生季節差異。



第二問,太陽繞銀河系轉是存在的,而且是整個太陽系繞銀河系公轉,這和地球繞太陽公轉有區別。地球是被太陽俘獲的衛星,太陽直接影響地球。相比之下,太陽受銀河系的影響小得多,沒有哪顆銀河系的恆星直接影響太陽系的溫度。


第三我們不能確定太陽繞銀河系公轉有沒有偏角,因為沒有相參照的恆星,即使有偏角,會產生影響,那也還要看公轉週期,百度知道,太陽系繞銀河系的公轉週期是2.26億年,人類還沒有足夠長的歷史來比較這個週期變化。所以題主問會不會轉到某處不適合人類生存了,即使會發生,那也還是很遙遠的,所以現在無需擔憂。


葦一笑


東漢時期,張衡提出渾天說,歐洲哥白尼又提出日心說。其實,都錯了,太陽在銀河系邊上,繞銀河系中心旋轉。


太陽是個有名的二百五。它繞銀河系中心跑每秒250公里,轉一週2.5億年。

地球有四季,是地球自己歪歪愣愣的引起的。至於太陽對銀河系沒聽說過有傾角,只能靠我們猜想了。

太陽一生是100億年,正好繞銀河系轉40周。現在,已經繞20周了。該發生的四季變化,已經發生了。我們猜想:太陽系繞銀河轉一週,地球上可能出現一次興衰。也正像四季一樣,春夏秋冬。但是,人類到現在的歷史太短。等我們總結規律前,人類早已飛出太陽系,尋覓適應人類生活的另一個家園。


創新數


根據天文科學家的計算,太陽以每秒230公里左右的速度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公轉,其公轉的週期大約為2.2億年。太陽從誕生至今,已經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公轉了20圈了,大家都知道地球上的四季之分是因為地球繞太陽公轉引起的,那麼在太陽繞銀河系的中心公轉的過程中,是不是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呢?會對我們地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我們先不做定論,來看看在地球上的生物在過去的日子裡經歷了什麼,目前已知生物化石證據顯示出地球上的生物共經歷了五次大滅絕事件,分別是:

  • 1、從4.5億年前到4.4億年前的奧陶紀-志留紀大滅絕:在此次滅絕事件中地球生物中約26%的科與58%的屬從地球上消失;

  • 2、從3.75億年到至3.60億年前的泥盆紀大滅絕:在這期間大量的海洋生物遭受重創。

  • 3、發生於2.51億年前的二疊紀晚期的二疊紀大滅絕:這是已知的最嚴重的滅絕事件,地球上大約96%的生物在這個時候慘遭滅絕,此次滅絕事件也給地球上的曾經的霸主--恐龍的進化之路掃清了障礙。

  • 4、2億年前的三疊紀大滅絕:海洋生物再次遭到重創,另外爬行類動物也難逃其禍,據統計有約22%的科與47%的屬的生物在此次事件中滅絕。

  • 5、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滅絕事件: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滅絕事件了,自此之後著名的恐龍就退出了地球的歷史舞臺,另外還有約75%的物種跟著“陪葬”。可以說白堊紀滅絕事件為此後的哺乳動物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礎。


除了這五次大滅絕事件以外,地球上的生物還遭受了一些中、小級別的滅絕事件,為了節約篇幅,本人將它們整理成列表以供大家參考,如下表: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表中的7.4萬年前的那次小型滅絕事件中,我們人類的祖先差一點就滅絕了,根據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研究報告,大約7萬多年前,地球上的人類數量銳減,最少的時候地球上人口僅剩2000人!而引起這場災難的是因為印尼蘇門答臘島附近超級火山爆發,此次火山爆發噴出的火山灰佈滿了整個地球的大氣層,造成巨大的氣候變化。這種情況一直到石器時代的初期才得以改善,看到這裡,真替我們的祖先捏了一把冷汗。

因為年代久遠,以上滅絕事件原因現在只能依靠不多的線索來進行推測,科學家們經過研究發現這些滅絕事件主要是因為氣候變化、超級火山爆發、小型天體撞擊地球、超新星爆發、板塊漂移以及大氣成分的迅速改變等多種原因引起的。在這些原因中,除了超新星爆發以外,其它的都很可能是由小型天體撞擊地球引起的連鎖反應,根據數據分析,地球上每一次大規模的滅絕事件,幾乎都跟小天體撞擊有關。由此可見,宇宙中那些小天體對我們地球上的生命威脅是多麼的巨大。

通過以上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地球歷史上的生物滅絕有一定的週期性。因此我們可以大膽的推測:當太陽圍繞著銀河系中心做公轉運動時,其運行軌道有時會經過銀河系的星際物質密度較大的區域,在這個時候太陽系會受到鄰近密集天體的引力干擾,導致太陽系外圍長期穩定運行的彗星和小行星脫離它們正常的軌道,並大規模的向太陽系的中心移動,由此造成地球上的生物滅絕事件。

紐約州立大學的地質學家邁克爾曾在英國皇家天文學會的月刊上發表一篇文章,指出太陽的公轉與地球上的生物滅絕事件有著很強的相關性,他在文章中說道,彗星和小行星等小天體會造成地球上的生物週期性的滅絕,並根據已有的數據計算出地球上生物的滅絕週期為2500萬到3000萬之間。如果這是真的,在下一次災難來臨之時,我們人類能不能逃過一劫呢?


魅力科學君


太陽繞著銀河系中心公轉一週的時間被稱為銀河年,一銀河年大約為2.3億地球年。而太陽系的形成時間大約為46億年前,所以太陽系已經過了大約20個銀河年。既然地球在公轉過程中會出現季節變化,那麼,隨著太陽系的公轉,整個太陽系的環境是否會發生變化?是否會使得地球在某些時間變得不宜居,從而出現物種大滅絕的事件?

在過去的20個銀河年中,地球上發生過不少於20次的物種滅絕事件,其中有五次十分嚴重。第一次物種大滅絕事件發生在4.5億年前,最終倖存下來的只有14%的物種。第二次發生在3.75億年前,四分之三的物種從地球上消失。第三次發生在2.5億年前,這次最為嚴重,96%的物種走向滅絕。第四次發生在2億年前,80%的物種滅絕。第五次發生在6500萬年前,76%的物種消失,其中包括長期主宰地球的非禽類恐龍。

可以看到,這五次大規模滅絕事件並非週期性的發生,兩次間隔時間有的是幾千萬年,有的是一億多年(相當於半個銀河年)。從這幾次事件中很難推斷出,太陽在銀河系中的週期性運動是否會引發地球上的物種大滅絕事件。

不過,在這五次物種大滅絕事件的前後和中間的某些時間,地球上還出現過小規模的物種滅絕事件。一些科學家根據統計結果推斷,地球上的物種滅絕事件會以大約3000萬年的週期反覆出現。對於這種現象,存在兩種解釋。

一種觀點認為這是由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運動所引起的。太陽相對於銀心的運動軌跡呈現為波浪形,而非像地球公轉軌道那樣呈現為橢圓形。因為銀河系中的密度並非完全均勻,這導致太陽會在銀盤上下方不斷震盪,每3200萬年的時間就會穿過一次銀盤。

太陽系最近一次穿過銀盤的時間是在300萬年前,而在200萬年前,地球上發生過上新世-更新世滅絕事件,此次滅絕事件的起因被認為是地球附近一顆超新星爆發產生的伽馬射線暴擊中地球大氣層,導致臭氧層被破壞,威脅的宇宙輻射直達地面。由於太陽系穿過銀盤時,周圍的恆星密度將會變高,地球附近發生致命超新星爆發的可能性也會更高一些。對於此次滅絕事件,無論是時間,還是起因,似乎與太陽系穿過銀盤相對應。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太陽有一顆十分暗淡的伴星——涅墨西斯星,它遠離太陽,與太陽相距1至3光年,公轉週期為2600萬年。每當涅墨西斯星運行到近日點時,它的引力擾動會把奧爾特雲中的天體引向太陽系內部,從而使地球被小行星或者彗星撞擊的概率增加。另外,太陽系週期性穿過銀盤可能也會引發奧爾特雲中的天體撞向地球。

不過,其他滅絕事件並非都是由小行星撞擊或者超新星爆發引發的,很多時候的起因是地球上的火山大規模噴發,或者氧氣含量變化、或者海平面上升與下降。由於這種時間尺度太過於漫長,人類所能瞭解到的情況十分有限。目前還缺乏相關證據,無法把地球上的物種滅絕事件與太陽系在銀盤中的週期性擺動或者太陽的潛在伴星相聯繫起來。


火星一號


月亮圍繞著地球轉,地球圍繞著太陽轉,而太陽系則圍繞著銀河系銀河系轉,地球圍繞太陽一週需一年的時間,但是太陽圍繞銀河系公轉一週,需要約2.5億年的時間。




銀河系的直徑約為10萬光年,而太陽距離銀河系的中心約為2.5萬光年,在銀河系的中心,有一個密集的天體聚集區,這個地區我們稱之為銀核,太陽圍繞銀核公轉的線速度為220公里每秒,那麼圍繞一週需要的時間差不多是2.5億年了。太陽系形成於50億年前,也就是說,我們的太陽系,從誕生至今已經度過了20個銀河年。

太陽是太陽系的核心,它佔據了太陽系絕大多數的質量,太陽系的其它天體,都在太陽的強大引力作用下圍繞著太陽運轉,而太陽本身既有自轉,也有圍繞著銀河系中心的公轉。太陽的自轉週期目前的說法還不一致,有說25天的,也有說27天的,對於太陽的公轉週期也是一樣,目前還不能確定,有說2.5億年的,也有說2億年的。


地球因為圍繞著太陽運轉,所以地球與太陽距離隨著時間不斷變化,更重要的是地軸本身是傾斜的,所以地球上會有一年四季的區分。既然地球圍繞著太陽公轉有一年四季,那麼是不是可以以此類推,認為太陽系圍繞著銀河系公轉也會存在類似的一年(銀河年)四季的變化呢?

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的一條旋臂上,而距離銀河系的中心比較遠,科學家認為,在太陽圍繞銀河系公轉的過程中,相比於四季的更替,太陽系在銀河系中轉動更需要注意的是銀河系中的小行星等潛在威脅。由於太陽在圍繞銀心公轉的時候,太陽系受到的來自宇宙空間的輻射不會有明顯的變化,因此是不會存在類似的週期的。雖然對於地球的氣候影響不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太陽圍繞銀河系一週會發生什麼情況完全無法預知。


此前有科學家稱,通過對地球上古生物的化石分析認為,地球上的生物,大概每2.5億年之內就會出現一次大的生物滅絕事件。所以說,有關科學家認為,太陽系圍繞銀河系一週是一個挺危險的事,因為如果太陽系穿越暗物質聚集區的話,就會擾動奧爾特星雲,進而導致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概率大大增加。但是總的來講呢,太陽系圍繞銀河系一週不會帶來什麼明顯的變化,因為如果變化太大了的話,那麼地球上的生物,早就應該滅絕乾淨了。


鏡像科普


答:不排除這種可能性,因為銀河系中存在很多危險天體。


銀河系中有近2000億顆恆星,太陽系在距離銀心2.6萬光年的地方繞著銀河系運轉,運轉週期大約是2.3億年,也叫做一個銀河年。

由於銀河系實在太大了, 太陽系在數萬年的公轉過程中,周邊環境的變化不大;但是在數百萬年,甚至上億年的運轉過程中,太陽系周邊環境變化就不能忽略。


目前太陽系的周邊環境相對穩定,基本沒有太危險的天體存在,但是銀河系在旋轉過程中,不同軌道半徑下的天體,公轉角速度是有區別的,這將導致太陽系公轉到不同位置時,周邊環境將發生變化,也可能有一些危險天體靠近太陽系。

銀河系中的危險天體,就有黑洞、中子星和超新星,其中黑洞產生的黑洞噴流,以及中子星產生的脈衝噴流,如果太陽系正好近距離穿過噴流,那麼對地球生命來說絕對是致命的。

近地超新星爆發也是一大威脅,100光年以內的超新星爆發,會徹底摧毀地球的大氣層;1000光年以內的超新星爆發,都會對地球產生嚴重影響。


根據天文學家目前的觀測,比較有危險性的兩顆恆星,是距離地球640光年的參宿四,和距離地球7500光年的海山二,這兩顆恆星都有可能在未來數千年內爆發。

其中海山二已經在1843年4月,進行了一次偽超新星爆發,當時亮度僅次於天狼星;海山二高達100倍太陽質量,一旦死亡將形成可怕的“超超新星爆發”,比參宿四(19倍太陽質量)的超新星爆發更為劇烈。太陽系在圍繞銀河系公轉過程中,就有可能靠近這些危險天體。


地球上有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以及數十次相對較小的生物滅絕事件,比如在200萬年前,就出現過一次海洋生命滅絕事件。

美國堪薩斯大學的科學家發現,這次滅絕事件極有可能和天蠍-半人馬座超新星爆發有關(距離地球380光年),因為他們在海底發現了異常的鐵-60同位素,這正好和200萬年前的海洋生命滅絕時間相吻合。


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目前我們並不能確定太陽銀河系是否也有季節之分。太陽圍繞銀河系一週大約需要2.5億年時間,目前太陽自誕生以來也只是繞行銀河系20周而已!

由於人類歷史十分有限,我們只能根據地球上物種的變遷判斷太陽系的運行狀態!根據考古等學科發現,整個地球生命史有5次大的物種滅絕發生,不過這五次滅絕的時間間隔並不是固定的,週期從幾千萬年到上億年時間!

所以,如果從地球生命的演化史來看,太陽圍繞銀河系運轉並不會出現類似地球的四季變化!

不過除了這5次物種大滅絕,期間還有物種滅絕的發生,只不過規模相對來說比較小。科學家們通過計算得知,地球上的物種大約3000萬年時間就會遇到滅絕事件!

這種滅絕事件並不能說明太陽運行是有周期性的,科學們推測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我們的太陽有一顆伴星,距離太陽2光年左右的距離。當這顆伴星距離太陽更近時,會擾動太陽系姐,奧爾特雲,使得那裡的隕石彗星等有可能衝向內太陽系,甚至會直接撞擊地球,造成地球生命週期性滅絕!


宇宙探索


答案是不好說,但一般來說是不會,首先太陽系的形成已經有46億年曆史了,而太陽系圍繞銀河系公轉的週期約為2.25億年左右。

也就是說在過去的46億年當中,太陽系已經圍繞銀河系轉了20多圈了,結果地球依然存在,且還孕育出了大量的生命。

所以根據這個經驗來推斷,地球在一定範圍的時間階段內,發生環境突變的可能性很低,而且銀河系已經是一個非常穩定的星系了。

這個星系在很多很多年之內都不會發生劇烈的變化,但科學家預計在30億年到40億年之後,銀河系會與仙女座相撞,屆時地球的情況會如何還不好說。

當然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地球的環境是否適合人類生存,實際上和太陽的關係要更大,因為地球上的光和熱都源於太陽的輻射。

如果太陽有一天毀滅,地球的溫度將會掉到零下100度以上,這個時候的地球將變成一塊死亡之地,人類要麼和地球一起毀滅,要麼趁早離開地球。

不過我們也不用太過於擔心,因為太陽至少還有50億年的壽命,那麼如果人類這個種族不滅絕的話,是有充足的時間離開地球,甚至離開太陽系的。

所以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當人類的技術達到一個臨界點的時候,我們必然會放棄地球,去往更加遙遠的星辰大海.....


種植恆星


不會的。太陽系和銀河系有本質上的區別。


地球四季的成因

地球的四季成因有兩個因素——

  • 地球依賴太陽輻射的光和熱來加熱大氣層,如果沒有太陽的輻射熱,那麼地球也不會有什麼四季了。

  • 地球的赤道面與太陽的黃道面有一個傾角,因此隨著地球的公轉,太陽的直射點是在地球的迴歸線之間來回掃描的。

這個情況,與圍繞銀河系中心旋轉的恆星遭遇的情況是非常不同的。


銀河系的核心對太陽系的影響

太陽與銀河系中心相距25000-28000光年。在銀河系內部大約10000光年半徑範圍內是一個聚集了大多數古老恆星的區域,呈大致球形,被稱為“球核”。[頭條·小宇堂——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上圖:銀河系剖面圖,中央的“球核”(Central bulge),球核並不像太陽會輻射強大的光和熱。


銀河系的球核或者其核心是不會為太陽系提供太多的熱量的,這就是我們在城市的夜空中完全看不到銀河的原因。因此銀河系的中心對太陽系的電磁輻射影響是微弱的,而主要的影響就剩下引力牽引。而引力在銀河系盤狀結構內的各個方向上都是基本均衡的,這是我們的銀河系能夠成為圓盤狀的根本因素(如果不均一,那麼應該是奇形怪狀的。)所以無論銀河系怎麼旋轉,太陽系受到銀河系內核的影響是基本不變的。


銀河系中暗物質對星系的影響

實際上我們的銀河系,包括宇宙中的任何其他星系都不只是由發光物質組成。銀河系表面上看是一個盤狀,而實際上這只是銀河系發光物質的形狀。大量的暗物質因為引力的牽引包裹在發光物質外部,而整個是以球狀籠罩著整個銀河系,並且延伸到銀河系周圍很遠的半徑區域。這些物質使得銀河系的恆信像是一整塊嵌入了某種透明物質中,整體在旋轉。這跟太陽系當中各行星分別按自己的公轉週期和速度旋轉在本質上是不同的。如果要是相同的,也就是說有足夠密度的暗物質籠罩和控制著太陽系,那麼我們就會看到太陽系所有行星的角速度是相同的,行星之間相對是大體靜止的——但顯然實際並不是這樣。

上圖:銀河系環繞的的暗物質球體暈(虛線圈),我們應該用這種模型替換我們傳統上認為的盤狀認識——銀河系是球狀的,只不過大部分是暗物質。


因此,無論銀河系如何轉動,太陽與周圍其他恆星系統的相對位置關係是基本固定的,變化不會太大。這是星系系統的基本特徵,幾乎所有星系都是這樣的。


所以銀河系中的恆星系統不會因為銀河系的旋轉而發生戲劇性的變化,更不會有所謂的“銀河四季”了。[頭條·小宇堂——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舉一個更極端的例子

星系中的引力作用實際上是在總量上強大,但在微小的尺度上是微不足道的,諸如我們沒辦法感受到銀河系中心對我們的影響,因為這種作用的傳播需要上萬年而且能量密度很低,它只在大尺度(包括時間和空間)上產生可觀察的效應,而難以在小尺度(諸如地球)上產生戲劇性的效應。也就是說如果產生某種引力作用的振盪,也是在太陽系尺度級別的——整個太陽系一起振盪,而太陽系內不會有相對的變化。


一個極端的例子可能就是室女座星系與銀河系在40億年後的碰撞,兩個星系碰撞應該算是很劇烈的事件,但是因為這個過程極其緩慢,而且太陽系的相對尺度太小,所以就像地震中的一顆沙子那麼無所謂。就算飛出去也就飛出去了,沙子整體還是完整不受影響的。

上圖:銀河系與室女座星雲碰撞情況的模擬。貌似非常劇烈,蛋是……


上圖:碰撞之後太陽系的運動軌跡,被耍出去的路線像花兒一樣。但放心,就算這樣地球也會完好無損的(如果那時候地球還在的話)。

上圖:如果碰撞的時候人類還在,看到的夜空就會是這樣的(但應該不會比我們自己的銀河系亮,這裡是藝術處理)。


小宇堂


都知道,地球繞太陽公轉形成了一年四季,其實我們的太陽也在圍繞銀河系以250km/s速度公轉。


那麼太陽繞銀河系公轉會發生什麼呢?會不會也有四季呢?和地球的物種滅絕是否有關呢?

地球公轉形成的四季變化由於地球的自轉軸傾斜以及接受到太陽熱量有關。但太陽系接受不到銀河系的任何熱量,也沒有傾斜的自轉軸,太陽系是不會有四季出現的。

太陽帶著太陽系的一群行星在圍繞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旋轉,它距銀心約2.6~3.3萬光年,每轉一週需要2.5億年。




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的獵戶座上,也是銀河系的旋臂上。在廣袤的銀河系中有四面八方的輻射經過太陽系,但這是太陽系誕生起就在發生的,因此不會讓太陽系有什麼變化。

但是太陽系在圍繞銀河系公轉的途中,常常會和銀河系中的小行星相遇,一不留神就會發生太空小行星撞擊事件。

太陽系公轉時跨越銀河系的過程中,究竟會經歷些什麼,目前還是未知。但是太陽系在誕生後的46億年裡一直都在繞銀河系公轉,也沒有什麼事件讓太陽系發生重大變化,更沒有影響到人類的生存。

目前人類依靠地球上的變遷來推測太陽系的公轉的情形。

地球的冰河期


有人說地球上五大生物滅絕就是太陽系公轉到銀河的近銀心區段時光度最小,使行星變冷而形成了大冰河期,從而使物種滅絕。

但是小冰河期每2~4萬年發生一次,大冰河期每10萬年發生一次,這和太陽2.5億年的公轉週期十分不符,因此這不是科學所支持的。

科學一直在進步,相信太陽系公轉的秘密終會有被人類破解的一天。歡迎關注和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