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绕太阳有一年四季,大阳绕银河系有什么?会不会转到一定位置地球不再适合人生存?

雄山纳海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首先,地球四季的形成,是因为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时始终保持了一个66.34度的偏角,也就是说它是倾斜的绕太阳公转,这就使太阳直射光在地球表面发生变化,地球上不同地方接受太阳热量随着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季节差异。



第二问,太阳绕银河系转是存在的,而且是整个太阳系绕银河系公转,这和地球绕太阳公转有区别。地球是被太阳俘获的卫星,太阳直接影响地球。相比之下,太阳受银河系的影响小得多,没有哪颗银河系的恒星直接影响太阳系的温度。


第三我们不能确定太阳绕银河系公转有没有偏角,因为没有相参照的恒星,即使有偏角,会产生影响,那也还要看公转周期,百度知道,太阳系绕银河系的公转周期是2.26亿年,人类还没有足够长的历史来比较这个周期变化。所以题主问会不会转到某处不适合人类生存了,即使会发生,那也还是很遥远的,所以现在无需担忧。


苇一笑


东汉时期,张衡提出浑天说,欧洲哥白尼又提出日心说。其实,都错了,太阳在银河系边上,绕银河系中心旋转。


太阳是个有名的二百五。它绕银河系中心跑每秒250公里,转一周2.5亿年。

地球有四季,是地球自己歪歪愣愣的引起的。至于太阳对银河系没听说过有倾角,只能靠我们猜想了。

太阳一生是100亿年,正好绕银河系转40周。现在,已经绕20周了。该发生的四季变化,已经发生了。我们猜想:太阳系绕银河转一周,地球上可能出现一次兴衰。也正像四季一样,春夏秋冬。但是,人类到现在的历史太短。等我们总结规律前,人类早已飞出太阳系,寻觅适应人类生活的另一个家园。


创新数


根据天文科学家的计算,太阳以每秒230公里左右的速度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公转,其公转的周期大约为2.2亿年。太阳从诞生至今,已经绕着银河系的中心公转了20圈了,大家都知道地球上的四季之分是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引起的,那么在太阳绕银河系的中心公转的过程中,是不是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呢?会对我们地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我们先不做定论,来看看在地球上的生物在过去的日子里经历了什么,目前已知生物化石证据显示出地球上的生物共经历了五次大灭绝事件,分别是:

  • 1、从4.5亿年前到4.4亿年前的奥陶纪-志留纪大灭绝:在此次灭绝事件中地球生物中约26%的科与58%的属从地球上消失;

  • 2、从3.75亿年到至3.60亿年前的泥盆纪大灭绝:在这期间大量的海洋生物遭受重创。

  • 3、发生于2.51亿年前的二叠纪晚期的二叠纪大灭绝:这是已知的最严重的灭绝事件,地球上大约96%的生物在这个时候惨遭灭绝,此次灭绝事件也给地球上的曾经的霸主--恐龙的进化之路扫清了障碍。

  • 4、2亿年前的三叠纪大灭绝:海洋生物再次遭到重创,另外爬行类动物也难逃其祸,据统计有约22%的科与47%的属的生物在此次事件中灭绝。

  • 5、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灭绝事件: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灭绝事件了,自此之后著名的恐龙就退出了地球的历史舞台,另外还有约75%的物种跟着“陪葬”。可以说白垩纪灭绝事件为此后的哺乳动物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除了这五次大灭绝事件以外,地球上的生物还遭受了一些中、小级别的灭绝事件,为了节约篇幅,本人将它们整理成列表以供大家参考,如下表: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表中的7.4万年前的那次小型灭绝事件中,我们人类的祖先差一点就灭绝了,根据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研究报告,大约7万多年前,地球上的人类数量锐减,最少的时候地球上人口仅剩2000人!而引起这场灾难的是因为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超级火山爆发,此次火山爆发喷出的火山灰布满了整个地球的大气层,造成巨大的气候变化。这种情况一直到石器时代的初期才得以改善,看到这里,真替我们的祖先捏了一把冷汗。

因为年代久远,以上灭绝事件原因现在只能依靠不多的线索来进行推测,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这些灭绝事件主要是因为气候变化、超级火山爆发、小型天体撞击地球、超新星爆发、板块漂移以及大气成分的迅速改变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在这些原因中,除了超新星爆发以外,其它的都很可能是由小型天体撞击地球引起的连锁反应,根据数据分析,地球上每一次大规模的灭绝事件,几乎都跟小天体撞击有关。由此可见,宇宙中那些小天体对我们地球上的生命威胁是多么的巨大。

通过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地球历史上的生物灭绝有一定的周期性。因此我们可以大胆的推测:当太阳围绕着银河系中心做公转运动时,其运行轨道有时会经过银河系的星际物质密度较大的区域,在这个时候太阳系会受到邻近密集天体的引力干扰,导致太阳系外围长期稳定运行的彗星和小行星脱离它们正常的轨道,并大规模的向太阳系的中心移动,由此造成地球上的生物灭绝事件。

纽约州立大学的地质学家迈克尔曾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的月刊上发表一篇文章,指出太阳的公转与地球上的生物灭绝事件有着很强的相关性,他在文章中说道,彗星和小行星等小天体会造成地球上的生物周期性的灭绝,并根据已有的数据计算出地球上生物的灭绝周期为2500万到3000万之间。如果这是真的,在下一次灾难来临之时,我们人类能不能逃过一劫呢?


魅力科学君


太阳绕着银河系中心公转一周的时间被称为银河年,一银河年大约为2.3亿地球年。而太阳系的形成时间大约为46亿年前,所以太阳系已经过了大约20个银河年。既然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会出现季节变化,那么,随着太阳系的公转,整个太阳系的环境是否会发生变化?是否会使得地球在某些时间变得不宜居,从而出现物种大灭绝的事件?

在过去的20个银河年中,地球上发生过不少于20次的物种灭绝事件,其中有五次十分严重。第一次物种大灭绝事件发生在4.5亿年前,最终幸存下来的只有14%的物种。第二次发生在3.75亿年前,四分之三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第三次发生在2.5亿年前,这次最为严重,96%的物种走向灭绝。第四次发生在2亿年前,80%的物种灭绝。第五次发生在6500万年前,76%的物种消失,其中包括长期主宰地球的非禽类恐龙。

可以看到,这五次大规模灭绝事件并非周期性的发生,两次间隔时间有的是几千万年,有的是一亿多年(相当于半个银河年)。从这几次事件中很难推断出,太阳在银河系中的周期性运动是否会引发地球上的物种大灭绝事件。

不过,在这五次物种大灭绝事件的前后和中间的某些时间,地球上还出现过小规模的物种灭绝事件。一些科学家根据统计结果推断,地球上的物种灭绝事件会以大约3000万年的周期反复出现。对于这种现象,存在两种解释。

一种观点认为这是由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运动所引起的。太阳相对于银心的运动轨迹呈现为波浪形,而非像地球公转轨道那样呈现为椭圆形。因为银河系中的密度并非完全均匀,这导致太阳会在银盘上下方不断震荡,每3200万年的时间就会穿过一次银盘。

太阳系最近一次穿过银盘的时间是在300万年前,而在200万年前,地球上发生过上新世-更新世灭绝事件,此次灭绝事件的起因被认为是地球附近一颗超新星爆发产生的伽马射线暴击中地球大气层,导致臭氧层被破坏,威胁的宇宙辐射直达地面。由于太阳系穿过银盘时,周围的恒星密度将会变高,地球附近发生致命超新星爆发的可能性也会更高一些。对于此次灭绝事件,无论是时间,还是起因,似乎与太阳系穿过银盘相对应。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太阳有一颗十分暗淡的伴星——涅墨西斯星,它远离太阳,与太阳相距1至3光年,公转周期为2600万年。每当涅墨西斯星运行到近日点时,它的引力扰动会把奥尔特云中的天体引向太阳系内部,从而使地球被小行星或者彗星撞击的概率增加。另外,太阳系周期性穿过银盘可能也会引发奥尔特云中的天体撞向地球。

不过,其他灭绝事件并非都是由小行星撞击或者超新星爆发引发的,很多时候的起因是地球上的火山大规模喷发,或者氧气含量变化、或者海平面上升与下降。由于这种时间尺度太过于漫长,人类所能了解到的情况十分有限。目前还缺乏相关证据,无法把地球上的物种灭绝事件与太阳系在银盘中的周期性摆动或者太阳的潜在伴星相联系起来。


火星一号


月亮围绕着地球转,地球围绕着太阳转,而太阳系则围绕着银河系银河系转,地球围绕太阳一周需一年的时间,但是太阳围绕银河系公转一周,需要约2.5亿年的时间。




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而太阳距离银河系的中心约为2.5万光年,在银河系的中心,有一个密集的天体聚集区,这个地区我们称之为银核,太阳围绕银核公转的线速度为220公里每秒,那么围绕一周需要的时间差不多是2.5亿年了。太阳系形成于50亿年前,也就是说,我们的太阳系,从诞生至今已经度过了20个银河年。

太阳是太阳系的核心,它占据了太阳系绝大多数的质量,太阳系的其它天体,都在太阳的强大引力作用下围绕着太阳运转,而太阳本身既有自转,也有围绕着银河系中心的公转。太阳的自转周期目前的说法还不一致,有说25天的,也有说27天的,对于太阳的公转周期也是一样,目前还不能确定,有说2.5亿年的,也有说2亿年的。


地球因为围绕着太阳运转,所以地球与太阳距离随着时间不断变化,更重要的是地轴本身是倾斜的,所以地球上会有一年四季的区分。既然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有一年四季,那么是不是可以以此类推,认为太阳系围绕着银河系公转也会存在类似的一年(银河年)四季的变化呢?

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一条旋臂上,而距离银河系的中心比较远,科学家认为,在太阳围绕银河系公转的过程中,相比于四季的更替,太阳系在银河系中转动更需要注意的是银河系中的小行星等潜在威胁。由于太阳在围绕银心公转的时候,太阳系受到的来自宇宙空间的辐射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因此是不会存在类似的周期的。虽然对于地球的气候影响不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太阳围绕银河系一周会发生什么情况完全无法预知。


此前有科学家称,通过对地球上古生物的化石分析认为,地球上的生物,大概每2.5亿年之内就会出现一次大的生物灭绝事件。所以说,有关科学家认为,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一周是一个挺危险的事,因为如果太阳系穿越暗物质聚集区的话,就会扰动奥尔特星云,进而导致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大大增加。但是总的来讲呢,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一周不会带来什么明显的变化,因为如果变化太大了的话,那么地球上的生物,早就应该灭绝干净了。


镜像科普


答: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因为银河系中存在很多危险天体。


银河系中有近2000亿颗恒星,太阳系在距离银心2.6万光年的地方绕着银河系运转,运转周期大约是2.3亿年,也叫做一个银河年。

由于银河系实在太大了, 太阳系在数万年的公转过程中,周边环境的变化不大;但是在数百万年,甚至上亿年的运转过程中,太阳系周边环境变化就不能忽略。


目前太阳系的周边环境相对稳定,基本没有太危险的天体存在,但是银河系在旋转过程中,不同轨道半径下的天体,公转角速度是有区别的,这将导致太阳系公转到不同位置时,周边环境将发生变化,也可能有一些危险天体靠近太阳系。

银河系中的危险天体,就有黑洞、中子星和超新星,其中黑洞产生的黑洞喷流,以及中子星产生的脉冲喷流,如果太阳系正好近距离穿过喷流,那么对地球生命来说绝对是致命的。

近地超新星爆发也是一大威胁,100光年以内的超新星爆发,会彻底摧毁地球的大气层;1000光年以内的超新星爆发,都会对地球产生严重影响。


根据天文学家目前的观测,比较有危险性的两颗恒星,是距离地球640光年的参宿四,和距离地球7500光年的海山二,这两颗恒星都有可能在未来数千年内爆发。

其中海山二已经在1843年4月,进行了一次伪超新星爆发,当时亮度仅次于天狼星;海山二高达100倍太阳质量,一旦死亡将形成可怕的“超超新星爆发”,比参宿四(19倍太阳质量)的超新星爆发更为剧烈。太阳系在围绕银河系公转过程中,就有可能靠近这些危险天体。


地球上有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以及数十次相对较小的生物灭绝事件,比如在200万年前,就出现过一次海洋生命灭绝事件。

美国堪萨斯大学的科学家发现,这次灭绝事件极有可能和天蝎-半人马座超新星爆发有关(距离地球380光年),因为他们在海底发现了异常的铁-60同位素,这正好和200万年前的海洋生命灭绝时间相吻合。


我的内容就到这里,喜欢我们文章的读者朋友,记得点击关注我们——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目前我们并不能确定太阳银河系是否也有季节之分。太阳围绕银河系一周大约需要2.5亿年时间,目前太阳自诞生以来也只是绕行银河系20周而已!

由于人类历史十分有限,我们只能根据地球上物种的变迁判断太阳系的运行状态!根据考古等学科发现,整个地球生命史有5次大的物种灭绝发生,不过这五次灭绝的时间间隔并不是固定的,周期从几千万年到上亿年时间!

所以,如果从地球生命的演化史来看,太阳围绕银河系运转并不会出现类似地球的四季变化!

不过除了这5次物种大灭绝,期间还有物种灭绝的发生,只不过规模相对来说比较小。科学家们通过计算得知,地球上的物种大约3000万年时间就会遇到灭绝事件!

这种灭绝事件并不能说明太阳运行是有周期性的,科学们推测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我们的太阳有一颗伴星,距离太阳2光年左右的距离。当这颗伴星距离太阳更近时,会扰动太阳系姐,奥尔特云,使得那里的陨石彗星等有可能冲向内太阳系,甚至会直接撞击地球,造成地球生命周期性灭绝!


宇宙探索


答案是不好说,但一般来说是不会,首先太阳系的形成已经有46亿年历史了,而太阳系围绕银河系公转的周期约为2.25亿年左右。

也就是说在过去的46亿年当中,太阳系已经围绕银河系转了20多圈了,结果地球依然存在,且还孕育出了大量的生命。

所以根据这个经验来推断,地球在一定范围的时间阶段内,发生环境突变的可能性很低,而且银河系已经是一个非常稳定的星系了。

这个星系在很多很多年之内都不会发生剧烈的变化,但科学家预计在30亿年到40亿年之后,银河系会与仙女座相撞,届时地球的情况会如何还不好说。

当然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地球的环境是否适合人类生存,实际上和太阳的关系要更大,因为地球上的光和热都源于太阳的辐射。

如果太阳有一天毁灭,地球的温度将会掉到零下100度以上,这个时候的地球将变成一块死亡之地,人类要么和地球一起毁灭,要么趁早离开地球。

不过我们也不用太过于担心,因为太阳至少还有50亿年的寿命,那么如果人类这个种族不灭绝的话,是有充足的时间离开地球,甚至离开太阳系的。

所以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当人类的技术达到一个临界点的时候,我们必然会放弃地球,去往更加遥远的星辰大海.....


种植恒星


不会的。太阳系和银河系有本质上的区别。


地球四季的成因

地球的四季成因有两个因素——

  • 地球依赖太阳辐射的光和热来加热大气层,如果没有太阳的辐射热,那么地球也不会有什么四季了。

  • 地球的赤道面与太阳的黄道面有一个倾角,因此随着地球的公转,太阳的直射点是在地球的回归线之间来回扫描的。

这个情况,与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的恒星遭遇的情况是非常不同的。


银河系的核心对太阳系的影响

太阳与银河系中心相距25000-28000光年。在银河系内部大约10000光年半径范围内是一个聚集了大多数古老恒星的区域,呈大致球形,被称为“球核”。[头条·小宇堂——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上图:银河系剖面图,中央的“球核”(Central bulge),球核并不像太阳会辐射强大的光和热。


银河系的球核或者其核心是不会为太阳系提供太多的热量的,这就是我们在城市的夜空中完全看不到银河的原因。因此银河系的中心对太阳系的电磁辐射影响是微弱的,而主要的影响就剩下引力牵引。而引力在银河系盘状结构内的各个方向上都是基本均衡的,这是我们的银河系能够成为圆盘状的根本因素(如果不均一,那么应该是奇形怪状的。)所以无论银河系怎么旋转,太阳系受到银河系内核的影响是基本不变的。


银河系中暗物质对星系的影响

实际上我们的银河系,包括宇宙中的任何其他星系都不只是由发光物质组成。银河系表面上看是一个盘状,而实际上这只是银河系发光物质的形状。大量的暗物质因为引力的牵引包裹在发光物质外部,而整个是以球状笼罩着整个银河系,并且延伸到银河系周围很远的半径区域。这些物质使得银河系的恒信像是一整块嵌入了某种透明物质中,整体在旋转。这跟太阳系当中各行星分别按自己的公转周期和速度旋转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如果要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有足够密度的暗物质笼罩和控制着太阳系,那么我们就会看到太阳系所有行星的角速度是相同的,行星之间相对是大体静止的——但显然实际并不是这样。

上图:银河系环绕的的暗物质球体晕(虚线圈),我们应该用这种模型替换我们传统上认为的盘状认识——银河系是球状的,只不过大部分是暗物质。


因此,无论银河系如何转动,太阳与周围其他恒星系统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基本固定的,变化不会太大。这是星系系统的基本特征,几乎所有星系都是这样的。


所以银河系中的恒星系统不会因为银河系的旋转而发生戏剧性的变化,更不会有所谓的“银河四季”了。[头条·小宇堂——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举一个更极端的例子

星系中的引力作用实际上是在总量上强大,但在微小的尺度上是微不足道的,诸如我们没办法感受到银河系中心对我们的影响,因为这种作用的传播需要上万年而且能量密度很低,它只在大尺度(包括时间和空间)上产生可观察的效应,而难以在小尺度(诸如地球)上产生戏剧性的效应。也就是说如果产生某种引力作用的振荡,也是在太阳系尺度级别的——整个太阳系一起振荡,而太阳系内不会有相对的变化。


一个极端的例子可能就是室女座星系与银河系在40亿年后的碰撞,两个星系碰撞应该算是很剧烈的事件,但是因为这个过程极其缓慢,而且太阳系的相对尺度太小,所以就像地震中的一颗沙子那么无所谓。就算飞出去也就飞出去了,沙子整体还是完整不受影响的。

上图:银河系与室女座星云碰撞情况的模拟。貌似非常剧烈,蛋是……


上图:碰撞之后太阳系的运动轨迹,被耍出去的路线像花儿一样。但放心,就算这样地球也会完好无损的(如果那时候地球还在的话)。

上图:如果碰撞的时候人类还在,看到的夜空就会是这样的(但应该不会比我们自己的银河系亮,这里是艺术处理)。


小宇堂


都知道,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了一年四季,其实我们的太阳也在围绕银河系以250km/s速度公转。


那么太阳绕银河系公转会发生什么呢?会不会也有四季呢?和地球的物种灭绝是否有关呢?

地球公转形成的四季变化由于地球的自转轴倾斜以及接受到太阳热量有关。但太阳系接受不到银河系的任何热量,也没有倾斜的自转轴,太阳系是不会有四季出现的。

太阳带着太阳系的一群行星在围绕银河系中心的黑洞旋转,它距银心约2.6~3.3万光年,每转一周需要2.5亿年。




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猎户座上,也是银河系的旋臂上。在广袤的银河系中有四面八方的辐射经过太阳系,但这是太阳系诞生起就在发生的,因此不会让太阳系有什么变化。

但是太阳系在围绕银河系公转的途中,常常会和银河系中的小行星相遇,一不留神就会发生太空小行星撞击事件。

太阳系公转时跨越银河系的过程中,究竟会经历些什么,目前还是未知。但是太阳系在诞生后的46亿年里一直都在绕银河系公转,也没有什么事件让太阳系发生重大变化,更没有影响到人类的生存。

目前人类依靠地球上的变迁来推测太阳系的公转的情形。

地球的冰河期


有人说地球上五大生物灭绝就是太阳系公转到银河的近银心区段时光度最小,使行星变冷而形成了大冰河期,从而使物种灭绝。

但是小冰河期每2~4万年发生一次,大冰河期每10万年发生一次,这和太阳2.5亿年的公转周期十分不符,因此这不是科学所支持的。

科学一直在进步,相信太阳系公转的秘密终会有被人类破解的一天。欢迎关注和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