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鯨為什麼要捕殺同類?

逆木裡別


同類一般指同一物種的動物,你這裡的“同類”是指鯨豚類吧。虎鯨屬於鯨豚類,它為什麼會捕殺其它鯨豚類呢?

總有人說:虎鯨不是鯨,是海豚。這明顯沒有搞清楚鯨的定義。我們先來看看哪些動物屬於鯨。

鯨的分類

鯨,指的是一類海洋哺乳動物,它們身體呈流線型,外型似魚,被古人稱為鯨魚。是現存僅有的兩大完全水生的哺乳動物群體之一,另一類是海牛目(海牛和儒艮),其餘的海獅、海豹、海象、海獺都是半水生哺乳動物。▲鯨類成員,左邊是須鯨,右邊是齒鯨

鯨,原本單獨列為鯨目,分為鬚鯨亞目和齒鯨亞目。但後來研究表明,鯨是偶蹄目的演化分支,所以將鯨歸入了偶蹄目之中,與鯨關係最近的動物是河馬。鯨目降級為鯨下目,鬚鯨亞目和齒鯨亞目也隨之降級為鬚鯨小目和齒鯨小目。

通常將體型較大(超過3米)的命名為鯨,如藍鯨、抹香鯨、虎鯨。體型較小的命名為豚,如各種海豚、江豚、河豚(要注意與河魨相區別)和白鱀豚。鯨與各種豚合稱鯨豚類。上圖就是鯨的分類表。

鬚鯨小目有鬚鯨科、露脊鯨科、灰鯨科、小露脊鯨科共4科6屬15種。

齒鯨小目有抹香鯨科、小抹香鯨科、海豚科、喙鯨科、鼠海豚科、恆河豚科、白鱀豚科、亞河豚科、拉普拉塔河豚科、一角鯨科共10科32屬80餘種。其中大部分生活在海洋裡,少部分生活在淡水河流裡,比如長江江豚、恆河豚、亞河豚和白鱀豚。
虎鯨的科學分類為:偶蹄目-鯨下目-齒鯨小目-海豚科-虎鯨屬-虎鯨。

所以,虎鯨是一種大型齒鯨,它是海豚科最大的物種,但它不是真正的海豚。海豚指的是一類吻部很長或略長的小型齒鯨,虎鯨吻部不突出,體型巨大,通常不會被稱為海豚。虎鯨與海豚的關係就好比老虎與貓的關係。

虎鯨是一種群居的大型齒鯨,它攻擊性極強,在海洋中沒有對手,我們經常看見虎鯨捕食海豚和大型鬚鯨的新聞▲虎鯨群攻擊藍鯨

就連藍鯨也逃不過虎鯨的襲擊,去年在澳大利亞布雷默灣就發生了一起虎鯨圍捕藍鯨的事件。幾個虎鯨家族聯合起來,數量在50頭以上,捕殺了一頭15-18米長的藍鯨。除了深潛能力較強的幾種喙鯨和幾種淡水豚沒有被虎鯨捕食的案例,其餘的鯨豚類基本都被虎鯨吃了個遍,但並非所有的虎鯨都喜歡捕殺鯨豚類,不同種群的虎鯨食性各不相同。

虎鯨的生態型

虎鯨不分亞種,而是分為不同的生態型,目前已經確立了十個虎鯨生態型,但還需要不斷研究完善。

下圖是部分虎鯨生態型。
最左上為居留鯨,主食是鮭魚。右上方為遠洋鯨,主食也是魚類。

遠洋鯨下方就是過客鯨,過客鯨是最“臭名昭著”的虎鯨種群,它們是最愛吃海獸,也就是鯨豚類和海獅海豹等鰭腳類,目前所拍攝到的虎鯨捕食海豚和鬚鯨幼崽多數都是它們所為。

居留鯨、遠洋鯨、過客鯨都是太平洋東部的虎鯨生態型。
▲虎鯨群追擊小鬚鯨

南極海域的生態型以ABCD命名。南極A型主要捕食如南極小鬚鯨之類的海獸;南極B型又分大B型和小B型,大B型愛吃海豹,小B型愛吃企鵝;南極C型以魚類為主食;南極D型食性不明,猜測也是魚類。

有專家指出南極A會捕殺南極C,這才是真正的同類相殘,因為南極A比南極C大很多,有足夠的能力捕殺對方,但缺乏充分的證據。

大西洋的虎鯨目前確立了三個生態型。大西洋1型以鯡魚和鯖魚為主食,偶爾會捕食海豹;大西洋2型以鬚鯨為食;大西洋1-2型以魚類為食。
▲虎鯨拍飛海豚

所以,主要有過客鯨、南極A型、大西洋2型這三個虎鯨種群會捕食鯨豚類。

虎鯨捕殺鯨豚類是正常的掠食行為

虎鯨是一種大型掠食動物,它們無法像鬚鯨一樣濾食小魚小蝦,也無法像抹香鯨和喙鯨一樣深潛捕食頭足類,它們偏愛大型獵物。而鯨豚類當中最小的加灣鼠海豚(瓦吉塔)也可以長到1.5米40公斤重,比大多數魚類都要大,它們是虎鯨極佳的獵物。


其次,鯨豚類能給虎鯨提供極高的熱量。鯨豚類是海洋哺乳動物,需要維持體溫,因此多數鯨豚類都擁有厚實的脂肪層,尤其是生活在極地海域的大型鬚鯨,它們的脂肪比魚肉的熱量更多,估計口感也更好。

另外,鯨豚類遍及全球海洋,尤其是海豚類,數量眾多,成群結隊,是一種穩定的食物來源。虎鯨捕殺鯨豚類就像獅子捕殺水牛,老虎捕殺野豬一樣,是正常的掠食行為。最後一點,也是為了維持生態平衡。如果所有的鯨豚類都以魚類為主食的話,估計海里的魚要被吃光了,鯨豚類作為海洋裡最高級的哺乳動物,它們面對魚類具有極高的優勢,而且壽命還不短,只有從鯨豚類當中產生一些“叛徒”,來限制鯨豚類的數量。體型巨大,攻擊力強的虎鯨就自然而然的成了“叛徒”。在虎鯨之前,龍王鯨和梅爾維爾鯨也是“叛徒”。

陸地上,這樣的例子也不少,黑猩猩會捕殺同為靈長目的猴子和狒狒,貓科動物之間的內鬥持續了上千萬年。

總之,虎鯨捕殺鯨豚類是正常的掠食行為。同種動物自相殘殺的都不少見,更別說同屬相殘,同科相殘,同目相殘了。


百科千尋君


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不像許多人想象的那麼複雜,但我相信你會發現它比許多人認為的要有趣。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讓我稍微調整一下,讓它變得更具體一些。

首先,從它們的智力開始說起。你必須考慮到,與地球上所有的動物相比,它們在智力表上的位置很高。它們屬於靈長類的智力水平,有自我意識。單是這一點,就可以把它們列在一個少數派的名單上。在被測試的動物中,地球上只有10種動物在這個名單上,人類就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他們之間還有一種非常複雜的語言。這又進一步縮短了名單。所有的動物都以某種方式進行交流,但真正的語言是極其罕見。所以,我認為現在沒有人會爭論虎鯨有多聰明。

接下來,讓我們談談它們是如何使用這種智力水平的。一是用在虎鯨的育兒中,一頭幼鯨至少要在母親身邊生活兩年。這本身在動物界並不是特別罕見,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年發生了什麼,顯然“教學”就是它們很獨特的一種方式。母鯨教給幼鯨一切有關虎鯨的生活知識,以及如何在它們的世界裡生存和發展。當然,許多動物的母親都會這樣做。但其他動物沒有像虎鯨那樣的智力水平和複雜的語言。所以,在虎鯨群體中進行的教學是高度專業化和細緻化的。而且他們的教育是世代相傳的,換句話說,母親可以教孩子一些她從她母親那裡學到的東西。我說的不是本能知識,這些都是特定的事實,它們是代代相傳並習得的,而不是每一代人都必須親身經歷的,但大多數動物的情況並非如此。

例如一個獅群。雖然獅子相對來說比較聰明,但它們並不是十種有自我意識的動物之一,而且它們的智力遠遠低於虎鯨。我選擇獅子,是因為獅群和虎鯨有點相似,在獅群中也有教學的行為。因此,可以做一個很好的比較,它將突出兩組學生在學習水平和學習方法上的巨大差異。比如說,一群獅子在草原上遇到了一隻巨大的豪豬。毫無疑問,有些獅子會走向豪豬,因為對它們來說,豪豬是潛在的食物來源。“看……它在動……一定是食物!”現在,如果其中一隻獅子以前遇到過豪豬,很有可能它會記得從鼻子裡拔出來的尖刺,以及由此引起的疼痛。那頭獅子可能會管好自己,離那該死的東西遠遠的!然而,那些沒有經驗,沒有受過痛苦的獅子將會去嘗試捕食。如果這頭豪豬的年齡較大,且經驗豐富,那麼它很可能在這種情況中倖存下來,並最終大搖大擺地離開。

這件事說明了三個問題。首先,有一隻獅子知道豪豬能造成什麼樣的痛苦,卻沒有“告訴”其他的獅子。這表明,就像我上面說的,雖然所有的動物都能交流,但很少有動物有真正的語言。

第二,獅子並沒有世代相傳知識。當然,在這些獅子的祖先中,有些人曾經遇到過豪豬。但這些知識並沒有被流傳下來。在獅群中,沒有一隻母獅從它們的父母或祖父母那裡瞭解並保留關於這些豪豬的任何信息,因此每隻獅子都必須單獨地瞭解它們。

第三,沒有人沒有父母或領袖告訴它豪豬不是食物,但獅子會本能地認為豪豬就是它們的食物。這是每隻獅子的本能,直到它們知道事實並不是這樣。

我剛才提到的三點,如果是一群虎鯨的話,每一點都會有不同的處理方法。首先,如果其中一個成員知道一些危險……假設這是一條有毒的、長著尖刺的獅子魚……他會告訴其他成員“相信我,夥計們……如果我是你們,我不會那麼做”。雖然不是用這樣的句子,但也是足夠傳達信息的詞。虎鯨確實有詳細的語言,當然它並不像人類的語言。但在某種意義上,語法是存在的。這些詞與形容詞、動詞和人名的意思相同。例如,獅子魚不一定有一個詞(名詞)。它可以用形容詞“命名”;可能是“壞的”、“危險的”、“不能吃的”等可以表達這個概念的詞。至於動詞,這些詞所表達的概念是“來”、“逃”、“排隊”、“進攻”等。最後是人名。特別是白鯨,人們發現它們會叫出特定個體的名字,當其他虎鯨叫它們時,它們會對它們的特定名字做出反應。所有這些動物生存所必需的概念都可以通過形容詞、動詞和人名來表達;尤其是在組合後。例如,一些詞語的組合必須表達出來,以使虎鯨成員排成一行,並執行“波浪洗滌”操作,該操作使波浪衝刷一小塊浮冰,將海豹推入水中。這需要高度精確的合作。這些虎鯨不會讀心術,這也不是一種本能行為。顯然,其中一個必須做出決定,並指示其他人執行此操作。這不是所有人帶著某種蜂群心態突然同時想到的事情。語言是很有必要的,與大多數其他動物不同的是,它們的語言交流僅限於“危險!”和“讓我們交配吧”,其餘的交流都是肢體語言和實例交流。

第二,由於世代相傳知識,可能有的虎鯨會受過父母或祖父母的教導,知道“獅子魚”不能吃。他們不需要親身經歷痛苦才能知道,他們可以被教導。只要他們能看到一個物體,他們就能傳遞有關它的信息。

第三,虎鯨不會本能地追逐任何移動的東西,它們不會本能的以為那就是食物,他們會運用思想、知識、建議……並據此做出決定。

所以你看,即使我們有兩個相似的家庭群體,包括父母和孩子,這些群體中個體的行為也有很大的不同。一個群體嚴重依賴本能;另一個依賴於智力、思維和邏輯決策。虎鯨不僅僅是一種聰明的、兇殘的野生動物,而且擁有自己的獨立思想。

現在,回到“為什麼野生虎鯨不吃人?”這個問題上。

它們知道自己在尋找什麼,吃什麼。就像你看到一棵蘋果樹,選擇吃蘋果而不是樹葉一樣。世界各地都有喜歡吃鯊魚的虎鯨。有些人喜歡吃魟魚,但不喜歡吃魚。有些喜歡海豹和魚,但不喜歡鯊魚。有些虎鯨幾乎只吃鯨魚;灰鯨,露脊鯨,白鯨,甚至獨角鯨。

他們都不喜歡人類,因為他們沒有被教導人類是食物。與獅子不同的是,它們不會追逐任何能移動的東西。他們被其他虎鯨,父母,祖父母教導吃什麼。為什麼“人不是食物”這個詞會流傳開來?它們很可能會對我們的骨骼存在疑問,因為我們的長骨比其他任何動物的骨頭都要長,也要厚。他們不需要把一根骨頭卡在喉嚨裡,就能理解這些長而細的附肢可能不容易被吞下去。可能人類在他們看來像外星人,那些不胖不緊的東西並沒有什麼吸引力……而且看起來並不美味。顯然,它們不能把我們整個吞下去。這將留下兩個選擇;嚼碎我們的身體,這樣會在它們的喉嚨裡形成鋒利的骨頭碎片,這是很危險的……或者,它們會從我們的骨頭周圍咬肉,就像它們捕食海象或大型鯨魚那樣。很明顯,我們不夠大,也沒有足夠的脂肪讓它們這樣做,所以我們就沒出現在他們的菜單上。就像在感恩節晚餐上,我們不只是吃一整隻火雞,如果我們那樣做的話,火雞的骨頭會傷害到我們。因此我們會把肉切了,虎鯨不咬我們,出於同樣的原因。他們不能把肉切下來,所以,再一次,我們不會出出現在他們的菜單上。

現在,我將進入最後的談論點。還是那句老掉牙的話:“可是他們有可能把我們誤認為是一隻海豹!”但事實並沒有,他們知道海豹長什麼樣。他們非常聰明,並不會把我們誤認為是鯊魚海豹或企鵝。這就像你不會咬一個茄子,然後說“哎呀!我還以為這是蘋果呢!”茄子顯然不是蘋果!我們可以看到。人類顯然不是海豹!虎鯨也能看出來。所以,一旦明白了這一點,它們不吃我們也就不足為奇了。

“可是……可是……它們叫殺人鯨!”

是的,這就是它們的名字。但他們最初的名字是“鯨魚殺手”;因為早期的西班牙水手經常看到他們捕殺大鯨魚。當它被翻譯成英語時,由於不同語言的詞序不同,它就被搞混了,而這些神奇的、聰明的生物被一個糟糕的、不幸的、可怕的名字困住了。

就像人們一遍又一遍提到的那樣,從來沒有野生虎鯨吃人的記錄。但仍然有人會說他們聽到的故事,關於一些野生虎鯨攻擊一個人,但有人被吃了還是真的被咬了嗎?答案是沒有。

然而,海洋裡有很多東西它們不吃。我們碰巧就是其中之一。事實是,它們不會咬人。它們不吃人。他們不會把人誤認為是海豹或企鵝。為什麼?因為我們不是奇異的海豹或企鵝,他們顯然能看出來。

如果這還不清楚,下次你去當地的水族館公園的時候,在你回家之前仔細檢查一下你的後座,確保那是你的孩子,而不是你誤把一隻海豹當成兒子,不小心抓了回來。

可能還有一些像虎鯨這麼聰明的動物,特別是在鳥類和鯨類動物之間,它們都還沒有經過專門的測試。這是一個複雜的、多階段的過程。或者,他們可能存在於不同的列表中,由其他研究小組,其他學派,用略微不同的參數來確定自我意識。



青少年科普短片


自然界很殘酷,不同的生物之間、同一生物的不同個體都存在著激烈的生存競爭,雄性虎鯨有襲擊其它雌鯨幼崽的行為,以提升自己的繁殖可能,也有虐殺獵物的行為。

虎鯨和人類一樣,是社會性的動物,以家庭為核心構成一個個較小的種群,因為智商也比較發達,也有很多複雜的社會性行為,性情兇猛,海豹企鵝等很多動物都是它們的食物,有時甚至攻擊體型比自己大得多的鯨,甚至還有虐殺行為,有時它們會捕捉海豹,但卻並不是以填飽肚子為目的,而是將海豹從海面上向空中拋,直到玩膩了之後扔下海豹的屍體遠離。對於同類它們也有著較為激烈的競爭,因為它們是群體活動的動物,食量也比較大,一個種群就需要一定的活動區域,因此可能發生不同群體間的鬥毆行為,它們會攻擊其它的肉食性鯨、海豚,也會攻擊鯊魚等動物,憑藉龐大的身軀,它們成為了海洋中的霸主,但是如果一頭虎鯨落單的話,有時候也會被一群海豚欺負,人類曾記載到海豚驅趕虎鯨救助其他動物的案例。

而爭奪交配的權利對於虎鯨這樣的大型動物一定也少不了,種群內部的鬥爭主要在於保護自己的潛在交配對象,而且它們會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科學家記載到一些雄性虎鯨攻擊其它雌性虎鯨所帶的幼崽的行為,據分析可能是為了提升自己的繁殖幾率。這樣做的原因大概是虎鯨這樣的體型龐大的動物,本身壽命比較長,但是相應地幼崽的成熟就需要更長的時間,這在自然界中是比較普遍的,壽命越長,生物就傾向於更晚性成熟,而帶崽的虎鯨一時半會不會開始下一輪的繁殖活動,雄性虎鯨攻擊其它種群或者落單雌虎鯨的幼崽,可以促使雌性虎鯨更快地進入下一輪的繁殖帶崽週期,以便提升自己基因遺傳下去的幾率。

儘管虎鯨對很多海洋生物甚至同類都可能是危險的動物,但是虎鯨攻擊人的事件卻很少很少,它們是通過了鏡子測試的物種,可能也認識到了具備工具製造的人類的強大,有時候在海洋中偶然會發生虎鯨和人類共遊的場景,一些動物園的虎鯨有時候也會欺負新來的馴獸師,因為馴獸師還不熟悉它,要馴服它就必須獲得它的新人,因此欺負新人不會輕易遭受馴獸師的處罰。


來看世界呀


首先,我要質疑一點,虎鯨捕殺抹香鯨有確切證據嗎,抹香鯨是最大的齒鯨(鯨分鬚鯨和齒鯨),可以說是海里最強大的生物,和虎鯨一樣是肉食性的,這一點有疑問


其次,虎鯨捕食其他大型鯨類並不是因為可以吃很多頓,它們只吃鯨的下頜部以及舌頭,其餘都不吃


可以肯定,虎鯨在海洋中扮演了一個類似於狼的角色,成群結隊的捕殺獵物,以比它們大的動物為主要食物,由於鯨群較大,所需的食物也多,才會捕食大型海洋生物。


嘮叨映像


虎鯨:你們人類不也總是自相殘殺的嗎[酷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