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節,戶部巷遊人如織,武漢人的“過早”文化令人嚮往


去年今天,2019年2月7日,武漢戶部巷截止下去15:22分,當天進入人次為71536位,當前滯留人數是16009位。作為武漢有名的小吃美食街,春節期間的戶部巷可謂是萬人空巷。對於那一天,我記憶猶新。我帶著表妹去了黃鶴樓、曇華林、以及這聞名遐邇的戶部巷。

跟每座城市一樣,武漢也有屬於自己的一條旅遊美食街。比起漢正街、楚河漢街,最受遊客歡迎的還是戶部巷,這裡幾乎是彙集著武漢乃至整個湖北的風味小吃。對於武漢本地人而言,最早的戶部巷是人們“過早”的地方。第一次聽聞“過早”,我還覺得新鮮,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後來才知道這是吃早餐的意思。

這一條長150米的老巷子,迄今已有百年曆史,被譽為“漢味小吃第一巷”,其繁華的早點攤群數十年經久不衰。這條以“小吃”聞名的百年巷子是武漢最有名的“早點一條巷”,民間有“早嘗戶部巷,宵夜吉慶街”之說,是來武漢的遊人必到的景點。現如今,大多數武漢人不會來此“過早”了,但吸引了無數外地遊客來此尋找美食。


提到戶部巷,對武漢人而言是充滿了時代的生活記憶,對遊客來說,是武漢之旅不能錯過的小吃天堂。儘管有不少人吐槽它“黑”、“坑”,東西難吃、味道不正宗、物價貴等等。在旅遊發展的環境中,這些現象無法避免。後來,戶部巷因為軍運會而進行了大改造。只是,我後來沒再去過一次,也不知道今日之面貌是怎樣的。

一年前,剛來到武漢的時候,因為戶部巷的名氣而奔去了幾次。最近去的一次就是去年的今天,2月7日,雖是春寒料峭,但也不少溫情。陪著表妹一路逛吃的同時,也不忘記錄旅途中的美好瞬間。

街拍是記錄一座城市煙火的最好方式之一,沒有虛假和擺設,沒有腳本和準備,真實的生活場景在這一瞬間被抓住。即便是在被不少網友吐槽的戶部巷中,於美食和歷史之間,也有人間煙火最溫情的一幕。

這是我去年戶部巷街拍的所有照片中,最喜歡的一張。兩位環衛工人在休息期間,與家人視頻聊天。在這人來人往的旅遊熱潮中,她們並不是遊客,她們的職責是清潔這座城市,令這乾淨整潔的城市吸引著更多遠方朋友。但她們也渴望與家人在一起,一起去旅遊,去品嚐或尋找城市裡的風味。

但正是有她們,武漢才會光鮮亮麗,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遠方朋友來武漢玩耍。去年的時候,戶部巷還有關於“武漢非遺過早節”,從2月15日至2月19日。“過早”,是湖北地區一種俗稱,尤以武漢、黃石、荊州、宜昌、襄陽一帶較為突出。因為地理環境和經濟活動的關係,人們很早就養成了“過早”的飲食習俗。“過早”這一詞彙最早出現在清代道光年間的《漢口竹枝詞》中。


如今,隨著旅遊發展,戶部巷早已成為武漢“過早”的標誌,象徵著老武漢形象的人文縮影,於市井風情中享譽武漢三鎮。直到今天,人們依然保持傳統,“過早”現象遍佈武漢市的大街小巷。

去年春節期間,戶部巷的遊人非常多,街頭巷尾的臨時小攤也非常多。尤其是到了晚上,各種水果攤,鞋攤、衣服包包攤位都非常多。白天的美食街到了晚上又匯入了更豐富化的夜市文化,推動了夜經濟的發展。

在“過早”的名義下,武漢人展示出荊揚相會、九省通衢、江漢大都氣吞山河的食量。不僅種類多、搭配妙、而且做法絕、價不高、還吃得飽,因此有人認為“不食武漢味,妄談有美味之妙稱”。其中,名氣最大的應為是“熱乾麵”。但作為一名外地人,我無福享受熱乾麵的美味,卻十分青睞三鮮豆皮。


每次去戶部巷,一般只會買一份三鮮豆皮或者是一份鍋盔,尤其是公安鍋盔,味道真是棒。比起對三鮮豆皮的青睞,我對鍋盔是絕對忠誠。戶部巷匯江漢五糧、天下乾鮮精烹細調,以鮮、香、快、熱之漢味小吃惠及熙攘人群,而聲名鵲起,經久不衰。在這條巷子裡,絕不是隻有熱乾麵、三鮮豆皮和鍋盔。

武漢的美食小吃相當豐富,我不敢說媲美廣州和成都,但武漢的美味在中部算得上是響噹噹的。戶部巷不過是眾多美味中的一隅,卻已經吸引了無數遊客直奔而來。在這裡,除了名氣的品牌,更是集中了無數小攤小店,有本地的,外省的,蒸煮煎炸,藝巧味多。

戶部巷作為武漢人最早的“過早”地方之一,不知道在今天的早上,是否依然是一片繁榮景象。第一次聽聞武漢人將吃早餐稱之為“過早”的時候,不僅困惑也覺得挺有意思。因為“過”這個字,在中國人的傳統文化中有著較為莊重的地位存在,譬如:過年、過節,它一定是有什麼隆重日子的時候才會用“過”。可見,武漢人對吃早餐是有一種莊重的態度。


如今戶部巷不再是武漢人”過早“的地方,但地位和身份的轉換令它依然大受歡迎。去年春節期間,戶部巷遊人如織,街頭巷尾的臨時小攤也非常多。尤其是到了晚上,各種水果攤,鞋攤、衣服包包攤位也很多。白天的美食街到了晚上又推動了夜經濟的發展,哪怕是春寒料峭,也擋不住遊人的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