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寫意性無標題二胡名曲《聽鬆》


摘要:二胡曲《聽松》問世後,由於曲作者阿炳的特殊經歷,大家對該曲的認識多有不確定性,甚至阿炳本人對樂曲的說明也多有疑點。給阿炳現場錄音的楊蔭瀏先生在對《聽松》的說明時也用了“可能也是阿炳的作品” 、 “內容似乎是描寫宋代偉大的愛國將領岳飛” 、“很可能” 、 “可供參考”等一些列含義不定的詞語,對樂曲進行介紹。由此,如何正確解讀二胡曲《聽松》就顯得愈發重要了。本文根據自己多年來生活在阿炳家鄉的見聞,以及根據反覆不斷地演奏、研習、教學二胡曲《聽松》的實踐體會,對樂曲的作者、樂曲表現內容、樂曲體裁等問題進行了探究和分析。 關鍵字:阿炳 《聽松》 寫意 無標題


論寫意性無標題二胡名曲《聽松》

一、阿炳的《二泉映月》不論從題材、體裁、素材、曲名、內涵等都給世人設置了道道勝境,人們一步步去探究叩謁它;終於趨近那神聖的“金字塔”。而作為《二泉映月》〉“兄妹篇”的《聽松》也以其獨特的個性與無比的韻味為世人注目!樂曲《聽松》從其面世以來眾多演奏家、作曲家、評論家對其多角度不同側面的進行解讀,但由於作者瞎子阿炳的特殊經歷及諸多原因,有很多問題沒來得及尋根求源。因此,人們始今對二胡曲《聽松》還存有許多疑慮。 本文就以下三點問題的提出與大家商榷,以期求同存異:
(一)、作者為誰。我們大家都知道二胡曲《聽松》的作者是阿炳,而作為曲作者的阿炳本人卻說:“這曲子是宋時有個小和尚做的”何意? (二)、樂曲的表現內容。阿炳在介紹《聽松》內容時說:“宋朝時候,金兀朮給岳飛打得走頭無路,十分狼狽地跑到無錫惠泉山的腳下,躺在聽松石上,心驚肉跳地傾聽宋朝兵馬的聲音。這曲子便是描寫這個故事,所以又名《聽宋》”。但據史料並無金兀朮躺在“聽松石”上傾聽宋軍的故事,更甚至並無金兀朮到過無錫的記載。我們不僅再問,何為? (三)、作品的體裁。二胡曲《聽松》是重在寫意呢還是重在敘事?


論寫意性無標題二胡名曲《聽松》

二、其實就一首音樂作品來說,更能夠準確說明問題的還是在音樂作品的本身及作曲者自己。


請看樂曲《聽松》個性鮮明,結構獨特,樂思大氣開闊,大有破釜沉舟之感,具有大丈夫氣概;如果說阿炳的《二泉映月》是姐《聽松》是妹,倒不如說《二泉映月》是妹《聽松》是兄;如果說《二泉映月》是婉約淒涼陰柔美的呈現,那《聽松》就是光照阿炳心脾的陽剛美的綻放。


論寫意性無標題二胡名曲《聽松》

《聽松》全曲由三個段落加引子和尾聲組成。其結構為:引子+[1]+[2]+[3]+尾聲。


引子:節奏較自由,好像京劇唱腔裡的“導板”,三小節一句,每一句的旋律都由高向低,好似哭喊的行腔。旋律一句比一句走高,又好似阿炳痛苦而激憤地向蒼天發出的責問。第一句音樂從2音上起,三句都落在主音5上。聽來語氣肯定,且一句緊似一句!不得不使我們深感對阿炳的悲慘人生,悲劇命運的同情。


論寫意性無標題二胡名曲《聽松》

第一段,共八小節。開始四小節為:6 | 50 0 6 | 50 0 6 — | 50 好似作者在窘迫、孤獨、寒冷中的沉吟、思索與自問。隨著音樂出現了一個長音1,好像得出一個令人意味深長的答案。緊接著就是一個以5 1 3 1 為旋律特徵的曲調帶有幾分明朗、樂觀,並透露著作者一種堅毅、不屈服的性格特徵。表達了作者嚮往光明,對未來充滿美好憧憬的願望。


論寫意性無標題二胡名曲《聽松》

第二段,這種美好的願望再殘酷的現實面前似曇花一現是那樣的極其脆弱,在本段開始 4 3 2 1 的音樂動機下,一切又變得是那樣的沉重、悲涼,作者心中由此變得跌宕起伏,心中矛盾衝突萬千,難以用語言來表達心中的悲苦,對世俗的不平、憤恨。 在本段樂曲中切分音節奏大量地連續出現,樂節內部旋律採用級進方式,樂節之間旋律採用跳進方式,正是這種對比使得旋律的強弱顛簸不平,衝突不斷,構成一環扣一環的波浪運動,跌宕多姿。從而加強了作者心中衝突的矛盾程度;樂節之間融結緊密,運用了終止及樂句在切分中進入等方法,形成一種不停頓的運動,音樂一氣呵成。音樂在速度上,先由每分鐘69拍,到每分鐘100,直到每分鐘126拍。這種音樂速度的逐漸加快的變化,也使得矛盾性逐步加深,表達了阿炳內心的極不平靜。在本段結尾的一個音落在了強有力的八分音符的 1 0 上,表現了作者阿炳堅強不屈的性格與個性。


論寫意性無標題二胡名曲《聽松》

第三段,開始以二胡的內弦小三度由下向上的滑奏形式再次向蒼天大地發問。兩小節一句,共八小結四個問。這一次地問作者經過了第二段的內心思想情感的矛盾衝突再也不能像第一段中的詢問那樣的輕鬆了,後面引出的答案也不同反響了。在力度上第一句mp ,第二句mf ,第三句f ,第四句 mp。表達了作者在語氣上充滿著百般無奈,矛盾,心中的不平。特別是第三句,將前兩句的旋律翻高一個八度,表達了阿炳內心的極不平靜與痛苦。

論寫意性無標題二胡名曲《聽松》

有這樣的充滿複雜、矛盾的疑問必然地引發不同凡響的回答。所以,接下來音樂直衝雲霄,一直在高音區運行,旋律大氣凜然,其意直指蒼天,問大地,痛斥人世間的諸多不平與辛酸、滄桑,回答的慷慨激昂,不同凡響。如果說在第一段中的試問後作者心中尚存幾分樂觀積極向上的情緒的話,那麼,這一次不僅是一點樂觀沒有,而是悲觀、絕望到了極點甚至痛不欲生。在音樂的力度上,是ff 很強可以想象此刻阿炳心中的悲憤程度與複雜的矛盾心理。接下來便是樂曲《聽松》的尾聲。
聽松黃安源 - 胡琴大師黃安源專輯1

論寫意性無標題二胡名曲《聽松》

[尾聲]前五小節在記譜上是4⁄4拍,但實際效果好象是戲曲唱腔裡的垛板1⁄4拍節奏,音樂在進一步加強渲染前面第三段的基本情緒的基礎上,語氣顯得更加堅決、懇切,一字一音,表達了作者對黑暗社會極度的憤恨與不滿。這一句暗含由疏漸緊的內在節奏感。緊接著出現兩拍果斷、堅定的音樂動機 1 7 6 7 ,使得下面結尾一句音樂情緒得到昇華與轉換,接著旋律一下子達到了全曲的最高音 2 ,繼而由 2 引導的結尾句把《聽松》全曲的情緒、情感的矛盾性推向了最高潮。此時,作者複雜矛盾的心理再也不能理智,情感的閘門終於徹底打開,千年的恩怨,萬年的痛苦終於有了暫時的釋放。
聽松於紅梅 - 於紅梅二胡專輯;中國樂器名曲大全-二胡篇

論寫意性無標題二胡名曲《聽松》

由於阿炳出生在舊社會,社會制度極其黑暗。所以,等待阿炳的命運安排仍然是暗無天日,直到1949年無錫解放。通過音樂我們能深刻感受到《聽松》一曲又是反映作為舊社會乞討藝人阿炳的內心世界的力作,是阿炳的又一首依心曲,是對阿炳人生及內心世界的又一側面的寫照。樂曲深刻地表現了舊社會勞苦大眾的苦難人生,和對舊社會黑暗制度的揭露,從而讓我們倍加珍惜今天美好生活的來自不易。

論寫意性無標題二胡名曲《聽松》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樂曲內涵並非是對“岳飛抗金”的描寫,不是一般性的敘事作品,而又是一首描寫作者阿炳本人主觀情感的刻畫其內心世界的寫意性的無標題的音樂作品。


此外,我們還可以再從作者的人生經歷來看。阿炳原名華彥鈞,江蘇無錫東亭小四房人,生於1893年,卒於1950年12月4日,終年58歲。阿炳是本地雷尊殿道士華清和的私生子,其母是一個寡婦。在舊社會寡婦嫁人是封建禮教所不容的,所以阿炳虛歲四歲時,其母就被族人逼迫而死,失去了母愛。八歲入道院,二十一、二歲時患了眼疾,又死了父親。三十歲左右離開道門,淪為流浪藝人至1950年12月突然吐血而亡。可以看出阿炳的人生是極其不同一般。有這樣的人生經歷當然會造就阿炳的獨特人生觀。由阿炳的兩段人生經歷(道士與乞丐)來看,阿炳是地道的道士由道而生從道而終(淪為街頭藝人還應約為無錫人做法事活動),在阿炳的人生價值觀念裡道教、道士的理念必然是佔有一定成分的,我們在評述他的作品的時候,應該看到在我國燦爛的民族文化瑰寶中,道教文化這一支脈所具有特定意義的根,是不容置疑的。而後半生的乞討流浪生活只是加深了阿炳人生的苦難人生經歷,更多的體現在當時現實社會生活與先前的道家生活價值觀念的衝撞,因而由這樣的生活方式就必然會或多或少地產生與之相適應的世界觀與人生價值取向。在黑暗的舊中國淪為社會最底層的流浪藝人的阿炳,整日掙扎在飢寒交迫的生命線上,哪有申訴、張揚自己個性的權力。


論寫意性無標題二胡名曲《聽松》

因而通過自己手中的樂器抒發自己心中的悲苦,感嘆自己命運的不公,便成了阿炳的唯一選擇,這是在情理之中的了。道教所崇尚的是“道法自然”、“清靜無為”、“祈求神仙樂園” 、“質樸兼精華” 、“拙中見大” 、“雄渾之偉然” 、“登虛躡景”、、、、這些理念在 阿炳三十幾歲離開道院以前可以說就已基本形成了。阿炳出生於道士世家,八歲就入了道院,阿炳終生為道,失明後阿炳還不能外出拜祭、輪到阿炳收香訊時,他仍以當家道士身份主持雷奇素,收取香錢。這些都足以說明,阿炳就是個出生在舊社會的地道的道士出身的街頭流浪藝人。


論寫意性無標題二胡名曲《聽松》

因此看來,我們更加有理由相信《聽松》一曲並非是純粹描寫與作者本人內心世界、價值理念相距較遠的滲透著民族主義思想和無產階級思想的“岳飛抗金”的故事。若兩者可能性都有的話,我們寧願相信前者,相信《聽松》又是一首繼《二泉映月》之後刻畫瞎子阿炳內心世界的無標題的寫意性的作品。


論寫意性無標題二胡名曲《聽松》

三、另據無錫縣誌及史實記載並無金兀朮打到過無錫的史實,更無金兀朮被岳飛追趕躺在無錫惠山腳下聽松石上的情景。因此也難怪當時給阿炳錄音的楊蔭柳先生用了“可能”、“也許”、“大概”的詞來描述,揣測說明樂曲中的許多問題。那麼阿炳又為何把《聽松》往“岳飛抗金”的故事上扯呢!我們可以想象,向阿炳那樣在舊社會受盡磨難大半生的乞討藝人,對自己而言哪還有一點尊嚴,他對自己完全失去了自信心都完全在情理之中。因此,當身為國家音樂最高學府中央音樂學院的楊蔭柳、曹安和兩位教授一下來到自己身邊,並要為自己錄音,阿炳肯定會有不自信的“謙”詞,以至失真。此種情況在為他錄其它音樂作品時也多有驗證。如:在錄《二泉映月》時,當問及作品出處時阿炳說:“這曲原來是道家的嗩吶曲” 當問他曲名時,他又說:“不錯,原來好象是另有名稱的,好像叫《到春來》吧” ;在為他錄音琵琶曲《大浪淘沙》時,當問及此曲出處時,阿炳還是把自己的作品說成是“道家的《梵音》合奏曲牌”等等,都說明了阿炳當時的心理狀態。當楊蔭柳教授詢問《聽松》的曲作者是誰,阿炳將自己的作品說成是一個小和尚作的也就不足為奇了。


論寫意性無標題二胡名曲《聽松》

其次,《二泉映月》中的“映”字就取材於惠山腳下的“映山湖”,那麼“聽松石”也在惠山腳下。並且“映山湖”與“聽松石”相距不遠,這兩者因為在地緣上的緣故是否又會給阿炳引發一絲聯想呢!
阿炳現留存於世的二胡作品僅有三首,《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人們對《二泉映月》的解讀、識別,也是一個由“寫景”到“借景抒情”再到“寫意”的無標題音樂的認識過程。由於作者阿炳人生的特別經歷給後人帶來了對其作品認識上的困難。也正是於此才有必要對阿炳的作品再認識。



如果說《二泉映月》是姐《聽松》是妹,那倒不如說《二泉映月》是妹《聽松》是兄。如果說《二泉映月》是陰柔美的月,那《聽松》就是光照阿炳心脾的太陽。阿炳那在《二泉映月》中的悲悲慼慼的情感,在《聽松》裡得到了極大的釋放與張顯,《聽松》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是阿炳在《二泉映月》中所體現內容以更加外露形式的表達。這是完全符合作為曲作者阿炳的身份的。
聽松中國廣播民族樂團 - 二泉映月 將軍令

論寫意性無標題二胡名曲《聽松》

《聽松》全曲結構嚴謹,音樂素材新穎,樂曲一改中國傳統的漸進式發展手法,隨著音樂的展開新材料不斷出現,樂思層層遞進,充滿著戲劇色彩。全曲體現了我國民間音樂,散——慢——中——快——散得佈局原則,而尾聲和引子在情緒上和音樂素材上都有呼應,使作品獲得了統一性。特別是開頭和結尾一句具有很強的戲劇性,發人深省。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大家對阿炳“世界”認識的不斷加深,我們一定還會對其作品有更進一步的瞭解,二胡曲《聽松》必將還其本色。
參考文獻:
1、M.楊蔭瀏、《阿炳曲集》[C].北京、萬葉書店鋪1952年出版、音樂出版社會風尚56年版、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年版、1979年第二版
2、王寧主編、《中國文化概論》[M].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第一版
3、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M].北京 新世紀出版社 2005年1月第一版


論寫意性無標題二胡名曲《聽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