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閱讀前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和Cindy一起,遇見美好的自己~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2月7日凌晨2點58分,醫生李文亮去世。

年僅35歲。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2月1日,李文亮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接受隔離治療。就算在治療期間,他心裡想著的,還是上前線救人。

他說:“好了就上一線!”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脫去白大褂,李醫生也是一個普通人。生於1985年的他和許多80後一樣喜歡玩微博,發朋友圈;每次去火車站,總會點德克士的手槍炸雞;閒暇時間,也喜歡追劇追星。

他的微信頭像是蠟筆小新一家,他一直在期盼二胎的降生,如果沒有意外,他們四口小家一定溫馨又幸福。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當大家都在為李醫生沉痛哀悼時,醫生們又毅然披褂上陣。他們逆行而上,成為了平凡百姓與病毒之間的一道防線…

一位醫生在朋友圈寫道:

“昨晚還在為李文亮醫生致哀,今早就在各自奔赴相逢在武漢前線”,在疫情面前,無論有沒有選擇,他們都會投入其中,這是希波拉里誓言賦予的使命,也是一個醫生的責任。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醫生的職業比較特殊,救死扶傷、懸壺濟世,我們總是給醫生太多的期待,

可是我們真正瞭解醫生麼?

最近有這麼一部新開播的醫療題材紀錄片,以醫護群體為主角記錄了全國六家醫院裡的幾位醫生的日常,幫助大家瞭解醫生都是如何工作的。推薦大家看看:

《中國醫生》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這部紀錄片大年初三開播,一共9集,每集45分鐘,豆瓣評分高達9.3。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就像紀錄片裡講述的那樣:

所謂醫生的責任與擔當,不過是一群普通人穿上了白大褂,開始救死扶傷。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朱良付是河南省人民醫院國家高級卒中中心主任醫師。在醫院忙到夜裡12點多是他的生活常態。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有一天朱主任的病人,做到凌晨十二點,還有十六臺造影,做到凌晨五點他們才休息。”

“每次做綠色通道急診,不管是凌晨幾點,他都要親自來的。”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腦卒中,又稱“中風”,是我國死亡人數最多的疾病,6小時內得不到及時救治,就會致殘甚至致死。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這也意味著,這根線上的醫護人員必須24小時全天待命。只要電話一響,不管凌晨幾點都要到崗。

朱良付醫生的交通工具,是一個小電驢。就是為了能夠讓他儘可能節省時間,避開擁堵,從家中趕往醫院救治病患。

只要有急診,不管幾點,他都會騎著這個小電驢,風裡來雨裡去。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由於常年勞累,作息不規律,他常常擔心自己突然死掉。

但他不敢死。

他說:“我是主任醫師,國家花25年培養出一位。我今年44歲,要是死了,就是浪費國家資源。”

社會責任未盡到,不敢身死。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儘管如此,醫生也會經常也會遭遇醫患矛盾。有數據表明,59.79% 的醫務人員表示他們曾遭受過語言暴力,13.07% 遭受過身體上的傷害。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他的一個患者因為併發症去世。患者的妻子一邊衝他叫囂著:“我想把你撕成碎片”。

轉頭又對他說:

“我最近血壓高了,你給我看看。”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根據醫庫調研 2018 年針對「如果可以重新高考,你還會選擇學醫嗎?」的調查,在 1520 份有效投票中,有 41.4% 的醫生選擇了「不會」。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當涉及子女時,醫生們的考慮慎重了許多,很多醫護人員並不太希望自己的子女當醫生。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縱然當醫生這麼辛苦還會遭受很多誤解,朱良付還是很希望他的兩個女兒長大了當醫生,對待下一代,他的口頭禪總是:“當個醫生吧?”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他經常對還是嬰孩的小女兒唸叨:“長大當個醫生吧?”

大女兒上一年級的時候,朱良付去她的班級裡做了一次“醫招會”,號召小朋友們以後當醫生。

如今大女兒升入高年級了,他計劃著再去一次。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對於患者小朋友也是一直在鼓勵:好好學習,當個醫生吧~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什麼是好醫生?

他說:“好醫生只有自己知道,醫心也只有醫生自己知道。”

問心,才知無愧。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王東進是南京鼓樓醫院心胸外科主任醫師,在他從業三十餘年,已完成數萬例心臟外科手術。被稱為“心臟上的拆彈專家”。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他每天站立的時間近17個小時。

光2017年全年經手的手術就近3000例,

經常早上8點進手術室,出來時已是深夜……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下了手術檯,他邊揉腰,邊開玩笑道:

“心臟外科得是身體最好的,身體不好的,連站都站不住,肯定都要被淘汰掉。”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其實他早已得了靜脈曲張,平常需要穿彈力襪。頸椎也早就出現了問題,做手術時需要佩戴頸託。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面對鏡頭,王醫生笑著吐槽自己:“要殘疾了”。

他語氣輕鬆,聽的人卻心情沉重。

雖然疼雖然累,他卻閒不住,自稱“勞碌命”。只要有時間,便下鄉義診,參加學術交流會和科普講座。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直到今天,他依然戴著頸託,穿著彈力襪奮戰在手術檯上。

他知道,自己多做一臺手術,就意味著多救一個人。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俗話說:醫者不自醫。作為醫療健康行業的工作者,醫生群體的個人健康情況不大樂觀。

根據 2010 年衛生部門的調查,在 4032 名受訪醫生中,1/4 患有心血管疾病,近一半醫生有高血壓,40 歲以上醫生的患病幾率是普通人群的 2 倍。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醫生這個行業,極具考驗耐心和毅力。

《中國醫生》沒有刻意神話醫生這一職業,而是以旁觀者的角度記錄著職業背後常人難以想象的:

辛苦與意義、掙扎與堅持、矛盾與希望,風險和收穫……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南京鼓樓醫院燒傷科住院醫生徐曄,今年28歲,是一位任職三年的年輕醫生,也是這部紀錄片裡的顏值擔當。

他25歲便取得中山大學臨床醫學博士學位。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中山大學醫學院掛著塊牌匾:

“上聯是救人救國救世,下聯是醫病醫人醫心。”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看過紀錄片後你會發現,他的帥不僅在於顏,更多體現在對對病人的盡心盡職。

他會像哄孩子一樣,讓病人好好恢復;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徐曄有一位60多歲的患者,因煤氣爆炸燒傷,全身皮膚燒傷達到95%,需要進行多次植皮手術。

對於重症燒傷患者來說,換藥時的疼痛無異於“酷刑”,徐曄每次都一邊輕聲安撫老人,一邊迅速換藥。

徐曄感慨說:“你可能感覺到的他的痛苦,再乘以100,可能是他現在的痛苦。”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這位患者的前期治療已花費近30萬,整個治療過程保守估計要100萬,對他的家庭而言無疑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徐曄一直都在努力,儘可能用便宜的藥,每降低一點成本,讓老大爺就多一點留下來的可能。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一邊找家屬談話,一邊向基金會申請援助。

在聽到院方“同意“的剎那,緊繃了好幾天的徐曄鬆了口氣,終於笑了。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基金會的支援對於重創的患者家庭來說仍然是杯水車薪,家屬最終還是決定放棄治療。

有一天,家屬強行帶著患者出院,甚至都沒跟他告個別。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徐醫生很傷心,但他也知道,這也怨不得任何人。

每一次送這樣的病人離開,徐曄都會看著空蕩蕩的病床,沉思一會兒。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你可以做到,但是沒有給你機會,和你拼盡全力沒有遺憾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感受。”

但只要來了新的救助病人,徐曄臉上的失落、自責瞬間就會不見蹤影,緊接著是投入下一場手術的專注和專業。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從徐曄身上,不僅僅看到了了醫生治癒疾病的成就和滿足,更多的則是他們幫助病人戰勝痛苦中感受到的脆弱、緊張甚至無奈。

人生本來就是一場修行,何況是醫生呢?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在《中國醫生》中,醫生們脫掉被神化的外衣,撕下各種刻板標籤,作為一個鮮活的,立體的人呈現在觀眾面前。

這部紀錄片不僅展現了醫生的職業素養,也從平凡生活的角度向大家展現了醫生下不為人知的一面。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這也讓我想到了那些奮戰在武漢的醫生和護士們。

無論是17年前的非典,還是今年的新冠肺炎,很多醫生都義無反顧地在一線上和病毒作戰。

84歲的鐘南山,18號已經衝向了武漢防疫的最前線;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73歲的李蘭娟院士奔赴武漢: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武漢金銀潭醫院,是這次抗擊疫情一線中的一線。院長張定宇,患有漸凍症而他的妻子也被感染了,而他卻留守在最前線。

他說:“我性子急,是因為生命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病人。”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敖忠芳醫生,已經92歲了,她在知道武漢疫情的嚴重性後,主動請戰回到崗位。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怕醫院領導拒絕,她說:“作為醫生來講,醫學的戰士死在戰場上,也是死得其所。我自己願意來的,我承擔一切。”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86歲的董宗祈坐著輪椅出診,他說:

“你說這一輩子我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病人嘛。”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醫生們寫下請戰書,按下紅手印,告別家人,成為這個冬天最美的逆行者。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為了和時間賽跑,他們甚至不吃東西,不喝水,不上廁所......看著拼命的同事們,連見慣了生死的主任醫生,也沒能控制情緒,落了眼淚;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而這名醫生,更是每天只堅持睡兩個小時,7天后,嗓子都快啞到說不出話了……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另一名醫生說,同事的老公、母親都病了,她自己也被傳染了,他知道後哭的泣不成聲,可轉過頭,還是邁進了那間重症醫務室。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22歲的感染科護士每天忙碌,雙手終日被滑石粉、消毒液、洗手液浸泡,皮膚受損,不忍直視。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為了節省一套防護服,醫護人員連續工作9小時,期間不吃不喝。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因為每天戴口罩穿防護服,很多醫護人員的臉被勒出了印子甚至傷痕。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他們生死兩忘, 冷暖不休, 在苦難中昇華。

李文亮醫生刷屏背後:對中國醫生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逆行的中國醫者不易, 唯有支持與理解是我們能做的。

對我們的醫生好一點,再好一點,他們太難了....

這就是醫生,這就是中國醫生。

*作者:Cindy「遇見美好的自己」創始人及主編,曾為500強外企白領,另一個“杜拉拉”;而今擁抱移動互聯網,在深圳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現在是一名創業者。希望分享的文字,給你帶來些許頓悟,讓你遇見美好的自己。私人號:yujiancindy (添加時請備註一個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