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北大高材畢業生百分之八十都留在了國外?

清北高材生80%留在美國?如不解決這問題,中國科技至少倒退20年​

近年來,中國留學生回國的問題,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此前有一種聲音說,清華北大的留學生,大部分都留在了國外,比例高達近80%。雖然這是沒有被證實的說法,但我們看看周圍的人就知道,留學生留在國外的概率的確不低。​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按理說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留學生回國的待遇應該越來越好了,為什麼這些留學生畢業後還要留在"水深火熱"的國外?​

對此,華裔數學大師丘成桐有話要說。​

丘成桐是數學界爭議很大的人物。一方面他成就斐然,而且尤其重視培養中國數學人才,他創辦的丘成桐數學大賽是中國水平最高的數學競賽。另一方面,丘成桐當年炮轟北大造假撈錢的事情,也讓他在國內受到很多人非議。按丘成桐自己的話說,要不是他牛,是菲爾茲獎的首位華人得主,他早就被"那幫人"打垮了。​

丘成桐為何敢說自己牛?他22歲博士畢業,25歲當副教授,30歲之前攻破數個世界性數學難題,34歲就獲得了世界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有這樣的人生履歷,說自己牛其實很正常。丘成桐說他一生的願望就是幫助中國把數學事業搞起來,因為我們目前的水平和西方國家差太遠了,有些哈佛畢業生的論文比國內的一些教授乃至院士質量還高。​

面對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留在國外的事實,丘成桐提出了他自己的看法,照樣是語出驚人。丘成桐認為,如果還不重視中國本科教育的學風建設,中國科技至少要落後20年。​

他舉了兩個例子:​

3年前,丘成桐招收了兩個來自北大的留學生,一個連續三次考試都沒通過,丘成桐直接建議他重新讀本科,結果在哈佛還是不行,只好離開,另一個也很差,但是肯努力,現在已經好多了。​

每年丘成桐都會收到很多國內高校的推薦信,原以為國內數學人才多,後來才知道里面很多都是假的。學生自己寫好後,讓教授在上面簽字,許多教授沒看內容就簽了,很不負責。​

這些現象都表明,本科教育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首先,知名教授不帶本科生。​

在中國許多大學,一些有名的教授往往不參與本科教學,只在忙他自己的事情,要麼跑到海外鍍金,要麼各種"走穴"提高自己知名度,很少有時間做學術研究。這讓本科生在一開始就容易跑偏。在哈佛,數學系的十幾個教授每年都要開會,討論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計劃,對不同學習情況的學生安排不同的課程,選出一些最好的學生由教授親自培養。​

所以在哈佛本科生中,一些學生的畢業論文就能發表在頂級學術期刊上,水平不亞於北大的一些教授。​

其次,一個導師帶30個研究生。​

丘成桐說,國內有一些教授,一個人竟然可以帶30個研究生,這太不正常了。教學質量怎麼才能保證?哈佛頂級教授一般只帶三四個研究生,最多五六個。教學質量保證不了,如何能提高學生的水平?這樣一些有志於學術的學生當然要留在國外了。​

不重視本科和研究生,基礎的東西沒有掌握,這樣的學生是沒有前途的。對於許多留學生留在國外的事實,丘成桐認為有因必有果,我們要尋找自身存在的問題。​

說到這兒,我們不妨問一下家長朋友們,如果將來您的孩子想要留在國外,您會同意孩子的決定嗎?答案不言而喻。許多人認為,國外擁有更好的教育,能培養孩子研究的興趣,國內就沒有這種條件,整天只知道考考考。​

但是實際上,中國也早就有人邁出了興趣教育的第一步。​

他就是民國著名數學教育家劉燻宇。​

劉燻宇是楊振寧、谷超豪等大師的數學啟蒙老師,在兒童數學教育方面頗有造詣,留下了經典的《數學三書》。在《數學三書》中,劉燻宇將數學知識融合到生動有趣的小故事裡,讓孩子在閱讀故事的同時,將數學思維和概念深深留在腦海中,瞭解到數學的巨大魅力。孩子自然會產生學習數學的天然興趣。​

這裡特別要敬告家長們,就算有了《數學三書》,孩子玩手機和其他電子產品的時間也需要嚴格控制,因為書再有趣,也不如遊戲對孩子的吸引力大。​

這個寒假,不妨將孩子的手機換成這套《數學三書》,未來的某一天,孩子終會認識到這套書的強大。

清華北大高材畢業生百分之八十都留在了國外?


清華北大高材畢業生百分之八十都留在了國外?


清華北大高材畢業生百分之八十都留在了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