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電影觀後感:欲改命,先改己。

《了凡四訓》電影觀後感:欲改命,先改己。
《了凡四訓》電影觀後感:欲改命,先改己。

難得可以靜下心來看這部電影《了凡四訓》,整部電影2小時45分鐘,無跌宕起伏的劇情,更像是一個人面對面的跟你聊天,故事娓娓道來,舒緩的節奏中帶給觀者的是很多思考和自省,看的過程中觀者會起很多妄念。

棄外而守內:

第一個就是孔先生的出現,主人公偶遇一位智者,並得到智者指點迷津,相傳曠世絕學,這與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中主人公的經歷相似,像是令狐沖遇見風清揚,張無忌在白猿的腹中得到《九陽神功》。

在這裡起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這樣的智者在哪?我為何不能遇到?而且不自覺的會想如果我能遇到這樣的智者,我的命運同樣可以改變。

一個妄念改變了你對客觀事物的理解角度,一個妄念讓你的思維重心轉向了尋找“智者”。

假設,因緣際會你遇到了一位電影中孔先生,命運不再神秘,命運不再是未知,命運如同一趟列車,行駛的方向已定,沿途風景已定,旅程的終點已定,在這裡,會有兩種念頭產生,一種為消極等待,另一種為妄想改變,電影的主人公袁了凡先生的選擇是既然命運早有定數,又何必整日勞苦奔波,不如淡然一切,是為消極等待。

而另一種妄想改變的人會找到孔先生,先生能否幫我換一輛列車?

這趟列車又髒又破,沿途的風景竟是沼澤荊棘,列車的終點能不能延長一點,到更遠的地方?

《了凡四訓》電影觀後感:欲改命,先改己。

這兩種念頭都是尋外而不知求內,也就是外求,將命運寄託於他人或事物。一個人命裡若有功名富貴,就是不求,也會得到;若是命裡沒有功名富貴,就算是用盡了方法,也求不到的。

所以一個人,若不能自己檢討反省,而只是盲目地向外面追求名利福壽;但得到得不到,還是聽天由命,自己毫無把握。這就合了孟子所說,求之有道,得之有命的兩句話了。

要知道縱然得到,究竟還是命裡本來就有的,並不是自己求的效驗,所以可以求到的,才去求,求不到的,就不必去亂求。

倘若你一定要求,那不但身外的功名富貴求不到,而且因為過份的亂求,過份的貪得,為求而不擇手段,那就把心裡本來有的道德仁義,也都失掉了,那豈不是內外雙失麼?所以亂求是毫無益處的。

《了凡四訓》電影觀後感:欲改命,先改己。

改過欲自知:

在《了凡四訓》中改過之法乃全書的終點,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一個人的格局高低不在於有無過錯,在於能否修正。子曰:過則勿憚(dàn)改。

錯誤並不是一個尷尬的缺陷,而是我們所有人本質擁有的東西,犯錯並不可怕,重要的是錯要自知,而且能夠修正。

這裡有一個關鍵問題是“錯要自知”,對與錯是一個社會道德體系裡的最終結果,而自知是找到對與錯背後的思維路徑,解決思維源頭的問題。

說一個人犯了錯,往往是根據這個人的行為去判定,而忽視了行為背後的意識以及產生這種意識的原因是什麼?

在日常生活中,當身邊的人說我們某件事做錯了的時候,往往我們會想,我錯了嗎?我哪錯了?或是堅決的否定,我根本沒有錯?

所以關鍵點是自知,也就是我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如果這種思維方式沒有改變,我們對於錯誤是很難做到自知的。

《了凡四訓》電影觀後感:欲改命,先改己。

在《了凡四訓》中孔先生描述了主人公的命運軌跡,並一一印證,卻沒有說主人公的思維意識,而云谷禪師讓了凡先生通過功過格記錄每一天的善惡行為,通過善惡的結果去思考每天的念頭,通過觀察每天的念頭而能自知,通過自知修正錯誤的念頭,從而改變了命運。

這種功過格相當於意識筆記,每天記錄並看到自己思維意識。

而在今天浮躁的社會環境中,我們很難做到每天記錄自己的意識筆記,我們需要藉助一個工具就是《易經》,通過《易經》看到自己與生俱來的思維模型以及在這種思維模下所產生的行為軌跡,即為命運,從而做到錯能自知並且修正,即為改命。

《了凡四訓》電影觀後感:欲改命,先改己。

如果個人不瞭解自己,如何能瞭解你的伴侶?

如果一個人不瞭解自己,如何能瞭解你的團隊?

如果一個人不瞭解自己,如何能瞭解你的親人?

如果一個人不瞭解自己,又如何能掌握你的未來

當我年輕的時候,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

當我成熟以後,我發現我不能夠改變這個世界,我將目光縮短了些,決定只改變我的國家;

當我進入暮年以後,我發現我不能夠改變我們的國家,我的最後願望僅僅是改變一下我的家庭,但是,這也不可能。

當我現在躺在床上,行將就木時,我突然意識到:

如果一開始我僅僅去改變我自己,然後,我可能改變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幫助和鼓勵下,我可能為國家做一些事情;然後,誰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變這個世界。‘

《了凡四訓》電影觀後感:欲改命,先改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