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創固收|周冠南團隊」各行業年報業績預告表現如何?——華創債券信用週報20200208

首席分析師:周冠南,SAC:S03605

17090002

聯繫人:陳甲,SAC:S0360118110018

摘要

2019年A股上市公司的年報業績預告披露工作基本已經完成,截至2020年2月6日,共有262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9年年報業績預告,佔3698家A股上市公司的近71%。

在已披露業績預告的2623家上市公司中,業績預告為正面的企業有1488家,業績預告為負面的企業有1036家,不確定的有99家,分別佔已披露中報業績預告的上市公司比例為57%、39%和4%,相對於三季度,四季度上市公司盈利表現整體小幅上行。

以水泥為主的建材行業隨著環保力度的加強和錯峰限產政策推進,水泥、熟料等相關產品的銷量和價格同比增加;鋼鐵行業目前供給側改革紅利基本結束,行業供需受非市場性調節因素的影響減少,鋼價的走勢將更多的取決於市場的供求變化,2019年行業利潤承受較大的壓力;採掘行業業績預期向好態勢明顯,主要是原油價格四季度震盪回升,動力煤價格維持震盪格局。

中游機械設備和建築裝飾行業均提及週期性產品價格回落,採購成本有所下滑,且基建政策持續加碼,重大基建項目陸續批覆和開工,相關企業新增訂單和項目儲備有所增,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下游週期性行業中,非銀金融行業業績改善主要是國內證券市場回暖,券商的證券經紀、自營、投資銀行等業務有所增長;房地產行業負面預告的公司主要是房地產項目尚未達到交付條件,進入結算期,結轉銷售收入同比減少,導致業績下滑,正面預告多是項目達到收入確認條件,結轉收入有所增加;汽車行業景氣度整體低迷,市場需求連續下滑,銷售價格下降,此外貿易摩擦導致部分公司的關稅、報關費用明顯增加,大幅削減利潤。

行業展望:(1)建築材料行業或受益於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項目開工投產,有望對水泥需求形成一定支撐,錯峰生產推進,區域市場需求改善,業績或繼續改善,目前建材行業利差為59BP,處於歷史低位,行業利差挖掘相對充分,配置價值空間較小。(2)房地產行業整體銷售增速下滑,不同資質房企銷售端繼續分化,疊加融資端政策收緊,大型房企衝擊相對較小,中小型房企受融資政策收緊的影響較大,目前整體行業利差在120BP左右,處於居中水平,房企下沉資質依然要保持謹慎。(3)汽車行業已經出現觸底緩慢回升跡象,汽車零售同比增速跌幅收窄,汽車行業景氣度有望溫和改善,目前汽車行業整體利差空間不到70BP,汽車企業分化較大,行業內不乏資質較弱的車企,行業利差或將難以收窄。(4)機械設備、建築裝飾行業與基建相關度較高,在今年基建政策或將持續加碼,機械設備和建築裝飾相關企業新增訂單和項目儲備料將繼續增加,景氣度有望改善,行業利差有進一步收窄空間,機械設備行業關注挖機、起重機、剷車等佔比較高的企業,建築裝飾行業

關注基建項目訂單佔比較高的企業。

疫情對不同行業的一季度業績將會帶來不同程度的衝擊。疫情爆發階段適逢上游建材、鋼鐵等行業淡季,上游行業受疫情影響有限;中游機械設備、建築裝飾行業受人口流動的嚴格管控在短期內影響施工、訂單進度,但預計延期復工帶來的影響會在復工後逐漸回補;下游行業中疫情影響下房地產需求延後,可能加大行業分化,公用事業剛需特性較為明顯,受衝擊程度有限,文旅、傳媒等需求彈性相對較大的行業受衝擊相對較大。

風險提示:2019年年報業績超預期下滑,信用事件頻發。

正文

一、行業維度看2019年年報業績預告

2019年A股上市公司的年報業績預告披露工作基本已經完成,以下我們從已披露年報業績預告的上市公司中,分析各家上市公司業績變化的行業因素,並結合行業信用利差的變動情況,給出基本的行業判斷。

(一)年報業績表現有所改觀,關注各行業業績預告分化

2019年A股年報業績預告表現較2019年三季報有所改善,業績表現中正面預告增加,負面預告減少。截至2020年2月6日,共有262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9年年報業績預告,佔3698家A股上市公司的近71%。在已披露業績預告的2623家上市公司中,業績預告為正面的(預增、略增、續盈、扭虧)企業有1488家,業績預告為負面的(預減、首虧、略減、續虧)企業有1036家,不確定的有99家,分別佔已披露中報業績預告的上市公司比例為57%、39%和4%,從業績預告詳細類型看,業績預增有678家,佔比最高,其次是略增、首虧和扭虧等預告類型,三季報業績預告中正面、負面和不確定的分別佔比51%、46%和3%,和2019年三季報反映的情況對比看,2019年四季度的正面預告比重上升6個百分點,負面預告比重下降7個百分點,此外,不確定性預告的比重上升了1個百分點,表明年報業績預告上市公司盈利表現整體小幅上行。

「华创固收|周冠南团队」各行业年报业绩预告表现如何?——华创债券信用周报20200208

從各行業維度看,正面預告公司數量佔所在行業已披露四季報業績預告的上市公司數量比重超過60%的行業有建築材料、非銀金融、交通運輸、電氣設備、輕工製造、計算機、電子、醫藥生物和食品飲料,正面預告公司數量佔比低於40%的行業有休閒服務和鋼鐵行業。

各行業縱向來看,多數行業四季度正面預告佔比相較三季度有所提升,佔比提升較大的行業有交通運輸、房地產、有色金屬、綜合、採掘、汽車等行業,食品飲料、化工、鋼鐵、家用電器行業四季度正面預告公司數量佔比在三季度基礎上小幅下滑,其中化工和鋼鐵行業中正面預告公司數量佔比相對較低,食品飲料行業正面預告公司數量佔比持續維持相對高位。以下分別從上、中、下游行業中選取存續債規模相對較大,且市場關注度相對較高的行業,分析行業年報業績預告情況。

「华创固收|周冠南团队」各行业年报业绩预告表现如何?——华创债券信用周报20200208

(二)鋼鐵行業表現繼續下行,中游建築機械業績有所改觀

1、上游建材和採掘業績預告回暖,鋼鐵行業繼續走弱

建築材料行業,在46家披露年報預告的上市公司中有74%是正面預告,有26%是負面預告,正面預告佔比較三季報預告有所上升,一季度、二季度的正面預告佔比分別為71%、75%。以水泥為主的建材行業隨著環保力度的加強和錯峰限產政策推進,主要表現為行業限產、停產形勢下,採掘和排放標準的提高,行業供給有所收縮,以及行業內部對新增產能的嚴格控制,水泥、熟料等相關產品的銷量和價格同比增加。管道、建築五金等行業業績上漲主要是由於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部分公司的規模優勢逐漸顯現,市場份額不斷擴張,產銷中的各項費用得到有效攤薄。

鋼鐵行業,在27家披露年報預告的上市公司中有19%是正面預告,有78%是負面預告,正面預報佔比較三季度下滑4個百分點,正面預報佔比維持低位。目前供給側改革紅利基本結束,行業供需受非市場性調節因素的影響減少,2019年行業利潤承受較大的壓力。據鋼鐵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鋼鐵行業去產能任務已經基本完成,經過過去兩三年的環保改造,政策性限產停產對市場衝擊有所減少,後續鋼價的走勢將更多的取決於市場的供求變化,在限產力度有所放鬆,需求未明顯改善情況下,鋼鐵價格或將有所下滑,未來行業盈利增速將繼續下降,行業景氣度從高位或逐漸有所下滑。

「华创固收|周冠南团队」各行业年报业绩预告表现如何?——华创债券信用周报20200208

採掘行業,在21家披露年報預告的上市公司中有50%是正面預告,有38%是負面預告,正面預告佔比較19年三季度大幅增加17個百分點,業績預期向好態勢明顯,主要是原油價格四季度震盪回升,帶動從事相關業務的公司業績回升,動力煤供給端受年末安全生產檢查因素影響,供給量有一定收縮,需求端天氣逐漸轉冷,電廠耗煤量有所攀升,動力煤價格維持震盪格局,相關公司業績企穩。

「华创固收|周冠南团队」各行业年报业绩预告表现如何?——华创债券信用周报20200208

2、中游建築和機械業績表現明顯改觀,行業景氣度提升

機械設備行業286家披露年報預告的上市公司中有58%是正面預告,有38%是負面預告,負面預告比例較三季度有所降低,得益於兩個方面:一方面在週期性產品價格回落情形下,採購成本有所下滑,盈利能力或有所提升,另一方面部分子行業與基建相關度較高,2019年以來基建政策持續加碼,重大基建項目陸續批覆和開工,機械設備相關企業新增訂單和項目儲備有所增多,景氣度改善。

建築裝飾行業在66家披露年報預告的上市公司中有58%是正面預告,有39%是負面預告,正面預告佔比較上季度上漲5個百分點。2019年年初以來地方債的加速發行,6月10日《關於做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及項目配套融資工作的通知》政策的出臺,在9月4日,國常會指出將提前下達部分 2020 年新增專項債限額,地方政府對基建的投資力度將繼續加大,基建託底經濟下滑的逆週期調控政策意向較為明確,建築裝飾相關企業新增訂單和項目儲備有所增多,景氣度改善。

3、下游週期行業中,房地產業績分化,汽車業績上行但依舊偏弱

非銀金融行業,在55家披露年報預告的上市公司中有67%是正面方向,小幅下降但仍維持高位,非銀金融行業業績表現持續改善,主要是國內證券市場回暖,證券一級市場整體融資規模趨穩,二級市場交易活躍度改善,證券公司的證券經紀業務、自營業務、投資銀行業務等板塊有著明顯增長。

房地產行業,在66家披露年報預告的上市公司中有56%是正面預告,有42%是負面預告,正面預告比例有所下降。正面預告多是項目達到收入確認條件,結轉收入有所增加,公司負面預告主要是房地產項目尚未達到交付條件,進入結算期,因此結轉銷售收入同比減少,導致業績下滑。後續房地產行業整體銷售增速或將有所下滑,不同資質房企銷售端繼續分化,儘管“房住不炒”大政策方向延續,但短期受疫情影響,房企推盤延遲,現金流回流壓力有所增大,融資端或將邊際放鬆,後續關注對於疫情緩解後對於地產政策的定調格局是否發生變化。

汽車行業,在110家披露年報預告的上市公司中有45%是正面預告,有53%是負面預告,正面預告佔比提升較明顯,表現在汽車產量增速同比有所回升,但負面預告佔比仍處高位,主要是2019年汽車市場需求仍維持低位,汽車行業景氣度整體低迷,銷售價格下降,其中乘用車下滑尤為嚴重。此外,貿易摩擦也導致部分公司的關稅、報關費用明顯增加,大幅削減利潤。

「华创固收|周冠南团队」各行业年报业绩预告表现如何?——华创债券信用周报20200208

4、下游防禦性行業中,公共事業和食品飲料業績相對穩定

食品飲料行業,在41家披露年報預告的上市公司中有61%是正面預告,有39%是負面預告,正面預告佔比相對於三季度小幅下滑,但仍處於較高水平,主要是相關企業產品的市場價格有所回升、新零售渠道的佈局、經營效率的提升,使得公司產能得到釋放,經營業績向好。

公用事業行業,在100家披露年報預告的上市公司中有59%是正面預告,有38%是負面預告, 負面業績預告中火電板塊業績下滑的公司較多,主要是環保要求下煙氣處理項目較多,產能尚未恢復,公司相關支出隨之增加,光伏發電板塊業績波動主要是由於光伏政策變動、天氣條件不佳等因素,較大程度制約了光伏電站相關項目的開發和建設規模,發電量減少,導致部分公司出現首虧。

二、行業景氣度展望:汽車觸底回升但利差難收窄,機械設備和建築裝飾業績或繼續改善

建築材料行業或受益於地方政府

專項債發行,項目開工投產,有望對水泥需求形成一定支撐,錯峰生產繼續執行,區域市場需求改善,業績或繼續改善,目前建材行業利差為59BP,處於歷史低位,行業利差挖掘相對充分,配置價值空間較小。房地產行業整體銷售增速下滑,不同資質房企銷售端繼續分化,疊加融資端政策收緊,大型房企衝擊相對較小,中小型房企受融資政策收緊的影響較大,目前整體行業利差在120BP左右,處於居中水平,房企下沉資質依然要保持謹慎。汽車行業已經出現觸底緩慢回升跡象,汽車零售同比增速跌幅收窄,汽車行業景氣度有望溫和改善,目前汽車行業整體利差空間不到70BP,汽車企業分化較大,行業內不乏資質較弱的車企,行業利差或將難以收窄。機械設備、建築裝飾行業與基建相關度較高,在今年基建政策或將持續加碼,機械設備和建築裝飾相關企業新增訂單和項目儲備料將繼續增加,景氣度有望改善,行業利差有進一步收窄空間,機械設備行業關注挖機、起重機、剷車等佔比較高的企業,建築裝飾行業關注
基建項目訂單佔比較高的企業。疫情對不同行業的一季度業績將會帶來不同程度的負面衝擊。疫情爆發階段適逢上游建材、鋼鐵等行業淡季,上游行業受疫情影響有限;中游機械設備、建築裝飾行業受人口流動的嚴格管控在短期內影響施工、訂單進度,但預計延期復工帶來的影響會在復工後逐漸回補;下游行業中疫情影響下房地產需求延後,可能加大行業分化,公用事業剛需特性較為明顯,受衝擊程度有限,文旅、傳媒等需求彈性相對較大的行業受衝擊相對較大。

「华创固收|周冠南团队」各行业年报业绩预告表现如何?——华创债券信用周报20200208

華創債券論壇

「华创固收|周冠南团队」各行业年报业绩预告表现如何?——华创债券信用周报20200208

華創證券研究所定位為面向專業投資者的研究團隊,本資料僅適用於經認可的專業投資者,僅供在新媒體背景下研究觀點的及時交流。華創證券不因任何訂閱本資料的行為而將訂閱人視為公司的客戶。普通投資者若使用本資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讀服務而對報告中的關鍵假設、評級、目標價等內容產生理解上的歧義,進而造成投資損失。

本資料來自華創證券

研究所已經發布的研究報告,若對報告的摘編產生歧義,應以報告發布當日的完整內容為準。須注意的是,本資料僅代表報告發布當日的判斷,相關的分析意見及推測可能會根據華創證券研究所後續發佈的研究報告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華創證券的其他業務部門或附屬機構可能獨立做出與本資料的意見或建議不一致的投資決策。本資料所指的證券或金融工具的價格、價值及收入可漲可跌,以往的表現不應作為日後表現的顯示及擔保。本資料僅供訂閱人參考之用,不是或不應被視為出售、購買或認購證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約或要約邀請。訂閱人不應單純依靠本資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應自主作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華創證券不對使用本資料涉及的信息所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或與此有關的其他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資料所載的證券市場研究信息通常基於特定的假設條件,提供中長期的價值判斷,或者依據“相對指數表現”給出投資建議,並不涉及對具體證券或金融工具在具體價位、具體時點、具體市場表現的判斷,因此不能夠等同於帶有針對性的、指導具體投資的操作意見。普通個人投資者如需使用本資料,須尋求專業投資顧問的指導及相關的後續解讀服務。若因不當使用相關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華創證券對此不承擔任何形式的責任。

未經華創證券事先書面授權,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發送或者複製本資料的內容。華創證券未曾對任何網絡、平面媒體做出過允許轉載的日常授權。除經華創證券認可的媒體約稿等情況外,其他一切轉載行為均屬違法。如因侵權行為給華創證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華創證券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