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關於做好春節後人員流動錯峰調節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關於做好春節後人員流動錯峰調節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遼新疫防指明電〔2020〕7號

各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沈撫新區管委會,省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各有關單位:

  當前正處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關鍵階段,形勢複雜嚴峻,疫情仍呈擴散態勢。同時,春節後人員流動大幅增加,疫情擴散風險可能進一步加大,有序做好人員返程返崗疫情防控極為重要。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切實履行責任,加強人員返程高峰期間疫情防控工作的統籌領導,實行錯峰調節,強化排查監測,防止疫情蔓延。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錯峰開工開業開課

  (一)重要行業及時開工開業。保障城鄉運行、疫情防控、能源供應、交通物流、醫用物資、生活必需品生產、公共服務窗口單位、重大工程、重大項目等涉及重要國計民生的企事業單位,於2月3日起正常開工開業。其他企業要明確主體責任,完善必備條件,做好復工前各項準備,積極、穩妥、安全、有序開工復工。各地區、各部門要加強指導幫扶,實現各類企業錯時開工。

  (二)各類學校錯時開學開課。省內各級各類學校特別是高校要嚴格執行延遲開學的規定,可錯峰安排返校時間,適時分學校、分地區、分批次向離校學生髮布返校通知,避免人員流動過於集中;在開學前,不得組織學生返校,不得舉行任何線下教學和集體活動。校外培訓機構未經批准均不得開展培訓活動。各級教育主管部門、行業監管部門要加強統籌,確保各類學校錯時開學。

  (三)實行彈性工作制。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要確保正常有序運轉,工作人員原則上按規定及時返崗,疫情防控期間可實行彈性工作制,提倡居家通過手機、網絡、視頻等渠道和方式辦公。企業開工開業後,鼓勵實行錯峰上下班。學校開學後,倡導實行不同學校、不同年級、不同班級錯時上下學、上下課。

  二、強化交通運輸保障

  (四)有序恢復公路運輸服務。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結合復工開學安排,有序恢復省際、市際、縣際和縣內客運班線等公路運輸服務,採取有力措施保障運力供給和乘車安全,統籌做好錯峰出行,滿足群眾正常需求。

  (五)保障重點群體。各地交通運輸部門要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業和信息化、教育等部門在儘可能對接信息基礎上加強統籌,做好急需復工企業員工、機關事業單位返崗人員等重點群體運輸,對具有一定數量規模的,要制定運送方案,確保直達目的地,降低疫情傳播風險。對集中返校的學生,學校可安排車輛接站。

  (六)科學調配運力。各地交通運輸部門要密切監測節後客流、物流變化情況並做好預案,加強與民航、鐵路、航運等部門溝通對接出行需求,合理調配運力,避免重點人群和重要物資滯留。

  三、做好在途疫情防控

  (七)切實加強入口管理。省內各客運站、機場、客運碼頭、高速公路口要對入遼人員嚴格做好信息登記,及時將相關信息移交省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按程序轉各級疫情防控指揮部。加強體溫檢測,發現異常者要迅速聯繫所在地縣級衛生健康部門處置,按規程就地採取篩查、隔離、治療等措施,堅決守好第一道防線。

  (八)強化發熱乘客移交銜接。衛生健康部門要公佈發熱旅客留驗標準和留驗站設置情況。交通運輸企業要督促從業人員按照衛生健康部門要求,落實發熱乘客移交程序,確保一旦交通工具上發現發熱乘客,及時送至最近的留驗站移交衛生健康部門。

  (九)做好自駕出行人員疫情防控。自駕車的駕駛和乘坐人員都要增強自我防護意識,不得自行搭載有疑似症狀的乘客。交通運輸、公安、衛生健康部門要加強配合,做好駕駛和乘坐小轎車、貨車等人員的體溫檢測和信息登記工作。

  (十)嚴格預防疫情通過交通工具傳播。封閉交通工具要儘可能預留必要區域供途中留觀使用。在車輛、飛機、船舶等交通工具上發現發熱乘客,要按照有關規定及時處置,並做好工作人員及其他旅客的防護工作。加強售票管理,適當控制各類交通工具客座率,避免旅客過分擁擠帶來次生問題,防止疫情擴散。

  (十一)加強輸出地源頭管理。輸出地要制定返程人員具體運輸工作安排,確保有序、平安、順利返程。對疑似和確診病例進行就地隔離或治療,不得轉送到其他地區;對正在發熱或有相關體徵的人員,須就地留觀、隔離、治療。輸出地衛生健康部門要及時向外出人員發出健康提示,告知離開前、途中、到達後需採取的防控措施。

  四、突出重點人員管控

  (十二)嚴格管理返遼來遼人員。對確因工作需要近期返遼、來遼人員,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要加強檢疫查驗和健康防護,所在單位、接待單位要及時報告相關信息,居住地社區和村屯要嚴格落實“十清楚”“十必須”“十不要”,對來自、去過湖北和疫情比較嚴重地區的人員及其密切接觸者,按規定嚴格落實醫學觀察、隔離等措施,確保做到全覆蓋、無遺漏。要充分運用大數據等手段,精準摸排流入人員情況,建立健全疫情防控網格化工作體系,發揮基層幹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村醫的作用,確保疫情防控不留死角。

  (十三)加強農民工返城疏導。綜合運用防控措施,引導農民工選擇適當交通工具,安全有序流動。農民工輸入地要加強與輸出地協調溝通,對疫情防控急需的醫療物資、群眾基本生活保障行業,要抓緊組織復工;用工不夠的原則上要採取網上招聘方式發佈信息,根據需求有計劃地進行招工,保障工人及時到崗、企業復工生產。因隔離、留觀或政府採取緊急措施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不得隨意解除、終止勞動合同,也不得退回勞務派遣用工。

  (十四)強化入境人員防控工作。海關要對近期從湖北和疫情比較嚴重地區出境又入境的人員重點加強醫學排查,對有發熱、乏力、乾咳等症狀的人員按規定及時處置,對疑似病例要配合衛生健康部門做好轉運工作。文化和旅遊部門要配合海關和邊檢機關了解湖北和疫情比較嚴重地區旅遊團隊入境信息,並配合海關做好重點人員排查工作。

  五、加強公共衛生管理

  (十五)做好交通運輸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衛生管理。交通運輸部門要指導督促相關企業認真落實車站、機場、港口、碼頭等重點場所以及車輛、飛機、船舶等交通工具的通風、消毒、衛生清潔等防疫措施,提供安全衛生旅行環境。大力提倡旅客進出公共交通場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佩戴口罩。各地區要強化對交通運輸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等疫情防控必要物資和設備保障,加強從業人員自身防護。

  (十六)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積極開展環境衛生整治,特別要加強對農貿市場、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賓館酒店和商場、超市、辦公樓宇等人員容易聚集的公共場所的清潔、消毒、通風,突出對電梯間、樓道間、衛生間、門把手等重點部位使用期間的持續性消殺處理,公共服務窗口的工作人員、服務員、售貨員、環衛工人、門衛等必須佩戴口罩,把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防止疾病傳播。

  (十七)加強單位衛生管理。各級各類企事業單位、學校要加強本單位衛生管理,注意做好健康防護,開工、開學前對辦公場所、生產車間、宿舍、教學樓、體育館等公共區域進行集中清潔消毒,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對本單位幹部職工及家庭成員身體狀況、出行情況進行統計摸底,如有發熱或與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湖北和疫情比較嚴重地區來遼人員密切接觸的,共同居住家庭成員參加一線救治工作的,要做出妥善安排,可暫緩到崗;對進入公共區域人員進行體溫檢測,要求佩戴口罩,做好登記排查。各類學校開學後,要明確專人落實晨午檢制度和因病缺課登記追蹤制度,加強對教職工和學生的監測管理。上班上學期間不得集中就餐,應安排盒飯或簡餐。

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

2020年2月7日

  (此件公開發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