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記憶中的拜年

今天是農曆庚子年正十六,俗稱“小初一”,是豫南地區嫁出去的女孩回孃家的“法定日子”。今年的春節不一樣,這些年的“拜年”民俗也在變化著……

農夫不是民俗專家,沒有去考證“拜年”始於何時。但是,農夫覺得“拜年”是值得也必須值得記憶的。

小時候,拜年是一種嚮往,是一種期待,是一種享受。“大人望種田,小孩盼過年”。小孩過年,盼的是吃好吃的,玩好玩的,看好看的,最快樂的還是拜年!農夫小時候,年味是濃的,濃的多少年也揮之不去。那時候,人窮啊,卻家家都籌辦著“濃濃的豐厚的年貨”,這種豐厚是相對的,是傾一年之財力攢的。那時候,都是大家人口,母親和長姐負責為家人每人做一雙新布鞋,千層底,鬆緊口(農夫直到參加工作還有幸穿上這種鞋),為每人置辦一身像樣的外套。父親和長兄負責過年年貨的籌辦,包括院內外衛生、春聯、開年農資的籌辦…小孩們在嚷嚷著“買點炮”中盼來了過年。

除夕,當然是大人守歲的。小孩們年初一一大早是不等父母喊起床的,早早的吃的餃子(往年農村初三之前是不煮生米的),結伴開始在灣裡(本村民組)拜年去了。一家又一家,重複著大人教的“拜年話”(吉祥語),換得糖果、花生、瓜子、甘蔗、小蘋果等,五服內家庭條件好的,還可以得到一個染成紅色的熟雞蛋,名曰“元寶”。對小孩子來說,拜年恐怕是最“原生態”的廣播祝福吧,那時候,各家大人叫著同灣裡小孩的小名,小夥伴間嬉戲的相互喊著外號。初一這一天,幸福和歡樂充滿、瀰漫著整個小村莊。

拜年,才剛剛開始。“初一初二拜戶族,初三初四拜舅舅”。拜年有“先拜”與“回拜”之稱的。(那時候,你去拜年了,沒有得到相應的回拜,俗稱“斷親”,這門親戚就不過走了)。和大人一起外出拜年是一種快樂的事,哪怕地走十里乃至五十里,全不是事兒,到親戚家,照例是“燒茶”,簡單點的,泡點豆米散子茶(比現在的方便麵親切),下一碗餈粑。貴客是要打幾個雞蛋的,或者煮一碗餃子。然後,才是正餐,七碟八碗,涼熱搭配。晚上,會有下一個親戚家來“叫飯”的,離家遠的,當天是不返回的,大人們圍坐火盆旁,問長問短,問東問西,大概是最真實的“把酒話桑麻”吧。

相鄰的村莊間相互拜年才是盛事。大概初十開始吧,各灣(村莊)都開始準備“串村拜年”節目。農夫老家的節目是“玩獅子”,相傳起於請末,有十幾個“故事”(節目內容),有“喊彩頭”的傳承人,村裡代代相傳,有鑼鼓響釵,有獅頭獅尾,有領舞,有喊彩,有“應聲”(喊彩後附和),這樣操練大概兩三個晚上,大概正月十二晚上開始到鄰村“獅子拜年”了,走在路上,敲著“行進調”,到鄰村口,照例會有鞭炮迎接的,這也是有講究的,東進西出,一家不能隔,一般家庭演一個故事,喊一段彩頭,“個別有面的戶”會連續放炮“邀請”多演節目的,自然也少不了“封子”。我還記得我們村的獅子故事裡有“鷂子翻身”、“蟒蛇吐信”、“四拜財神”、“頂天立地”等。這些,也僅僅是我們這代人的記憶了……

大概是分田到戶後的第一個春節吧,“公社”(現在叫鄉)裡組織文藝匯演,全鄉的獅子、旱船等到鄉政府所在地表演,那次表演,摔傷了一名獅子後座(抱獅頭獅尾二人摘封子),此後,看“玩獅子”成了農夫的記憶。

拜年,也是發展的。慢慢的,由匆匆的“當時即返”,到電話,到短信,到微信,到“沒有了年味”。農夫想說:過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文化,是民族之根。拜年,是春節最有味的那道菜,拜年是祝福是問候,更是團聚、是親情的“回顧”。今年的春節不一樣,拜年,更不一樣!相信,有中央的堅強領導,有社會主義體制,有全民的眾志成城,待到山花爛漫、春光融融,我們會在春色裡聚會拜年!

(謹以此文與戰鬥在一線的朋友們共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